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通道——廣東「禮讚自然」油畫風景研究會提名展

2021-01-14 文化桂城


前 言


古往今來,美麗的風景是中國人陶冶大自然的審美情結,是人類生存的夢想。陽光跳躍在草坡上,山巒遊弋在水流中,盈目的清朗與開闊給予我們生命中愜意的感受。然而今天,我們何處看風景?由於都市化的快速發展,原野已虛無縹緲,環顧四周,到處呈現著都市冷漠的灰色,我們滿眼充盈著鋼筋和水泥帶來的冷漠、枯燥與麻木,生命中已沒有輕鬆與舒暢,只有沉浸在風景畫面的夢幻世界中去體會人與自然的感覺。中國古代文人就有把山水畫掛在庭室的牆上反覆品讀而滋生浮想的習性。端坐庭室,就可以讓心緒與原野山水景色飄然相連,猶如把狹窄的住宅空間擴展到了廣闊的自然景觀中,足不出戶,就能體驗到大自然曠野田園的悠然詩意。今天,生活在囂鬧繁雜的都市人更是因為面對日復一日的繁瑣、嘈雜和沒完沒了的無聊事端所滋生的抑鬱狀態而需要大自然的陶冶與調整時,更加對油畫風景情有獨鍾,把畫面懸掛在廳室,繁忙之餘便蕩漾其中,仿佛心靈的滋養,燦然於共鳴之處,亦在其中尋覓到周身散漫的輕爽與快樂,胸室升騰出與大自然共呼吸的幸福感,這正是一個當代人迫切需要的生命屏障 。慶幸的是,我們遇上了一個日益重視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的新時代。油畫風景研究會的藝術家們秉承時代精神,在日常的創作中注意關注自然;欣賞自然;親和自然;研究自然和歌頌自然,並引領人們的心靈去回歸自然,為新時代不斷創造出美好的精神家園。在展覽中除了詩意的油畫風景作品之外還出現了部分表現革命領袖和前輩曾經戰鬥、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的畫面,不但光色抖擻,而且節奏昂揚,這不但與劉銘館長的期望不謀而合,也體現出新時代的藝術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崇高的藝術追求。我知道,生活在當下的人們都因為日常的忙碌不堪而很不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讓自己無可奈何的陷入沒完沒了的雜務俗端當中。然而,誰不想有一個詩意人生;讓自己的心緒輕鬆快樂起來?其實,這真的取決於我們自己。現在,當你慢慢地在展廳踱步,放下那些縈繞在心頭的凡俗世間的種種雜念,將此刻的時光留給自己,和這個展覽上的每一幀畫面默默對語,靜靜共度,當靜下來的那一刻,你會敏感的感覺到一條通往大自然的心靈通道正在為你豁然開放,讓你的身心漂浮過去吧,光色悠然的原野世界就是你的。


廣東「禮讚自然」油畫風景研究會會長 應歧 2019/8



部分展覽作品

(按姓氏拼音排序)

丁松堅,男, 1962年生。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1979年考入廣州美術學院附中。1983年考入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1987年畢業並留校任教於美術教育系。期間於1998年至2000年就讀「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與研究生同等學力班」。長期致力於美術教育與油畫創作。現為廣州美術學院附中校長。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廣東省文史館油雕院特聘畫家。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美術與設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城中漁港  布面油畫  50x60cm   2019



       馮炳文,廣州人,廣州美術學院畢業、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原廣州美術學院附中副校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水彩畫研究會理事,廣東「禮讚自然」 油畫風景研究會副會長。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和省市美術作品展覽,並有作品獲得全國性美術作品展覽的「最佳作品獎」、省一級美術作品展覽的「銀獎」和「優秀作品獎」等。部分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廣東美術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廣州藝術博物院等永久性收藏。

2007年曾在廣州藝術博物院舉辦「馮炳文油畫展」,2015年在佛山順德徳懿美術館舉辦「馮炳文水鄉風情油畫展」,2018年在廣州舉辦「邊走邊畫----俄羅斯油畫風景寫生展」等。由人民美術出版社等出版有《馮炳文油畫集》和《馮炳文水鄉風情油畫集》等共四冊。


印象開平(二)  布面油畫    50x50cm 2016

符遠,男 ,1963.8生,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教授,1988年畢業於無錫輕工大學(現江南大學)藝術設計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廣東設計師聯盟副主席,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展覽展示委員會第二屆專家委員,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師資教授委員會主任。

綠水清風之一    布面油畫    50×60cm



       賀曉春,女,2007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碩士研究生,現任廣東文藝職業學院,講師,九三學社廣東畫院畫家,2016年藝術駐留法國,2018年「獨具慧眼」鍾耕略和他的追隨者繪畫藝術作品展 紐約 馬裡蘭 美國,2017年《身體劇場》—2017藝術廈門全球女性藝術家邀請展 廈門 中國,2016年「內燃」中國新一代女性藝術家 布羅德美術館 美國,2015年格物致知聯展 尚邦市記憶博物館 法國,2014年義大利斯波勒託藝術博覽會 斯波勒託 義大利,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廣東省美術作品 廣州市藝術博物院中國,獲獎:廣東第六屆當代油畫藝術展,獲得學術獎。


開原之春NO1   布面油畫   40X50cm   2019


       黃品霏,廣東惠陽人。畢業於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曾在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設計專業任教。主持過廣州聚陽裝飾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和佛山紅象設計有限公司。廣東「禮讚自然」風景油畫研究會會員。民建中央畫院廣東分院院士,民建廣州畫院副秘書長,民建廣州市委員會文化建設委委員,廣州越海書畫院書畫師。參加過廣東「禮讚自然」風景油畫研究會、民建中央畫院廣東分院、廣州越海書畫院等組織的畫展,2008年在廣州和佛山舉辦過「呼吸」黃品霏風景油畫展,作品給人以自然寧靜的美感,「北疆的森林」、「 靜靜的荷塘」等作品被國內外人士熱愛並收藏。

灑在古村的陽光    布面油畫   40X50cm   2018



       黃驅勝,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水彩畫研究會會員,廣東「禮讚自然」油畫風景研究會會員,寫生中國江門分部主席,江門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油畫藝委會主任,江門市職工美術家協會主席,江門市文化名家。

碉樓與村落    布面油畫   50x60cm 2019


路線指導



路線:

        1、百度地圖或高德地圖直接搜索「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海三路桂城美術館(原藝谷美術館)」。

        2、千燈湖地鐵站C出口,乘坐172路公車,到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站下車,往回走到紅綠燈處,過馬路,左手邊即是桂城美術館。

        3、如乘坐132路、120路、102路、公車,可到燈湖西路南站下車,往前放走大概3百米之後過馬路,左手邊即是桂城美術館。

      (備註:燈湖西路南公交車站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站到桂城美術館的距離差不多,具體哪一站下車看該乘客的乘車方向。)



相關焦點

  • 「化境——當代油畫寫生作品展」參展藝術家:李華
    作為以每輯為一個課題研究的學術性平臺——《當代油畫》,先後出版了寫生專輯1-2輯,深獲油畫界的好評。這次由《當代油畫》策劃「化境——當代油畫寫生作品展」,旨在展現當代具有代表性的油畫家的作品,以學術的方式並結合藝術市場的手段進一步挖掘「寫生」在當代藝術中的價值。
  • 《長三角油畫藝術交流中心》畫家徐裕根風景油畫作品欣賞
    徐裕根,男,1944年生於江蘇無錫縣,1961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9年在上海市美術學校進修油畫專業,師從陳家泠、曹有成、凌啟寧等教授。1972年在文匯報工作,曾任文匯報攝影美術部主任,現為長三角油畫藝術交流中心秘書長。
  • 「化境——當代油畫寫生作品展」藝術家:黃德基
    寫生作品往往散發著藝術家與大自然彼此融合時的迷人氣息,負載著藝術家以自己的方式體悟自然的生命印記。因此,寫生歷來就受藝術家的深愛。儘管以自然造化為師原本是中國文化的傳統,也是西方繪畫的傳統,但是當下的寫生創作已注入了新時期的審美意識並由於當代中國油畫家的探索而產生了新的視覺語彙,此時的「寫生」已然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以新的藝術形態進入到當代藝術的視野。
  • 美術研究|論山水畫與油畫風景的異同!
    中國山水畫與西方油畫風景,不僅在世界觀與藝術觀上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它們在傳統的審美與美學觀念上也有所不同。當然。隨著中西方在藝術文化領域的不斷交流,山水畫與油畫風景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關鍵詞】山水畫;油畫風景一、山水畫與油畫風景山水畫是以中國的山山水水自然風貌為主要元素、主要描繪對象的中國傳統繪畫。山川、田園、等都是山水畫的題材表現的內容。
  • 油畫服裝秀、光影藝術秀,第四屆中國油畫風景作品展「突破畫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琳「可見之詩」——第四屆中國油畫風景作品展(2020)系列大展於12月26日晚20:00在山東濰坊十笏園文化街區開幕,將於12月27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本屆展覽將延續其專業化、品牌化的展覽格局,作品高端,規模龐大,共計展覽展出詹建俊、靳尚誼、全山石等30多位當代油畫名家作品30餘幅,以及包括本次展覽學術獎獲獎作品10幅,優秀獎獲獎作品10幅等在內的精品油畫作品280餘幅。本屆展覽由中國油畫學會、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濰坊市人民政府主辦,旨在展現當代中國油畫的風採,促進中國油畫市場的興旺繁榮,推動中國油畫事業發展。
  • 美術研究|論中國畫的寫意山水與印象派風景油畫的共同性!
    不管是在繪畫理念還是繪畫表現技法方面均有所差異,但是在西方印象派風景油畫形成之後,使中西方繪畫在繪畫表現技法以及繪畫理念上出現了一定的相似性,使兩者之間形成相互影響和相互融合的趨勢。本研究就對中國畫寫意山水與印象派風景油畫的共同性進行探討分析。
  • 審視廣東油畫發展流變:廣東第七屆當代油畫藝術展在廣州展出
    展覽現場廣東油畫多元化追求本屆展覽旨在探索當代油畫藝術在新的環境與文化背景下持續多元發展的可能性,藝術家以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討個人與時代的關係。按照多元互補的原則,傳統追求與當代意識兼容並蓄,本屆展覽分為「觀物之境」、「人文之象」、「觀念之維」、「抽象·表現」和「綜合·實驗」共五個板塊,呈現當下廣東油畫創作的多元化追求。
  • 展訊|山東藝術學院九人風景作品展
    守望·創生——山東藝術學院九人風景作品展這次由九位山藝中青年教師組織並舉辦的風景油畫展,讓我們體會到一種暖暖的溫情和感動。它的感染力,不僅來自畫面的美妙形色和圖景,更來自展覽本身激發我們心靈萌生的關於山藝油畫傳統和未來的遐想。油畫是山藝的符號。
  • 「大城小像——平安·美麗·北京風景小幅油畫展」畫家李培真作品
    「大城小像——平安·美麗·北京風景小幅油畫展」在北京德勝門箭樓三層展廳開展,展期自2020年6月6日至7月3日。2019年底,一群用畫筆見證北京發展的畫家,相約庚子年開春之季將要舉辦一場關於北京人文風貌、歲月變遷,彰顯「三風」的油畫展,並且約定以多年積澱的小幅的寫生作品作為展覽的主體,輔以新近寫生的作品。
  • 當代寫實風景油畫之父——陳慶珠
    何為風景油畫 風景油畫是以自然景物為描繪對象,用油畫材料進行繪畫創作的一類油畫題材,最早是在人物畫中以背景或陪襯的形式出現。16世紀,風景油畫成為獨立的繪畫體裁出現在歐洲畫壇,並得到極大發展。陳慶珠《石爍黃花》風景油畫上的色彩不是單調的顏料鋪染,而是藝術家內心洋溢的情感與眷戀的記憶。對於風景油畫的創作,藝術家不僅需要具備紮實的素描功底和組織造型能力,更要有獨特的藝術修養和創作技巧以及豐富的情感表現力與渲染力。
  • 「化境——當代油畫寫生作品展」藝術家:孫綱
    寫生作品往往散發著藝術家與大自然彼此融合時的迷人氣息,負載著藝術家以自己的方式體悟自然的生命印記。因此,寫生作品歷來就受到藝術家的寶愛。以自然造化為師雖然原本是中國文化的傳統,也是西方油畫的傳統,但是當下的寫生創作已注入新時期的審美意識並由於當代中國油畫家的探索而產生新的視覺語彙,此時的「寫生」已然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以新的藝術形態進入到當代藝術的視野。
  • 「南歸」——平江現象油畫藝術邀請展
    臨界-體溫 175x175cm 2012戴雙清1976年生於湖南省平江現居北京為職業畫家2007年入選全國第二屆風情風景展2008」湖南青年藝術家提名展 ——湖南力美術館豐收 150x200cm暖陽 90x120cm李勝民1978年生於湖南平江自由藝術家,現居北京和長沙
  • 黎偉明油畫展一場百合與咖啡的邂逅
    百合情緣,逸享生活——黎偉明油畫展2016年8月8日——8月21日廣州購書中心六樓曾有記者問起為何鍾情百合,黎偉明說:「很多人不知道,這十幾年來,我一直在畫百合,只是以前的數量會少一些,最近幾年有點「上癮」。
  • 美豔的風景畫!展現自然變化和天然美感,風景油畫藝術無處不在
    ◆美國女畫家Marty Bell繪畫的田園氣息的風景油畫作品,畫面中給人們帶來一幅幅童話般的森林小屋,蘊藏著畫家對自然的讚頌。這種富有詩意的畫面,用朦朧的色調帶給人夢幻般的意境之美,風景油畫作品中有花團錦簇的房子,美豔花朵在畫面中擁有一場夢境。
  • 有樹的風景油畫就是美,油畫大師的樹木繪畫藝術
    油畫《樹林》 從道路樹到灌木叢,從公園到森林和熱帶雨林,樹木在許多繪畫作品中都有深展,世界各地的樹木都在生長的各個階段被描繪出來,而且種類繁多。梅寧斯基,油畫《樹木研究》 畫家用繪畫藝術捕捉到了樹木生長周期的各個階段,從茂盛的樹葉,到枝葉稀疏的墨色剪影。
  • 澳大利亞風景畫家自學成才,將風景油畫繪畫出「意境」美感
    ▼澳大利亞風景油畫大師Graham Gercken 將秋天的景色展現在大家眼前,這種充滿陽光味道的風景油畫作品展現了自然的魅力。Graham Gercken 1960年出生在澳大利亞,從小喜歡繪畫的他是一位自學成才的油畫藝術家,他的油畫作品具有印象派的藝術風格,他喜歡不同國家文化藝術。
  •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2020俄羅斯風景油畫展」今啟幕...
    □半島記者 孟秀麗6月13日,「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2020俄羅斯風景油畫展」在青島城市藝術館開展。據了解,青島出版集團聯合德才集團、北京俄博展覽公司和莫斯科法律文化交流中心,在這裡舉辦第22屆俄羅斯(風景)油畫展,既是對戰鬥勝利的紀念,同時也是主辦方弘揚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人民必勝信念的具體表現。
  • 「俄羅斯藝術家薩文卡油畫寫生作品展」開展
    「俄羅斯藝術家薩文卡油畫寫生作品展」開展 2020-12-05 13:33:28 劉錫菊 攝   「俄羅斯藝術家薩文卡油畫寫生作品展」開展 濃鬱俄式風情引人入勝  中新網哈爾濱12月5日電 (傅宇 記者 劉錫菊)5日,「在那遙遠的地方——俄羅斯藝術家薩文卡油畫寫生作品展」在黑龍江省美術館開展,通過展出俄羅斯功勳藝術家薩文卡的140幅作品,在反映當時俄羅斯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的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