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財經】
為有效防範境外疫情輸入風險,按照防疫工作的流程,從境外回國的人員,都要先轉送到集中隔離點進行14天的觀察隔離。各地的集中隔離點裡,究竟是怎樣進行隔離的,裡面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走進廣州和天津的兩個隔離點,介紹了內部的情況。
廣州賓館是一個集中醫學觀察隔離點,這裡有一位特殊的志願者,媧麗婭,她是俄羅斯來穗人員。媧麗婭2013年到北京讀大學,畢業後來到廣州從事外貿生意。三月中旬,媧麗婭從俄羅斯回到廣州,被安排到廣州賓館進行集中隔離。
廣州賓館
媧麗婭說,她第一天被送到廣州賓館的時候,出現了各種情況,有的同胞哭了起來,情緒很激動,有的吃不慣這裡的飯菜,但是又沒有網絡支付方式,不能叫外賣,可以說是吃飯都成問題。但是看著醫護人員真誠的關心和服務,媧麗婭主動當起了翻譯,甚至在隔離期滿後,還主動留下聯繫方式,隨時準備著志願服務。
媧麗婭在隔離期間,接觸最多的人就是廣州市越秀區人民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防保科醫生葉增華。2月1日,廣州賓館被設為集中隔離點,葉增華被派駐到這裡參與疫情防控一線工作。
這段時間,在廣州賓館隔離觀察的外國友人來自全世界56個國家,人最多時住了240多人,光是一天兩次的量體溫就要耗上五六個小時,還有不厭其煩地問隔離者的身體狀況、生活上的需要。
廣州市越秀區人民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防保科醫生葉增華
對於葉增華來說,連續工作24小時已經是家常便飯。他家離廣州賓館只有三四公裡距離,搭乘公交車才十多分鐘,但他卻已經十多天都沒有回家了,即使有休息時間也會選擇留在隔離點,隨時待命。
葉增華和兒子視頻
從美國來到廣州的黎貝卡終於結束14天的醫學觀察,離開酒店前,她準備了一份棒棒糖作為小禮物,感謝醫護人員。葉醫生說,他最大的心願是可以看著每一位隔離者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踏出這個大門,而他們也會一直堅守在這裡,直到最後一位隔離者離開。
黎貝卡隔離結束離開酒店
廣州賓館最高峰一天接待13個航班,共130人,到目前為止已接待近千名隔離人員。葉增華相信,對於隔離者來說,「真誠以待」是一劑最佳的良藥。
天津濱海新區麗楓酒店,是一個集中觀察隔離點。2020年3月27日,酒店接到了第一批境外返津人員80人,從這一天開始,酒店經理光文龍和他的團隊就在24小時待崗。
天津濱海新區麗楓酒店
除了要進行酒店每天的消殺工作和房間硬體設施的緊急修理之外,光文龍他們還要處理客人大量的各種日常需求,因為隔離人員按規定不能離開房間,所以這些需求都由光文龍他們負責滿足。吃的、穿的、用的,只要客人提出來,光文龍都會想辦法解決。
酒店後廚
電話和微信是光文龍和客人唯一的溝通方式,每天最少要接到七八十條客人發來的需求信息,這其中最讓光文龍頭痛的就是配餐的問題。
因為隔離人員對餐食的要求太多、太雜,導致後廚的工作量比平時翻了幾倍,很多廚師從凌晨五點鐘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點,一天十幾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讓大家深感疲憊。
天津德信集團宏瑞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經理 光文龍
為了減少其他員工在隔離區的暴露時間,一日三餐的配送光文亮都親自上陣,這需要每天至少3次穿脫防護服。77個房間,一天下來就要敲200多次房門,在酒店內部就能走上兩萬步。
光文龍分發午餐
分發完午餐,光文龍還要二次消毒送餐車和保溫箱,離開紅區還要逐層再把電梯間消毒,這一整套流程做完之後,通常已經是下午一兩點了。回到辦公室,光文龍還要匯總接到的客人需求信息。他告訴記者,這就算是他的午休時間了,即便還在工作,但能坐下來緩一緩,他就滿足了。
光文龍小心翼翼保存著一位客人留給他們的小紙條,上面寫著「謝謝你們,辛苦了,回家真好」。雖然是簡單的字眼,但卻給光文龍的工作注滿了動力。
客人留的紙條
截至目前,濱海新區有13個隔離點,累計留觀人員3014人,其中密接人員698人,入境人員1035人,湖北返津人員 1183人,武漢返津人員50人, 其他人員746人。總共有包括醫務人員、公安幹警、街鎮幹部、社區工作者、酒店服務者700多人參與了這場疫情阻擊戰。
半小時觀察:
隔離點,這個在抗疫過程中出現的陌生事物,往往讓人望而生畏,但這些醫護人員、酒店工作人員、志願者、保潔、保安始終堅守在隔離點,每天穿著笨重的防護服,甚至一天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十幾天不能回家,就是為了給隔離人員營造一個安心、舒心的環境,保證這個城市更多人的安全。這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線,讓我們為這些默默付出的勞動者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