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探月取樣成功歸來是中國航天事業的一次重大飛躍,其創造了五項中國之首,本文對嫦娥五號「籌備、發射、探月、第二次軌道修正、第一次近月制動、第二次近月制動、組合體分離、著陸月面、月面採樣、月面上升、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環月等待與月地轉移、軌道器和返回器分離、著陸地球」整個過程的十三個步驟進行了詳細介紹。rKdednc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2月17日下午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rKdednc
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rKdednc
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rKdednc
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rKdednc
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rKdednc
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rKdednc
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rKdednc
11月24日,「出發」——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並進入地月轉移軌道。rKdednc
12月1日,「到達目的地」——嫦娥五號在月球正面預選區域著陸並開展採樣工作。rKdednc
12月2日,「已攬件」——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表自動採樣,並將樣品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rKdednc
12月3日,上升器點火起飛、精準入軌。rKdednc
12月6日,「已裝車」——嫦娥五號完成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之間的交會對接及樣品轉移。rKdednc
12月17日,「已送達」——嫦娥五號重返地球。rKdednc
翹首以盼,「土特產」快遞終於到了!rKdednc
經過20多天期盼等待,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終於取得圓滿成功。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我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rKdednc
2004年,國務院批准探月工程立項,又名「嫦娥工程」,包括繞、落、回三期。顧名思義,第一期太空飛行器的任務是繞月探測,第二期要實現在月面上著陸與巡視,第三期則肩負採樣返回的任務。rKdednc
在「嫦娥五號」之前,「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完成了第一期的繞月任務,「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完成了第二期的落月任務。2011年,國務院正式批覆探月工程三期立項,任務是實現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嫦娥五號」負責執行該項目。rKdednc
rKdednc
「嫦娥」系列探測器發射時間表 (圖源:中國探月與深空探測網)rKdednc
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四部分構成,外形似一串老北京糖葫蘆,在飛行過程中會有四器組合體、著上組合體、軌返組合體等不同姿態,想要控制好這四顆「葫蘆」並非易事。rKdednc
rKdednc
嫦娥五號探測器構成 (圖源:中國探月與深空探測網)rKdednc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攜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當天文昌上空陰雲密布,但仍然可以看到一個橘紅色的明亮光點在夜空的雲層中穿行。火箭飛行約36分42秒後,嫦娥五號探測器被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標誌著發射成功。地月轉移軌道是探測器從脫離地球引力、飛向月球開始,到被月球引力捕獲、進入環月軌道為止的中間過渡軌道段。rKdednc
由於受到入軌偏差和控制偏差等因素影響,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地月轉移的過程中會與理論軌道產生偏差。這時候就需要對實際運行軌道進行修正,以確保探測器處在適當軌道。當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約16萬公裡處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rKdednc
rKdednc
rKdednc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現場 (圖源:央視新聞)rKdednc
11月25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2臺150牛(相當於15公斤推力)發動機工作約6秒,在距離地球約27萬公裡處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此時,嫦娥五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41小時,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各中心和臺站跟蹤正常。rKdednc
rKdednc
完成軌道修正後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圖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官網)rKdednc
11月28日20時58分,經過約112小時的飛行,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動機在距離月面約400公裡處點火,以此獲得推力,形成新的環月軌道。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閉,嫦娥五號探測器進入周期約8小時的環月橢圓軌道。第一次近月制動成功。rKdednc
rKdednc
近月制動示意圖(圖源:新華社)rKdednc
嫦娥四號重1200公斤,進行近月制動的發動機推力有7500牛頓;而嫦娥五號有8噸重,其近月制動發動機推力卻只有3000牛頓。為了解決重量大但推力小的問題,11月29日20時23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近月點再次「剎車」,實施第二次近月制動,環月軌道由橢圓變為圓形,距月高度減少一半,變為200公裡。這也是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最終繞月軌道。rKdednc
rKdednc
嫦娥五號近月制動示意圖 (圖源:航天科技集團八院)rKdednc
在經歷地月轉移、兩次近月制動和環月飛行後,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下一步是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糖葫蘆」分成了兩串。11月30日凌晨4時30分,兩對四器組合體成功分離。軌道器攜返回器留軌運行,著陸器載上升器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rKdednc
rKdednc
rKdednc
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成功分離三維模擬圖(圖源:新華社發布,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供圖)rKdednc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正面(永遠朝向地球的半球)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著陸,該地為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緯度較高。著陸器配置的降落相機拍下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下降過程中的影像圖並傳回。這也是首次有探測器落地於這一區域。rKdednc
rKdednc
嫦娥五號探測器拍攝的月表畫面(圖源:中國探月與深空探測網)rKdednc
rKdednc
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圖源:中國探月與深空探測網)rKdednc
rKdednc
探測器降落示意圖 (圖源:中國探月與深空探測網)rKdednc
為了獲得儘可能豐富的月球樣品,嫦娥五號探測器採用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採樣方式,且在多個地點進行採樣。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鑽取採樣及封裝。12月2日22時,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所有月面無人採樣工作,並將2公斤重的月球樣品封裝保存至上升器所攜帶的貯存裝置中。這也是中國第一次自主採集月球樣品。rKdednc
rKdednc
月球表面自動採集現場 (圖源:中國探月與深空探測網)rKdednc
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準時點燃引擎,攜帶月球樣品進入預定環月軌道,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rKdednc
rKdednc
嫦娥五號上升器飛行過程(圖源:新華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rKdednc
上升器進入環月飛行軌道後,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逐步靠近上升器,並在12月6日5時42分以抱爪方式捕獲上升器,順利完成交會對接。所謂抱爪,即像手掌握住木棍一樣,「抓住」上升器連接面上的三根連杆。由此,規返組合體便可與上升器緊密對接。整個對接過程在21秒內完成,1秒捕獲、10秒矯正、10秒緊鎖,步步緊扣。隨後,上升器將月球樣品容器轉移到了返回器上。這是我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12月6日12時許,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順利在軌分離。rKdednc
rKdednc
軌道器與上升器完成交會對接 (圖源:中國探月與深空探測網)rKdednc
12月12日9時54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經歷了大約6天的環月等待,實施了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類似於「踩一腳油門」,通過軌道機動進入到月地轉移軌道。rKdednc
在與著陸器和上升器分離之後,嫦娥五號探測器由原先的8噸減輕為2噸。如果沿用大推力發動機,就會導致探測器加速度過大,從而影響軌道入射精度。因此,嫦娥五號探測器採用了多臺小推力發動機同點火的方式。為了達到足夠的飛行速度,又需進行第二次點火。12月13日9時51分, 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在距月面約230公裡處實施四臺150牛發動機點火,發動機在大約22分鐘後正常關閉。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成功。rKdednc
rKdednc
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示意圖 (圖源:中國探月與深空探測網)rKdednc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時許,在距離地球約5000公裡的高度時,承擔運輸任務的軌道器與返回器成功分離。攜帶著月球樣品的返回器將獨自「歸家」。rKdednc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順利著陸於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航天著陸場。這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規劃取得成功。rKdednc
rKdednc
rKdednc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rKdednc
rKdednc
一隻小動物從嫦娥五號返回器前經過rKdednc
參考資料:rKdednc
[1]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中國探月與深空探測網http://www.clep.org.cn/rKdednc
[2]The 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 Camera (LROC). First Look: Chang'e 5. [EB/OL].(2020-12-04)[2020-12-16]. https://www.lroc.asu.edu/posts/1172rKdednc
[3]新華網.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嫦娥五號完成在軌樣品轉移[EB/OL].(2020-12-06)[2020-12-16].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0-12/06/c_1126826329.htmrKdednc
[4]人民日報. 完成月球採樣任務,嫦娥五號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EB/OL].(2020-12-04)[2020-12-16].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0-12/04/content_2021579.htmrKdednc
[5]中國新聞網.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完成中國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EB/OL].(2020-12-06)[2020-12-16] http://www.jwview.com/jingwei/html/12-06/366072.shtmlrKdednc
[6] 瀚海狼山軍事號.嫦娥5號這次帶回來的樣品只有月壤沒有月巖嗎?[EB/OL].(2020-12-03)[2020-12-16]. https://dy.163.com/article/FSV9H2T4053516SG.htmlrKdednc
[7]光明網. 嫦娥五號探測器為何進行軌道修正?後續還有啥任務?專家解答. [EB/OL].(2020-11-25)[2020-12-16]. https://www.sohu.com/a/434159473_162758rKdednc
[8]人民日報. 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EB/OL].(2020-12-25)[2020-12-16].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048628/5961860rKdednc
[9]澎湃新聞.新浪網. 嫦娥五號「剎車」制動進入環月軌道,「近月制動」究竟是什麼[EB/OL].(2020-11-29)[2020-12-16].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0-11-29/doc-iiznctke3802658.shtmlrKdednc
[9]觀察者網. 著陸畫面!第一視角看嫦娥五號落月全程.[EB/OL].(2020-12-02)[2020-12-16].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0_12_02_573195.shtmlrKdednc
[10] 胡喆.新華網. 完美的「擁抱」——揭秘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的故事[EB/OL].(2020-12-06)[2020-12-16]. http://www.xinhuanet.com/2020-12/06/c_1126826816.htmrKded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