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 ▏潤燥,最好用蜂蜜;中秋吃棗,國醫大師這麼吃

2021-01-09 澎湃新聞

潤燥,最好用蜂蜜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隨風四處飄零。

一轉眼,秋天就這麼來了,乾燥成了主旋律。

一時間,不論是口鼻還是皮膚,甚至是大便,都呈現出了乾燥的狀態。

所以,秋季養生,最離不開潤燥。

潤燥,最好用蜂蜜

蜂蜜,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美味,堪稱日常生活中的「平價保健品」。

《神農本草經》認為:蜂蜜「主心腹邪氣,諸驚癇痙,安五臟諸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眾病,和百藥,久服強志輕身,不飢不老",集結了治病、強身兩大功效。

又因其味甘性平,適用人群廣。

所以,對於年紀大抵抗力差的長輩、經常感冒咳嗽的孩子(1歲以上)以及注重內在調養的愛美女性來說,蜂蜜都是日常保健養生的佳品。

而且,有研究認為,蜂蜜其中所含的葡萄糖、維生素、鎂和鈣可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緩解神經緊張,尤其適合於神經衰弱、失眠頻發的都市人群服用。

雖然,近些年來有部分營養學家認為蜂蜜屬於「游離糖」,應該被「限量攝入」。

但是,蜂蜜的潤燥功能,可是公認的。

01

西醫:蜂蜜≥抗生素?

近日,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 BMJ 子刊 BMJ Evidence-Based Medicine 雜誌發表了題為:Effectiveness of honey for symptomatic relief in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的論文。

雖然這個題目讀起來很拗口,但是,它明確了蜂蜜對於上呼吸道感染的療效,甚至認為其可代替抗生素。

在這篇論文中,研究人員研究了多項針對上呼吸道感染(URTI)療法有效性的臨床試驗結果,一共14項臨床試驗數據,涉及1761名患者。

在分析試驗數據時,研究人員發現,在所有傳統療法中,蜂蜜是最好的療法。

與常規治療相比,蜂蜜不但使咳嗽頻率和咳嗽嚴重程度明顯改善,還使平均感染時間減少了兩天。

02

中醫:蜂蜜生用才潤燥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到:「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熟則性溫,故能補中」 。意思是,蜂蜜本是平性,但生用熟用藥性截然不同。

用冷開水衝服蜂蜜,可使蜂蜜性涼而具有養陰清熱的功效;用溫開水衝服,則會激發蜂蜜溫中健脾的功效。

因此,如果您在秋季出現了乾咳無痰或咳痰少許而粘滯不爽的溫燥症狀,請一定要用冷水衝服蜂蜜,才可見效。

蜂蜜,什麼時候喝最好?

蜂蜜雖好,用起來講究卻不少。

01

早晨喝

可以潤腸促進通便。人經過一夜的睡眠之後,體內部分水分已被排洩。

這時空腹飲一杯蜂蜜水,既可補充水分,又可增加營養,還能起到促進排便的作用。

02

午後喝

可補充能量。

午餐和晚餐之間,是人一天中最易疲勞和飢餓的時刻,飲一杯溫蜂蜜水,能補充糖分和能量,讓大腦更加清醒。 飯前喝,可以抑制胃酸。

03

睡前喝一小杯

睡前飲一杯蜂蜜水,可以舒緩情緒,提高睡眠質量。

蜂蜜,三種人別喝

據了解,目前公認三類人群不宜用蜂蜜:

01

未滿一周歲的嬰兒

蜂蜜在釀造、運輸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肉毒桿菌的汙染,而嬰兒胃腸功能虛弱,肝臟排毒能力較差,容易感染引起中毒。

02

糖尿病患者

蜂蜜升血糖作用特別明顯。

03

肝硬化患者

蜂蜜會加重肝臟的纖維化。

也有專家指出,蜂蜜與感冒藥相衝,所以,不宜用蜂蜜水送服感冒藥,最好能錯開4-6小時食用。

喝完就胖?小心假蜂蜜

蜂蜜味道甜美、營養豐富,一直是超市貨架上的暢銷貨。

由於利潤可觀,所以有不少蜂蜜生產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在售價較高的蜜種中「摻假」。

除了在蜂蜜中混入大量低成本的蔗糖外,還有些廠商會在蜂蜜生產期間用白糖或糖漿直接餵養蜜蜂,通過該方式獲得的蜂蜜不僅營養不高,還會使人發胖,甚至是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而用一些聞味、眼觀等方法去鑑別真假蜂蜜,還是會存在誤差,所以購買大品牌產品會相對有保證。

蜂蜜,千萬別放冰箱!

買回家的蜂蜜在存放上有2點注意事項:

01

不用金屬容器

蜂蜜呈酸性,最好選擇玻璃、陶瓷等材質的密封器皿存放,每次食用後都要記得擰緊蓋子,減少蜂蜜與空氣接觸。

02

不用放冰箱

蜂蜜放在常溫環境下、陰涼、通風、乾燥處儲存就可以了;若把蜂蜜放進冰箱,出現結晶,會影響口感。

另外要提醒大家,蜂蜜結晶是正常現象;但如果蜂蜜味道變酸或有酒味,表面浮有一層密集的氣泡,那就說明蜂蜜變質了,不宜再繼續食用。

來源:養生中國

中秋吃棗,國醫大師這麼吃

農曆中秋,是北方大棗成熟的時節。

一顆顆色紅、飽滿的棗子,看著普通,卻是享譽中西醫屆的最佳「補品」。

今年中秋,您吃到棗子了嗎?

補維c,吃鮮棗

鮮棗,真正的維C之王。為什麼這麼說?

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

每100g鮮棗中的維C含量足有243mg;

每100g獼猴桃中的維C含量有62mg。

在同等質量下,鮮棗的維C含量幾乎是獼猴桃的4倍,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維C之王。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年人每天應攝入100mg維C。

這意味著,我們每天吃40g鮮棗(中等大小3~4個)就基本可滿足這個量。

值得注意的是,鮮棗的營養價值遠不止於此:

富含胺基酸、鐵、鈣、鉀、磷等多種營養物質;

特別是鉀、鐵的含量是水果中的佼佼者;

膳食纖維、葉酸、煙酸的含量,也在水果中名列前茅。

可以說,在鮮棗上市的季節裡,每天能吃上幾顆鮮棗,既能滿足口腹之慾,又能補充營養~

不過,由於鮮棗的含糖量過高,建議普通人每天鮮棗的攝入量不要超過10個。

要補益,吃紅棗

比起鮮棗,幹棗更受中醫人士喜愛。

因為,中醫認為,鮮棗性質甘涼,多吃生溼熱,容易脹肚子,熱渴。

而紅棗曬乾後,從涼性變成了溫性,能補脾養胃、潤肺生津、安神,還可以解一些草藥的毒性。

所以很多藥方裡都會出現紅棗,它可以調和所有藥性,幫助脾胃運化吸收。

一直傳說的「棗能補血」,也並不是直接補鐵或補充血紅蛋白,而是通過健脾的方式,促進「脾生血」,從而使人氣血旺盛。

因此,脾虛貧血、手足不溫、臉色蒼白、萎黃、容易痛經的人,最宜常吃紅棗。

國醫大師路志正年近百歲仍能出診救人,就離不開紅棗的幫助。

據悉,路老有一個堅持了多年的習慣,每天堅持吃三顆蒸棗。

他利用中醫「炮製學」原理蒸出的棗,不僅綿軟甘甜,還有養護脾胃的功效。

製法如下:

1.選棗:肉厚、質實、沉重、色澤鮮豔的幹棗。

2.洗棗:洗淨去雜質、不要浸泡。

3.蒸棗:三蒸。

中強火蒸20分鐘。

置陰涼處3~4小時,再蒸20分鐘。

水沸後,宜小火,再蒸一次。

吃法:每天吃三顆,小棗子吃兩顆。每次吃時再蒸熟,剝去硬皮、內核。

△蒸了3次的棗

需要注意的是,紅棗雖好,但也不是老少皆宜,特別是下面這五類人,千萬要謹慎:

腹脹者:這類女性在經期吃紅棗容易生溼積滯,越吃紅棗,脹氣情況可能越嚴重。

溼重者:正在發燒感冒、暑溼重、身體發腫、長痘痘的人,或者舌苔厚的人,都是不適合長期吃紅棗來補。

燥熱者:體質燥熱的女性,若在經期吃紅棗或喝紅棗水,會造成月經過多,甚至上火。

小兒:小兒過食大棗易導致上火、狂躁,建議少吃。

產婦:女性產後保健第一步需要化瘀排瘀,過食大棗容易生痰淤堵,不利恢復。

4步選出好紅棗

首先要看手感,捏的乾燥不黏手、有緊實感的比較好;

其次,要看形狀,優質紅棗的果形短壯圓整,顆粒大小均勻,皮薄,皺紋少而淺;

再次,掰開棗肉,肉色淡黃的為佳;

最後,嘗嘗味道,食之味甜、肉質細、棗核小的堪稱上品

另外,新鮮的幹棗,棗柄比較緊實。而儲存時間長、水分過多損失的幹棗,棗柄容易脫落

解鎖紅棗的更多吃法

01

紅棗煮蛋:滋補氣血

用紅棗加桂圓煲紅糖水,到棗爛桂圓綿時,打只雞蛋;繼續用小火焐熟雞蛋。

紅棗、桂圓和紅糖都有補血的功效,煮出的雞蛋很滋補。

02

紅棗泡水:養肝排毒

實驗證明,每天給肝功能差的人喝大棗水,持續1周能增加人體的血清蛋白,從而達到保肝排毒的功效。

03

大棗煮飯:延年益壽

參棗米飯,藥王孫思邈就極力推薦此方,認為其可延年益壽,使人身輕不倦。

做法:將黨參和大棗用水同煎半小時,去掉黨參渣;用糯米蒸飯,將大棗鋪於飯上,將棗參湯加白糖煎為濃汁淋在飯上即可食用。

04

紅棗熬湯:止咳潤肺

秋冬季節容易出現以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口渴咽幹為主要表現的陰虛咳嗽,此時可以喝紅棗百合湯來滋陰潤肺。

做法:取百合15克,大棗3~5顆,先將幹百合用淨水浸泡12~24小時,加入大棗一起煮到棗熟,一天2~3次,連湯帶棗和百合一起吃。

05

紅棗配姜:養胃

做法:準備半斤紅棗和生薑,然後將甘草、丁香和沉香搗成粉末,然後加點鹽,每次15到25克,清晨煎服或泡水代茶飲,每日數次,有養胃的效果。

來源:養生中國

原標題:《養生 ▏潤燥,最好用蜂蜜;中秋吃棗,國醫大師這麼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愛夢養生】秋季養生:「潤燥、補肺、養陰、增酸」該吃什麼好?
    【愛夢養生】秋季養生:「潤燥、補肺、養陰、增酸」該吃什麼好? 秋季養生原則重在滋陰潤燥養肺,日常活動應由開放漸漸收斂。概括為秋季養生八字訣:潤燥、補肺、養陰、增酸。從飲食的角度,怎麼吃有助滿足這些原則呢?潤燥:首選蓮藕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立秋後空氣乾燥,人容易煩躁不安。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消除秋燥,比如:梨、甘蔗、銀耳、菊花、鴨肉、兔肉等,其中蓮藕為首選。蓮藕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
  • 秋季養生:「潤燥、補肺、養陰、增酸」該吃什麼好?
  • 冬吃蘿蔔夏吃薑,99歲國醫大師教你正確做醋泡姜,健康長壽的秘訣
    夏季是吃薑的季節,很多新鮮的仔姜也應季而生。每到這個時候哦,小喬都會給自己做上一些醋泡姜,早起吃上三兩片。仔姜爽脆,又不像老薑那麼辣口,用醋醃一醃泡著吃,竟也是比較爽口開胃的。前幾日,看見在BTV養生堂的節目上,也做了一期關於醋泡姜的節目,99歲國醫大師分享了自己的養生經,就是每天三片醋泡姜。
  • 「坐著不動」也是養生!3位國醫大師推薦,延年益壽能防病!
    都說運動養生,久坐傷身。但是,您知道嗎,這麼「坐」,比運動還有利於健康!國醫大師這麼「坐」中國古代文人就有靜坐養生的傳統。翻看國醫大師的養生心得,就有3位都推崇「靜坐養生」!1 國醫大師呂景山:心靜最重要國醫大師呂景山提倡順其自然的養生功法,靜坐養神是他的養生秘笈之一。呂老認為,練習靜坐,就是通過精神內守,使體內氣機在經絡間自然運行,打通鬱積,使正氣存內。
  • 這樣吃梨才能潤燥止咳 細說梨的養生功效
    另外,通常會將梨子去核挖空,在中間加入貝母一同燉煮,梨與貝母皆入肺經,適用於肺虛久咳症狀;加入適當蜂蜜也有補助之效,因蜂蜜同屬滋陰之物,國外也曾有研究指出喝蜂蜜止咳效果更勝感冒藥,不過只適用於乾咳無痰,對於感冒的多痰型咳嗽,最好不要碰甜的。
  • 初秋養生謹記八字訣「潤燥、補肺、養陰、多酸」
    這個時候,更要遵循初秋養生原則進補。那些具有滋陰養肺、潤燥生津之功效的食物是秋季養生保健的最佳食品。中醫對於初秋養生有「潤燥、補肺、養陰、多酸」的八字大綱肺為嬌髒,容易為燥邪所擾。飲食方面應根據八字大綱來制定食療方案。潤燥首選蓮藕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
  • 【養生】秋季燥熱吃什麼 滋陰潤燥食物最佳
    養生之道:秋季燥熱吃什麼?秋季乾燥的氣候會導致人體出現燥熱的症狀,秋季燥熱,可以通過飲食調理,可不要急著吃藥。那麼秋季燥熱吃什麼呢?平潤的食物最好。秋季燥熱吃什麼?秋季燥熱吃什麼?中醫的答案是:平潤的食物最好。例如梨(生吃或蒸熟再吃均可)、百合、玉竹、沙參、石斛、荸薺、枸杞等,可以潤心肺、養胃陰。而帶有膠質或是質地黏稠的食物也有「潤」的效用,例如銀耳、海帶、山藥、蓮藕、秋葵、菇類、海參、海蜇皮等。1、梨。梨味甘性涼、微酸,具有清熱生津、潤肺化痰的功效,是防治秋燥的佳果。梨能維持細胞組織的健康狀態,還能軟化血管。
  • 「坐著不動」也是養生!3位國醫大師推薦,延年益壽能防病!西醫也說...
    都說運動養生,久坐傷身。但是,您知道嗎,這麼「坐」,比運動還有利於健康!國醫大師這麼「坐」中國古代文人就有靜坐養生的傳統。翻看國醫大師的養生心得,就有3位都推崇「靜坐養生」!1國醫大師呂景山:心靜最重要國醫大師呂景山提倡順其自然的養生功法,靜坐養神是他的養生秘笈之一。
  • 出伏養生吃什麼好?
    出伏以後夏季開始向秋季過渡,氣溫下降,氣候乾燥,這個時候該吃些什麼食物才能養生呢?【多攝入滋陰潤燥食物】  秋季燥字當先,所以秋季養生一定要注意養陰防燥。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消除秋燥。  蜂蜜  蜂蜜能潤燥,所以很適合秋天服用。
  • 山姆學堂:入秋養生 推薦秋季八大潤燥食物
    秋季氣候乾燥,人們常感口鼻乾燥、皮膚瘙癢,容易產生乾咳少痰等不適,此時每天吃一兩個梨則可以有效緩解秋燥,有益身體健康。  生吃梨有助於緩解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出現的咽幹、癢、痛、聲音嘶啞,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狀。梨可以榨成梨汁,或加入冰糖、川貝、陳皮、枸杞等煮熟飲用,對口鼻乾燥、喉炎乾澀、體質火旺者具有補充津液、潤肺滋陰潤燥的功效。  但吃梨要適可而止。
  • 擅長治冠心病的國醫大師,從不吃這東西,但是很多人很愛吃
    他是第三屆國醫大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他是第四批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師承導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生導師;他曾任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他提出冠心病、心絞痛(胸痺心痛)痰瘀互結證新理論;他採用化痰宣痺、活血化瘀治法,成功研製國家中藥新藥丹蔞片,是痰瘀互結型冠心病康復治療的唯一推薦用藥
  • 怎麼挑蜂蜜、怎麼存蜂蜜、怎麼吃蜂蜜?
    比如,喝棗花蜜和吃鮮棗的作用是不能一概而論的.蜂蜜不能用金屬器皿保存嗎確實如此,保存蜂蜜最好不要使用金屬容器,也不要用非不鏽鋼的金屬勺食用蜂蜜,因為蜂蜜呈酸性,長期與金屬接觸不利於身體健康一般來說,蜂蜜水分低,易於保存。貯存蜂蜜的容器最好是玻璃、陶瓷等器皿,裝好後放在乾燥陰涼的地方。此外,蓋子一定要擰緊,空氣進去後易氧化,會破壞其營養成分。蜂蜜怎么喝更有營養最好是飯前1~2小時或飯後1~2小時,成人每天20-50克左右,兒童每天10克左右。
  • 短短10句話,國醫大師一輩子的「養生秘訣」
    短短10句話,國醫大師一輩子的「養生秘訣」一把梳子早晚洗漱時各梳頭100次,可以刺激大腦,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腦細胞代謝。梳頭時,最好選用木梳,每次梳10~30分鐘,用力要平均,使頭皮感到熱、脹、麻即可。
  • 都說蜂蜜潤燥,可蜂蜜是天然精製糖,恐糖的我能不能吃?
    在金庸先生《神鵰俠侶》中,容顏常駐的小龍女在絕情谷下獨自生活16年,靠的也是蜂蜜。蜂蜜(由蜜蜂唾液中的酵素分解)為兩種單糖類的葡萄糖和果糖所構成,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作為一種純天然的食品,蜂蜜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還能清咽潤肺、潤燥、通便等。但是現在問題來了,減肥人士、高血糖人群和健康達人多數都是恐糖分子。
  • 【養生】秋季:潤燥補肺養陰多酸
    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消除秋燥,比如:梨、甘蔗、銀耳、菊花、鴨肉、兔肉等,其中蓮藕為首選。  蓮藕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它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有明顯益血益氣的功效,也可增強人體免疫力。  蓮藕的食用方法「生熟兩相宜」。
  • 春天燥熱上火,吃什麼來救場?
    中醫講,春季降火是養生很重要的一步!熬夜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所以要敗火,生活作息一定要規律,更重要的是要在飲食上有自己的降火「小夥伴」。天乾物燥 ▏蔬果來救駕☞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補充植物性營養,對身體很有益處!
  • 92歲國醫大師吃了40年醋泡姜,效果驚人
    遇到熱浪,忍不住吃點冰棍,吹點空調,難免就會傷到脾胃,讓身體更加空虛,這時候就需要吃一些溫暖的食物,去平衡一下身體,把陽氣養起來。國醫大師路志正爺爺,90歲高齡依然頭腦清晰,思維敏捷,工作在一線,吃了40年的它,推薦給大家,就是醋泡姜了。
  • 秋季養生怎麼吃,四種秋季首選食材!
    我想在秋天吃一些滋陰養陰的食物,但我們很多朋友不知道哪些食物適合在秋天吃。秋季適當進補是恢復和調節人體各器官功能的最佳時機,那麼秋天我們應該吃些什麼來保持健康呢?今天,裕盛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四種適合秋季養生的食物。一、秋季養生養潤燥,當選選蓮藕蓮藕是寶物,秋天蓮藕是最滋補的。
  • 日食三顆棗,百歲不顯老!吃棗有講究,吃對了才養人!
    俗話說:「一日三棗,百歲不顯老」, 棗子好處多,能直接吃,能泡水, 還能添加在各種料理中, 也是養生滋補的絕佳選擇之一。
  • 【科普】感冒用蜂蜜,好過抗生素?!蜂蜜必須這麼吃,太多人不知道
    一轉眼,秋天就這麼來了,乾燥成了主旋律。一時間,不論是口鼻還是皮膚,甚至是大便,都呈現出了乾燥的狀態。所以,秋季養生,最離不開潤燥。蜂蜜,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美味,堪稱日常生活中的「平價保健品」。而且,有研究認為,蜂蜜其中所含的葡萄糖、維生素、鎂和鈣可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緩解神經緊張,尤其適合於神經衰弱、失眠頻發的都市人群服用。雖然,近些年來有部分營養學家認為蜂蜜屬於「游離糖」,應該被「限量攝入」。但是,蜂蜜的潤燥功能,可是公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