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假貨掃碼竟能變「真」 消費者肉眼難辨真偽
金羊網 2020-04-29
目前,該涉嫌信息網絡犯罪團夥被龍崗警方一網打盡,三名主要嫌疑人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涉案物資
深圳警方搗毀一犯罪窩點,發現這個售假團夥防偽二維碼、驗證網頁全是假的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曉旭 通訊員 吳延梅
通過「防偽掃碼驗證」的網購商品就靠譜嗎?4月28日,深圳龍崗公布一起案件,警方斬斷一「制假售假驗證」網絡黑灰產業鏈條,初步估計涉案金額達280餘萬。
團夥藏身老舊工業區
據了解,今年3月初,龍崗警方獲知某伺服器可能涉及信息網絡犯罪。通過對該伺服器租用人李某龍追蹤研判,一家主營電子周邊產品的某輝科技公司進入民警視線。
根據警方公布,某輝科技公司,員工十餘人,人事主管李某龍是公司張老闆的老鄉,其於2018年租用涉案伺服器,將一個虛假驗證網頁掛靠其上運營2年多。警方偵查發現,該公司不僅以次充好售賣假冒知名品牌手機皮套,還將包含防偽字串、虛假驗證網頁二維碼的技術包,應用於自己公司售賣的產品上牟取暴利,同時將該技術包轉賣給同行牟利。
該公司偏居龍崗區坂田街道一隅,屬老舊工業區,房租低廉,也較為隱蔽;經過一個來月的追蹤,警方大致摸清該團夥的人員架構及主要成員生活規律。
4月22日早上9點,專案組20名警力分組在某輝科技公司附近設伏。當日下午3時許,3名主要嫌疑人——該公司合伙人張某造、範某輝及運營主管李某龍陸續回到公司,專案組分批靠近5樓團夥公司的老窩之後,一聲令下控制住正站在門口的團夥成員張某造,隨後控制住正在辦公的其他十餘名公司員工。先後抓獲張某造、範某輝和李某龍3名主要嫌疑人,現場繳獲4600多個假冒品牌手機皮套、手機殼及二維碼、標籤紙一批。
防偽掃碼掃出「正品」
記者獲悉,某輝公司經營的電子周邊產品多採購自街邊小店。經過翻新、加工等幾道手續之後,某輝公司在幾大網絡平臺投放多個網店,上架的電子周邊產品真假參半,單月營業額平均4萬餘元人民幣左右。
翻看某輝科技公司上線的品牌手機皮套簡介,不僅有詳細參數,也附有正規官方發票的掃描件,皮套上的官方LOGO、防偽字串彰顯著其「正品」的身份。刮開防偽塗層,會顯示一個驗證二維碼,手機掃描二維碼,便進入一個驗證網站,輸入手機上的防偽字串,顯示產品為正品。此時消費者基本都能確信自己購買的是正品無疑了,但是,如果連防偽二維碼、驗證網頁都是假的呢?
早在2017年,李某龍就在公司兩名合伙人的指使下,嘗試製作某品牌手機皮套的假防偽網頁和假防偽二維碼;因技術不夠,2019年2月,李某龍通過網絡黑灰產業鏈製作出了假驗證網頁和防偽二維碼,此後多次升級網頁,以讓假防偽驗證網頁與官網相似度更高,達到亂真。
消費者肉眼難辨真偽
梳理該團夥包裝、售賣假冒品牌產品步驟主要有四步。一是在街邊小店採購成本低廉的普通手機皮套;二是收購舊的品牌手機皮套,再將上面印有品牌LOGO的商標貼到普通皮套上面;三是通過網絡黑灰鏈條,付費製作假冒防偽二維碼及虛假驗證網頁技術包。一方面將技術包轉化為品牌貼紙、防偽字串包裝自己公司的產品假冒「品牌正品」,一方面將該技術包以每個800—1000元的價格轉賣給同行牟利;四是將包裝好的「品牌正品」在網絡平臺上架銷售。為了獲取顧客信任,該團夥還在官方渠道購買少量正品投放到網店,再混入大量假冒產品,以略低於正品的價格售賣,從而牟取暴利。
由假防偽字串、假防偽二維碼、假驗證網頁構成的技術包炮製成功之後,李某龍就將其應用在自己公司產品上,三無產品搖身一變成為「知名品牌」,價格瞬間翻倍。據相關人士介紹,某輝公司包裝好的假冒知名品牌手機皮套,僅用肉眼完全看不出與正品有何不同,因其材質、商標LOGO、防偽標籤一應俱全,非專業人士難辨真假,普通消費者更是被這一條龍的品牌包裝所蒙蔽,殊不知自己用正品價格入手的卻是「A貨」。
目前,該涉嫌信息網絡犯罪團夥被龍崗警方一網打盡,三名主要嫌疑人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編輯: 寶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