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虧28億美元,阿迪達斯被迫「斷臂求生」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財經早餐

作者: 王小哼

運動鞋服的寒冬還未過去,阿迪達斯考慮「賣子求生」。

阿迪達斯12月14日發布聲明稱,已開始評估銳步的戰略選擇,包括是否出售,這是其新的五年戰略發展計劃的一部分,最終決定將於2021年3月10日宣布。

事實上,兩個月前相關消息便已傳出。據悉,潛在買家包括中國的安踏集團以及美國的威富公司,後者擁有Vans、Timberland等多個品牌。

這意味著,在豪擲38億美元購下銳步14年後,阿迪達斯還是沒能實現強強聯合的美好願望。僅佔總營收7%的現狀,讓銳步在阿迪達斯的版圖裡顯得有些雞肋。

阿迪達斯的CEO卡斯珀·羅斯特德甚至表示,「收購銳步是公司發展歷程當中最昂貴的錯誤之一。」

銳步的曾經輝煌

但以前的銳步,也不是沒有輝煌過。

始創於1895年的銳步,不僅發明了全球第一雙釘子鞋和充氣鞋,還曾籤約鼎鼎大名的奧尼爾、艾弗森和姚明作為代言人,NBA球場上據說曾有100多位明星穿著銳步。

現在只要提起運動鞋,幾乎人人都迴避不了耐克和阿迪達斯,但在90年代,銳步卻是所有年輕人心中的夢想。

1991年,NBA球星迪·布朗以遮眼扣籃的動作一舉擊敗飛人喬丹而震驚全球……其中,迪·布朗在每次上場前,都要為自己的球鞋打打氣,迪·布朗當時穿的正是銳步最新黑科技產品——Pump。

其實,所謂的Pump就是在鞋面或鞋舌裡裝上氣囊,通過充氣或放氣來控制鞋子的包裹性。可別小看這麼一個不起眼的技術,卻從根本上解決了鞋子合不合腳這個歷史遺留問題。

銳步繼「Pump後,相繼又發明了「蜂巢氣墊」和「「側面懸掛氣墊」這二項黑科技。

「蜂巢氣墊」是由數千個蜂窩狀的氣囊組成的鞋底減震技術,這項技術有點像耐克沿用至今的AIR。而「側面懸掛氣墊」則是把氣墊裝到了鞋的側面,不僅讓鞋子看起來更豐滿霸氣,而且還根本性的解決了鞋子的側面支撐問題……

擁有這些黑科技的銳步,完全是高科技的代名詞,不僅價格昂貴,而且一鞋難求。

2006年,阿迪達斯和銳步正式「結緣」,前者以38億美元價格收購了總部位於美國波士頓的銳步。阿迪達斯的想像很美好,希望通過強強聯合與美國最大競爭對手耐克爭奪市場。

彼時,比阿迪達斯還要「年長」53歲的銳步,在幾經沉浮之後,產品銷售和利潤收入從榜首滑落,位居阿迪達斯和耐克之下,成為世界排名第三的運動鞋品牌。而在收購前一年,耐克的市場佔有率為36.6%,阿迪達斯的市場佔有率為22.2%。

「拖油瓶」銳步

不過,後來的發展卻並未如阿迪達斯所願。模糊的定位加上略過時的設計,讓銳步的發展不盡如人意,轉型沒有太大起色,虧損也一直如影隨形。直至2018年,銳步才終於扭虧為盈。

這與2016年上任的卡斯珀·羅斯特德不無關係。彼時,他定下目標要在2020年恢復銳步的盈利,並表示對待阿迪達斯和銳步會一視同仁。之後銳步啟用了新的LOGO,定位在健身行列,終於在2019年初重新獲得利潤,業績也有了緩慢的增長。

銳步在2019年恢復了收入增長,主要受北美地區在2019年實現兩位數增長的推動。以歐元計算,2019年銳步的收入增長了4%,達到17.48億歐元。

即便出現了增長,但在阿迪達斯的整體版圖裡,銳步17.48億歐元的營收,僅佔阿迪達斯當年236億歐元總營收的7%。

到了今年,疫情的突襲讓事情再次出現了轉變。11月10日,阿迪達斯發布的前三季度業績顯示,淨銷售額同比下降了18%,營業利潤同比大幅下滑了78%至5.26億歐元。

對於利潤暴跌的原因,阿迪達斯表示是受疫情影響,公司支出增加所導致的,其中主要包括大中華區的產品回收、採購訂單取消、庫存增加和壞帳準備金的增加,以及與零售門店和銳步相關的損失。

其中,前三季度銳步品牌營收下降了20%。

具體到第三季度財報,雖然當期阿迪達斯整體的收入出現了回升,但仍同比下降7%,其中阿迪達斯品牌銷售額同比下降2%,而銳步品牌銷售額同比下降了7%。

除了增收困難,從品牌自身的價值來看,銳步也大不如前。2019年,阿迪達斯將銳步的帳面價值較2018年減記近一半至8.42億歐元,相較於收購時的價格相去甚遠。

銳步似乎成為了拖累阿迪達斯業績的「拖油瓶」。

於是,在阿迪達斯公布出售銳步的計劃後,股價在隨後的兩個交易日都實現了上漲。

有不少觀點認為,阿迪達斯此番降價出售銳步是「斷臂求生」。

但也有人認為,阿迪達斯最初收購銳步的目標就並非做大做強,而是將其消化。阿迪品牌影響力本身就比銳步強,產品也重疊,所以當時收購銳步即是為了提升綜合市場佔有率。

現在,目的已經達到,也同時也消化了銳步的市場、產品及專利、營銷等資源,再加之今年大環境不好,需要更多的流動資產,出售能提升流動性。因此,此時的出售更具價值。

梳理銳步的發展歷程可知,自被收購以後,阿迪便將其NBA的贊助權收入囊中,逐漸替代銳步在籃球市場繼續發力,此外,由於品牌個性模糊、策略失誤等因素影響,銳步的市場份額也日益縮小。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出售銳步與其說『割肉賣子』,倒不如說是阿迪在『物盡其用』之後的一次『斷臂求生』。」

阿迪出售銳步已是板上釘釘,但是銳步最終會花落誰家還是未知數。

據外媒報導,目前銳步的估值約在15億歐元到25億歐元之間。如此來看,若收購銳步,至少需要準備100億人民幣,而這個價格對於疫情之下的服裝企業來說,並不便宜。

作為潛在的收購方之一,安踏對於亞瑪芬的消化還在進行中,加之疫情的衝擊,其自身是否有足夠意願及能力接手銳步著實還有待商榷。

相關焦點

  • 15年血虧28億美元?阿迪達斯終要甩掉「拖油瓶」銳步
    該報表示,出售銳步能夠讓阿迪達斯收入10億美元,但與15年前收購時花費38億美元相比,金額大幅下降。阿迪達斯預計在2021年3月前出售銳步的消息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早在10月德國《經理人雜誌》就曾報導過阿迪達斯CEO卡斯珀·羅斯特德的計劃,那時報導中阿迪達斯對於銳步的出售額預估還是20億歐元。
  • 15年血虧160多億,阿迪如今再也撐不住了!
    壹15年血虧160多億元?球鞋界的黑馬銳步(Reebok),要被低價拋售了?15年前,阿迪達斯花38億美元買下銳步,如今這家擁有125年歷史的運動服飾品牌巨頭,正在經歷至暗時刻。而官方的報告數據,也從側面為這則消息增添了幾分可信度:銳步在2019年的市值為9.95億美元,是2018年的50%。2019年銳步創造了17億歐元的收入,銷售額僅佔阿迪達斯集團236億歐元總銷售額的7%。2020年上半年,銳步對阿迪達斯總銷售額的貢獻約為8%。
  • 15年血虧160多億,阿迪如今再也撐不住了!
    壹  15年血虧160多億元?球鞋界的黑馬銳步(Reebok),要被低價拋售了?  15年前,阿迪達斯花38億美元買下銳步,如今這家擁有125年歷史的運動服飾品牌巨頭,正在經歷至暗時刻。    從2014年到2020年,銳步要被阿迪達斯出售的傳言終於坐實。  2005年,阿迪達斯以38億美元收購銳步,本意是通過強強聯合與最大競爭對手耐克爭奪本地市場,當時銳步是世界排名第三的運動鞋品牌。
  • 銳步「物盡其用」後:或被阿迪達斯降價出售,安踏被指非合適買方
    藍鯨記者就此事聯繫了阿迪達斯方面進行採訪,不過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復。另外,安踏方面對此表示:「我們不就市場傳聞做出評論。」阿迪欲出售銳步,是「斷臂求生」還是「物盡其用」?近年來,一直以雙品牌戰略驅動前行的阿迪達斯或許決定要「斷舍離」了。
  • 15年虧掉182億!曾稱霸美市場的王者,在國內竟是小眾品牌?
    大家都知道,銳步這個品牌,在市場上一直都是比較傳奇的,相較於一些年輕的潮流品牌,銳步在1895年成立了,而且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全球第一款跑鞋誕生了,緊接著全球第一雙充氣運動鞋也誕生了,按照這個發展趨勢,銳步在美國市場的發展也是一帆風順的,同時也創立了全球第一款女子健康舞運動鞋,這也助力了銳步在女性運動市場的發展
  • 血虧28億美元:曾經的全球第一,造就了史上最賠錢的買賣
    血虧28億美元:曾經的全球第一,造就了史上最賠錢的買賣 2020-12-08 09:48
  • 泰禾集團「水逆2019」:斷臂求生與銷售額降近四成
    除此之外,2019年以來,泰禾集團先後有多位高管離職,如財務總監李斌、副總裁鄭鍾、朱進康等。斷臂求生憑藉著「院子」這一產品在北京的成功,2012年左右,泰禾開始加快擴儲的步伐,並在深圳、北京等地拿下多塊地王。
  • 阿迪達斯欲出售銳步 15年前花38億美元收購
    在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業績下滑背景下,阿迪達斯被傳或急於出售旗下品牌銳步。據消息稱,阿迪達斯近日正在聯繫金融服務機構摩根大通以幫助推進其出售銳步的流程,阿迪達斯和摩根大通均未就此給予回應。按業界估算,出售銳步或能夠讓阿迪達斯收入10億美元,但與15年前收購時花費38億美元相比,金額依然是大幅下降。
  • 優信Q2營收暴跌80%、部分線下門店關閉,剝離金融業務能否斷臂求生?
    除了股價長期在1美元左右徘徊、面臨退市風險以外,其驅動業務增長的金融業務也頻遭投訴,最終被剝離,這一斷臂求生的舉動能帶來多大成效尚未可知。 這不禁讓人思考,作為中國二手車電商行業內第一家上市的企業,優信究竟還能否迎來「春天」?
  • 為保存實力 阿迪達斯欲出售銳步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頡宇星 文/圖)阿迪達斯或將出售旗下運動品牌銳步「斷臂求生」。據悉,此前阿迪達斯曾花費38億美元收購銳步,但近些年該品牌業績不盡如人意,已成為阿迪達斯的「拖油瓶」。今年10月,美國彭博社報導了阿迪達斯正在進行初期內部審核,研究出售銳步;隨後,《經理人雜誌》透露,阿迪達斯執行長卡斯珀·羅斯特德計劃在2021年3月之前完成這項出售,美國的威富公司有意收購;今年11月初,《金融時報》報導,私募股權集團Permira和Triton也有意「接盤」;隨後《紐約時報》稱阿迪達斯將與著名金融服務機構摩根大通合作推進出售銳步,其售價為10億美元。
  • 拉夏貝爾董事長辭職,曾開近萬家門店,現斷臂求生年虧逾16億
    2007年,拉夏貝爾取得了新寶聯和金露服裝的4000萬元投資。2009年,聯想旗下君聯資本斥千萬美元入局。相信「不開新店就意味著倒退」的邢加興,帶領拉夏貝爾走上了一條激進擴張之路。拉夏貝爾的發展從此按下快進鍵。2014年,拉夏貝爾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17年,拉夏貝爾登陸A股市場,成為國內首家「A+H」兩地上市的服裝企業,市值曾一度高至120億元。
  • 15年虧掉182億!曾擊敗耐克的美國鞋王,在中國淪為小眾品牌
    據悉,銳步的母公司阿迪達斯將以10億美元的價格,將銳步拋售。而在2005年,阿迪達斯將銳步收購時,花費了38億美元。 這無疑是一場賠本的買賣,15年的時間裡,阿迪達斯手中的銳步,至少賠了2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82億元)。
  • 「強強聯合」計劃失敗 阿迪達斯真的要與銳步「分手」了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頡宇星 文/圖) 阿迪達斯或將出售旗下運動品牌銳步「斷臂求生」。據悉,此前阿迪達斯曾花費38億美元收購銳步,但近些年該品牌業績不盡如人意,已成為阿迪達斯的「拖油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阿迪達斯也有些力不從心,出售銳步或許是其當下最好的選擇。
  • 淨利大跌96%,全球關店70%,阿迪達斯跌落神壇?
    4月27日,德國運動用品巨頭阿迪達斯發布2020年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阿迪一季度營收47.5億歐元,同比下降19%;淨利潤2600萬歐元,同比暴跌96%....更慘的是,阿迪達斯預計受疫情影響,今年二季度的收入和利潤降幅將更明顯。言外之意就是,寒冬才剛剛開始!
  • 為保存實力 阿迪達斯欲出售旗下運動品牌銳步
    阿迪達斯或將出售旗下運動品牌銳步「斷臂求生」。據悉,此前阿迪達斯曾花費38億美元收購銳步,但近些年該品牌業績不盡如人意,已成為阿迪達斯的「拖油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阿迪達斯也有些力不從心,出售銳步或許是其當下最好的選擇。  阿迪達斯表示,關於銳步的決策是其新的五年戰略發展計劃的一部分,最終決定將於2021年3月10日宣布。
  • 阿迪達斯也撐不住了?出售銳步「賣兒求生」|焦點
    2006年,同為耐克競爭者的阿迪達斯向銳步拋出橄欖枝,以38億美元的價格將其收入囊中,二者欲合力拿下全球第一大運動的品牌。然而收購的發展卻超出銳步所預料。幾乎是收購一結束,阿迪達斯就搶走了銳步的NBA贊助合約,撇開銳步與聯盟籤訂了長達11.4億美元的合同,聯盟方面也認為來自德國的阿迪達斯更有利於NBA在歐洲和亞洲的推廣。
  • 又一電商平臺斷臂求生,曾專做品牌特賣,如今市值蒸發90%!
    又一電商平臺斷臂求生,曾專做品牌特賣,如今市值蒸發90%!隨著電商平臺的競爭力加大,在隨著現在純電商模式逐漸出現改革,有很多的電商平臺都支持不住開始倒臺,比如說易網購以最後的時刻不要臉的撈金200億跑路。
  • 10億美元甩賣鐵人三項,萬達體育兩個交易日暴漲60%
    萬達體育曾還收購了馬競俱樂部20%的股權,但在2018年又出售了馬競俱樂部17%的股權。瘋狂併購的萬達體育並未保持穩定的業績增長,雖然營收從2016年的9.43億美元持續增長至2018年的12.14億美元,但淨利潤卻呈現較大波動,同期分別為-0.31億美元、0.83億美元、0.56億美元。
  • 阿迪達斯有意24億美元出售銳步
    綜合消息,近日,德國體育用品巨頭阿迪達斯表示,正為旗下品牌銳步(Reebok)考慮戰略選擇,包括出售銳步,或者繼續保留該品牌,或將其分拆為一家獨立上市公司。但阿迪達斯也強調,目前尚未做出最終決定,正式決定將於明年3月10日宣布,屆時公司也會宣布新戰略。
  • 28歲外賣小哥逆襲:打造超10億美元的運動品牌 從阿迪耐克「虎口...
    原標題:28歲外賣小哥逆襲:打造超10億美元的運動品牌 從阿迪耐克「虎口奪食」   最近,28歲的德文·萊維斯克作為健身專業愛好者,在紐約市周圍爬行了26.2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