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周冬雨代言維密後,又一個讓人感覺有些「迷惑」的代言出現了。
雷佳音成代言人,優衣庫有「爹」味了
5月18日,優衣庫官宣雷佳音為紳士系列大使。官方微博釋出的廣告物料中,雷佳音身著明亮的修身快幹POLO衫,滿臉笑意。
細細品來,這廣告圖少了幾分紳士味,倒是多了幾分「土味」,和文案中的 「精神小夥兒」搭配使用更是喜感十足。
面對這波操作,網友們的看法似乎有些一邊倒。在一項關於雷佳音是否適合成為代言人的投票中,不適合的選項以88%的壓倒性優勢獲勝。
但也有人持有不同的態度。在豆瓣一篇題為《我怎麼覺得優衣庫找雷佳音挺好的》帖子之下,有持贊同觀點的網友表示,「雷佳音的穿著生動展示了優衣庫在凡人身上的真實效果」,這一發言收穫了2000多個贊。而在其他回覆中,決定去給自己的爸爸挑兩身的網友不在少數。
無論是哪一觀點,似乎都指向了一個事實:優衣庫有「爹」味了。對比優衣庫以往的男性代言人,造成這一觀感確實是優衣庫自己的「鍋」。
根據CBNData星數不完全統計,優衣庫歷年來與近20位男明星進行過代言或者推廣合作。從名單來看,雖然國家地區有所不同,但大部分代言人的形象和廣告風格都保持了清新、自然的風格。
無論是中國地區的陳坤、周渝民、黃宗澤,還是日韓的龍星涼、玄彬,優衣庫更偏向選擇本身具備較好時尚表現力的明星。這和優衣庫的風格有關,相比Zara、H&M等主打快時尚的品牌,優衣庫更加強調「高級的生活化「,衣服大都是簡單基本款。
而這類服飾對明星本身的氣質要求較高,因此當消費者習慣了「披條麻袋都好看」的陳坤等人,面對親民形象的雷佳音確實有消化難度。
海瀾之家還沒成為中國的優衣庫,優衣庫已經開始「海瀾之家」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關於雷佳音代言的吐槽中,「男人的衣櫃」海瀾之家也成為了被提及的高頻詞。
原來,不少人認為雷佳音散發出「爹味」的廣告片頗像海瀾之家的風格。說到海瀾之家,不少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接地氣的印小天、杜淳等代言人擺出誇張的舞蹈動作,配上「海瀾之家,男人的衣櫃」、「一年逛兩次海瀾之家」的土味廣告語。
再加上初期缺乏年輕感的品牌設計,海瀾之家一直給市場留下了款式老氣的認知,被不少人吐槽「都是爸爸們穿的衣服」,也使得海瀾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貼上了「中老年人衣櫃」的標籤。
為了擺脫這一標籤,海瀾之家這幾年格外努力。從贊助《奔跑吧兄弟》、《火星情報局》、《最強大腦》等綜藝節目,到服裝風格、店鋪設計等全方位的轉型升級,海瀾之家拿出了壯士斷腕的勇氣進行品牌年輕化革新。
而營銷效果最為明顯的便是2017年更換林更新作為代言人,相關物料公布後,「林更新拯救了海瀾之家」的聲音不絕於耳。雖然品牌的升級更新與設計、推廣等多個環節有關,但對於外界來說,代言人對於品牌的詮釋,是最為直觀的因素。
這一策略也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在林更新代言海瀾之家的同年雙11,海瀾之家的男裝銷售量成為同行業第一,當年的第二名正是優衣庫。
實際上,海瀾之家一直視優衣庫為最大競爭對手。2013年,在投資者見面會上,海瀾之家總裁周建平對外高調宣稱,海瀾之家要和優衣庫拼了。在7年時間內,海瀾之家還沒成為中國的優衣庫,但雷佳音卻以一己之力準備讓優衣庫「海瀾之家」化了?
根據微熱點,在過去24小時中,中老年、男人的衣櫃也成為了與優衣庫相關被提及的高頻詞。
即便不少年輕人在網絡上表示不太願意接受「海瀾之家」化的優衣庫,但成為「中老年人的衣櫃」,說不定正是優衣庫的野心。進入中國之初,優衣庫的目標客群便設定為6-60歲。近年來,優衣庫通過聯名款等策略樹立了年輕的品牌形象,致力於加強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但其實,30-60歲的中老年群體,無論是人數,還是購買力上,都是品牌不能忽視的群體。
豆瓣上,有曾在優衣庫兼職的網友表示,「大爺大媽」才是隱形的超強購買力。許多優衣庫的店員都日常和他們維護好關係,這樣才能在上新品時推一波業績。
還有不少網友表示,優衣庫早就已經成為父母的心頭好。這些評論都獲得了幾百甚至上千網友的點讚認同。
如此來看,選擇雷佳音作為紳士系列代言人,優衣庫應該還有著更為深遠的考慮。一方面,從產品定位來看,屬於休閒系列的polo衫目標人群更偏向中年。根據騰訊數據實驗室發布的《2018服裝消費人群洞察白皮書》,休閒裝的主力消費人群中70後、80後的佔比分別為49%、30%,正是年輕人口中的「爸爸們」。
另一方面,作為演員,雷佳音出演過《我愛男保姆》、《我的前半生》等都市題材情感劇,也在中年人群中也有著較高認知度和好感度。因此,雖然代言被吐槽「土」味,但對於「叔叔阿姨」來說,雷佳音不失為一個安全可靠的選擇。
反過來說,因為競品蹭了一波熱度的海瀾之家,也別開心得太早。優衣庫如此積極地攻入自家優勢領域,表面上看吃力不討好,但實際上已然完成了一波通過年輕人觸達增量市場的目的。
看來,在成為中國的優衣庫之前,海瀾之家除了需要繼續扭轉品牌形象,還得在留住原有消費者方面多加費心了。或者,考慮再把印小天籤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