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回顧|曹勁:南粵古驛道5周年——積澱與升華

2020-12-21 廣州日報

南粵古驛道5周年——積澱與升華

曹勁(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館員,南粵古驛道歷史遺存修繕指導委員會委員)

南粵古驛道的路網形成過程其實是文明的演進過程,是國家統治的重要手段,南粵古驛道的歷史反映了嶺南獨特地域文化形成情況,以及嶺南地區地方知識上升到國家認同構建的演變歷程。

南粵古驛道行動開展5周年以來,通過「以道興村、以道興粵」理念引領的具體實踐。南粵古驛道被現代交通體系拋棄以後,它們往往被覆蓋與切割,或是被遺忘在粵北粵西的大山深處,保存狀況不容樂觀,曾因道路而興旺的古城鎮、古村落陷入了貧困,傳統文化失去傳承。在此情況下,廣東省啟動了古驛道保護與活化利用工作,在「三師」志願者先行引導下,使得項目最終成為政府倡導、專業志願者支撐、部門無私合作和資源共享、社會大眾參與的系統性、綜合性項目,圍繞著古驛道開展的各項活動對整個廣東省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發揮了巨大作用。

總結5年的經驗,南粵古驛道活化利用運用了以下方式:

(1)串珠成網,綴連起遍布嶺南大地的千近處遺產。南粵古驛道的遺產構成類型主要分為四類,首先是古道和交通史跡,古道本體,包括古驛道及其相關附屬設施;二是城市與村落史跡,反映聚落與古驛道之間的互生關係;三是商品生產與貿易史跡,反映「南粵古驛道」在區域交流中所承擔的經濟職能;四是多元文化史跡,反映「南粵古驛道」在區域交流中所承擔的文化職能。南粵古驛道猶如穿透時空的經緯,將中原翻越南嶺實現移民、開發、政治經濟往來的宏大歷史進程展現於當代。

(2)多部門聯動、全社會共享。在南粵古驛道上首先開展是戶外賽事,選擇具有一定規模和歷史背景的古驛道以及傳統村落作為定向越野的體育賽事場地。經過幾年來的培育,賽事在不斷的成長,從一開始只能邀請省內大專院校的學生參加,到去年已經成為有國際背景的賽事。二是選擇合適的活動主題,持續開展文化之旅,比如舉辦了尋找葛洪足跡千人徒步、文創大賽,舉辦面向中學生驛道遊學講座和研學活動,持續舉辦驛道遊學少兒繪畫大賽。

(3)以古驛道為空間載體形成常態化維育工作。2017年,廣東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指引和標準,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古驛道和歷史文化節點作為示範段,通過示範段建設,為全省工作樹立了典範。此後,每年新增8-10個左右示範段,各地按照示範段建設內容對屬地的古驛道進行活化利用,包括驛道本體修復、沿線遺存修復、連接線建設、標識系統建設等。在示範段建設的模範作用下,逐步開始對市縣內的其他古驛道進行系統的保護活化工作,從剛剛開始的「三師」引領,到第二階段的省市縣聯動配合,後續逐步下沉到市縣,成為常態化工作。

除了回顧付出的努力以及所獲得的成就外,還需要思考古驛道未來的發展。從工作的層面而言,經過五年實踐,古驛道衍生出很多品牌,包括定向大賽、文旅大賽、少兒繪畫大賽等,從工作機制的角度來說它也存在著逐步轉型的過程,工作責任主體也將逐步下沉到各縣市。未來我們需要對整個南粵古驛道保護和利用進行學術的提煉,包括歷史資源梳理、概念提煉、價值闡述等方面,甚至可通過完善研究推動其成為「古道學」這一專業學科。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陳文杰

相關焦點

  • 2020年南粵古驛道「Hello 5G杯」定向大賽總決賽昨在汕頭打響
    昨日(11月21日)下午,2020年南粵古驛道「Hello5G杯」定向大賽總決賽在汕頭市金平區的小公園及「世界記憶名錄」僑批紀念地西堤公園進行了短距離個人賽項目的爭奪。據悉,本站賽事也預示著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五周年隆重上演,其賽事品牌化與全民健身普及化成效顯著。
  • 2020年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總決賽汕頭南澳島舉行
    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組委會供圖   中新網汕頭11月22日電 (記者 唐貴江)11月21-22日,2020年南粵古驛道「Hello5G杯」定向大賽總決賽(汕頭·南澳島站)暨大美南澳活力海島「旅遊+」啟動儀式在汕頭市南澳縣南澳島成功舉辦,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辦賽5周年圓滿收官。
  • 全省各地598名少年兒童齊聚開平,執筆繪畫傳承南粵古驛道文化
    全省各地598名少年兒童齊聚開平,執筆繪畫傳承南粵古驛道文化 2020-12-20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粵古驛道2020廣東省定向賽(大良站)即將開賽
    在定向賽中品味文化  珠江商報訊 記者李芸 通訊員盧柏奇報導:12月20日,南粵古驛道·2020年廣東省定向公開賽 (順德大良站)將在順德體育中心啟動,賽事將結合順德的歷史文化、人文風俗、自然風光等資源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
  • 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三度「跑」進從化,助力從化打造粵港澳大灣區...
    10月17日晚,2020年南粵古驛道「Hello 5G杯」定向大賽(第五站·廣州從化)在廣州市從化區溫泉鎮正式開賽。 近年來,我區大力推進南粵古驛道保護與開發工作,同時,也通過賽事活動的帶動,活化利用古驛道資源,助力打造古驛道旅遊線路和古驛道體育文化活動品牌,相關賽事活動帶動全域旅遊
  • 「藝道遊學--中國南粵古驛道第四屆少兒繪畫大賽」全省總決賽在...
    12月20日上午,「藝道遊學--中國南粵古驛道第四屆少兒繪畫大賽」全省總決賽在開平市塘口鎮舊墟糧倉拉開帷幕,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陳杭、江門市副市長賴燕芬、開平市領導陳杰文、張偉業等出席了賽事開幕式。
  • 「藝道遊學——中國南粵古驛道第四屆少兒繪畫大賽」全省總決賽在...
    12月20日上午,「藝道遊學--中國南粵古驛道第四屆少兒繪畫大賽」全省總決賽在開平市塘口鎮舊墟糧倉拉開帷幕,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陳杭、江門市副市長賴燕芬、開平市領導陳杰文、張偉業等出席了賽事開幕式。
  • 南粵古驛道第四屆文創大賽評選出六件年度大獎作品
    文創大賽建立"反哺"機制助力鄉村振興南粵古驛道第四屆文創大賽舉行年度大獎評選樟林古港漆器茶葉罐、潮州木雕系列紅包、皮影耳飾……1月12日,南粵古驛道第四屆文創大賽在廣州舉行了年度大獎評選活動,18個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內涵與實用價值的優秀分站作品參選。本次大賽對部分作品進行了落地推廣,建立起"反哺"機制,讓文創產品的銷售所得"反哺"鄉村。"
  • 「藝道遊學·中國南粵古驛道第四屆少兒繪畫大賽」全省總決賽在...
    江門日報訊 (記者/翁丹萍) 昨日(12月20日),2020年「藝道遊學·中國南粵古驛道第四屆少兒繪畫大賽」全省總決賽在開平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青少年齊聚塘口鎮糧倉廣場進行創作,用畫筆傳播僑鄉文化。據了解,南粵古驛道是歷史上嶺南地區對外經濟往來、文化交流的通道,是廣東歷史發展的重要縮影和文化脈絡的延續。開平市提出全域旅遊驅動型鄉村振興模式,通過對古驛道沿線歷史文化資源的整合,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並將鄉村旅遊與傳統文化保護相結合,促進古驛道沿線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經濟發展。
  • 400多年的歷史:五華這裡竟藏著一條古驛道
    在五華境內,有一條古道由來已久,那被深深淺淺的腳印打磨光滑的粗糲石板,在歲月的縫隙中揉成一段段歷史,恍若隔世,這便是,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大眉山古驛道,一起跟隨記者的腳步去掀開古驛道塵封的歲月:【現場記者:大家好,記者現在所在的位置位於岐嶺、雙頭與龍川的交界處,大眉山古驛道,究竟這裡都流傳著那些古老神秘的傳說呢,跟著記者的鏡頭一起去探秘吧
  • 閩清的古驛道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這些閩清的古驛道。路寬5~6尺,部分路段鋪砌石頭。另到文定折南,經旗峰、洪安、上汾、溪東、蓮宅、下莊、坪街、七都隔、下坂、八都、佳壟,至永泰的霞拔,路段大部鋪砌石頭。閩清縣城——尤溪全長130公裡,縣境內長40公裡。
  • 江海區「南粵春暖」招聘會首批14家企業名單公布
    江海區「南粵春暖」招聘會首批14家企業名單公布 2020-01-22 1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5周年! - 5周年!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5周年!給予肯定重慶發布、人民網重慶頻道聯合重慶市中新示範項目管理局推出「圖說中新互聯互通項目5周年」手繪長圖帶你一圖回顧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實施5年來的重大時刻!
  •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古驛道,有「嶺南第一關」美譽,位於廣東交界處
    今天,筆者要和朋友們分享的是我國至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驛道。梅關古道是翻越大庾嶺、位於江西省大餘縣與廣東省南雄市交界處,相傳是根據南遷越人首領梅絹的姓氏命名的。梅關古道歷史悠久,據筆者了解,梅嶺設關始於秦朝。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其策略是對北方築長城以南雄梅關防禦匈奴,對南方則開關道,積極開發嶺南。
  • 執行亮劍 南粵執行風暴再升溫
    執行亮劍 南粵執行風暴再升溫 2020-12-10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Pick古驛道上的「甜心擔當」,是初戀的感覺|重走成渝古驛道·安仁...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邊鈺 鄭志浩)一條古驛道,濃縮千年商賈事,裝滿了尋常人家生活的酸甜苦辣。如果要問,成渝古驛道上,最甜的一段路是哪裡?位於「甜城」內江市中區的安仁驛段可謂是實至名歸的「甜心擔當」。
  • 湘西舊事:浦市古驛道逸聞
    來源:團結報 文/唐正鵬 圖/唐正海 高山坪古驛道東起瀘溪浦市古鎮,西連名城鳳凰、吉首乾州古城,總長約八十五公裡。據湖南省文物局有關專家考證,此驛道始建於明代洪武和萬曆年間,距今約650年歷史,古驛道在瀘溪縣境內長達三十多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