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國寶級國醫的養生心得:每天必吃一種食物,百病不生活到老!

2020-12-08 五蘊生活

#養生#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聽到一句話:30歲的人,操著60歲的心。這句話的意思是現代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活和工作壓力,日夜操勞,導致年齡雖然只有30多歲,可體內的心臟及其他臟腑可能已經老化到了60歲。然而,我們也會發現,面對相同的生活和工作壓力,有的人看起來像是「30歲的人,卻有一顆18歲的心」,比如我們著名的國醫路志正教授。

心臟、血管年齡只有50歲的百歲老人

路教授生於1920年,今年正是他的百歲壽辰。如果初識路教授,都會發出相同的疑問:他的年紀真的有那麼大嗎?確實,看路教授的神態的舉止,以及他驚人的工作量:一周出三天半門診,平時還要參加許多會議,我們真的無法想像他已經有一百歲了。可路教授的體檢報告卻真實地告訴我們:雖然他已經百歲,可體內的器官仍很活躍,而其心臟與血管年齡相當於50歲。

那麼,路教授的養生秘訣到底是什麼呢?路教授毫不隱晦,將他活到百歲的養生心得公諸於世,這還要從上世紀70年代說起。

孔子「不撤姜食」的啟發

當時的路教授已過不惑之年,但他仍對人生或醫學有一絲疑惑,為此就像孔老夫子「求教」,無意中了解到孔子生活中有「不撤姜食」的習慣,而聯繫到孔子在平均壽命只有三四十歲的時代且一生顛沛流離、歷經坎坷仍能活到72歲,可謂是一大奇蹟,而孔子能長壽或與食姜有關,這激起了路教授極大的興趣。因為路教授素以「善調脾胃」而聞名,自然知道生薑對脾胃的好處。

健脾胃、吃生薑

俗話說「飯不香,吃生薑」,生薑可以促進食慾,增加飯量,並有效調整消化系統,起到養護脾胃的效果。如果脾胃養好了,許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因為許多疾病都是從脾胃不好而來,比如膽固醇、痛風、高血壓等等,皆是因為血管阻塞和缺乏營養所致,而脾胃的主要作用就是生化氣血、運化水谷精微。如果脾胃虛弱,就無法生化足夠的氣血,並將通過氣血輸送營養至各個部位,長此以往,身體機能就會受到影響。

所以,中醫將脾胃視為後天之本,而生薑素有健脾胃之說。然而,很多人都將生薑作為調料,不會像孔子那樣每天都吃,路教授也是如此。除了孔子,路教授還發現史書中有許多因食生薑而長壽的記錄,比如蘇東坡在《東坡雜記》記載了一位杭州淨慈寺的老和尚,雖然已有80多歲,卻面色童相…等等。為了驗證自己的推斷,路教授打算「以身試姜」,而這一試就是50年。

吃生薑的禁忌

自從每日食姜以來,路教授每年都會定期體檢,而每年的體檢報告都讓他更堅信自己的推斷。時至今日,他已經不需要用體檢報告來證明什麼,因為他自己就是最好的證明。當然,生薑並不是隨便吃的,我們都聽過「早上吃薑賽參湯,晚上食姜勝砒霜」之說,因為以中醫觀點來看,生薑具有生發陽氣的作用,而晚上陽氣收斂,吃薑會對其產生影響,不符合中醫順應天時的養生法則。此外,路教授也表示,秋天陽氣收斂,也不適合吃薑,故有「秋不食姜」之說。

路教授這樣吃生薑

最後,路教授還透露了自己吃薑的方法,因為我們看到他吃的姜是黑色,與我們平時看到的不一樣。原來,這是用醋泡過的緣故。因為姜本身就是藥,具有發散、預防風寒感冒、幫助消化、促進膽汁分泌的效果,而醋能除姜的辛辣之味,還能止痛、活血,更能發揮姜的效果。路教授還提醒,醋姜每次吃幾片好,凡事不能太過,吃太多會刺激胃壁,反而不利於脾胃。所以孔夫子在「不撤姜食」後又說「不多食」!

相關焦點

  • 巴馬人的長壽心得:每天喝碗長壽湯,百病不生,輕鬆活到九十八!
    百歲春秋卅年度,四朝雨露一身覃。」並大封巴馬人,凡年滿80歲老人封九品頂戴,90歲以上者封八品,百歲以上者封七品,120歲以上者封六品。 曾去過巴馬縣旅遊的驢友表示,隨地都能看到一些老大爺、老大媽在田裡幹活,他們手腳麻利,行走自如,體力很好,每天都要早起下地勞作,並背幾十斤重的重物穿梭於農田和家裡。
  • 養生殿堂,健康風尚 雅曼妮養生連鎖 : 讓養生成為一種習慣
    」「曼妙」的美學理念,致力於將中國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國醫精華引入到國民健康養生當中,幫助中國高端人群實現健康養生、自然養生,成就國民高品質生活。藥包是由38到49種以上的純天然的中草藥配置而成,根據人體臟腑設計,不同體質搭配不同藥包。2. 嚴格按照「三進三出」的操作步驟,第一泡打開毛孔,第二泡運行氣血,第三排透皮給藥到臟腑。3. 通過面部五臟反射區的變化,幫助你做準確的後期調理療程。【三】特色溫熱療法1. 艾凡灸者必用艾,艾草稱的上百草之王。
  • 「坐著不動」也是養生!3位國醫大師推薦,延年益壽能防病!
    都說運動養生,久坐傷身。但是,您知道嗎,這麼「坐」,比運動還有利於健康!國醫大師這麼「坐」中國古代文人就有靜坐養生的傳統。翻看國醫大師的養生心得,就有3位都推崇「靜坐養生」!1 國醫大師呂景山:心靜最重要國醫大師呂景山提倡順其自然的養生功法,靜坐養神是他的養生秘笈之一。呂老認為,練習靜坐,就是通過精神內守,使體內氣機在經絡間自然運行,打通鬱積,使正氣存內。
  • 40歲女人養生每天必吃食物 六種食物讓你越吃越年輕
    最讓女人害怕的就時間了,它讓女人最珍惜的容顏老去,還帶走了女人的健康。四十的女人已經不年輕了,應該更加注意保養。   因此我們也常常能夠看到市面上常見的保養品和化妝品出現的越來越多,並且價格越來越昂貴,但是也有很多女性朋友表示收效甚微。
  • 「坐著不動」也是養生!3位國醫大師推薦,延年益壽能防病!西醫也說...
    都說運動養生,久坐傷身。但是,您知道嗎,這麼「坐」,比運動還有利於健康!國醫大師這麼「坐」中國古代文人就有靜坐養生的傳統。翻看國醫大師的養生心得,就有3位都推崇「靜坐養生」!1國醫大師呂景山:心靜最重要國醫大師呂景山提倡順其自然的養生功法,靜坐養神是他的養生秘笈之一。
  • 養生 ▏潤燥,最好用蜂蜜;中秋吃棗,國醫大師這麼吃
    所以,秋季養生,最離不開潤燥。潤燥,最好用蜂蜜蜂蜜,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美味,堪稱日常生活中的「平價保健品」。《神農本草經》認為:蜂蜜「主心腹邪氣,諸驚癇痙,安五臟諸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眾病,和百藥,久服強志輕身,不飢不老",集結了治病、強身兩大功效。
  • 88歲國醫大師夏桂成,救治患者十餘萬,在節目中公開了養生秘籍
    在夏桂成看來,女性的大忌之一就貪涼,因為這不符合女性的生理特點。女性的重要器官主要集中在下半身,比如卵巢、子宮、輸卵管等等。這些器官關係到一個女性的生育能力,必須要做好保暖工作,不然女性就容易得月經病,導致月經不調。
  • 脾胃不養百病生!長壽老人分享:每天必吃幾種食物,健脾胃助消化
    可能我們其他臟器如果生病,會影響的單一方面,而脾胃生病,則會引發全身性的疾病,這也才有了我們經常說的:脾胃不養百病生。生活中,很多長壽老人養生的秘訣,都離不開健脾養胃助消化。日常多吃什麼可以健脾養胃呢?今天為大家推薦6大助脾養胃食物:紅棗「一日三棗,醫生不找。」
  • 男性保健:男人必吃的7種養生食物
    最近,美國某男性雜誌日前刊登了一篇題為「男人每天必吃的8種食物」的文章,看來保健第一件事還是得從養生食物著手,食療方便便宜,很適合保健養生的。多吃菠菜能預防人體視網膜老化脫落,因為菠菜含有抗氧化物質,可防治老年人眼睛的「黃斑變性」,延緩老年人黃斑的退行性變與老化而導致的眼盲症或視力下降。
  • 不吃晚飯,餓治百病有沒有道理,過午不食的養生之道源自哪裡?
    不吃晚飯,餓治百病有沒有道理,過午不食的養生之道源自哪裡?中國有句古話叫「不吃晚飯,餓治百病」有道理嗎?自古以來,我國就有許多養生長壽的辦法。如煉丹食精,吐納氣息,修仙了道,練功輕身等等。除了這些高深的修煉方法,在民間也有許多養生長壽的好辦法,老人常說,「不吃晚飯,餓治百病」,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這也是道家提倡的好辦法。一些有經驗的養生專家也一直提倡「早上吃的好,中午吃的飽,晚上吃的少」才符合吃飯規律,也才是最好的養生方法。早上是一天工作的開始,早上到中午一般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這就需要大量的體力消耗,因此吃好才能保障這一需要。
  • 百歲國醫大師阮士怡談養生:氣血衝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
    1917年出生的國醫大師阮士怡,今年迎來他的100歲生日。記者在阮士怡家中見到這位身材修長、精神矍鑠的老人。一絲不苟的白髮,睿智的眼神,矍鑠的精氣神,讓旁人欽佩不已。採訪阮士怡的學生和家人時,他們談到最多的就是阮士怡先生「從不生氣,從不著急」的好脾氣。他的女兒笑言,這真是一般人學不來的。
  • 筍 春季養生必吃的一種蔬菜
    春季養生必吃的一種蔬菜萵筍,防過敏高手萵筍可是當之無愧的「春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鈣、鐵、磷等營養成分,特別是萵筍葉中維生素C含量比莖高15倍,因此大家別輕易丟掉萵筍葉這個寶。日本研究人員發現,萵筍中含有一種特殊成分能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等化學傳導物質,可抵抗春季因過敏引發的鼻炎。
  • 百病生於氣,中醫養生關鍵在控制脾氣
    中醫養生的最高境界是「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而要達到這一境界,首先要打好身體的基礎,從「治未病」開始。 所謂「治未病」,就是未病先治,未病先防,使身心常年處於健康狀態。在探討如何「治未病」之前,要先弄清楚一個問題:人為什麼會生病?
  • 活過百歲不痴呆的秘密,原來就是每天吃點它!簡單實用!
    老年痴呆已成為中老年健康的「第四殺手」,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 老年性痴呆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腦血管痴呆,大概佔50%,一種是阿茲海默型痴呆,約佔25%。儘管目前還沒有一種藥物可以治癒老年痴呆,但是,大量的科學研究為我們提供了許多預防痴呆的辦法。
  • 中醫如何做到長壽養生?主要是這「3養」
    東漢名醫華佗百歲時候還能有健康的體格,唐代的孫思邈百歲依然能寫下不朽的醫典《千金翼方》。中醫長壽者有著其自身的養生長壽之道。注重養生是能很好地幫助長壽,養生應該怎麼養?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給出了這三個答案。
  • 50歲壽命決定期,不論男女,養生食物堅持吃,壽命不會短
    吃喝拉撒睡是每天必做的事,想要身體健康的運作,飲食是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五十歲之後的人更是要注重飲食的健康,年過半百的人更加的惜命,想要多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那此時就要注意身體的健康。
  • 日本117歲壽星的養生秘訣,每天必吃一種食物,健骨入腎人長壽!
    因為她除了有固定的生活作息,日常常吃一種食物:黑芝麻。研究者還發現,田島鍋居住的喜界島是日本的長壽之鄉,而喜界島又以生產芝麻著稱,這讓研究者開始重視黑芝麻與長壽的關係。黑芝麻屬於籽麻科植物,它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胺基酸、維生素、鐵、蛋白質等,營養價值豐厚。一提到黑芝麻,大家想到的就是烏髮、防脫髮,而它能使人長壽,或是因為它的這些效果有關。
  • 冬吃蘿蔔夏吃薑,99歲國醫大師教你正確做醋泡姜,健康長壽的秘訣
    夏季是吃薑的季節,很多新鮮的仔姜也應季而生。每到這個時候哦,小喬都會給自己做上一些醋泡姜,早起吃上三兩片。仔姜爽脆,又不像老薑那麼辣口,用醋醃一醃泡著吃,竟也是比較爽口開胃的。前幾日,看見在BTV養生堂的節目上,也做了一期關於醋泡姜的節目,99歲國醫大師分享了自己的養生經,就是每天三片醋泡姜。
  • 國醫大師話養生王玉川:養生先要了解自己
    來源:根據人民網、中醫人網站相關內容綜合整理  國醫大師王玉川現已過耄耋之年,他的養生秘訣之一就是「知己」。反之,皮膚粗糙,無光澤,發暗、發黃、發白、發青、發紅、長斑等,則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  法三:摸手的溫度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溫暖的,代表人氣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熱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表示氣血不足。
  • 百歲老人的生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