秦觀填了首詞,誇王朝雲美麗,順帶調侃蘇軾,盡顯高妙技法

2020-12-15 騰訊網

蘇軾是北宋的大文豪,歐陽修隱退之後,他後來居上,成為當時文壇執牛耳者,盛名之下,蘇軾身後也追隨著一大批推崇他的門生後進以及粉絲。在這些人當中,蘇軾最為看重的有四個人,他們分別是黃庭堅、晁補之、秦觀、張耒。

事實證明,蘇軾的眼光非常不錯,之後他們四人,都有在文壇有著不小的影響力。黃庭堅開創了江西詩派,在宋詩的地位,和蘇軾並駕齊驅,而秦觀在詞學之路,也走了一條異於蘇軾的流派,成為婉約派一代詞宗,晁補之、張耒也各有成就。

在四人當中,蘇軾又偏愛秦觀這位年輕的才子,一來秦觀聰慧有靈性,二來性情相合,故而他們經常在一起談論風月、吟詩唱和。也正因為他們關係融洽,所以後世經常編撰秦觀與蘇小妹的故事,將秦觀安排給蘇軾做了妹夫,從這些故事當中,也能看出二人關係非常好。

甚至,蘇軾的家人,也和秦觀非常熟悉,在一起會互開玩笑,互送禮品。一天,蘇軾的侍妾王朝雲,想讓秦觀填首詞送給她。王朝雲雖是侍妾,但在蘇軾的心中的地位非常重,可以說是他的紅顏知己,送給師母的詞,秦觀當然要使出渾身解數,於是他填了首《南歌子》:

靄靄迷春態,溶溶媚曉光。不應容易下巫陽。祗恐翰林前世、是襄王。

暫為清歌駐,還因暮雨忙。瞥然飛去斷人腸。空使蘭臺公子、賦高唐。

在這首詞中,秦觀將王朝雲比作了巫山神女,之所以這樣比喻,是因為「朝雲」這個名字取自《高唐賦》:「旦為朝雲,暮為行雨」。而巫山神女正是《高唐賦》中的「女主角」。

詞的前兩句,看似寫景,實則寫人。靄靄、溶溶等詞都是形容清晨的山中的雲氣,「迷春態」、「媚曉光」形容雲之美好,所以,這一句,即是說巫山上雲氣之美,同樣也是以「靄靄」等形容詞代指王朝雲,讚美她嫵媚動人。

接下來秦觀的意思是說,巫山這麼美,神女這麼美,一般來說,是不會輕易下凡塵的?可為什麼還是成為了蘇學士你的紅顏知己呢?可能因為你前世就是襄王吧,王朝雲神女今生與你相遇,便是再續前緣。

「翰林」便是蘇軾,因為當時他任翰林學士知制誥,「襄王」則是《高唐賦》的男主角了。

上文說了,巫山神女「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所以下闕的第一句是說王朝雲只是暫留凡塵,為蘇軾歌舞,最終還是化雨而去,等到那個時候,王朝雲飄然而去,只留下我們空斷肝腸,而我也白為你填了這首詞了。

「蘭臺公子」就是秦觀自比,因為當時秦觀擔任秘書省正字,為朝廷管理藏書,這個地方就叫做蘭臺,李商隱《無題》「走馬蘭臺類轉蓬」也是因為他擔任這一官職。

這首《南歌子》填的非常巧妙。首先秦觀將巫山神女的典故貫穿全詞,本來將女子比作神女,有媚俗之嫌,但因為王朝雲名字暗合《高唐賦》典故,這個瑕疵也不復存在,讀來只覺高妙。

另外,雖是捧了蘇軾一手,但詞中並沒有諂媚之態,即便是蘇軾官場、文壇地位都高於秦觀,最後一句仍然調侃了蘇軾一下,盡顯文人風骨。

而在調侃之中,秦觀又插科打諢將自己帶了進去,這樣一來,無疑拉近了自己和蘇軾一家人的距離,使蘇軾讀來格外親切。另外在調侃的前提,是誇讚王朝雲,如此蘇軾對於這種調侃,也只會感到開心。

所以,這首詞雖然只是一時遊戲之作,但足見秦觀高超技法和文字駕馭能力。

看到這首詞後,蘇軾不甘示弱,也立馬回應了一首,詞牌同樣是選擇了《南歌子》:

雲鬢裁新綠,霞衣曳曉紅。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趁拍鸞飛鏡,回身燕颺空。莫翻紅袖過簾櫳,怕被楊花勾引嫁東風。

詞的上闕,是寫王朝雲鬢髮烏黑柔美,衣衫絢麗,其在宴席在待歌而立的樣子,美麗無比,蘇軾不禁感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躲美麗的彩雲下來巫山,可能就是老夫我吧!王朝雲是樂妓出身,所以蘇軾才會有前面三句描寫。蘇軾經常攜王朝雲參加宴會,而王也經常在宴會上展示歌舞才藝,每次都豔壓群芳。技驚四座,令蘇軾無比得意。

詞的下闕是寫王朝雲開始唱歌跳舞,如燕飛揚。秦觀詞中調侃王朝雲化雨而去,所以蘇軾在這裡說,擔心她舞過窗簾,被春天的楊花給吸引,嫁給了東風,隨風而去。

後世有說秦觀愛慕王朝雲,我覺得,這是一種對美的欣賞吧,王朝雲美豔動人,秦觀欣賞讚美也是很正常的,不一定讚美就是愛戀。另外,蘇軾的這首《南歌子》,也有人說是南唐李煜所作,似乎沒有定論。

相關焦點

  • 秦觀這首詞,絕美如畫,是宋詞中的壓卷之作,就連蘇軾都讚嘆不已
    秦觀以其豐富的想像以及風格多變的特點成為北宋時期最為重要的一位婉約派詞人,與亦師亦友的蘇軾、歐陽修、柳永、周邦彥、範仲淹等人齊名。秦觀與蘇軾之間的故事一度被傳為佳話,甚至還有些文獻中記載著秦觀與蘇軾的妹妹之間的愛情故事(可惜,蘇軾沒有妹妹),可以說兩人之間的確有著極其深厚的感情。
  • 兩首南歌子,秦觀調侃恩師,蘇軾卻毫不避諱,文採也果真不凡
    她不僅才貌雙全,而且出淤泥而不染,令蘇軾對她也刮目相看。後來蘇軾的弟子秦觀看出先生對她有意,便賦詞一首,蘇軾反而立刻就不再猶豫。下面介紹兩首南歌子,秦觀調侃恩師,蘇軾卻毫不避諱,文採也果真不凡。南歌子·靄靄迷春態宋代:秦觀靄靄迷春態,溶溶媚曉光。不應容易下巫陽。
  • 秦觀1首詞引起詞壇轟動,蘇軾等人爭相應和,卻無人能超越
    宋哲宗紹聖元年,秦觀因為監察御史劉拯讒言「秦觀浮薄小人,影附於軾」,被認定為跟蘇軾一夥,從此開始了他的一再被貶謫的政治生涯,當年便被貶往處州,監酒稅。次年春天,秦觀「遊府治南園」,寫下一首悲涼傷感的懷舊詞。宋·秦觀·千秋歲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 秦觀在旅館隨手寫下一首詞,不想師傅蘇軾愛不釋手,還寫在扇子上
    說起蘇軾我們應該都是非常熟悉的了。在宋朝歷史的文壇上,蘇軾的才學應該是眾所周知的。但是有一個人,他是蘇軾的徒弟,秦觀。雖說對他的名字我們可能不感冒,但是他的詩詞我想應該都不陌生吧,不論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還是"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這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作品。
  • 蘇軾的這首詞,把孤獨寫得淋漓盡致,看了讓人心疼!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北宋詞人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便是將這種孤獨感寫得極真切深刻的一首詞。我們都知道蘇軾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這首詞就是蘇軾初貶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樂觀曠達的蘇軾,雖然能渡過生活的艱苦,但內心深處的孤獨卻是他人難以理解的。
  • 秦觀被貶時寫了一首詩,後兩句更是經典,蘇軾愛不釋手寫在扇子上
    為何蘇軾對秦觀的這兩句詞情有獨鍾呢?這自然是和兩人相似的經歷分不開的。元豐八年時,宋神宗駕崩,哲宗即位,但年紀太小,所以由哲宗的奶奶高太后聽政。高太后傾向舊黨,立刻就起用了司馬光為宰相,蘇軾等人也再度受到重用,秦觀身為蘇軾最喜愛的學生,自然也被蘇軾提拔。
  • 秦觀在旅館寫了一首詞,最後兩句最經典,蘇軾愛不釋手寫在扇子上
    「三絕碑」所謂「三絕」即秦觀的作詞、蘇東坡的跋、米芾的書法。眾所周知,秦觀,字少遊 ,他是蘇軾的門生,相當於蘇軾的學生。秦觀寫了一首詞,老師蘇軾非常喜歡,在秦觀去世後,蘇軾將其中的句子寫在扇子上,以示不忘。
  • 秦觀最令人神往的一首題畫詞,畫中美人栩栩如生:任是無情也動人
    這個故事或許有杜撰的成分,但是卻深深感動著許多才子佳人,並且,崔徽的畫像也真實存在著,並且曾出現在東坡的藏品裡,據說,元豐元年(1078年)四月,秦觀到徐州拜謁蘇軾時,便曾經觀賞過這幅崔徽半身像,顯然,多情的秦觀對翠微的故事,也是深切同情的,他看完這幅畫後,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非常著名的題畫詞,便是下面這首《南鄉子》(另有一說,該詞作於元祐年前作者居京時期)。
  • 後蜀主孟昶為寵妃寫了首詞,蘇軾用前兩句仿了一首,比原詞更高級
    這首詞寫得極為纏綿香豔,然而就在寫完此詞的次年正月,趙匡胤就攻破了後蜀,孟昶投降被俘。當然,後來該詞已經失傳,蘇軾用前兩句又寫了一首詞,流傳後世。而後後人又仿照蘇軾的詞作了一首名為《玉樓春》的詩:《玉樓春》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簾開明月獨窺人,欹枕釵橫雲鬢亂。起來庭院靜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
  • 秦觀在郴州旅舍寫下一首詞,因為諸多的藝術特點,被譽為千古絕唱
    由於蘇軾的推薦,做過太學博士兼國史編修官一類的文職官員。北宋後期,由於元祐、熙豐黨爭的延續,新舊兩黨之間的爭鬥愈演愈烈。作為舊黨成員秦觀屢遭貶謫。宋哲宗紹聖元年,新黨再起,作為舊黨的蘇軾被貶滴嶺南,身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也未能倖免,受牽連也被貶官流放。
  • 北宋婉約派一代詞宗、蘇門四學士之一:秦觀詩詞精選
    宋代的歐陽修、張先、柳永、蘇軾等人也曾吟詠這一題材,雖然遣辭造句各異,卻都因襲了「歡娛苦短」的傳統主題,格調哀婉、悽楚。相形之下,秦觀此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踏莎行·郴州旅舍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 秦觀是蘇軾的門生之一,最後卻成了婉約派的鼻祖
    秦觀是蘇門四學士中的一個,換一句話來說,就是蘇軾的優秀的一個門生。此外,他還被人稱之為秦少遊,蘇州遊歷的時候,認識了那個時候在那裡做官的蘇坡,兩個人的簡單交談後,蘇軾就被面前的年輕人有了好印象,並且在之後是讓秦觀做自己的左膀右臂。
  • 放慢腳步,親近自然,感受秦觀筆下的浪漫春色
    秦觀其人秦觀,個人標籤「蘇門四學士」,工詞,人稱「婉約正宗」。黃、秦、晁、張四學士中詞名最響,成就也最高。儘管跟蘇軾有師徒關係,詞風並不受蘇軾影響。當時詞壇,實與蘇軾平分婉約、豪放兩分天下,而秦詞更受時人歡迎。畢竟豪放從蘇軾這裡開始,還處在試接受階段,而婉約是自花間就有的正統,已歷時一百多年。且從傳唱角度說,豔俗小調更有優勢。而秦詞之韻,往往能掩蓋題材類同的短處。不時能寫出新的情致,頗有創新。這使得秦觀詞在眾多婉約大家中獨擅勝場。但秦觀的才華不止於詞。
  • 蘇軾這首詞,寫出曠達的人生態度,讀完豁然開朗,其中兩句是經典
    正好趕上春天萬物復甦的時刻,樹上美麗的花朵的花瓣落了滿地。在樹枝上面已經開始長出看起來就很酸澀的杏果,南飛的燕子也已經在天空之中飛翔。被春景襯託的河水,圍繞著周邊村落的人家流淌著。而原本長滿的柳絮也已經沒剩下多少,一切都暗示著春天馬上就要結束了。
  • 三首對比鮮明的古詩,寫作技法高妙,抒寫了人生的不凡境界
    下面介紹三首對比鮮明的古詩,寫作技法高妙,抒寫了人生的不凡境界。歸園田居東晉;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訪黎子云北宋:蘇軾野逕行行遇小童,黎音笑語說坡翁。東行杖策尋黎老,打狗掠雞似病風。蘇軾一生被貶過很多地方,雖然他總是本著任運隨緣的思想,但長期的羈旅疲勞,以及異鄉生活的艱苦,卻一點點地摧殘著他的健康。
  • 秦觀兒子僅一首詞存世,無一愛字卻句句肉麻,被譽專治詞壇俗氣
    不過蘇軾的願望並沒有實現,他的幾個孩子並不「愚且魯」,相反還都頗有才華,雖然沒有父親蘇軾、叔叔蘇轍、爺爺蘇洵那樣出名。畢竟出生於這般的書香門第,想要「虎父犬子」也並不容易。 而蘇軾的弟子兼好友秦觀,作為宋代詞壇婉約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獨子秦湛也是才華斐然,雖然僅有一首詞存世,但讀完也讓人不得不感嘆「當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 蘇軾調侃友人「一夜風流」寫下一首詞,不料一個玩笑成就一段佳話
    一提到蘇軾,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江城子》,這首他寫給自己亡妻的悼詞,僅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就讓無數人淚目,讓我們無不感嘆蘇軾的深情跟痴情。但是蘇軾生活的現代不比我們現代,他沒有辦法為了亡妻終生不娶,所以蘇軾的身邊還是擁有無數個女人,蘇軾更是流連於酒宴上的歌舞吟唱,他的很多詩詞靈感都來源於此。
  • 大畫家修改恩師蘇軾的畫,黃庭堅急得寫詩調侃,蘇軾連連誇寫得好
    說起蘇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他在宋代文壇可謂是數一數二的大宗師,他之於宋代文壇,就像李白、杜甫之於唐代文壇。作為宋詞豪放一派的代表人物,蘇軾在詞上的成就可謂眾所周知,不過這只是蘇軾藝術成就上的一部分而已,作為一個全才,除了詞以外,他在詩、散文、書法、畫等方面的成就也是很高。
  • 蘇軾這首詞寫得纏綿悱惻,相信女人都會喜歡,讀過後一定會被感動
    蘇軾身上的那種浪漫情懷,也是很讓人感動,特別是在原配妻子王弗逝世後,一直還在思念著對方,儘管他後來又娶了王朝雲,不過對於他來說王弗是靈魂伴侶,不過這段令人感動的愛情,其實並沒有維持多久,可是蘇軾始終深愛著她,即使是在她逝世後,也依舊還是思念她,從來沒有忘記。
  • 蘇軾真有意思,一首調侃搓澡師下手太重的宋詞,33字卻別有深意
    在這首宋詞當中,蘇軾調侃了搓背師下手太重,接連用了兩個「輕手」,可以讓我們想像當時蘇東坡齜牙咧嘴的狀態,使得這個人物更富有鮮活的生活氣息。但是如果我們把這首宋詞放置於蘇東坡的人生經歷當中,也不難發現這首詞背後的深意。當時的蘇東坡已經年近半百,生命已經過去了絕大多數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