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治百病」、「一包解千愁」!在很多女生心裡,get一個心儀的包包,可以說是再幸福不過的事情了!
然而,最近廣東省廣州市的王女士,好不容易攢錢買了一個大牌包包,不僅沒有獲得快樂,還陷入了無盡的「憂愁」之中。
萬元購買奢侈品名包
經鑑定竟為假貨
廣東省廣州市的王女士看上了一款明星同款的LV品牌包包,攢了好幾個月的工資,好不容易湊夠錢後,開始在網絡上精挑細選。她找上了一家名叫「LV品牌店」的代購店鋪,在這位「代購」手上,這款原價40000多元的包,售價僅需26000元。
「代購」告訴王女士,店裡的包包都是她親自從美國專櫃代購,再以「直郵」的方式寄到買家手中,貨品絕對保真,還承諾可以前往官網驗貨。在買家的承諾下,王女士沒產生疑慮,就將錢付給了「代購」。
等待了一個月左右,王女士心心念念的包包終於到了手中,包包的證件、防偽標一應俱全,甚至掃描包包中的NFC晶片,還可以直接跳轉到品牌官網的界面。
店家還十分貼心地提醒王女士仔細檢查包包,並承諾出現任何問題都可以與店家聯繫。王女士便非常放心地背上了包包,美滋滋地覺得自己撿了個大便宜。
一個月後,王女士突然發現包包產生了「掉皮」的現象,找到「代購」詢問詳情,對方也不進行任何回復。無奈之下,王女士只能找到專業的奢侈品鑑定機構,經工作人員鑑定,這隻包是一款「高仿」的假包。
仿冒產品製售形成產業鏈
購買商品時應小心「踩坑」
擁有同樣遭遇的,遠不止王女士一人,網絡上,高價購買奢侈品,到手後卻發現是假貨的消費者投訴層出不窮。
有防偽標誌,掃碼還能轉到官網連結,這樣的產品,居然是一款「高仿」假包?原來,這背後藏著的是一條完整的仿冒奢侈品製售黑色產業鏈:
01、通過專櫃工作人員,獲得正品便於仿製
為了達到「高仿」、「精仿」的效果,制假團夥首先會通過各種渠道,購買正品的大牌包包,隨後將真包進行分解、打樣、打版,並採購到相同的製作材料,最後通過流水化作業,製作出能夠「以假亂真」的假貨。
甚至在警方調查中還發現,犯罪嫌疑人還會與大牌專櫃工作人員相勾結,提前獲得尚未公開發售的新品包袋,使得假冒品牌包袋能夠同步甚至早於真貨上市銷售。
02、製作防偽NFC晶片,連結官網混淆視聽
制假團夥會在仿冒的大牌包包中內置NFC晶片,買家收到包包後,使用有NFC功能的手機掃描晶片頁面,即可跳轉至大牌官網。
有的制假商還會製作一個虛假的「您購買的產品為正品」的驗證界面,通過官網界面和驗證頁面,降低買家的戒備心,使買家對商品的正品程度深信不疑。
03、層層分銷,出口境外再「直郵」售賣
在假冒大牌包包製作完成後,製售團夥便會通過電商渠道批發給經銷商,一個成本價只有一兩百元的包,經過層層批發,最終以400-700元的價格分銷至全國各地,再由售假經銷商使用上千甚至上萬元,以「正品代購」包包的噱頭,將產品出售給消費者。
甚至有的包包還會漂洋過海、遠銷海外,或是由黑心商家以「代購直郵」為噱頭,從國外回到境內,寄到消費者手中。假包通過一次「跨國旅行」,就成為了昂貴、限量、奢華的「代購產品」,不僅降低了消費者的防備心理,還能讓包包的價格又再翻上個幾番。
假冒奢侈品的行為屢禁不止,市場的大量需求、巨額的利潤等因素,都催生這樣的仿冒黑產:
1、犯罪團夥境內外勾結,境內生產、境外直接銷售或境外銷售回國,在生產、運輸、銷售各個環節上越來越隱蔽;
2、假冒產品市場需求量巨大,除了不法經銷商「以假亂真」將包包出售給買家外,還有部分買家為了節省資金,自願花費正品一半不到的價格,購買「高仿」產品;
3、造假售價各個環節獲得巨額利潤,一個成本一兩百元的假冒產品,在自稱代購、打折,或是告知對方是假貨的情況下,能賣到幾千到幾萬元。因此,除了假冒包包製售黑色產業鏈外,還衍生出了假冒名品鞋服、假冒化妝品等假冒產品的製售黑產。
對此,多地警方和海關都對假冒奢侈品的行為進行過嚴厲打擊。
前不久,上海警方剛剛破獲了一起特大假冒註冊商標案,一舉抓獲以鄭某某、許某某等人為首的製售假冒LV品牌包袋犯罪團夥嫌疑人62名;繳獲制假設備30餘臺;假冒品牌包袋2000餘只;制假皮料、五金配件、防偽扣、虛假晶片等各類原材料10萬餘件,涉案價值1億餘元。
早在2019年,中國警方也曾和阿聯警方聯手,對一個跨境制假售假團夥進行打擊,抓獲境內境外犯罪嫌疑人57名,查獲假冒路易威登、假冒愛馬仕、假冒香奈兒等奢侈品28000餘件,涉案金額近18億元人民幣。
製造、販賣假冒偽劣產品,不僅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在此,守哥要提醒各位小夥伴:
1、購買名品鞋服、名牌包等奢侈品或化妝品時,儘可能選擇官方購買渠道,若選擇代購渠道,要在收到貨品的第一時間裡進行真偽鑑別;
2、若心儀的產品售價遠低於市場價格,請謹慎甄別,必要時,向對方詢問是否能夠出示購買渠道及授權證明,小心上當受騙;
3、若在社交平臺上遇到出售假冒偽劣產品的假「代購」,請保留證據,可以通過微信「投訴」渠道中的「發布仿冒品信息」選項進行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