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創中國5項首次!中國探月絕非是「面子工程」

2020-12-23 騰訊網

圖為中國探月工程

闊別了十多天,嫦娥五號經歷千辛萬苦終於返回了地球,38萬公裡漫漫長途,她的一舉一動都深深牽掛著每一個國人的心。隨著此次探月工程進入了尾聲,也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成功完成,中國探月前景遼闊,那你知道嫦娥五號創造了哪些奇蹟呢?

圖為嫦娥五號探月過程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2月17日下午新聞發布會上稱,嫦娥五號是我國複雜程度最高、技術跨越難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第一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不僅如此,嫦娥五號任務的成功完成還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那是哪五個首次呢?我們一起看看。

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

這次發射,代表著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圓滿收官,嫦娥一號實現了繞月探測,三號成功實現了軟著陸,而這次的嫦娥五號成功登陸月球,對月球表面地質進行拍攝並帶回月壤和巖石樣本,標誌著中國繼美蘇之後,成為第三個地外天體採樣的國家。

首次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確入軌

我國在嫦娥五號探月之前,都是從地球上發射火箭,其難度比從月球上起飛要小很多,因為月球上沒有事先準備好的發射臺和環境控制能力,完全是靠太空飛行器自身去完成這個起飛過程,而且還要考慮如何精確到達指定的軌道,一旦有偏差可能會對後來的交會對接產生影響。

圖為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分解圖

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

從世界航天史來看,月球飛行器要和環月軌道上的返回器對接,一般是有人輔助控住,要麼採用無人探測器整體返回的方式,而嫦娥五號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實現無人對接。

首次以近第二宇宙速度攜帶月球樣品

嫦娥五號返回地球以第二宇宙速度高速飛行,如果控制不好,要麼飛過地球丟失在太空中,要麼快過撞向地球。聰明的中國航天人想出了採用「打水漂」的方式,藉助大氣層打了一個「水漂」減速到第一宇宙速度,隨後再次進入大氣層,與其摩擦減速,通過降落傘平穩抵達地球。

首次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早在嫦娥五號沒返回之前,我國就已經建立月球實驗基地,配備密閉裝置,使月球土壤不被地球空氣「汙染」,對我國今後月球研究工作有著重要的作用。

嫦娥五號的成功返回,我國探月步伐依舊不停,據悉,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施行,「天問一號」正在火星的路上,嫦娥五號之後的系列探測器以及未來的木星探測也已經開始啟動。(清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成就,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珍藏版)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2月17日下午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 探月「三步走」收官「有看頭」——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正式...
    新華社海南文昌11月24日電 題:探月「三步走」 收官「有看頭」——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正式啟航新華社記者胡喆、陳凱姿「嫦」風破浪正當時,「五」動九州攬月回。11月24日凌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拖著長長的尾焰,用巨大的轟鳴打破海岸邊夜的寧靜,全速託舉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划過夜空,邁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第一步。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戰,更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按照計劃,嫦娥五號將成為中國首顆從月球採樣後起飛的探測器,還將帶著自動採集的約2千克月壤歸來。
  • 探月「三步走」 收官「有看頭」——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正式...
    11月24日凌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拖著長長的尾焰,用巨大的轟鳴打破海岸邊夜的寧靜,全速託舉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划過夜空,邁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第一步。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戰,更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 中國又火了!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外媒:這就是中國航天
    近段時間,關注度最高的事情,莫過於我國嫦娥五號的「探月行動」了。而隨著嫦娥五號順利抵達地球,「探月行動」也是完美的畫上了句號。如今中國又火了!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外媒直言:這就是中國航天技術!究竟哪些成就,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紀實
    這是21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將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貢獻。  探月第三步 中國航天一大步「5、4、3、2、1,點火!」
  • 一文讀懂嫦娥五號三大亮點|嫦娥五號|月球|中國探月工程|月壤|國旗...
    攜帶2千克珍貴月壤的嫦娥五號即將結束 「太空之旅」,於近日在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日前,著陸場系統已完成最後一次綜合演練,各項準備工作就緒,全力迎接返回器平安回家。此次嫦娥五號登月,是16年來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部曲的最終章,它標誌著我國「無人月球探測」階段的完備,可以繼續向「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階段探索。
  • 嫦娥五號回家了!《月背徵途》帶你梳理中國探月工程的裡程碑事件
    「嫦娥五號」於11月24日4點30分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而今,它終於「挖土」成功,攜帶珍貴的月壤順利返回。 在「嫦五」凱旋這一中國探月裡程碑時刻,由中國航天人書寫的《月背徵途:中國探月國家隊記錄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全過程》一書也正式上市,並於今天上午在北京航天城舉辦了新書發布會。
  • 嫦娥五號探月工程圓滿成功,中國科技讓國外刮目相看!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實現了5個「中國首次」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嫦娥五號探月工程或許對於全人類來說,只是在探索太空邁出的一小步,但我們國家航天事業來說卻是邁出了一大步。
  • 揭秘嫦娥五號探月十三大步驟
    rKdednc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2月17日下午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rKdednc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
  • 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步拉開...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11月24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 。11月25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 。11月28日20時58分,嫦娥五號順利進入環月軌道飛行 。
  • 回頭看,中國探月工程
    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按照預定方案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內蒙古四子王旗安全著陸。這是人類探月歷史60年來由中國人書寫的又一壯舉,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戰取得圓滿勝利。
  • 國務院新聞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今天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球樣品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大家對嫦娥五號非常關注,也非常關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先生,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先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楊保華先生,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許洪亮先生,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李春來先生,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工程師謝劍鋒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收官:「胖五」送「嫦娥」奔月,再從月球...
    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圖源@中國探月工程編者按1978年,從月球帶回的380千克月巖石樣品中,美國拿出了小指尖大小的1克贈送給中國。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團隊:梳理嫦娥四號的技術突破
    2020 年 11 月 24 日 4 時 30 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順利將其送入預定軌道,至此,以 「嫦娥奔月」 神話故事命名的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已成功實施 5 次發射任務。嫦娥五號的發射將實現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
  • 鏡頭裡的嫦娥五號探月之旅:「嫦娥」飛天,驚豔全球!
    鏡頭裡的嫦娥五號探月之旅:「嫦娥」飛天,驚豔全球!」飛天 精彩紛呈——鏡頭裡的嫦娥五號探月之旅■解放軍報記者 安普忠 通訊員 郭文彬新華社發 12月17日1時59分,經過長達23天的探月之旅,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順利「回家」,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嫦娥」飛天,舉世矚目。23天來,嫦娥五號以完美無瑕的表現驚豔全球,在月球表面留下一個嶄新的印跡,在中國探索太空的歷史上留下了一串閃光的足跡。
  • 創造多項「中國首次」 嫦娥五號為未來深空探測奠定基礎
    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這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獲得圓滿成功。當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國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楊保華,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許洪亮,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李春來等專家就社會關心的話題進行了解答。
  • 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按照預定方案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  這是人類探月歷史60年來由中國人書寫的又一壯舉,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戰取得圓滿勝利。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人類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
    昨日,國新辦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張航文)創造五項「中國首次」嫦娥五號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11月24日長徵五號準時並成功發射,12月17日再入返回、安全著陸,整個工程任務轉入科學研究的新階段。
  • 中國飛鶴成為「嫦娥五號」嬰幼兒配方食品官方合作夥伴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實施發射,這是時隔34年後人類首次發射的以月球採樣為目標的可返回式探測器,也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