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很冷門的一首七律,夢中所得,一氣呵成,卻清秀如畫

2020-12-07 品詩賞詞

南宋詩人陸遊一生致力於抗金鬥爭,並希望能早日收復中原。他矢志報國,卻被奸臣排擠。雖然頻遇挫折,仍未改變初衷。詩人在晚年安居故園,卻心繫社稷,不時地賦詩感慨自己的憤懣不平。

有一天晚上他和往常一樣翻看詩書,但沒多久就感到睏倦。估計是白天太過勞累,加上年歲已高,所以很快就進入夢鄉。下面介紹陸遊很冷門的一首七律,夢中所得,一氣呵成,卻清秀如畫。

夢遊鏡湖

南宋:陸遊

露箬霜筠織短篷,飄然來往淡煙中。

偶經菱市尋溪友,卻揀蘋汀下釣筒。

白菡萏香初過雨,紅蜻蜓弱不禁風。

吳中近事君知否?團扇家家畫放翁。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人。他一生筆耕不輟,其詩平易曉暢、章法謹嚴,更飽含愛國熱情。這首詩創作於南宋寧宗慶元二年,是詩人據夢中所得而補寫。當時詩人72歲,已在家鄉閒居多年。此詩描寫鏡湖一帶的綺旎風光,素麗相映,令人心醉。

這首詩的原題是:六月二十四日夜分,夢範至能、李知幾、尤延之同集江亭。諸公請予賦詩,記江湖之樂,詩成而覺,忘數字而已。由於文字太多,加以簡化。

時值初夏,連日多雨。詩人平時每日都要去田地裡耕作,即使下著大雨,依然不改變這個習慣。雖然生活艱苦,但總算可以豐衣足食,詩人生活恬淡,也非常知足,所以晚上也睡得踏實。

首聯就描寫夢境中的經歷,「露箬霜筠織短篷,飄然來往淡煙中。」放翁與友人坐在竹篾編成的船篷裡,在淡煙繚繞的湖泊中飄然來往。露箬霜筠,指帶著霜露的竹篷。箸,指竹葉。筠竹皮,即青篾。

小船在湖面上悠悠蕩蕩,詩人也覺得恍恍惚惚,不知不覺就前進了很遠。只是眨眼間,他們就來到了一個菱市,詩人依稀記得這裡還有一位好友,「偶經菱市尋溪友,卻揀蘋汀下釣筒。」陸遊乘小舟偶然經過這裡,可是沒有訪得溪友,索性就揀長滿萍草的湖岸坐下來,並放下釣竿。

「偶經、卻揀」,前後呼應,用語靈動,更補足了首聯「飄然來往」之意,顯示出詩人不拘形跡、淡然自若。任憑時光穿梭,不管滄桑巨變,詩人早已修煉得平靜悠然。

詩人一邊釣魚,一邊欣賞著湖岸旁的風景,「白菡萏香初過雨,紅蜻蜓弱不禁風。」剛下過雨,白荷散發出一陣陣的清香;紅蜒稍停一下便又飛去,雨後翅溼,似乎顯得有些弱不禁風。菡萏,荷花的別名。

雨過天晴,荷花立刻就抖擻精神,再次亭亭玉立,不負大好時光;而蜻蜓卻有點力不從心,只好在花瓣上駐留休息。「白菡萏、紅蜻蜓」,形成鮮明的對比,色彩濃淡相襯,景物相映生姿,令人賞心悅目。「香、弱」二字,也將視覺和嗅覺描寫相結合,給人以強烈的感官衝擊。

最後詩人問諸公:「吳中近事君知否?團扇家家畫放翁。」詩人其實是在夢裡自問自答,告訴好友每家的團扇上都畫著他。

這兩句不再抒寫豪情壯志和憂國憂民的情懷,卻充滿了生活情趣,詩人感覺自己一下子成了網紅人物,非常符合夢境中的臆想。吳中:山陰、江浙一帶均可稱吳中。團扇絹制圓扇,又稱紈扇。

陸遊一生勤懇耕讀,創作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也讓後世讀者從中得到了很多啟迪和教育。每次吟詠其《卜算子·詠梅》,都會為其卓越不凡的胸襟而鼓掌;每次誦讀其《示兒》,也被躍然紙上的愛國之情而感染。

而這首詩看似描寫夢境,其實都是現實生活的反映。只不過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詩人將其平時的積累進行再創作,從而更顯得一氣呵成,不僅靈動飛揚,而且充滿生活的樂趣,也讓人愛不釋手!

相關焦點

  • 才子夢中尋梅,這首七律工整新巧,佳句不斷,最後兩句更顯恬淡
    陸遊吟誦梅花,飽受風雨、寂寞孤獨,即使凋落成泥,依然幽香如故。南宋還有一位詩人,雖然名不經傳,但也深愛梅花,下面分享的是才子夢中尋梅,這首七律工整新巧,佳句不斷,最後兩句更顯恬淡。夢尋梅宋代:方嶽野徑深藏隱者家,岸沙分路帶溪斜。
  • 陸遊罷官後遊村,寫下一首七律,寫出了農家盛情,頷聯成千古名句
    南宋大詩人陸遊,是一位愛國詩人,更是一位旅行家。他三十歲之前足跡已經遍布祖國山河,還曾經到達過琉球群島。因為自小生長於江南魚米之鄉,陸遊的詩中常常飽含著故鄉山水的讚嘆。後來出入官場,失意之時也會寄情山水,表達對生活的無限熱愛之情。
  • 藍莓苑 七律詩一首
    藍莓苑 七律詩一首 藍莓苑 七律一首 作者:陶小川 半世開發勤建設, 五十風雨有同舟
  • 陸遊84歲時創作的一首絕句,取材精當,巧妙自然
    一首詩有了深刻的立意,如果再有一些精妙的素材,必然可以感動讀者。所以詩歌素材的選擇非常重要,可以從大自然中觀察得到,也可以憑藉個人的生活經驗積累,甚至還能利用夢幻的故事加以改編。下面介紹陸遊84歲時創作的一首絕句,取材精當,巧妙自然。春日雜興宋代:陸遊夜夜燃薪暖絮衾,禺中一飯直千金。身為野老已無責,路有流民終動心。
  • 林則徐的一首七律,開篇就氣勢磅礴,最後7字更如神來之筆
    下面介紹林則徐的一首七律,開篇就氣勢磅礴,最後7字更如神來之筆。六和塔清代:林則徐浮屠矗立俯江流,暮色蒼茫四望收。落日背人沉野樹,晚潮催月上沙洲。千家燈火城南寺,數點帆歸海外舟。林則徐在杭州巡視時,寫下了一些讚美江湖勝景的詩篇,這首詩就是其中的一首。六和塔輪廓和諧美觀,自遠處瞻望,每層塔簷如展翼,簷上明亮、簷下陰暗,明暗襯託、層次分明。首聯從大處描寫,寫景如畫,氣勢磅礴,「浮屠矗立俯江流,暮色蒼茫四望收。」浮屠,是梵文佛塔的譯音。
  • 黃庭堅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以他為首的「江西詩派」,對於宋詩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後期很多的詩人都受到這一詩派的影響;譬如南宋時期大名鼎鼎陸遊、楊萬裡、曾幾等人,那都是這一詩派的繼承者。 黃庭堅後期的作品倒時很有特色,譬如這首《春近四絕句》,便寫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也是一首很美的作品,尤其是其中的第二首,更是膾炙人口美得令人驚豔。 亭臺經雨壓塵沙,春近登臨意氣佳。 更喜輕寒勒成雪,未春先放一城花。
  • 「小樓一夜聽春雨」,愛國詩人陸遊的才情,不僅僅是「鐵馬冰河」
    陸遊的愛國性很突出,陸遊不是為個人而憂傷,他憂的是國家、民族,他是個有骨氣的愛國詩人。總理作為國家領導人,有他的出發點,有高瞻遠矚的家國情懷作為論證的背書。如果我們把古往今來的愛國詩人做一下勾連,選拔個冠軍——非陸遊莫屬。陸遊的天下情懷,光復志氣,是文人中的翹楚。
  • 王禹偁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辭清句麗,更在平淡中見神奇
    他就是北宋著名的詩人、散文家王禹偁,下面介紹王禹偁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辭清句麗,更在平淡中見神奇。村行宋代:王禹偁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詩人一路艱難跋涉,極其辛苦,心中更是充滿悲怨,所以即使沿途美景如畫,他也難以排遣惆悵情懷。這首詩就是描寫村行所見之景,繪聲繪色,令人如臨其境。時值寒秋,詩人經過一處村莊,這裡空氣清新、田野花香。詩人信馬由韁,穿行在山間小路。路旁的野菊才剛剛開放,馬兒悠悠地緩步前行,詩人的心情也逐漸開始好轉。
  • 七律 迎春花
    2.七律 梅 踏雪尋梅憩店家,三間客舍幾株花。 3.七律 桃花 夾岸桃林一望中,儼然姝女沐春風。
  • 杜甫的一首七律,精雕細琢,頷聯更顯出神入化
    下面介紹杜甫的一首七律,精雕細琢,頷聯更顯出神入化。返照唐代:杜甫楚王宮北正黃昏,白帝城西過雨痕。返照入江翻石壁,歸雲擁樹失山村。這首七律是杜甫旅居夔州時所作,當時詩人已經感到夔州時局不穩,也預判到蜀地即將有動亂,想回北方卻不能實現,心裡鬱悶而作此詩。楚王宮和白帝城都是夔州的古蹟,詩人用其代表夔州。夔州雨後初晴,斜陽返照江面,雲霧遮蔽了樹林。詩人年邁病肺、高枕而臥,哀傷時世、無心賞景。
  • 陸遊人生的五個夢想都是什麼?
    陸遊出生於名門望族、江南藏書世家。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陸宰奉詔入朝,由水路進京,於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陸遊。陸遊的一生是壓抑與苦悶的一生,其一生都鍾情於做夢、記夢。「憔悴劍南雙鬢改, 夢中猶上暗門船」, 「塞月徵塵身萬裡, 夢魂也復醉西湖」, 還有陸遊八十一歲那年秋天所寫的詩, 「忽夢行軍太行路, 不惟無想亦無因」, 可見, 陸遊對恢復失土的雄圖是日夜不忘的, 這種白日夢伴隨了詩人的一生。「不惟無想亦無因」即是詩人對這種英雄夢的自我分析, 因為無想無因就是一種潛意識, 陸遊自己也已經意識到了這種潛意識。政治功名夢。
  • 「槓精」王安石的一首冷門詩,立意深刻,成了語文高考試題
    但是王安石在晚年的時候,偏偏寫了一首《鐘山即事》,詩云「茅簷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這不是公然唱反調嗎? 晚唐詩人杜牧有詩云「江東子弟今雖在,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牧的這首詩名為《題烏江亭》,而王安石後來就寫了一首《疊題烏江亭》「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這是明晃晃的打臉啊!
  • 大詩人陸遊寫下一首唯美的詩,從開篇美到結尾,美得令人心醉!
    陸遊作為主戰首當其衝受到排擠,先是被降職,然後又是被罷免官職,後來他回到故鄉越州山陰(今天的浙江省紹興市),過著隱居式的生活,這一時期他儘管遠離了戰爭,離開了京城,可是依舊還是想著國家,希望有一天南宋朝廷的軍隊可以收復北方的失。
  • 陸遊不多見的一首絕句,聯想豐富,值得反覆品味
    下面介紹陸遊不多見的一首絕句,聯想豐富,值得反覆品味。秋風亭拜寇萊公遺像宋代:陸遊豪傑何心後世名,材高遇事即崢嶸。巴東詩句澶州策,信手拈來盡可驚。乾道六年閏5月,陸遊從家鄉浙江山陰啟程,歷時7個多月,於12月到達夔州任所。在這些天中,他每天都寫有日記,總稱為八蜀記。有一天他記載道,「晚泊巴東縣,謁寇萊公祠堂,登秋風亭,下臨江山。是日重陽微雪,天氣陰沉,復觀亭名,使人悵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嘆。」
  • 陸遊最唯美的一首詩,原本只為嘲諷自己,卻常被人誤解
    詩人陸遊從南鄭去往成都的路上,第二次經過劍門關時,望著「天下雄關」,伴著微微細雨,想起仕途上的失意以及被金人佔領的舊山河,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名篇佳作《劍門道中遇微雨》。詩中結尾一句「細雨騎驢入劍門」最為著名,常出現於各種文學作品中,人們常常在形容悠閒、愜意的情境時用到此句,但是詩人陸遊要表達的卻不是這樣的意思。陸遊的一生共兩次經過劍門關,而該詩是陸遊第二次經過時創作的作品,心境遠比前一次要複雜。
  • 陸遊是大渣男?他為什麼要休了美麗銷魂的表妹,寫下一首千古絕唱
    南宋著名詩人陸遊名垂青史,除了他那一萬多首詩作,還有他個人情感生活中那個悽美斷腸、銘心刻骨的愛情故事。這就是陸遊早年與唐琬的婚姻。它以愛情始,以悲劇終。以至於讓晚年的陸遊坐在搖椅裡慢慢搖出一大堆追憶詩篇。陸遊和唐琬據說是姑舅親。不過有學者考證,二人並非親戚。他倆的愛情故事開頭是完美人設,「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 68歲的陸遊一晚上寫下兩首詩,一首家喻戶曉,一首可愛呆萌
    其實每個人都是多面的,你以為陸遊只是一位嚴肅的愛國詩人,其實他更是一位真實有趣的貓奴!閒著的時候,陸遊最大的愛好是窩在家裡,摟著小貓讀著書,「高產」詩人陸遊為了他鍾愛的小貓寫了10多首「情」詩,實在是愛貓至深啊!他不但寫詩還給自己的愛寵起名字,什麼「粉鼻」「狸奴」「小於菟」實在是用情至深啊!這鏟屎官,相比今天的貓奴們,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宋代冷門詩人的一首絕美小詩,僅憑詩尾7字,就驚豔了世人千百年
    關於「文學與生活」的關係,古人常常喜歡強調「文以載道」,就是說一首詩或者一篇文章寫得好不好,要看它的思想內容如何。如果僅僅是寫得美,但是沒有思想、沒有內容,那它就不能夠流傳很久。比如盛行於漢魏六朝詞藻華麗卻空洞膚淺的駢文、初唐文壇風靡一時的宮體詩等等。
  • 陸遊很奇特一首詞,記錄春天,苦中作樂,讀完引人深思,堪稱經典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陸遊在立春這天有感而發作出的一首詞,這首詞的上片與下片乍一看有些突兀,描寫的完全是相反的景象,但是其中的內涵卻是非常引人深思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木蘭花·立春日作三年流落巴山道,破盡青衫塵滿帽。身如西瀼渡頭雲,愁抵瞿塘關上草。
  • 李白告別此地,帶走家喻戶曉的名詩;杜甫來此,吟出七律之冠
    它確實是一個奇妙的城市,明明只是在西部,遠離中原,歷史上卻有過白帝城託孤的故事,更引得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陸遊等文化名人駐足於此,憑弔懷古,相互唱酬應和。最著名的,當然是李白的那首《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裡江陵一日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