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聽到一句話:30歲的人,操著60歲的心。這句話的意思是現代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活和工作壓力,日夜操勞,導致年齡雖然只有30多歲,可體內的心臟及其他臟腑可能已經老化到了60歲。然而,我們也會發現,面對相同的生活和工作壓力,有的人看起來像是「30歲的人,卻有一顆18歲的心」,比如我們著名的國醫路志正教授。
心臟、血管年齡只有50歲的百歲老人
路教授生於1920年,今年正是他的百歲壽辰。如果初識路教授,都會發出相同的疑問:他的年紀真的有那麼大嗎?確實,看路教授的神態的舉止,以及他驚人的工作量:一周出三天半門診,平時還要參加許多會議,我們真的無法想像他已經有一百歲了。可路教授的體檢報告卻真實地告訴我們:雖然他已經百歲,可體內的器官仍很活躍,而其心臟與血管年齡相當於50歲。
那麼,路教授的養生秘訣到底是什麼呢?路教授毫不隱晦,將他活到百歲的養生心得公諸於世,這還要從上世紀70年代說起。
孔子「不撤姜食」的啟發
當時的路教授已過不惑之年,但他仍對人生或醫學有一絲疑惑,為此就像孔老夫子「求教」,無意中了解到孔子生活中有「不撤姜食」的習慣,而聯繫到孔子在平均壽命只有三四十歲的時代且一生顛沛流離、歷經坎坷仍能活到72歲,可謂是一大奇蹟,而孔子能長壽或與食姜有關,這激起了路教授極大的興趣。因為路教授素以「善調脾胃」而聞名,自然知道生薑對脾胃的好處。
健脾胃、吃生薑
俗話說「飯不香,吃生薑」,生薑可以促進食慾,增加飯量,並有效調整消化系統,起到養護脾胃的效果。如果脾胃養好了,許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因為許多疾病都是從脾胃不好而來,比如膽固醇、痛風、高血壓等等,皆是因為血管阻塞和缺乏營養所致,而脾胃的主要作用就是生化氣血、運化水谷精微。如果脾胃虛弱,就無法生化足夠的氣血,並將通過氣血輸送營養至各個部位,長此以往,身體機能就會受到影響。
所以,中醫將脾胃視為後天之本,而生薑素有健脾胃之說。然而,很多人都將生薑作為調料,不會像孔子那樣每天都吃,路教授也是如此。除了孔子,路教授還發現史書中有許多因食生薑而長壽的記錄,比如蘇東坡在《東坡雜記》記載了一位杭州淨慈寺的老和尚,雖然已有80多歲,卻面色童相…等等。為了驗證自己的推斷,路教授打算「以身試姜」,而這一試就是50年。
吃生薑的禁忌
自從每日食姜以來,路教授每年都會定期體檢,而每年的體檢報告都讓他更堅信自己的推斷。時至今日,他已經不需要用體檢報告來證明什麼,因為他自己就是最好的證明。當然,生薑並不是隨便吃的,我們都聽過「早上吃薑賽參湯,晚上食姜勝砒霜」之說,因為以中醫觀點來看,生薑具有生發陽氣的作用,而晚上陽氣收斂,吃薑會對其產生影響,不符合中醫順應天時的養生法則。此外,路教授也表示,秋天陽氣收斂,也不適合吃薑,故有「秋不食姜」之說。
路教授這樣吃生薑
最後,路教授還透露了自己吃薑的方法,因為我們看到他吃的姜是黑色,與我們平時看到的不一樣。原來,這是用醋泡過的緣故。因為姜本身就是藥,具有發散、預防風寒感冒、幫助消化、促進膽汁分泌的效果,而醋能除姜的辛辣之味,還能止痛、活血,更能發揮姜的效果。路教授還提醒,醋姜每次吃幾片好,凡事不能太過,吃太多會刺激胃壁,反而不利於脾胃。所以孔夫子在「不撤姜食」後又說「不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