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成都天氣晴好,市民在綠道上愜意騎行。 攝影 本報記者 胡大田
開欄語
2020,我們歷經艱難險阻,不斷奮勇拼搏,鑄就驕人成績。7月,《成都觀察》欄目誕生,把「講出講好貫徹新思想、踐行新理念的新時代『成都故事』」奉為圭臬。
最新聞的表達方式、最全面的事實呈現、最權威的深度解讀:從「為什麼要西控」開篇,到「市場主體增幅全國第一」「水漲船高幹支聯動」「怎麼『活化』——撤併鄉鎮變身記」「下澗槽社區治理的標本價值」「城市年輪」「開門問策」「軌道上的城市」……在融入雙循環、唱好「雙城記」、建好示範區、奪取「雙勝利」的主旋律下,充分展示蓉城兒女謀定後動、攻堅克難,奮勇前行、蓬勃向上的精氣神。
2021,我們攜手奔跑向前,共創更加美好明天。
今日起,本報將連續推出《成都觀察·2020-2021年度機遇》系列報導,以回訪的形式,走訪此前《成都觀察》欄目關注過的人、事、物,探訪他們的近況和新一年的新氣象,從中探尋其背後呈現的成都發展機遇和「成都故事」!
□楊靜耕 本報記者 鍾文 王琳黎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過去一年的成都,「雪山下的公園城市」一定是高頻詞。當下,城市翻開了嶄新一頁,而落於紙上的數據依舊立體而鮮活:全市軌道交通運營裡程達558公裡、躍居全國第4位,森林覆蓋率達39.9%,連續12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在本報去年10月推出的《成都觀察·未來城市 成都之路》報導中,記者從公園城市的空間形態、運行動脈、發展空間、社區場景、發展動能等方面對公園城市的建設進行了觀察和記錄。綠道藍網如何塑造空間形態?TOD如何引領新型城市社區發展?新年伊始,本報記者對其中關注過的點位進行了回訪,見證它們呈現出的新面貌和新氣象,以及「成長」中的活力與新機。
關注一:
融入公園城市理念 TOD引領新型城市社區
此前,記者在《未來城市 成都之路》一文中報導了TOD在重塑公園城市發展格局,引領打造新型城市社區建設中的重要性。近日,記者便來到了位於高新區中和片區的陸肖站TOD項目實地探訪。作為成都首個取得預售許可證的TOD綜合開發項目,目前有哪些新變化?
乘坐6號線便可直達陸肖站,體驗TOD帶來的便捷與舒適。走進項目示範區,步入下沉廣場,低頭可見錯落有致的階梯水景,抬頭可觀正在修建的多功能商圈,周圍還有綠植和小景……記者注意到,陸肖TOD以產業集中的陸肖站為中心,周邊的中和大道站、張家寺站、觀東站、應龍站,分別承擔國際交流、文化中心、健康醫療中心、體育中心等相應配套功能。
當日和記者一同前往的還有省人大經濟委員會委員、維誠審計評估集團董事長陳維亮。「成都TOD模式是超前的。」陳維亮一邊駐足拍照,一邊向記者介紹。他曾到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家參觀,而他認為成都的TOD模式最特別。「它融入了公園城市理念,把綠地、小遊園都納入TOD模式建設中,讓自然與城市相融合,不僅豐富了城市內涵,還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
這一說法得到了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相關負責人的認同。「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公園城市生活場景啊!既有利於工作又便於生活,就醫就學都很方便。」在他看來,TOD以公共運輸站點為核心,布局人的生產生活,是解決城市問題的有效路徑,更加促進生活圈、商業圈和交通圈的融合,便利城市生活的同時,也提升了城市品質。
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以TOD引領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公共服務體系重構,打造新型城市社區。對此,成都地鐵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胡慶漢帶來好消息,未來將在成都地鐵所有站點,單站500米,雙站以上800米範圍內,全面推行TOD模式的建設。將以TOD綜合開發重整商圈和公共服務體系,引導城市空間布局調整,推動社區商業服務提檔升級,為市民群眾提供更多高品質服務。
可以想見,一幅以TOD重塑城市發展格局的嶄新畫卷正在開啟。
關注二:
1000條「回家的路」 串起社區生活服務圈
天府綠道是帶動公園城市的生態建設、形態優化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當前,規劃全長16930公裡、全球最長的天府綠道體系以每日更新的速度在不斷延伸。
斌升街是我市建成的1000條「回家的路(上班的路)」社區綠道中的其中一條,街區通過對社區內低效利用、功能不優的公共空間進行提升改造,提升了業態,還增設了更多公共活動、便民服務場所。
新年伊始,記者再次來到斌升街,看到街區在原有生活化小店的基礎上進行了業態提升,植入咖啡廳、書店、文創小店、手工作坊等,讓街道搖身變成了文脈豐富、商居融合的市井休閒空間。改造中,還統一了空調機位、雨棚、立面牆體顏色,部分節點牆面進行彩繪塗鴉,老舊破損的店招也進行了更新。
雖然斌升街離寬窄巷子、人民公園很近,但市民劉女士始終覺得這裡才是離家最近的休閒好去處,「和鄰居們嘮嘮嗑,去街道上的小商鋪串串門,在街邊的小廣場坐坐,就是一種幸福。」
2020年,成都加快實施「綠道+」「公園+」策略,加快培育6大公園場景,目前天府綠道總裡程已達4408公裡,位居全國第一。建成1000條「上班的路」「回家的路」,新增科普點位30個,構建起1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讓市民實現觸手可及便利的同時,也傳遞了生活城市的溫暖。
這樣的「便利」與「溫暖」還在不斷鋪展、串聯。成都市公園城市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小廣表示,「十四五」期間,成都將每年建成「回家的路」社區綠道1000條,累計建成天府綠道突破1萬公裡。
結語
立於新起點,在成都「十四五」的藍圖上,我們看到了更多打造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好消息:構建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的城市新空間;綠道藍網、天清氣朗的城市新形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城市新範式;崇尚自然、節約集約的生活新風尚。
美好藍圖已繪就,在專家學者、部門負責人、市民和市場主體的展望中,我們看到了日漸清晰的實現路徑,「雪山下的公園城市」品牌影響力還在不斷刷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