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瀾之家4月發布了2019年年報及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這個曾在電視媒體大量刷屏的品牌其業績下滑受到關注,讓人意識到: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不僅波及到以房產為核心的上下遊產業,還影響到居民的日常消費購買。
近幾年,作為必需品的服裝行業經歷了重新洗牌,傳統模式的服裝巨頭比如美特斯邦威、班尼路、真維斯、佐丹奴,以及香港品牌堡獅龍,曾經,這些都是叱吒風雲的品牌,一代人的青春記憶,但因跟不上網際網路時代和把握年輕人審美,紛紛關店或者虧損賤賣。
作為休閒服裝領域,年輕人只知優衣庫、HM而不知其他。作為專注男裝、定位男人衣櫃的海瀾之家硬是在其間殺出了一條血路。採用輕資產、整合上下遊深度合作的模式,輕裝上陣,再加上品牌轟炸、明星代言、IP聯名等招數,在細分市場市場佔據了重要地位。
但這次業績發布,又讓人擔心,採用創新商業模式、代表服裝行業未來的海瀾之家還能走多遠?
其業績報告顯示:2019公司實現收入220億,同比增長15%,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32億,同比下滑7%。在門店上,公司全年新增1315家(不包含英式),淨增715家。
但是受疫情影響,2020Q1,公司實現收入38.48億元,同比下滑36.80%;實現淨利潤2.95億元,同比下滑75.59%。
專業人士預測預計全年收入下滑將在15%-20%之間。
海瀾之家成立於1997年,目前是中國A股市值最高的服裝企業,去年以4.7%的市佔率再次登頂國內男裝品牌的冠軍寶座,至此海瀾之家已經連續6年蟬聯這一位置了。去年海瀾之家及其旗下品牌的總銷量超過了1.6億件。
旗下擁有包括海瀾之家(HLA)男裝零售品牌(為其主品牌)、聖凱諾(SANCANAL)商務職業裝品牌、愛居兔(EICHITOO)女裝品牌、黑鯨(HLA JEANS)潮牌等。
創始人周建軍引入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的經營模式,打造了海瀾之家如今的量販式服裝銷售模式。
2017年時,創始人周建平身家280億元,兩年時間財富增長195%,曾一度成為江蘇首富。
高庫存一直是海瀾之家的難題,截止去年底,積壓庫存高達90億。因存貨問題,董事長周建平還怒懟股東引起輿論譁然。面對小股東就持續過高的存貨提出的疑問,周建平沒有正面回應股東,而是「怒懟」道:「如果營收沒有超過海瀾,就沒有資格質疑我們。誰都不許質疑海瀾的存貨問題。」
之前,海瀾之家的商業模式一直是業內研究的對象。
海瀾之家對商業模式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海瀾之家線下店採取輕資產運營,加盟商加盟的方式,收取加盟商100萬裝修費,統一裝修規範門店形象;第二,加盟商出錢,海瀾之家鋪貨,解決線下店佔用資金的問題;第三,海瀾之家保證實體店有20~30%的收益,達不到收益做相應補償;第四,對供應商採取的不是採購模式,而是海瀾之家給供應商訂單,供應商直接給終端供貨,帳期兩個月。這種全新的商業模式捆綁了上下遊合作夥伴,鬆綁了資金流,釋放了資本風險,採用收益和風險共擔的模式,但沒有解決困擾其高庫存的問題。
海瀾之家的廣告投入也是屢屢大手筆,漸漸有些剎不住車的感覺。該企業特別迷信流量明星,一共找了四位品牌代言人,印小天,杜淳,林更新,甚至劉強東都曾客串過。每年廣告費花不少,是中央電視臺廣告部的座上賓。2018年上半年廣告費花了3.2億,2019年上半年銷售費用包括廣告費增加到5.67億元。而我認為,靠廣告強拉品牌的做法歷史證明缺乏持續性,後續投入只會居高不下,會大大增加運營負擔。
2020年的海瀾之家,還能否成為男人的衣櫃,到底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