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廣東人均期望壽命78.4歲 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基本達發達...

2020-12-21 中國網新聞中心

12月3日,國家衛健委就廣東省「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工作進展成效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廣東省衛健委主任段宇飛介紹相關情況。中國網 楊佳 攝

中國網12月3日訊(記者 彭瑤)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飛在國家衛健委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廣東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公益性公平性可及性、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城鄉居民看病就醫體驗、公共衛生治理水平和居民健康水平明顯提升。

段宇飛表示,廣東省醫療衛生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重由2015年的7.2%增長到2019年的9.1%。全省醫療衛生機構總數、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數、醫師數,分別比2015年增長11.5%、17.7%、20.4%。居民10分鐘以內到達最近醫療點比例達86.8%,較「十二五」末增長11.9個百分點。

2019年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崗職工數、高級職稱人數、本科以上學歷醫生總量,分別較2015年增加28.8%、57.1%和83.3%。2020年上半年縣域內住院率達到86.9%,其中11個縣(市)達到90%以上,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智慧就醫服務覆蓋100%的三級醫院、90%的二級醫院,「一鍵診療」「一站會診」重塑診療流程,「一碼通用」「一體服務」改善就醫體驗。

重大疫情監測預警、風險評估、流病調查、檢驗檢測、應急處置機制不斷完善,廣東抗疫工作得到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充分肯定。

人均期望壽命由2015年77.1歲提高到78.4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分別從2015年的11.56/10萬、2.64‰下降到11.22/10萬、2.08‰,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基本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相關焦點

  • 江蘇人均預期壽命78.27歲 各項健康指標居全國前列
    記者從16日在張家港召開的「健康江蘇建設現場推進會」上獲悉,我省不斷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提升健康服務水平、持續改善健康環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健康江蘇」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今年1月,省政府印發《落實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健康江蘇建設的實施方案》,將「健康中國」15個專項行動與江蘇實際相結合,組織實施25個專項行動。
  • 國家衛健委: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
    來源:澎湃新聞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消息,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統計公報,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比2015年提高0.96歲,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人均預期壽命的延長見證了「十三五」時期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的不斷提升。
  • 【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國家衛健委發布統計公報,2019...
    文 / Becky2020-10-15 09:28:14來源:FX168 【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國家衛健委發布統計公報,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見證了「十三五」
  • 北京去年人均期望壽命達82.31歲
    北京去年人均期望壽命達82.31歲 2020-12-19 03:07:11 參與互動   去年本市人均期望壽命達82.31
  • 中國寶「藏」|西藏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0.6歲
    來自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數據顯示,西藏的人均期望壽命從西藏和平解放初期(即1951年)的35.5歲提高到了70.6歲。2012年至2019年的7年間,西藏人均期望壽命提高了2.4歲。今天的西藏,越來越多的老人像巴珠一樣,實現了長壽願望,僅德慶鎮70歲以上老人就有375人。
  • 2019年北京人均期望壽命82.31歲 居民健康指標達發達國家水平
    人民網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鮑聰穎)12月18日下午,在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健康北京建設專場上,北京市衛健委黨委書記、副主任(兼)鐘東波介紹,2019年,北京市人均期望壽命82.31歲,比「十二五」末的81.95歲增加0.36歲,孕產婦死亡率4.12/10萬,嬰兒死亡率1.99‰,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2.3%,
  • 2019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是77.3歲,不是說「您能活77.3歲」
    按照國家衛健委公開的信息,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為77.3歲,比2018年的77歲提升了0.3歲,比2017年的76.4歲提高了近1歲。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民生、醫療、經濟等諸多領域繼續保持較高增長。尤其是醫療方面,當前中國取得了巨大成績。
  • 重慶居民健康素養水平3年升8個百分點 四大主要指標均優於全國平均...
    12月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重慶召開「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專題新聞發布會,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黃明會介紹,重慶已實現居民健康素養監測點全覆蓋,2020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3.01%,較2017年提高了8.13個百分點。重慶的人均期望壽命、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等四大主要健康指標均優於全國平均水平,處於西部地區領先地位。
  • 北京去年人均期望壽命達82.31歲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去年本市人均期望壽命達82.31歲「十四五」時期全市老年人口將增長100萬人 2025年將達到500萬人 進入中度人口老齡化時期昨天下午,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之健康北京建設專場發布會召開。
  • 衛健委: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
    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6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8年的77.0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8.3/10萬下降到17.8/10萬,嬰兒死亡率從6.1‰下降到5.6‰。
  • 2019年雲南省人均期望壽命為...
    雲南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和向群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稱,十三五」期間,雲南各族群眾各方面健康水平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人均期望壽命主要影響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和向群介紹,「十三五」期間,雲南省人均期望壽命主要影響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 甘肅醫療健康大數據出爐:人均預期壽命73.92歲,心臟病成最大「殺手」
    威脅全省居民的疾病主要有哪些?甘肅省中醫藥特色發展情況如何?……今天,省衛生健康委發布了甘肅省醫療健康大數據,帶你一起解讀這些問題。圖表:2012—2019年甘肅省衛生資源情況圖表:2009-2019年甘肅省5歲以下兒童及嬰兒死亡率圖表:2009—2019年甘肅省孕產婦死亡率及人均預期壽命2012年起,全省衛生資源逐步完善,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每千人口擁有註冊護士數
  • 北京健康指標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醫療衛生機構數達11340所
    去年,北京市人均期望壽命達82.31歲,比「十二五」末的81.95歲增加0.36歲;孕產婦死亡率4.12/10萬,嬰兒死亡率1.99‰,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2.3%,健康指標繼續保持全國領先,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
  • 人均GDP達1.4萬美元以上!昆明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昆明市發改委主任郭志宏介紹,「十三五」時期,昆明市經濟社會實現歷史性、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經濟發展、創新驅動、生態文明、開放帶動、民生福祉五大類29項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如期或提前完成,發展成績令人欣喜、鼓舞人心。  2020年GDP接近7000億元  經濟發展實現量質「雙提升」。
  • 「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湖北居民健康素養逐步提升
    城鄉居民健康素養從2015年的10.73%提升到2019年的22.22%。塗遠超表示,湖北省委、省政府將健康作為優先發展戰略,將健康素養水平作為13項健康湖北建設指標之一納入各級政府考核,17個部門聯合開展「健康進萬家」活動,湖北省健康促進縣區建設數量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 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發布!佛山排名第12位,人均GDP1.9萬美元!
    作為中國城市的第一梯隊,萬億、準萬億GDP城市有多少已跨過中等收入階段,邁入高收入門檻?昨日,21世紀經濟報導發布「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截至2019年末,中國已有23座城市的人均GDP超過1.25萬美元,達到高收入標準,可稱為「高收入城市」。其中,佛山排名第12位,為人均GDP1.5-2萬美元的高收入城市。
  • 《健康老齡化藍皮書》發布:五個維度看重慶健康老齡化發展
    《健康老齡化藍皮書:中國大中城市健康老齡化指數報告(2019-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由西南交通大學國際老齡研究院發布。西南交通大學國際老齡研究院是全國第一批「國家老齡科學研究基地」之一,已連續3年發布中國大中城市健康老齡化指數報告。
  • 國家統計局發布前兩個月國民經濟運行主要指標數據 疫情對中國經濟...
    【來源:經濟日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前兩個月我國經濟運行主要指標增速有所回落,但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短期來看總體可控。當前,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向好,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3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今年前兩個月國民經濟運行主要指標數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前兩個月我國工業生產下滑,服務業生產下降,市場銷售減少,固定資產投資降低。
  • 中國城市人口健康報告(2019):慢病人群持續擴大,健康管理需求大爆發
    2005年,中國勞動人口佔比最高,社會撫養比達到最優階段,人口紅利作用突出。未來30年,我國老齡化程度將不斷加重,到203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佔比將達到18%;到205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超過30%。「隨著60後和70後逐漸進入中老年,健康需求將迎來爆發期,將不可避免地面臨需求和供給不匹配問題,中國健康產業將迎來新機遇。」 秦建增說。
  • 新「西」望|西安 令人嚮往的健康城市
    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課題組發布《中國城市醫療硬體環境競爭力專題報告》(簡稱《報告》)顯示,西安三甲醫院數量全國排第七。當然,除了數量上西安的醫院處於全國前列,質量上的實力也並不弱。2019年末,西安市衛生人員總數達151123人,比2018年增加10391人。其中,2019年,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4.14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5.66人,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以上數據展示了西安醫療 「軟硬實力」,可以看出,無論是基礎醫療資源,還是高端醫療水平,西安的「命脈」跟得上「錢脈」,並排在眾多城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