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2020年的開始就不太美好。許多平凡而偉大的人戰鬥在抗疫的第一線,而我們大多數人能做的,也就是老老實實在家待著,不給他們添麻煩。
隔離宅家的日子裡,老師被逼成了主播,身邊的朋友一個個都成了"烹飪大師"——從筋道的涼皮到操作簡單的電飯鍋蛋糕,再到酥香的家庭版油條……有的真真是誘人無比,但自己上手一做,就成了"黑暗料理"。
平常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人,對廚房突然產生了極大的熱情,儘管屢試屢敗,卻愈挫愈勇。廚房,大概是疫情期間每家每戶最雞飛狗跳的地方。居家隔離,外面的餐館也幾乎都不開門,會做的家常菜就那麼幾道,翻來覆去早就吃膩,於是很多人每天為了想念的美食輾轉反側,抓心撓肝,能利用家裡的食材做點別的解解饞也好。那些被糟踐的食材,都是為了那些不能滿足的口腹之慾而"犧牲"的。
奶茶是呼聲最高的。高糖高熱量的食物總是能帶給人極大的滿足感,加上瑪奇朵、芋泥、黑糖珍珠、芋圓等等配料,誰能拒絕奶茶的誘惑呢?
火鍋是當之無愧的聚會之王了。三五好友圍坐桌邊大快朵頤,食材一鍋亂煮,筷子相互打架,卻總能碰撞出無與倫比的美味與饜足。
燒烤是道神奇的料理,無論什麼食材,刷油上火一烤,深處的鮮美在火焰的炙烤下無所遁形,佐以食鹽、孜然、辣椒麵這樣簡單的調味料,就香氣四溢,勾得人食指大動。
還有肥美新鮮的大閘蟹,肉嫩湯酸的的酸菜魚,底脆皮薄的水煎包,汁濃肉嫩的雞肉飯,鮮味十足的奶油海鮮意面,口感細膩的千層蛋糕,軟糯Q彈的芋圓,湯汁鮮美的灌湯包和小籠包……
食物相關的熱搜幾乎每天都出現在微博熱搜排行榜,網友們邊咽口水邊抒發著對闊別已久的美食的想念。這些人中,年輕人佔多數。他們平時也總是三不五時地出門"探店"覓食,說著:"沒有什麼煩惱是一頓好吃的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兩頓。"美食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但千萬不要落入"借吃消愁"的困境。
借吃消愁,又叫情緒性進食,指的是人們因為飢餓以外的原因產生食慾,比如在情緒的刺激下產生一種難以抑制的想吃東西的衝動。長期的情緒性進食會使人產生一種失控感,無法控制自己在恰當或不恰當的時間吃什麼,不吃什麼,以及吃多少。而當食物變成了一種對抗情緒的工具,你會很難再享受美食本身帶來的快樂,甚至會損害自尊,降低自我評價。
進食是人的本能,喜歡美食更是人之常情。但當食物被當作填補某種情感需求的工具,而並不是為了解決生理飢餓時,警鐘就該敲響了。美食應當是用來享受的,希望大家都能合理飲食,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
讓我們回到主題,疫情過去後,你最想pick哪道闊別已久的美食呢?在留言區留下你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