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一口七八個,肚皮要撐破,茅房去拉屎,想起忘帶紙。生活你全是淚,沒死就得活受罪,越是折騰越倒黴,越有追求越悲催,垂死掙扎你累不累,不如癱在床上睡。來來回回千百遍,小爺也是很疲倦。
疲憊的三角眼、深邃的黑眼圈,一副喪出天際的表情,這就是陳塘關李靖之子哪吒。生而為魔,不受喜愛,哪吒的童年怎一個慘字了得。眾人對他避猶不及、侮辱取笑,讓哪吒變成了一個缺愛的魔童。有人覺得這個哪吒最「醜」,但這種形象和氣質,與本片的中心思想是最契合的,即打破成見。
2019年電影院線暑期檔,任誰也都沒想到,史上最「醜」哪吒,儼然以一種黑馬的姿態,在同期院線異軍突起,甚至難逢敵手,票房節節高升,躍居中國影史票房第二的位置,也成為影史上第二部票房過50億人民幣的電影,這何止是國漫的崛起,這簡直就像是國漫的高光時刻嘛。
這部電影裡面的哪吒,它雖說是神話裡的傳說,但卻傳遞著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吶喊:每個人都不該被隨意貼標籤,自己是誰,只有自己說了才算。當你帶著好奇心走進電影院時,你是否又以為這是一部「父子決裂、相愛相殺」的老套封神故事呢?其實並不是的。
這裡的哪吒,不是那個扎兩個沖天鬏的純良小孩,他頂著齊劉海,耷拉著苦瓜臉,還有倆始終讓人無法忽視的煙燻眼。他走路吊兒郎當,時不時目露兇光,他聲音粗啞,標誌是邪魅的笑。明明是個熊孩子,卻又無人不為之動容。把哪吒設計得「這麼醜」,恰是導演的用意,無論是電影裡,或是熒幕外,哪吒用自己的力量,去打破這世人的成見。
命運的齒輪只有自己可以掌握,要成為怎樣的人選擇在於己,旁人無法左右。正如電影所言:「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一部電影激發了無數年輕人的鬥志,更擦出超乎人意料之外的火花。這火花來源於整部電影,更是在結合了當下社會後,所產生的共鳴。
哪吒雖然作為魔丸轉世,卻能打破世俗偏見,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而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又怎麼能畏縮呢?在我們的生命裡,我們不能決定自己的出身,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的命運,始終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說起這部堪稱經典的電影,就不得不說說這部電影的指導及導演餃子了,他導演完美主義,說他「死磕」嘛,也是不為過的。因為他花了兩年時間,來完善電影劇本,製作時間,則花了足足三年,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複雜的國產動畫製作過程了。相對應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成為了國內最賣座的動畫電影。
我們從來都是為自己而活,我們到達的遠方才是我們內心曾經理想的地方。我命由我不由天,少一些後悔與感嘆,多一些付出與努力,才會以夢為馬,不負韶華,願你我都不曾辜負過那段最值得驕傲的青春。
支持國漫,並堅信,生命因自我而散發光彩,因自我而創造奇蹟。好了,以上就是本期小明同學為大家帶來的最新分享。要想看到最新的動漫情報,請大家記得關注一下『明氏閱讀區』哦,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