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蘇里棕熊為什麼在能在野外為所欲為?看看它有多大就知道了!

2020-12-21 動物志

烏蘇里棕熊是知名度較高的棕熊亞種,這主要是沾了它的「明星」鄰居——東北虎的光。在錫霍特-阿林保護區,烏蘇里棕熊和東北虎是一對宿敵,東北虎可捕食棕熊,但主要是成年雄虎捕食母棕熊和小棕熊,而成年公烏蘇里棕熊罕有被老虎傷害的。相反,成年公棕熊嚇退、打跑雄虎的例子已經被報導好幾起了,而在文獻記載中,棕熊有12次殺死老虎的記錄,其中6次明確為成年虎。

因此,俄羅斯的著名棕熊專家伊萬·塞裡奧金這樣評價烏蘇里棕熊:這種掠食者可以捕食其生境內的任何一種動物,甚至是一隻老虎(俄語原文:Этот хищник способен добыть любого зверя, обитающего в пределах его ареала, даже тигра)。四境之內,凡其所欲者,攻無不取,烏蘇里棕熊是也。烏蘇里棕熊尤其是成年公熊能如此強勢,主要得益於它的巨大體型,那麼這個亞種的體型究竟有多大呢?

狩獵記錄

關於烏蘇里棕熊的體型,最早的成體系的數據整理來自遠東獵人兼生物學家謝爾蓋·彼得羅維奇·庫切連科,在2003年發表於狩獵雜誌的一篇文章中,他給出了阿穆爾-烏蘇里地區棕熊的大小:10頭成年公熊,最大的321公斤,平均264公斤,體長1.64~2.52米,平均1.96米。12頭成年母熊120~280公斤,平均189公斤,體長1.37~2.3米,平均為1.6米。

這批數據是由學者布羅姆利1965年報導的9頭棕熊和其它一些零散數據組成,布羅姆利記錄的9頭熊來自濱海邊疆區的錫霍特—阿林,具體情況如下:5頭公熊體重219~321公斤,平均282公斤,體長1.97~2.22米,平均2.074米,其中3頭是在秋冬被捕,另外2頭捕於初春。4頭母熊體重120~199公斤,平均166.75公斤,體長1.44~1.66米,平均1.535米,幾乎都是在比較胖的秋冬季節被捕獲。

在該文中,庫切連科還給出了幾個非常巨大的狩獵記錄。1958年11月獵人費多連科兄弟在濱海邊疆區大烏蘇爾卡河獵殺了一頭巨熊,去內臟、爪子和熊皮後仍然重達470公斤,普列申科夫在1966年11月獵獲了一頭去內臟後437公斤的棕熊,這兩頭熊活著時不會低於600公斤。至於捕於1973年的那頭熊就更誇張了,去了爪子、內臟、熊皮和頭部後,居然還有506公斤重,此熊完整時據稱不會低於700公斤。

前兩個例子我們已經很難考證其真實性,不過第三頭熊留有頭骨證據,這頭熊的顱全長為40.6釐米,顱基長是37.2釐米,顴寬23.9釐米,從大小上看只是烏蘇里棕熊平均水平的頭骨,很難相信這頭熊能有獵人聲稱的那麼大。

棕熊在雪地上留下的腳印有時也暗示著一些巨熊的存在,根據1962~1975年之間在雪地上發現的幾個巨大的棕熊足印,庫切連科推測這些足跡的主人體長可達2.7~2.8米。不過庫切連科同時也指出,這麼大的熊是很罕見的,可能每一百頭熊中也不過3~4頭,烏蘇里棕熊最典型的體型還是他給出的那組數值。

2012-2017年的科考

儘管有了這組狩獵數據作為參考,但烏蘇里棕熊的科考數據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到了2012年,約翰·古德裡奇、伊萬·塞裡奧金以及戴爾·米奎爾等專家終於在文章中給出了烏蘇里棕熊的體重大小——成年公熊平均270公斤,母熊平均145公斤,來源為他們尚未發表的數據,地點為錫霍特阿林生物圈保護區,歷史上有不少熊虎衝突就是發生在這個保護區。然而彼時這些數據的詳情仍是一片空白,樣本的年齡、體重、體長以及捕獲季節都是未知的。

在等待數據公布的過程中,2014年的一篇文章卻令烏蘇里棕熊的體型問題更添複雜性。伊萬·塞裡奧金在文中公布了2頭標記於2011年的成年公熊,第一隻熊捕於9月23日,年齡8~10歲,稱重235公斤,而第二隻熊則是在10月12日裝上無線電項圈,年齡6~7歲,體重只有180公斤。

從捕獲的月份來看,這兩隻公熊絕非處於棕熊的體重低谷期(春夏),然而它們的體重卻都明顯低於前文所述的平均水平,本著「一切數據在正式發表前都不能盲目相信」的理念,烏蘇里棕熊到底多大,以及狩獵記錄是否偏向於選擇大個體,這些問題的討論都是開放且未有定論的。

歐亞大陸上的棕熊亞種中,除了烏蘇里棕熊以外,堪察加棕熊也一度缺乏科考數據,不過伊萬·塞裡奧金教授於2017年首先揭開了堪察加棕熊的神秘面紗。根據他在1997~2005年的夏季調查,堪察加棕熊的大小為:成年公熊平均268.7公斤,體長2.17米,成年母熊平均174.9公斤,體長1.95米(註:該版本以7歲為成年界限,公熊或許問題不大,但母熊成年界限明顯早於7歲,若取4歲為界,母熊平均應該調整為159.5公斤重、1.73米長)。

此外,伊萬還測量了一些庫頁島的烏蘇里棕熊,不過樣本數實在太少,成年公熊只有一隻,體重275公斤、體長2.19米,5隻成年母熊平均114.56公斤、1.7米長。可見,庫頁島的烏蘇里棕熊明顯小於堪察加棕熊,不過放眼歷史文獻,庫頁島也曾出現過400~500公斤的公熊,而相對更小的國後島,烏蘇里棕熊有過春季405公斤的記錄,這表明即使是一些平均並不那麼出眾的島嶼烏蘇里棕熊種群在極端個體上仍然維持著很高的上限。

在比較堪察加棕熊和歐亞大陸上其它亞種的體型時,伊萬在文中的一句話不能不引起注意,他表示遠東南部的烏蘇里棕熊在體型上堪比堪察加亞種,濱海邊疆區就曾發現過450公斤的個體。文中還提到學者布羅姆利實測過的最大棕熊為307公斤重、2.22米長(多處資料顯示布羅姆利最大的熊實際是321公斤),布羅姆利同時指出還存在更大的個體,伊萬對此深表贊同,並表示他們的數據支持這一點,只是那批數據仍處於未發表狀態。

最新科考數據

2019年,伊萬·塞裡奧金等專家終於公布了錫霍特阿林地區烏蘇里棕熊的科考數值,研究小組在1993~2001年總共為15隻棕熊裝上了無線電項圈並進行了測量。其中,8隻成年公熊體重為204~363公斤,平均257.5公斤,體長1.98~2.24米,平均2.12米;5隻母熊體重範圍95~215公斤,平均150公斤,體長為1.66~1.855米,平均1.781米。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錫霍特阿林的烏蘇里棕熊不愧為伊萬眼中足以與堪察加棕熊一爭長短的存在,平均體重只比堪察加略低十公斤左右,在歐亞大陸上穩坐第二把交椅。從全球來看,烏蘇里棕熊也屬於大型水平,僅次於半島棕熊、科迪亞克棕熊、錫特卡棕熊(生活在亞歷山大群島,北極熊的母系後裔)和堪察加棕熊,比灰熊、馬熊和歐亞棕熊等中型亞種平均重40%,是天山棕熊等小型亞種的兩倍以上。

下表為錫霍特阿林保護區15隻棕熊的捕獲時間、性別、年齡、體重以及體長。編號為5號的公熊是最大的,正值16歲壯年期的它在五月份的體重低谷期就達到了驚人的363公斤,其秋季體重很有可能超過430公斤。作為參照,前文提到過的307公斤和321公斤這兩例分別是在11和12月捕捉,實際大小上遠遠不如5號熊。

從季節上來看,在春夏捕捉的5隻成年公熊平均為276.8公斤,然而在十月末捕到的11號熊和13號熊卻僅有204公斤,究其原因,除了棕熊個體上的粗壯度差異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棕熊秋季「抓秋膘」的成功與否。

棕熊抓秋膘是為了即將到來的冬天做冬眠前的能量儲備,在錫霍特阿林,棕熊最重要的秋季食物是紅松和蒙古櫟的果實,然而在該地區,這兩種植物的分布是極為不均的,也就是說在一些熊的領地內松子和豫果比較豐富,而有些區域則很匱乏。

比如說這裡的11號公熊,它就處於食物資源比較貧瘠的地區,為了儘可能地多搜索食物,它被迫將自己的家域範圍擴大到了將近一萬平方公裡,是公熊平均家域面積的十倍多,因此這些熊的抓秋膘活動可能不像同類那般成功,即使秋季也增加不了多少體重。

老虎比棕熊更靈活,同樣重量下老虎可以打敗棕熊,但根據戴爾等專家的科考實測,東北虎的體型遠沒有多數人想像得那麼大,成年雄虎平均還不到200公斤,最大科考記錄只有212千克,雖然歷史上有300公斤以上的記錄,但可靠性難以證實,即使是真的也是極限個體了,而我們的5號公熊在春天就有363千克重,可見大公熊的體型遠遠超過老虎。

同時,我們發現雄虎的體型在母棕熊之上,尤其是有些小個體母熊體重還不到大雄虎的一半,如9號母熊只有95千克,雄虎能將母棕熊納入常規食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自然界中的打架,塊頭很重要。

相關焦點

  • 為啥烏蘇里棕熊總被誤認成黑熊?都怪它長得太黑
    昨天我看到一則微頭條,說是「伊春市南岔林區的交警路遇一隻約400公斤的黑熊」,然後該作者還科普了黑熊在東北俗稱「黑瞎子」▼其實我還沒有點進去,僅從封面的圖片就知道,他肯定認錯了,這不是黑熊,而是棕熊,是「正宗」的烏蘇里棕熊,國內一般稱東北棕熊。另外,這頭棕熊目測沒有400公斤,而黑熊就更不可能長到400公斤了。
  • 動物世界-棕熊
    棕熊主要棲息在山區的森林帶,而且多在針葉林或針闊混交林中,但青藏高原海拔4500~5000米的高山草原也能很好生活。棕熊是獨居的動物,它們都有各自的領地,且通常頗為廣闊,公熊的領地可能會有700~1000平方公裡之巨,即便是成年母熊也有100~450平方公裡。
  • 「科普保命貼」野外遭遇棕熊襲擊時的求生法則
    根據此《公約》,棕熊受到嚴格保護,嚴禁為獵取熊掌、熊膽或戰利品而非法偷獵棕熊。棕熊是一種適應力比較強的動物,從荒漠邊緣至高山森林,甚至冰原地帶都能頑強生活。生活在北美的棕熊似乎更喜歡開闊地帶,例如苔原區域和高山草甸,在海岸線附近也常能見到它們的足跡。棕熊是雜食性動物。葷的素的它都愛吃;植物,昆蟲,魚類甚至鹿,羊,牛都是它的美味佳餚,有時見了腐肉,鳥和鳥蛋也不肯輕易放過。
  • 在阿拉斯加這個兇險的地方,有一頭棕熊差點兒吃了我
    我是一隻單身野狐狸,看看我的外形,你應該知道我為什麼單身了吧:)有一天,我正在水邊找吃的(對,你沒看錯
  • 熊羆百萬,食肉目的熊到底有多暴虐,壓狼拍虎,力有千斤喜怒無常
    電影《荒野獵人》中裡昂納多被棕熊狂虐,小李子毫無還手之力,被熊生拉硬拽,差點被撕碎了。現實生活中熊有這麼可怕嗎?但是你們要知道嗎?熊可能比影視劇裡看到的要更加可怕。較大個體的科迪亞克島棕熊的體長可以長到三米,肩高可以達到1.7米,其雄性可以長到驚人的1600斤。它們的奔跑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57千米左右。會上樹,能遊泳,耐力又不是一般動物能比擬的。棕熊的咬合力可以達到816公斤,要知道人的咬合力才70公斤左右。
  • 小棕熊誤入農場沒人要,男子霸氣收養它
    普通人養的寵物一般都是貓狗一類的,外國人就不一樣了,尤其是俄羅斯人,他們養的寵物比較奇特,除了貓狗,還有棕熊、老虎一類的大型動物。一名白俄羅斯的男子在自家農場幹活時聽到了奇怪的聲音,他檢查後竟然發現了一隻瘦弱的小棕熊寶寶,小棕熊似乎是在尋找食物。發現這種特殊的小動物,男子也趕緊聯繫了當地的相關單位,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當地的相關單位不接收這隻小棕熊,讓男子可以把它送到野外放生。
  • 烏蘇啤酒為什麼叫奪命大烏蘇?
    實際上,烏蘇啤酒就是一般的啤酒,遵循常規生產工藝,其中的雜醇和所謂高級醇並不高於其他啤酒。而且,啤酒作為含酒精飲品,有較其他食品更嚴格的國家標準,包括雜醇、高級醇在內的雜質不可能超標以至於「更傷人」。還有的人說,奪命大烏蘇之所以奪命,是因為它的酒精度數高,喝了更容易醉。
  • 為什麼有的人越來越喜歡新疆的奪命大烏蘇啤酒?
    去年我一篇文章引起了一場討論,對這個啤酒眾說紛紜,說好的很好,說不好的也找有毛病。爭論的焦點有三個:第一,先說為什麼叫「奪命大烏蘇」這一點討論最熱烈,集中在酒性猛烈,在啤酒裡最厲害的。說是一般啤酒能喝一件,大烏蘇只能喝3瓶,多喝要命,所以叫「奪命大烏蘇」。沒見著誰個連喝一件的,也沒見誰敢這么喝,3瓶能堅持不倒就不錯了。可是有人扒拉這酒的歷史,說是以前不叫這外號。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新疆就這一款啤酒是地方名牌,因產地而得名。後來被外資企業收購,牌子沒改,甚至大容量和酒體都沒多大變化,也就是工業化生產,比原來的淡了許多。
  • 俄國中校的一次歷險,說明棕熊是遠東的猛獸之王
    烏蘇里棕熊是體型龐大的兇猛動物,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猛獸之一。烏蘇里棕熊不僅兇猛無比,還極其狡猾,是其他動物甚至是獵人的噩夢。搏鬥中,阿爾謝尼耶夫覺得自己像被火車撞了一樣騰空著翻滾下了一個斜坡,那頭棕熊因連中數彈重傷身亡。阿爾謝尼耶夫平靜下來後,發現自己居然沒有受傷,他無法確定是挨了熊的一掌還是被熊撞了一下。擔任嚮導的赫哲族老獵人獲悉他的遭遇後,驚訝得幾乎不能相信,因為很少有人能在這種情況下活下來。
  • 俄羅斯男子野外釣魚,身後走來大棕熊,靜靜地坐在旁邊做觀眾!
    俄羅斯男子野外釣魚,身後走來大棕熊,靜靜地坐在旁邊做觀眾!俄羅斯人被稱為戰鬥民族,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它們的生活方式實在是硬核,別人都是拿貓狗當寵物。但戰鬥民族卻把生活在野外的狼當作寵物,或許是血脈上的壓制,這群狼見到它們就像是狗狗那樣乖巧聽話。不僅僅是狼,就連狗熊也變成了它們身邊的寵物,體重幾百斤重的狗熊,在它們的馴化下,竟然會像寵物陪伴在它們身邊,還有狗熊把才藝都給學會了,這是不準備給人留活路了嗎?
  • 烏蘇啤酒為何被稱「奪命烏蘇」?喝醉後才知道,原來瓶上早有答案
    烏蘇啤酒為何被稱「奪命烏蘇」?喝醉後才知道,原來瓶上早有答案。炎炎夏日,冰冰涼的啤酒是我們都特別愛喝的一種飲品。尤其是人們在買啤酒的時候,會發現超市裡面貨架上啤酒的種類實在是太多,讓人看得眼花繚亂。那麼對於奪命烏蘇這個稱號確實是非常符合它的特點,可是很多人卻並不理解,同樣都是啤酒,為什麼烏蘇啤酒會這麼容易醉人呢?明明其他的啤酒5瓶6瓶下肚都沒有問題,可是這種烏蘇啤酒只要兩瓶就把人給撂倒了。對此很多網友也眾說紛紜,可是卻沒有一個人能夠說出其中的原理,直到現在我們才知道原來酒瓶上早有答案。
  • 理論上,東北虎吃黑熊,比東北虎跟棕熊打架還罕見
    烏蘇里棕熊秋高氣爽,老虎盯上了躁動的棕熊根據對老虎捕食棕熊的現象進行調查研究,得知秋季是老虎捕食棕熊的高發期。不難理解,與東北虎棲息地存在重疊的棕熊是烏蘇里棕熊,這是一種需要冬眠的動物,而在冬眠之前,它們需要大量進食,為後續冬眠有足夠的脂肪消耗做準備,這個過程被稱為「貼秋膘」。所以秋季的棕熊是一年中最活躍的,它們在林中尋找食物弄出了較大的動靜,吸引了東北虎的注意。
  • 棕熊的體型比老虎大,可為什麼棕熊卻是老虎的獵物呢?
    地球上的生物已經進化了將近40億年,在這40億年的時間裡,中途有出現過恐龍這種龐然大物統治地球,也有一些大型猛獸稱霸整片大陸,可更多的生物都在進化的過程中被大自然淘汰了。如今公認的大型猛獸主要是貓科動物與熊科動物,其中棕熊、老虎、獅子的戰鬥能力都是數一數二的。
  • 喝個啤酒怎麼了,為什麼烏蘇啤酒被稱為奪命大烏蘇?
    第一次了解烏蘇啤酒是還在大二的同學聚會上,當時對烏蘇並沒有任何感覺, 喝了一瓶也沒什麼反應,被同學質問是不是酒罈,我就好奇了,我不過也就喝了一瓶難道要醉嗎?結果餘光掃到我們班一個男同學,直接成醉泥了,本來覺得烏蘇也就一般一般,可能是和我比較能適應烏蘇。那烏蘇到底奪命在哪裡了。
  • 烏蘇啤酒為什麼叫奪命大烏蘇呢?老師傅分析其中緣由
    烏蘇啤酒是近幾年火起來的網紅啤酒,做為一個啤酒愛好者,自然不能放過這個很多人都稱好的啤酒。烏蘇啤酒為什麼叫奪命大烏蘇?一,烏蘇啤酒的特點烏蘇啤酒來自我國的大美新疆,它是新疆烏蘇市的地產啤酒品牌,也是新疆人引以為豪的老牌啤酒。
  • 國外一隻棕熊要逃走,這位男子是怎麼做的?
    現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見不到野生動物,畢竟他們是屬於大自然,所以我們應該和野生動物和諧相處,當然了,現在為了能夠讓人們近距離的觀賞到野外的動物,越來越多的動物園建立起來了,但是有一些兇猛的動物他們不想就這樣被關在籠子裡,於是就想盡辦法的逃跑,在國外就發生了這樣的一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為什麼有的人越來越喜歡新疆的「奪命」大烏蘇啤酒?
    在夏季最暢銷的啤酒中,超市裡總有一塊專屬於他們的地方。我附近一家小賣部裡,居然看到有烏蘇啤酒出售,有點奇怪,以前本地啤酒的份額是最大的,現在又有一些平常品牌,這烏蘇啤酒卻是第一次見到。我司生產的烏蘇啤酒比本地啤酒貴一些,一種產品比一種同類產品貴一些,這當然有其原因。所以我看了它的配料表:水,大麥芽,米,啤酒花及製品,原麥汁濃度為11° P,酒精度≥4% vol。如果符合後兩種條件的一般啤酒,口感基本上都是非常好的。
  • 科迪亞克棕熊能單殺一隻白犀牛嗎?為什麼?
    既然許多小夥伴想知道這兩種動物的戰鬥力如何?我們就分別的來了解一下兩種動物的一些基本數據和習性,來進行一下對比。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科迪亞克棕熊在熊科動物之中,有三位「明星」。第一位當然是我國的「國寶」大熊貓了,第二位是純正的肉食動物,北極的「霸主」北極熊,第三位就是科迪亞克棕熊了。
  • 熊冠歐亞的遠東棕熊是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它還有天敵嗎?
    熊是食肉目熊科動物的統稱,目前全球有8種熊:體型龐大的有棕熊、黑熊(美洲、亞洲)、北極熊,可愛的有大熊貓、眼鏡熊、懶熊和馬來熊。從分類中可以看出來,熊是吃肉的,其中成年棕熊的體重普遍超過了200千克,是算大體重的食肉動物了。
  • 84年密林喋血,棕熊兩次攻擊獵人,失血達2900毫升
    而我個人最感興趣的動物除了獅子老虎這類天生的獵手,就要屬食肉目熊科的棕熊了,因為它們實在太大了,它們總共分為二十個亞種,其中的科迪亞島棕熊的體重更是能和北極熊相抗衡,達到1600餘斤!簡單一句話概括下野外的棕熊,它們是一種體格巨大的、脾氣古怪的、肉盾防禦與輸出攻擊同樣出眾的超級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