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哪些國家的女性,婚後必須隨夫姓?

2021-03-02 加拿大留學生報

本以為世界上大部分女性婚後還會保持原來的姓氏,然而事實竟然是……快隨小編一起圍觀一下,世界上哪些國家的女性,婚後要隨夫姓!

本文轉載自:環球時報英文版

ID:gtmetroshanghai

                                                                                               常安/致遠

有件令外國妹子們非常意外的事竟然是……

「中國的女性婚後居然不用隨夫姓?!」

如此普遍的迷之傳統

「隨夫姓」這個看起來挺封建社會的習俗,在英文裡有一組特有的名詞:

maiden name: 女子婚前的姓氏

married name: 女子婚後(隨丈夫)的姓氏

說到這個「married name (婚后姓)」,小編曾經還鬧過一些很傻很天真的笑話。

比如,以為貝嫂剛好也姓貝克漢姆……

(Victoria Beckham)

希拉蕊剛好也姓柯林頓……

(Hillary Clinton)

當然了,由於被動畫片科普得早,倒是從小就知道日本的妹子會隨夫姓……

柯南的媽媽藤峰有希子,婚後隨夫姓改為了工藤有希子(後來鬧離婚又改回去了

直到近幾年,才慢慢了解到「隨夫姓」這種乍一看特別不符合時代氣息的習俗,並不是某些傳統亞洲國家(比如日本)的特例,而是在全世界都廣泛存在——包括看起來更「摩登」一些的歐美。

而這種在國外十分普遍的習俗,在中國就不那麼常見了。

這不,之前有爆料說王力宏的妻子李靚蕾婚後改名為了「王靚蕾」,還讓不少人意外了一番——

近日微博網友曝光王力宏帶著妻小現身機場的照片,還被機場工作人員爆料原名李靚蕾的王太,已經悄悄從夫姓改成「王靚蕾」,被網友稱為「低調的浪漫」!

曝王力宏妻隨夫改姓 獲贊低調的浪漫(via新浪娛樂)

……什麼「低調的浪漫」啊,這不過是美國的習俗罷了  

「隨夫姓」這事兒有多普遍?

小編查了一下,除了部分亞洲國家、西班牙語系國家、義大利等等外,剩下的大多都有改姓氏的習俗。

以至於在Quora上(國外版知乎),還專門有人問道:

(「除了中國和韓國外,還有哪些國家是不用隨夫姓的?」)

中韓還被特意點了名 

接著就是各國網友的科普時間……

@Karin Felner:

Italy. For Italians (men as well as women), the idea that someone has to change name with marriage is really strange.

義大利不隨夫姓啊~對於義大利人來說,結個婚就要改名字多奇怪啊。

 

I am Swiss who got married to an Italian, and in Switzerland, if a woman wants to keep her name when she gets married, she has to ask for it (but her husband's name will be added to hers). 

我是瑞士人,嫁了個義大利人。在瑞士呢,如果你結婚後想保留自己的姓氏,那必須主動要求和申請(即便如此,她老公的姓也得加在名字中)。

So, if I had not signed the Swiss papers asking to keep my name, today I would have two different official names:

所以咯,如果我當初沒有籤字要求保留自己姓氏的話,現在就得同時有兩個名字了:

- in Italy: Karin Felner

在義大利我得叫Karin Felner(Felner是我自己的瑞士姓)

- in Switzerland: Karin Ciarma

在瑞士我得叫Karin Ciarma(Ciarma是我老公的義大利姓)

What makes it even more absurd: in Switzerland I would have the Italian name, while in Italy I have my Swiss name...

這就非常尷尬了:我在瑞士得用義大利名字,而在義大利卻能用我的瑞士名字……

@Lưu Vĩnh Phúc:

The custom that a woman changes her name to her husband's family name is mostly practices in the West. In most Asian countries like Vietnam, Japan, Iran... women don't change their name after marriage

主要是西方有隨夫姓的習俗。很多亞洲國家不搞這一套,(除了中韓外)越南、日本、伊朗……女性婚後都不用改名的。

Edit: Japanese women often change their names after marriage

啊我更正下:日本女性婚後隨夫姓還是挺普遍的。

@Laura Montero:

In Spain. All people keep their single surnames... and both their 2 surnames... one from their father one from the mother.

西班牙沒這習俗,大家都保留自己原來的名字。而且每個人都有兩個姓,一個老爸的一個老媽的。

(這習俗在中國也越來越多了呢 

@Shreya Arora:

Malaysia. Women keep the name they were born with. In most cases, it's the family name or their father's name after their given name.

馬來西亞不隨夫姓。婚後妹子們還會保留自己的姓氏,不過她們的姓氏通常來源於父親或者整個家族的姓。

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還保留「隨夫姓」這種迷之習俗的大背景下,中國等幾個少數國家率先拋棄了married name, 那可是非常令人羨慕的。

先不提性別平等、女權意識這些方面,「隨夫姓」對於女性來說,其實是個非常麻煩的事兒。

一旦結了婚,身份證駕照護照等各種證件的姓名都得改,萬一之後離了婚又得費盡心思改回來,如果又再婚那就再改一次……反反覆覆折騰,給生活增添了許多不便。

更何況,姓氏這玩意兒仿佛一個象徵所有權的標籤,只要貼在女性身上,你是單身還是已婚或者離異……婚姻狀況一目了然,尷尬得不行。

(據說在西方,很多離婚的女性甚至不願意把前夫的姓氏改掉,因為怕被人看出婚姻已經破裂、生活不幸福。直到再婚時她們才會直接把前夫的姓改成現任丈夫的姓,各種折騰。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沒有隨夫姓習俗的中國顯得異常引人矚目。

就連《紐約時報》都曾有過相關的報導——

「Well, of course I kept my name when I married,」 said Yang Huiping, mystified at being asked about it as she polished the glass doors of an apartment block in Beijing.

「My husband is called Zhao, but I’m called Yang,」 the 47-year-old cleaner said. 「It’s always been like that. Why would I change my name?」

For Chinese Women, a Surname Is Her Name (via New York Times)

當然,古代的中國同樣有「隨夫姓」的傳統。直到現在,中國大陸之外一些同樣處於儒家文化圈的地區——譬如香港和臺灣,也有一部分人保留了這種習俗。

不過,與國外直接用married name不同的是,港臺地區很少有女性直接捨棄自己的姓氏,而是把丈夫的姓拿過來,冠在自己前面,組成一個「雙姓」。

(前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

而且,這種現象也大多存在於中老年人當中。年輕一代的港臺姑娘們,也越來越多地保留自己的姓氏了。

難以改掉的麻煩事兒

正如前面所提及的,哪怕咱們不去討論「隨夫姓」背後性別歧視、夫權父權等因素,就僅僅從這一現象本身來看,這也絕對算不上是個多麼好的傳統。

更何況,在「男女平等」成為普世口號的今天,在女性形象普遍「獨立自主」的西方國家,這一明顯與時代脫節的封建習俗,處處透露著讓人難堪的可笑。

無怪乎有越來越多西方女性不願意再用married name了。

有調查顯示,在英國如今年輕一代的女性中,隨夫姓的只有62%了:

The proportion of women who opt to hold on to their maiden name is highest among those in their 20s.

Just 62 per cent of that age group choose to use their husband’s family name, the research suggests.

One in three new brides keeps her maiden name: Only 62% of wives in their 20s opt to take their husband's name (via Daily Mail)

(許多女明星婚後沒有隨夫姓,保留了自己讓世界記住時的最初姓名。譬如Anne Hathaway)

這62%的數據雖然依舊不低,但相比起20年前已經有很大的改善了。據BBC的報導,1994年時英國婚後隨父姓的比例高達94%,誰不改姓誰就是妥妥的「異類」。

這就讓人納悶了:憑什么女性得隨夫姓?男人不能「隨妻姓」麼? 

在少數國家,法律的確規定妻子必須隨夫姓。但當今的絕大多數情況,譬如歐美的許多國家,其實並無「隨夫姓」的強制規定。人們之所以依舊這麼做,只不過因為這是個由來已久的習俗罷了。

封建社會的習俗,女性高度依附男性的時代產物,在21世紀的當下依然還在流行,其實挺莫名其妙的。

「為什么女性非得在結婚後隨夫姓?」(via BBC)

「為什麼不讓男的在結婚後改姓呢?」(via abc.net.au) 該文章指出,澳大利亞至今仍有80%以上的女性會隨夫姓

當然了,如果這只是個普通的「習俗」,並且給女性帶來的各種麻煩她們也能忍的話,那倒另當別論。

但是小編不經意掃到了這篇報導的標題……

研究顯示,文化程度較低的男人評判女性的標準,就是看她們是否隨夫姓。(副標題:這些人認為如果老婆不用自己的姓,那她肯定對扮演好「妻子」的角色不怎麼上心)(via Independent)

文章裡還有這樣一句:

The men also believed a husband had more grounds for divorce than a woman who had the same last name as her husband's.

是咯,即使在女性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社會工作的今天,還是有些男人下意識地認為妻子就是自己的所有物,甚至如果不跟自己姓那就是「不忠」。

(習俗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某些人的觀念啊……)

看到這裡,突然覺得咱們在上個世紀的那一系列婦女解放運動,將「隨夫姓」的落後習俗在大陸地區基本廢止,的確是領先於世界的不小進步。

第十四條 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中國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四條

雖然中國的性別平等之路同樣漫長,但至少在姓氏這一方面,咱們已經以立法的形式維護了女性的姓氏權利,這一點是非常值得驕傲的。

以《紐約時報》報導中的幾句內容作結:

After 1949, the new central government took up the cause of women in the 1950 Marriage Law, which also banned bigamy and arranged marriages as part of its feminist agenda.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的「新婚姻法」明令禁止重婚與包辦婚姻。

Ms. Zhang called that legislation a declaration of women’s rights.

(中華女子學院的)張教授表示,這一法律的頒布表達了女性權益的訴求。

「For the first time, it was definitively laid out in law that a married woman had the right to her own, independent surname,」 she said. 「It wasn’t just a formalistic thing about liberating women. Having a definite surname increased women’s rights consciousness and protected their property rights.」

「女性有權使用自己的姓氏——這一條首次被寫入了法律條文中。這不僅僅是紙上談兵的『解放女性』,而是真正地提升了女性的平等意識、保護了她們的財產權益。」

After the law was enacted, women rushed to register their names to have a claim on inheritance and, crucially, land, as the government carried out land reform, Ms. Zhang said.

新婚姻法頒布後,加之政府推行土地改革,一時間許多女性爭相改回自己的名字,並以此為基礎,在土地、遺產等方面爭取了自己的權益。

「On this issue, Chinese law was very progressive,」 she said.

「從這一方面來說,中國的法律的確是非常進步的。」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球時報英文版 (ID:gtmetroshanghai)

相關焦點

  • 日本「夫妻同姓」引爭議,婚後一定要「隨夫姓」嗎?
    雖然看起來沒有偏袒男女任何的一方,但是由於日本社會覺得結婚時由女方改姓是理所當然,而且身邊大多數人的結婚都是這樣,所以日本人結婚時還是會「隨夫姓」。 據統計,有九成以上的日本已婚女性將自己的姓改成了丈夫的姓。 但是,改姓給日本女性帶來了很多問題。
  • 英專家研究:妻隨夫姓為何在西方社會更為普遍?
    歐聯網10月3日電,歐聯社綜合報導,美國大多數女性結婚後會隨夫姓。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計劃婚禮充滿著不確定性,但對於30歲的琳賽·伊萬斯(Lindsey Evans)來說,有一件事情她很確定,那就是要隨夫姓。這對加利福尼亞伴侶的婚禮將在2021年7月舉行。
  • 離婚率居高不下,是否應恢復「妻從夫姓」制?
    基本上,古代女子出嫁後,就隨其丈夫姓被稱為某某氏。在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公布的《民法》也在法律意義上對「妻從夫姓「這一流傳已久的歷史作了詳細表述:「妻以其本姓冠以夫姓。我們可以看到,前半部分實際上就是」妻從夫姓「制。實際上,在當今世界範圍內,妻從夫姓仍舊是較為普遍的現象。從古至今,許多國家的法律中規定,男女雙方締結婚姻關係後,女方應該隨夫姓,當今社會,例如日本和美國的女性結婚後大多數都選擇隨夫姓,這與曾經的「妻從夫姓「制度極為相似,人們對女方進行稱呼時以其丈夫姓後加上「夫人「二字為常見。
  • Papi醬孩子隨夫姓,被女權噴,什麼才是真正的女權
    眾所周知,papi醬在她的視頻裡經常提及自己的老公,喜歡叫他"老胡",這樣看,兩人的小孩並沒有隨papi醬(姜逸磊)的姓,而是隨了她老公姓。有網友嘲諷其作為「獨立女性」卻不注重冠姓權,Papi醬因為自己的孩子隨著丈夫姓,被微博的女權大V給撕了,大V認為papi醬既然是獨立女性作為自己人設的,那就不應該孩子隨丈夫姓,孩子應該是隨自己姓。
  • papi醬孩子冠夫姓被罵?外國更可怕!
    誰能想到,沉寂小一年的papi醬,居然因為孩子冠夫姓上了個熱搜。
  • 印度少女帶妹妹嫁中國兄弟倆,婚後隨夫姓生活,如今過得咋樣?
    緬甸是個旅遊型的國家,中國人很喜歡跑到那裡去玩,而且出手非常豪爽,田瑪丫看到中國遊客都那麼有錢,想學習中文把自家的東西賣給中國人,慢慢的她就能與中國人做些簡單交流。不到一年時間,田孟冰就追到了田瑪丫,他們一起回去舉辦了婚禮,田瑪丫還冠夫姓改了現在這個中文名字。田瑪丫婚後生下兩個孩子,為了補貼家用還是要出去工作,有時想起好久沒見到的母親會忍不住流淚,但孩子都太小,她捨不得與孩子分離,除了往娘家寄些生活費不能再做些其他的。
  • 結婚必須改姓?2020年了,日本居然還要求夫妻同姓
    原標題:結婚必須改姓?2020年了,日本居然還要求夫妻同姓 李吳氏、王張氏,這樣的稱呼在中國古代經常出現,古代女子出嫁後,就隨其丈夫姓被稱為某某氏。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冠夫姓逐漸被取消。 實際上,在當今世界範圍內,妻從夫姓仍舊是較為普遍的現象。
  • papi醬孩子「隨父姓」被嘲笑,獨立女性人設遭質疑,罵得很難聽
    此前,papi醬在綜藝節目中表示,自從和老公結婚之後,逢年過節都是各回各家,雙方父母很少來往,在另外一檔節目中她還表示,婚後生活要把自己排在第一位,然後是老公,接著是孩子,最後是父母。papi醬的婚姻觀和愛情觀被很多網友所追捧,於是就給papi醬貼上了「獨立女性」的標籤。
  • 在魔法世界有3位女巫婚後沒有冠夫姓
    對西方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小夥伴應該知道,西方的女孩紙在結婚後,會冠上夫姓,成為XX夫人。例如#哈利波特#中養育了7個孩子的韋斯萊夫人莫麗,韋斯萊就是她的夫姓幾乎魔法世界中嫁為人妻的女巫,都會冠夫姓,包括納西莎·馬爾福、莉莉·波特、貝拉特裡克斯·萊斯特蘭奇等等。那麼,有沒有例外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嘍。很多獨立、幹練、有個性的女孩子,婚後仍舊會保留自己的娘家姓,而在咱們熟悉的魔法世界,就有這樣三位女巫婚。哈粉們能猜出她們是誰嗎?
  • 冠夫姓,為何在西方社會更為普遍?
    「這個現象讓人驚訝,因為這個傳統來自父權制歷史,意味著已婚女性成為男性的所有物之一,」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教授鄧肯(Simon Duncan)說。他一直在研究該傳統。目前沒有法律規定要隨夫姓,但這是大多數英語國家的傳統。西歐大部分地區都效仿,只有西班牙和冰島的女性會保留娘家姓,希臘1983年曾制定法律,規定已婚女性終身保留自己的娘家姓。
  • 恢復「妻從夫姓」到底是與主流世界接軌,還是專家在胡扯?
    如果說「離婚冷靜期」還算有幾分道理的話,那部分專家學者提出的恢復「妻從夫姓」制顯然就有點不靠譜了。就算如其所說,真的是世界慣例,但實行這樣的制度就真能緩解當前面臨的現狀嗎?這個恐怕是相當不靠譜的,要知道當前離婚率高企是有著多重原因的。
  • papi醬冠夫姓被罵「驢」?女性奮鬥的意義不就在於活得更自由!
    結果,有網友站出來點火:「獨立女性的孩子居然隨父姓」,並以「驢」來稱呼papi醬,認為她獨立女性的人設都是假的,已經成「女奴」了。 女性要獨立,就不能結婚生孩子冠夫姓,必須以李莫愁之姿活出與全世界為敵的姿態?
  • 中國才是當今世界女性地位最高的國家
    目前比較一致的觀點是認為經濟越發達,婦女地位越高,當然,宗教國家除外,所以,一般的觀點認為婦女地位最高的國家主要集中於西方發達國家,其實不然,大家或許都沒有想到,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才是當今世界婦女地位最高的國家。為什麼這麼說,至少有三個理由讓世界所有國家都不敢和中國相比。一、是中國婦女的獨立姓名權,僅憑這一點,中國婦女的地位就可以傲視全世界。
  • papi醬孩子隨父姓 偽女權別上綱上線
    最新的案例是,自媒體從業者姜逸磊(papi醬)因為自己的孩子隨夫姓,被認為違背了她以往塑造的獨立女性形象。一些網友使用激烈的言辭指責papi醬的做法,甚至出現了人身攻擊的傾向。一些批評者的邏輯是:生孩子就是不獨立的體現,就算有了孩子,那也是papi醬為自己生的,不是為男人而生,孩子應該隨母姓。
  • 我是女的,不主張我的孩子跟我姓,其實沒什麼意思!
    網友:我是女性,我不主張我的孩子跟我姓,其實沒什麼意思,說真的,我自己百年之後,只上夫家牌位,只有夫家兒孫祭拜我,娘家可能都斷了聯繫了,老表一輩能走動的都算講義氣,我為什麼非要為娘家爭這個姓,而且許多人跟了外公家姓,但是到了孫輩許多人都改回了自己父親姓的,這就是傳統,別說中國封建,外國更嚴格,
  • papi醬因孩子隨父姓惹爭議,被罵上熱搜後,霸氣置頂視頻回應
    而隨後papi醬雖然沒有正式發表文字類聲明回應網上的爭議,但是她將自己一條關於挑刺狂魔的視頻置了頂,疑似回應了廣大網友們對於她孩子隨夫姓這件事的討論。其實一直以來papi醬雖然被定義為網紅,但是她又很明顯不同於一般的網紅,她做的視頻在很多人看來是非常有諷刺意義的,又因為她本人十分優秀,很多時候女生們都將她當作自己的人生榜樣。
  • 孩子隨誰姓,別上綱上線
    近日,某知名視頻博主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日常,卻因網友嘲諷其讓孩子隨父姓而上了熱搜。有的網友直呼「人設崩塌」,認為該博主身為獨立女性,怎麼可以讓孩子跟隨父親姓呢?這件事情委實有點荒謬。按理來說,孩子跟誰姓,人家父母自己決定就好了,實在沒必要上綱上線。然而在評論區,不少網友卻開啟了嘲諷模式,甚至有向網絡暴力方向發展的苗頭。一直以來,該博主的一些關於人生觀、婚姻觀和價值觀的「另類」解讀,受到一些網友追捧,並因此被貼上「獨立女性」的標籤。此次也正是因為部分網友認為其讓孩子隨父姓導致「獨立女性」的人設崩塌,才引發如此大的爭議。
  • papi醬孩子隨父姓被群嘲,上古八大姓都隨母姓豈不是要滅族?
    隨後,這件事就在網絡上炸開了鍋……直接上升到了女權、平權、獨立女性上去了。 難道這幾個姓的人就不能讓孩子隨父姓了嗎? 那麼請問這八個姓是怎麼傳下來的,或許大部分也是隨父姓傳下來的吧? 都隨母性豈不是要滅族?? 比如男方姓姬,女方姓張。
  • papi醬孩子隨父姓引爭議,中國的「冠姓權」背後究竟是什麼?
    近日,網絡紅人papi醬在微博上分享自己做母親的辛苦,沒想到卻引發軒然大波。向來標榜獨立女性的papi醬,卻讓自己的孩子冠了父姓。一時間,關於女性「冠姓權」的爭論在網絡上硝煙再起。早在今年3月,就有一位女網友在微博上發文稱,因和丈夫搶奪孩子的冠姓權失敗而離婚引發網絡熱議。#隨母姓 這一話題在近年來不斷發酵,姓氏真的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