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碗瓢盆、城市雕塑、建築、居室裝修等
不鏽鋼製品早已深入我們的生活
尤其是不鏽鋼製作的餐具
更是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
儘管不鏽鋼比其它金屬耐鏽蝕,但如果使用方法不當,不鏽鋼中的微量金屬元素同樣會在人體中慢慢累積,達到一定量就會危害人體健康。特別是不鏽鋼中的鎳就是一種致癌物,如果過多攝入對身體危害很大。
現在又出現很多不良供應商,各種假不鏽鋼、「錳」超標等事件屢次出現在我們身邊,引發了大家對於不鏽鋼餐具安全性的疑慮和擔憂。
那麼要如何進行鑑別,找到安全適用的不鏽鋼餐具呢?有沒有讓其使用起來更加安全的訣竅呢?就讓小編帶你重新認識一下這種叫做「不鏽鋼」的材質吧。
不鏽鋼是由鐵鉻合金再摻入其他一些微量元素(鎳、錳、鈦、鈷、鉬和鎘等微量元素)而製成的合金鋼。
如果按照不鏽鋼材質分類,一般按組織結構可分為四類:
奧氏體型不鏽鋼(通常為200、300系列,如201、202、304、321、316、310等);
鐵素體型不鏽鋼(通常為400系,如409、430、430Ti、439、411等);
奧氏體-鐵素體型不鏽鋼(可分為Cr18型、Cr23「不含Mo」型、Cr22型和Cr25型);
馬氏體型不鏽鋼(如430、420、410等)。
各材質其耐腐蝕性和衛生安全性能也有所不同。
馬氏體型不鏽鋼其強度硬度高於其他三類,但其抗腐蝕性的能力明顯比其他三類低。餐具和食品生產機械設備的鑽磨工具等主體部分可以採用這種不鏽鋼材料。
鐵素體型不鏽鋼僅含鉻不含鎳又俗稱不鏽鐵,其價格相對便宜,常用於中低檔餐具,也包括臉盆之類。
奧氏體不鏽鋼具有較好的防腐、防鏽能力,多用於高檔的不鏽鋼器皿。
奧氏體-鐵素體不鏽鋼(雙相不鏽鋼)可適用於苛刻的介質條件,具有良好的耐腐蝕與力學綜合性能,可以與超級奧氏體不鏽鋼相媲美,兼有鐵素體不鏽鋼和奧氏體不鏽鋼的優點。特點:良好的耐孔蝕性能;良好的耐腐蝕疲勞和磨損腐蝕性能;綜合力學性能好。
注意:奧氏體型是無磁或弱磁性,馬氏體和鐵素體是有磁性的。(後文中介紹的挑選不鏽鋼的方法中會用到)
一是注意實物與包裝上描述的內容是否一致;
二是檢查產品是否具有產品質量合格證明、QS標記的生產許可證和許可證編號,以及GB或其他國家認證部門出具的合格證號;
三是產品上是否有中文產品名稱、生產廠名稱和地址;
四是包裝或說明書上是否標明產品規格、等級、主要成分名稱和含量等;
五是包裝或說明書上是否有一些正確的操作規範或者清洗方式的提示;
六是因使用不當,易造成產品本身損壞或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應當有警示標誌或中文警示說明。
以不鏽鋼水槽為例:鋼板的厚度最好選擇在0.8--1.0mm之間,在此厚度內,選擇304號材不鏽鋼,使其具有韌性,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各類瓷器器皿由於撞擊等造成的損壞。
一般情況下,合格的不鏽鋼餐具比不合格的更重些。假冒劣質的不鏽鋼不但薄,而且用密度為7.44g/cm3的錳代替密度為8.85 g/cm3的鎳,分量較輕。
由於鐵素體不鏽鋼鎳含量很少甚至沒有,所以價格比較低廉,中低檔的餐具大都是用這類不鏽鋼製作的。而奧氏體不鏽鋼由於鎳含量較高,價格也相對較高。
不含鎳的不鏽鋼外觀色調帶淡青色。而304奧氏體不鏽鋼外觀光潔、色調柔和、豐滿,帶有淺米黃色,品位較高,都用於高檔餐具、盆和壺。如果你一時無法判斷,可以將價格相差很大的兩種同類產品放在一起比較就能區分了。
(1)看標識
挑選標識鉻含量在18--19%,鎳含量在8%--10%的產品為好。
(2)吸鐵法
如果沒有標識或虛假標識,可用磁鐵測試。
能強力吸住的肯定不是好的不鏽鋼,證明其含鎳量少,也就是抗腐蝕能力差。因為好的不鏽鋼材料含鎳量較高,通常選擇材質304奧氏體不鏽鋼等。這類不鏽鋼通常是無磁或弱磁性的(這種磁性比鐵素體及馬氏體的強磁性小得多,完全不是同一級別的)。測試時,最好是吸不鏽鋼容器的底部,因為容器的邊緣有時會因為拋光產生磁性,在測試時也會吸得住。
使用不鏽鋼餐具應注意以下事項:
1、 不鏽鋼餐具在使用的時候不可以長時間在裡面放置鹽、醬油、醋、菜湯、酸性果汁等等。
因為在這些食品裡面含有大量的電解質,如果是長時間盛放時,不鏽鋼餐具就會像其他金屬一樣,與這些電解質起化學反應,使不鏽鋼餐具中的元素過量溶解出來,對人體造成傷害。
2、 要千萬切記不要在不鏽鋼餐具中煲中藥。
因為在中藥中含有大量的生物鹼、有機酸等成分,在加熱情況下,有些難以反應的物質很容易與不鏽鋼中某些成分發生化學反應,而間接導致藥物失效,甚至會生成一些毒素。
3、 忌與鋁餐具配套使用。
一因兩者硬度不同,合用時後者更易受損;二 因鋁和鐵是兩種化學活性不同的金屬,當它們以食物中某些成分(如鹽、酸等)作為電解液時,鋁和鐵就能形成一個「化學電池」,使更多的鋁離子進入食物中。「鋁中毒」表現為智力下降、記憶力衰退和老年性痴呆等。
4、 忌用強鹼性或強氧化性的化學藥劑,如小蘇打、漂白粉、鹼水、次氯酸鈉等進行洗滌。
因為這些物質都是強電解質,同樣會與不鏽鋼起電化學反應,從而侵蝕不鏽鋼餐具,使其溶出有害元素;
5、 忌用大火燒煮食物。
因為不鏽鋼導熱係數小,底部散熱慢,如活力過大,可使底部燒焦、結塊。
6、 不鏽鋼餐具不能空燒。
不鏽鋼炊具較鐵製品、鋁製品導熱係數低,傳熱時間慢,空燒會造成炊具表面鍍鉻層的老化、脫落。
7、 劣質的不要購買。
因為這樣的不鏽鋼餐具原材料低劣,製作粗糙,含有多種有害人體健康的重金屬元素,尤其是鉛、鋁、汞、鎘等。
8、在清洗不鏽鋼餐具的時候可以用切下來不用的蘿蔔頭在火上烤一烤之後用來擦拭不鏽鋼餐具,擦完之後再用淨水衝洗擦拭乾淨即可。
這樣做的道理是不會傷害不鏽鋼餐具表面的光潔度,用完之後又與新的一樣了。
本文編輯、整理自:慧眼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