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優品赴美上市,但「十元店」的危機你嗅到了嗎?

2020-12-18 澎湃新聞

名創優品卻憑藉著「十元店」走向了納斯達克。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有品牌綜合零售商。它的成功是由合伙人制的運營模式和短路經濟共同決定。上市的同時焦慮也同時存在,產品質量與侵權問題並存。

摘要

本文作者:寧缺

曾經的兩元店不見了,最大的十元店卻即將要上市了。

從名創優品誕生之日,市場上對於它的評價就兩極分化,有人說它偽日系,產品質量差,也有人說它包裝簡潔,物美價廉。

儘管背負著一身罵名,可名創優品卻憑藉著「十元店」走向了納斯達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名創優品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有品牌綜合零售商。

但是即使上市之後,名創優品的路也並不好走,而名創優品背後大大小小的「十元店」更是連養活自己都難。

名創優品上市 為什麼「十元店」能打天下?

9月24日,名創優品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書,股票代碼為「MNSO」,計劃在紐交所上市、募資1億美元。

名創優品全球價值零售商主打大眾化的時尚消費,產品範圍涵蓋家居日用品、小型電子產品、美妝護膚品等11個品類,超8000個核心SKU,以簡潔大氣的包裝和低廉的價格深受年輕人喜愛。

而名創優品在大多數消費者心中,更接地氣的名稱叫做「十元店」。這些「十元店」大多都是由往期的精品店,快時尚,百貨店轉換而來的。拿名創優品來說,它也和哎呀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但傳統精品店模式存在很多弊端,現在已經不常見了。比如以前精品店為了節省店鋪店租金總是開在比較角落的位置,而店內的選品也比較狹隘,除了青年少女之外,很少能吸引到其他顧客群體。同樣的,它們也逐漸被市場淘汰。

而接替它們的,就是現在流行的「十元店」,例如熙美誠品、優尚誠品、韓流尚品、優宿優品、mumuso、MIDIO、生活無憂,2358,T館等等,它們不再著眼於女性這個單個群體,反而將人群擴展至全民。種類也不再局限,從女裝走到家具好物,選址也往客流量大的地方走,能上一樓就不去二樓,大量入駐各大街鋪與商場。

眾多十元店為何名創優品能率先上市?

儘管「十元店」眾多,但也並不是每家「十元店」都能賺到錢的,今年疫情以來,倒了很多一批又一批的快時尚精品店,那麼和那些還在掙扎的十元店相比,為何名創優品能夠率先上市呢?

起步早,擴張快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名創優品成立於2013年,由中國企業家葉國富和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共同創辦,定位於面向年輕人的生活好物集合店,主打優質低價,隨後便開始了快速擴張之路。

目前,全球門店超過4200家,其中直營門店只佔比3.1%,第三方門店佔比高達96.9%,第三方門店包括加盟店和經銷商門店。中國是名創優品最大的市場,門店超2500家。

但是能夠在短期內做的這麼成功,離不開以下這兩種模式的加持。

合伙人制的運營模式

名創優品把加盟商稱作「零售合作夥伴」,這一模式類似連鎖店的特許經營,加盟商承擔商店的開業資本支出和商店運營費用,名創優品有償向加盟商提供商店管理和諮詢服務,店內銷售收益由名創優品和加盟商平分。

截至2020年6月30日,商品銷售收入為81億元,佔比89.7%,向加盟商收取的「許可費,基於銷售的特許權使用費以及管理和諮詢服務費」為5.9億元,佔比6.6%。

名創優品不自建工廠,不自建倉庫,甚至不用自己開店,通過一個品牌整合上下遊。這種模式下,名創優品本身不用承擔店鋪經營風險,只要店鋪夠多,就能產生規模效應。輕模式使得名創優品快速增長。

短路經濟

短路經濟其實就是銷售的周轉期極短,秘訣就是數量+低價,哪怕利潤極低,產品檔次低,只要銷量極其大,也可以理解為薄利多銷。

名創優品採用大規模的直採方式,可以將代工廠的成本最低化,貨品從工廠直接到店鋪,省去了中間周轉的成本,這是價格低廉的重要原因。

創始人葉國富曾將名創優品的打法總結為「三高三低」,即「高顏值、高品質、高效率;低成本、低毛利、低價格」,儘管說起來簡單,但是真正能這樣去打市場的還真沒有多少。

首先需要有強大的背景支持,名創優品的成功離不開背後資金的支持,名創優品獲得騰訊與高瓴資本10億元戰略投資,騰訊和高瓴資本旗下基金分別持股5.4%。只有資金充裕,後顧無憂,名創優品對供應商才有談判的籌碼。

其次強大的供應鏈和門店管理能力,才是名創優品脫穎而出的根本。「以量制價+買斷定製+不壓貨款」使得名創優品的商品價格很便宜。規模化採購降低成本,買斷版權形成獨家貨源,最快15天回款摸準了工廠帳期長的痛點,吸引來了大牌OEM工廠和知名品牌供應商。

商品成本便宜了,低價才能賣出,周轉率才高;周轉率高才有利潤,有利潤才能擴張;名創優品的店鋪多了,用戶量才大。 「資金-貨量-價格-利潤-拓展-用戶」循環不息,形成了名創優品的護城河。而普通的十元店,是沒能力做到這些的,光是從供應商拿貨那裡,十元店就開始「受制於人」。高價拿貨,高價賣貨,選址偏僻,客流量不多,營銷不到位,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高更新頻率也是名創優品的的獨特護城河。名創優品更新商品的周期只有7 天,每周都會有大量的新品上線,緊跟消費潮流,這是它們留住年輕人的獨特方式。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財年中,名創優品每月新推出約600個SKU。

而在營銷方面,名創優品也更加善於運用網紅營銷。經常可以在小紅書,B站,微博上看到類似於「名創優品不得不買的十件好物」,「名創優品彩妝大測評」。與IP聯名也是名創優品的營銷方式。目前名創優品基本維持每年進行 4 次以上的 IP 聯名企劃。

但是,名創優品卻並不是從此高枕無憂。

名創優品「沉重」上市 十元店」們的集體焦慮未解

其實,名創優品在現在選擇上市也是迫不得已的。

一方面,快速擴張之下,名創優品尚未盈利。根據招股書信息顯示,2019年GMV達190億元,營收94億元,虧損2.9億元;截至6月30日的2020財年,名創優品營收90億元,虧損2.6億元。缺乏資金是阻礙名創優品持續擴張的重要因素,而不繼續擴張,名創優品的營收就難以增長。

另一方面,資金鍊斷裂,收款困,這也是此時名創優品計劃赴美上市的關鍵因素。由於給供應商的付款延遲,供應商、加盟商和其他業務合作夥伴的供應鏈一旦中斷,後果就不堪設想。

對於名創優品來說,單店營收已經很難再往上走,想要持續增長,還是得總體擴張。但是,這並不表示每一個店鋪都賺錢。由於貨物單價低,店鋪選址就特別重要,因為客單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賺錢與否,那麼在低線城市開店的就比較吃虧。

而且快速開店並不容易。在國內部分地區市場已經飽和,在海外開店擴張成為名創優品保持增長的路徑。但是受疫情影響,相較2019年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名創優品今年在中國的同店銷售額下降了32.6%,在海外市場的門店關閉了20%以上。

而且,名創優品自身的產品也屢次出問題,擾動著消費者對於名創優品的信心。名創優品的產品多是委託代工廠進行生產,在質量上很難保證。之前就有名創優品MINISO雨後茉莉香水的產品不符合規定,其生產代工廠還被廣東省藥監局處罰。

而且就在招股書發布的同一天,上海藥品監管局發布抽檢質量公告稱,在名創優品的可剝指甲油內檢出2B類致癌物三氯甲烷,超出國家標準限值1472倍。

除此之外,高頻率更新的背後也涉及著大規模的侵權問題。曼秀雷敦、樂扣樂扣都曾起訴名創優品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深圳設計師品牌finerworld也指責名創優品抄襲該品牌產品。高頻率更新的背後名創優品很難避開侵權官司。

在招股書上,名創優品表示上市後所募集的資金將用於拓展門店和零售網絡,優化倉儲物流,加強數位化運營。

對於名創優品來說,好歹上市之後能夠解燃眉之急,但它背後的那些「十元店」們,卻還有著無法解決的集體焦慮。對於「十元店」們來說,向上不成,向下不成是名創優品所代表的的「十元店」們現在的真實寫照。

在市場飽和的情況下,下沉市場是個很好的去處。但是卻面臨著本地生活的衝擊,巨頭們入局社區團購的戰爭越來越激烈,隨之而來的將是一輪新的補貼大戰,在如此方便的社區裡,線上線下被打通,最後一公裡都成為巨頭廝殺地,名創優品的「十元模式」還有多少競爭力呢?

其次,「十元店」們也面領著電商的衝擊,如今電商的普及度越來越高,下沉市場用戶也喜歡在網上下單,通過電商平臺產生的消費額正在增加,「十元店」的便宜已經不佔優勢,如何才能夠保持住自己的獨特魅力,是「十元店」們必須思考的。

而向上發展呢?「十元店」們也幹不過高端品牌無印良品和LOFT,相比於毛利率常年維持在45%左右無印良品來說,「十元店」們如果光靠快消,它的毛利率就永遠上不去。並且圍繞它們「偽日系、品質差、low」的差評也始終揮之不去。

保留原地不動呢,也不行。這個賽道上,「十元店」們的競爭太激烈了,而且沒什麼行業壁壘,隨時可以被人替代。

儘管在2019年GMV達到了190億元人民幣,但名創優品仍然面領著很多內憂外患,而在本地生活,電商的衝擊下,「十元店」能開多久也要打上一個問號。

原標題:《名創優品赴美上市 但「十元店」的危機你嗅到了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名創優品赴美上市 但「十元店」的危機你嗅到了嗎?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名創優品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有品牌綜合零售商。 但是即使上市之後,名創優品的路也並不好走,而名創優品背後大大小小的「十元店」更是連養活自己都難。 名創優品上市 為什麼「十元店」能打天下?
  • 名創優品如何從「十元店」走上赴美上市路?
    北京時間9月24日凌晨,名創優品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IPO招股書,擬於紐交所上市,代碼為MNSO。此次IPO承銷商為高盛和美銀證券。  名創優品此次赴美上市的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擴張全球門店和零售網絡,升級倉儲和物流網絡、進一步提升數位化運營系統等。
  • 阿里入局,名創優品赴美上市……你看不上的「1元店」「10元店...
    來源:證券時報網被稱為「中國最大十元店」的名創優品赴美上市,引起市場關注。最新消息指出,名創優品計劃把美國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價格定在指導價上方,定於20美元。根據公司9月遞交的招股書顯示,名創優品計劃以16.50美元-18.50美元的價格出售3040萬股美國存託股票,對應市值為50.16億至56.24億美元。其實,靠低價生意做成巨頭的故事屢見不鮮,而類似的10元店、1元店究竟能走多遠?
  • 阿里入局,名創優品赴美上市...你看不上的「1元店」「10元店...
    被稱為「中國最大十元店」的名創優品赴美上市,引起市場關注。最新消息指出,名創優品計劃把美國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價格定在指導價上方,定於20美元。根據公司9月遞交的招股書顯示,名創優品計劃以16.50美元-18.50美元的價格出售3040萬股美國存託股票,對應市值為50.16億至56.24億美元。
  • 赴美上市的名創優品這次能推進成功嗎?
    你逛過「十元店」嗎?「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不要九十八,不要九九八」「江南皮革廠倒閉了……」看到這些熟悉的話語,你的腦子裡是不是有聲音了?隨著物價的增長,以前的「兩元店」慢慢發展成現在的「十元店」,各種街邊陳列雜亂的小鋪子,也逐漸發展起了規模——比如我們熟悉的「中國最大十元店」MINISO名創優品,近期就赴美提交了招股書,準備上市了。
  • 7年開店4222家,「十元店」名創優品的百億生意經!
    壹 七年前,在廣州名創優品開了第一家店;七年後,相信沒人會想到一家「十元店」能開店4222家;創造出上百億的財富,GMV高達190億的上市公司! 9月23日(美東時間),名創優品(MNSO)已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說明書,擬赴紐交所上市,募資1億美元,IPO承銷商為高盛和美銀證券。
  • 「十元店」名創優品赴美IPO:百億營收靠加盟,毛利率超30%
    2013年,名創優品在廣州開出了第一家門店時,人們大概無法想像,一個與街邊10元店有著同類基因的零售店,會創造出一個年入90億,全球門店4200家的上市公司。
  • 從賣飾品的哎呀呀起家,中國最大「十元店」名創優品赴美IPO
    9月24日,中國最大的『十元店』名創優品正式提交美股上市招股書,也就是說這家小小十元店離上市只差臨門一腳。 在電商廝殺的時代談線下零售似乎是一件很落伍的事情,所有大佬都夢想在線上零售業搶佔出一塊屬於自己的蛋糕,此時的線下零售似乎註定要走下坡路了。
  • 名創優品紐交所上市,「10元店」急需新故事
    不過他大概沒有想到的是,從遞交IPO招股書之後的20天左右時間裡,名創優品深陷質量風波,隨後又被討論上市前夕遭到阿里「一元店」的襲擊。這家「十元店」上市之路,似乎沒有得到太多祝福,並且諸如「病態上市」、「尷尬上市」等詞彙頻繁出現在各大社交平臺之中。不過,對名創優品來說,更需要面對的是新的市場環境。
  • 美國上市12天「十元店」名創優品著急了
    發布會上,除了宣布以「十倍的價格召回問題產品」,表明清除問題產品的決心,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還表示,公司將構建「1+1+1質量管控機制,將品質戰略作為第一戰略。所謂1+1+1,是三道品質保障的關口,即自檢、他檢和國檢。名創優品將組建「質檢實驗室」,擴容全體系的質量團隊,以實施自檢。同時,將邀請全球頂級第三方產品檢測機構,在產品上市前進行「他檢」。
  • 名創優品要上市:揭秘「十元店」的百億生意
    而在大多數消費者心中,名創優品更接地氣的形象是 商場、地鐵口的升級版「十元店」,一個有著日式風格的低價雜貨鋪。 就是這麼一個「 超過95%的產品價格低於50元」的日用百貨店,成為了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全球最大的生活方式產品零售商」。2013年,名創優品在廣州開設第一家商店,建立了品牌「MINISO」。
  • 連年虧損「十元店"名創優品赴美上市,指甲油致癌物超標1400倍
    研究員 徐佳佳  9月24日,名創優品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了招股書,計劃在紐交所上市,募資1億美元,股票代碼「MNSO」,IPO承銷商為高盛和美銀證券。  巧合的是,一天之前,根據上海藥監局披露的公告顯示,名創優品被爆出指甲油致癌物超標1400多倍,引起消費者和市場投資者極大關注。
  • 名創優品赴美上市,「低價精緻」的人設還能維持多久?
    名創優品的零售網絡在全球鋪展開來。然而,「低價好貨」的背後所暴露出的種種問題——門店滑坡、質量危機、營銷成本水漲船高,始終讓名創優品立於危險之境。上市,對於名創優品來說,或許意味著它迎來了最巔峰的時刻,也可能是到了最艱難的時候。
  • 名創優品變貴了,但「十元店」魔法依然
    這家打著「日本快時尚設計師品牌」旗號的廉價時尚休閒百貨零售商,煞有介事地為每件商品都配備了日文說明,即使有些描述日本人也看不太懂;從洗面奶、面膜、噴霧到口紅、香水,名創優品的低價美妝產品或多或少都能在資生堂、雅漾、香奈兒、迪奧等國際品牌身上找到相似點。 到底是日本名牌還是國產山寨店? 這是長期纏繞在名創優品身上最「直擊靈魂」的問題。
  • 名創優品上市,10元線下店,夾縫之下的立足點
    在業界一片唱衰聲之中,名創優品於15日正式登陸紐交所,上市首日股價上漲了4.4%,總市值超63億美元。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10元店,雖然完成了赴美上市進程,但輿論普遍對名創優品未來的存疑。
  • 名創優品敲鐘上市,估值超370億的「全球最貴十元店」誕生
    「樓上有個腸粉店,晚上加班後我就去吃,只要4塊錢,加個雞蛋6個塊錢。」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在上市敲鐘儀式上最先提到是公司樓上的粉腸。鐘聲敲響之後,當年那個從湖北十堰坐了20多個小時的綠皮火車來到廣州,車兜裡只剩下200多元錢的窮小子,身價已達數百億。
  • 「十元店」名創優品要上市了:創始人身價超150億 又一個商業傳奇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中國最牛「十元店」要上市了!創始人身價超150億,又一個商業傳奇這家國內最牛「十元店」,也要上市敲鐘了?十元小店7年全球開店4200家不知何時,街邊或商場隨處可見紅底白字的商標,「名創優品」的身影已經遍布全國多個城市。可對於這家「十元小店」的出現時間,相信大多數人並沒有確切印象。
  • 左手加盟右手貸款 「10元店」名創優品登陸紐交所
    2020年10月15日,中國最大「10元店」名創優品,正式在紐交所敲鐘上市,定價20美元,高於此前16.5-18.5美元的定價區間,總發行3040萬股ADS,開盤較發行價漲超20%,市值超過70億美金。紐交所上市之後,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富國的身家隨之水漲船高,增加至逾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6億元。
  • 阿里系一元店VS騰訊系名創優品十元店:資本與供應鏈誰勝出
    隨著名創優品10月15日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中國的「一元店、十元店」生意同樣開始讓世界矚目。這意味著成立7年的時間,名創優品的門店數量已經是成立34年的Dollar tree的三分之一強。名創優品此次赴美上市募集資金的用途中,也將擴張全球門店和零售網絡放在首要位置。葉國富坦言,「因為疫情,大量位置良好、租金低廉的優質物業空置,機會不容錯過」。
  • IPO雷達|「十元店」只是噱頭,名創優品賺錢法寶其實是加盟商
    記者 | 袁穎琪編輯 | 陳菲遐1中國最有名的「十元店」名創優品(MNSO)已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說明書,擬赴紐交所上市,IPO承銷商為高盛和美銀證券。擬募資額1億美元的名創優品成立於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