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消息,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統計公報,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比2015年提高0.96歲,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人均預期壽命的延長見證了「十三五」時期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的不斷提升。

人均預期壽命,指某年某地區新出生的嬰兒預期存活的平均年數。它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綜合指標。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只有35歲,不到現在的一半。

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是影響人均預期壽命的重要因素。「十三五」期間,國家啟動實施了婦幼健康保障工程,2016-2019年,中央下達預算內投資100.5億元,支持594個婦幼保健機構建設,投資規模較「十二五」時期明顯提高,項目地區婦幼保健機構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形象面貌煥然一新。

特別是這一時期,我國通過健康扶貧攻堅行動,使貧困地區婦女兒童的健康得到了優先保障。目前,新生兒疾病篩查、農村婦女「兩癌」篩查等重大項目已覆蓋所有貧困地區,對患病貧困婦女兒童的救治保障力度不斷加強。

全民醫療保障是人均預期壽命提高的另一重要因素。「十三五」期間,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截至2019年底,我國參保人數超過13.5億人。2020年,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已達到550元以上,個人繳費280元,基本實現看病就醫有制度保障。

2016年,我國發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了健康中國建設的目標和任務,我國衛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務方式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

(原題為《人均預期壽命77.3歲:我國主要健康指標居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是77.3歲,不是說「您能活77.3歲」
    按照國家衛健委公開的信息,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為77.3歲,比2018年的77歲提升了0.3歲,比2017年的76.4歲提高了近1歲。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民生、醫療、經濟等諸多領域繼續保持較高增長。尤其是醫療方面,當前中國取得了巨大成績。
  • 【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國家衛健委發布統計公報,2019...
    文 / Becky2020-10-15 09:28:14來源:FX168 【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國家衛健委發布統計公報,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見證了「十三五」
  • 衛健委: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
    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6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8年的77.0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8.3/10萬下降到17.8/10萬,嬰兒死亡率從6.1‰下降到5.6‰。
  • 2015年至2019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從2015年的76.34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全國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由2015年的20.1/10萬、8.1‰、10.7‰下降到2019年的17.8/10萬、5.6‰、7.8‰。
  • 人類自然壽命可達170歲,為什麼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只有77歲?
    一般來說,哺乳動物的壽命是生長期的5-7倍。大象的生長期一般為13年左右,其壽命大約為60-70歲;老虎的生長期為3-4年,其壽命可達25歲左右。2019年全國人均預期壽命77.3歲,人的生長期一般為20-25年,按照這套理論,人類的自然壽命至少可以達到100歲,甚至可以超過170歲。其實,現在我們的人均壽命和幾千年以前相比,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
  • 甘肅醫療健康大數據出爐:人均預期壽命73.92歲,心臟病成最大「殺手」
    圖表:2012—2019年甘肅省衛生資源情況圖表:2009-2019年甘肅省5歲以下兒童及嬰兒死亡率圖表:2009—2019年甘肅省孕產婦死亡率及人均預期壽命2012年起,全省衛生資源逐步完善,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每千人口擁有註冊護士數
  • 中國發布丨廣東人均期望壽命78.4歲 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基本達發達...
    12月3日,國家衛健委就廣東省「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工作進展成效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廣東省衛健委主任段宇飛介紹相關情況。中國網 楊佳 攝中國網12月3日訊(記者 彭瑤)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飛在國家衛健委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廣東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公益性公平性可及性、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城鄉居民看病就醫體驗、公共衛生治理水平和居民健康水平明顯提升。
  • 陝西省衛健委新聞發布會:延安綜合醫改「靚眼」
    陽光訊(蔡良良 記者 鄭亞雷/文 盧新強 成蕊/圖 )7月23日10時,陝西省衛生健康委舉辦新聞發布會,延安市醫改辦主任、延安市衛健委副主任劉雁冰,延安市人民醫院副院長武治東,延安市子長市人民醫院院長吳偉分別介紹了延安綜合醫改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陝西省衛生健康委科教宣傳處處長薛寒主持。
  • 時政天天看,2020年10月15日時政熱點
    10月15日 中公早報,星期四,農曆八月廿九1.中國再次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任期為2021年至2023年。2.國家衛健委: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比2015年提高0.96歲,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 中國寶「藏」|西藏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0.6歲
    來自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數據顯示,西藏的人均期望壽命從西藏和平解放初期(即1951年)的35.5歲提高到了70.6歲。2012年至2019年的7年間,西藏人均期望壽命提高了2.4歲。今天的西藏,越來越多的老人像巴珠一樣,實現了長壽願望,僅德慶鎮70歲以上老人就有375人。
  • 2025年江蘇人均預期壽命80歲左右
    近日,江蘇省體育局、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印發《關於促進體醫融合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省體育和衛生健康等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更加完善,人民群眾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得到新提升,體醫融合在健康江蘇和體育強省建設中的作用充分凸顯。
  • 江蘇人均預期壽命78.27歲 各項健康指標居全國前列
    今年1月,省政府印發《落實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健康江蘇建設的實施方案》,將「健康中國」15個專項行動與江蘇實際相結合,組織實施25個專項行動。目前,全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已提高至25.33%,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79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37.1%。
  • 參考快訊:美國2020年死亡人數為歷史之最 人均預期壽命或縮減3年...
    報導稱,初步數據顯示,美國今年死亡人數可能達到320萬以上,至少比2019年多40萬。美聯社稱,美國死亡人數逐年增多,但2020年的數字將增長約15%,甚至更高。這將是1918年以來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年。1918年的死亡人數比1917年增長了46%,因為數以萬計的美國士兵在一戰中陣亡,又有數十萬美國人死於大流感。
  • 參考快訊:美國2020年死亡人數為歷史之最 人均預期壽命或縮減3年
    報導稱,初步數據顯示,美國今年死亡人數可能達到320萬以上,至少比2019年多40萬。美聯社稱,美國死亡人數逐年增多,但2020年的數字將增長約15%,甚至更高。這將是1918年以來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年。1918年的死亡人數比1917年增長了46%,因為數以萬計的美國士兵在一戰中陣亡,又有數十萬美國人死於大流感。
  • 2019年雲南省人均期望壽命為...
    雲南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和向群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稱,十三五」期間,雲南各族群眾各方面健康水平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人均期望壽命主要影響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和向群介紹,「十三五」期間,雲南省人均期望壽命主要影響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 2020年美國死亡人數將創紀錄超過300萬 人均預期壽命最多可能減少3年
    據美聯社22日報導,2020年將是美國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預計將首次超過300萬,初步數據顯示,死亡人數可能達到320萬以上,新冠病毒成為導致這一結果的關鍵因素。美聯社稱,美國死亡人數逐年增多,但2020年的數字將增長約15%,甚至更高。這將是1918年以來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年。1918年的死亡人數比1917年增長了46%,因為數以萬計的美國士兵在「一戰」中陣亡,又有數十萬美國人死於大流感。
  • 中國人長高了也變胖了 《居民膳食指南》擬修訂
    對此,國家衛健委推進實施健康中國合理膳食行動和國民營養計劃,我國也已將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戰略納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多層面協同,推動實現全民健康。據統計,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體重分別為69.6千克和59千克,與2015年發布結果相比分別增加3.4千克和1.7千克。監測結果顯示,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6-17歲的兒童青少年接近20%,6歲以下兒童達到10%。「可以用超重肥胖上升速度較快、流行水平較高、全人群均受影響來描述當前人群的超重肥胖形勢。」
  • 平均身高體重數據出爐 中國人長高了也變胖了《居民膳食指南》擬修訂
    對此,國家衛健委推進實施健康中國合理膳食行動和國民營養計劃,我國也已將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戰略納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多層面協同,推動實現全民健康。【現象】平均身高增長:6-17歲男女生高了1.6cm和1cm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介紹,近年來,我國居民體格發育與營養不足問題持續改善,城鄉差異逐步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