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域遼闊,疆土跨越寒溫帶、溫帶、亞熱帶、熱帶幾個截然不同的氣候帶,複雜的生態類型導致形成品種結構互不相同的葡萄栽培區。我國是世界葡萄主產國之一,根據我國葡萄栽培現狀、適栽葡萄種群、品種的生態表現,以及溫度、降水等氣候指標,可將全國劃分為7個主要的葡萄栽培區,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東北中北部葡萄栽培區
本區包括吉林、黑龍江兩省,栽培面積和產量約佔全國總量的3%和2.4%。屬於寒冷半溼潤氣候區,要採用抗寒砧木栽培,冬季枝蔓下架埋土防寒,較適宜發展特早玫瑰、紫玉、紫珍香、京亞、乍娜、風凰51、京秀、87-1、碧香無核等早、中熟葡萄品種,以及巨玫瑰、藤稔、香紅、香悅、巨峰等中晚熟葡萄品種。
2.西北部葡萄栽培區
本區包括新疆、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五省(區),栽培面積和產量約佔全國總量的27.4%和24.19%。屬乾旱和半乾旱氣候區,主要靠河水、雪水灌溉栽培葡萄。新疆是我國葡萄生產第一大省(區),栽培面積和產量約佔全國總量的22.3%和21.19%。主要品種是制幹葡萄無核白(佔80%),還有無核白雞心、蜜麗莎無核、黎明無核、裡扎馬特、紅提秋黑、紅高等鮮食葡萄和赤霞珠、品麗珠、梅鹿特、黑比諾、霞多麗、雷司令、貴人香等釀酒葡萄,鄯善縣和吐魯番縣的葡萄釀酒業發展迅速。
南疆產區包括和田、喀什、阿克蘇、阿圖什等地區,主栽品種有和田紅、紅提、秋黑、紅高、聖誕玫瑰、義大利等。北疆產區包括石河子、奎屯、烏蘇、精河、烏魯木齊、昌吉、克拉瑪依及伊犁地區,適宜發展早、中熟品種,鮮食葡萄有喀什喀爾、香妃、玫瑰香、粉紅太妃、裡扎馬特、巨峰等,釀酒葡萄有味霞赤、品麗珠、梅鹿特、黑比諾、貴人香、雷司令等。
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四省(區)的葡萄栽培面積和產量約佔全國總量的5.01%和2.2%,除隴東高原和隴南地區有溫帶到亞熱帶氣候特點外,其他地區的葡萄栽培均採用抗寒砧木,冬季需要埋土防寒,主要品種有乍娜、裡扎馬特、京超、紅提、巨峰、龍眼、馬奶、無核白、瑞必爾、無核白雞心、寶石無核等鮮食葡萄和貴人香、雷司令、黑比諾、法國蘭、佳裡釀等釀酒葡萄。
3.黃土高原葡萄栽培區
本區包括山西、陝西兩省,栽培面積和產量約佔全國總量的6.5%和4%,除漢中地區屬亞熱帶溼潤區外,大部分地區氣候溫暖溼潤,少數地區屬半乾旱地區。以鮮食葡萄為主,主要品種有巨峰、藤稔、乍娜、裡扎馬特、粉紅太妃、玫瑰香、無核白雞心、紅提、黑大粒、紅高、香悅、巨玫瑰、紅義大利、瑞必爾等。
4.環渤海灣葡萄栽培區
本區包括遼寧省的瀋陽、鞍山、營口、大連、錦州、葫蘆島,河北省的張家口、唐山、秦皇島、滄州、廊坊、石家莊,山東省的煙臺、青島,北京市的延慶、通州、順義、大興區和天津市的漢沽區,是我國最大的葡萄產區,栽培面積和產量約佔全國總量的36.2%和44%。主要品種有龍眼、玫瑰香、巨峰、紅提、秋黑、牛奶、裡扎馬特、京亞、康太、紫珍香、香悅、巨玫瑰、夕陽紅、奧古斯特、玫瑰香、特早玫瑰、乍娜、義大利、紅提、無核白雞心、87-1、風凰51、普列文玫瑰等。
5.黃河故道葡萄栽培區
本區包括河南、山東省魯西南地區、江蘇北部和安徽北部,栽培面積產量約佔全國總量的10.9%和12.6%。除河南南陽盆地屬亞熱帶溼潤區外,均屬暖溫帶半溼潤區。主要鮮食葡萄品種有紅提、秋黑、瑞必爾、黑大粒等,制汁葡萄品種有康可、康拜裡爾等,釀酒葡萄品種有佳裡釀、白羽、赤霞珠、貴人香等。
6.南方葡萄栽培區
本區包括安徽、江蘇、浙江、上海、重慶、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市)的大部分地區,栽培面積和產量約佔全國總量的11%和和9.5%,為亞熱帶、熱帶溼潤區。主要品種有巨峰、藤稔、先鋒、康太、京超、紅瑞寶、吉香、希姆勞德、黃義大利、聖誕玫瑰、瑞必爾、黑大粒、美人指、潘諾尼亞、乍娜等。
7.雲、貴、川高原葡萄栽培區
本區包括雲南省的昆明、楚雄、大理、玉溪、曲靖、紅河州等地區,貴州的西北河谷地區,四川省西部馬爾康以南、雅江、小金、茂縣、裡縣和巴塘等西部高原河谷地區,栽培面積和產量約佔全國總量的5%和3.4%。主要鮮食葡萄品種有鳳凰51、乍娜、無核白雞心玫瑰香、巨峰等,釀酒葡萄品種有梅鹿特、赤霞珠、霞多麗、白玉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