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新生寶寶的降臨,都給一個家庭增添了不少的喜悅,但是,新手爸媽們也面臨一些育兒的煩惱。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媽媽會在月子裡推著寶寶出去走走,讓寶寶適應外面的環境,而且醫生也建議多曬太陽,可以減輕寶寶黃疸。新生兒出生後多久才能抱出門,對於剛做媽媽的人來說,又是一個大問題。就家裡的老人來說,自然是希望產婦和寶寶多待在家裡,省得出去熱了或涼了。
在醫學上關於何時抱新生兒出門並沒有一個嚴格的說法,醫生一般會建議在孩子滿月之後再抱出門。因為室外的空氣流動性比較大,加上陽光的照射,會讓寶寶有種溫暖的感覺,還能促進寶寶對維生素D的吸收。基於寶寶身體狀況來看,每個寶寶身體發育的情況不一樣,所以寶寶出門的時間也會有一些差別。比如一些寶寶身體比較弱,那他的適應能力也就比較弱,即使滿月了都不一定能出門。
在寶寶滿月以後,寶媽可以帶寶寶出去走走,因為一直待在家裡,對寶寶的發育並沒有好處。新生兒從媽媽溫暖的肚子裡出來,要慢慢適應周圍的環境,到室外進行空氣浴,經歷溫度、溼度等環境的變化,可以增強寶寶的抵抗力,可以使嬰兒的皮膚和氣管黏膜受到鍛鍊,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經常帶娃出門可以提高寶寶對外界的認知,刺激大腦的發育。不過出門的時間還是需要注意的,儘量在早上9點之後到下午4點之前,這一段時間的溫度剛剛好,不會凍著寶寶。
雖說寶寶的免疫力有所提升,但相對於成年人來說還差得太遠。雖然帶寶寶出門能夠呼吸新鮮空氣,促進大腦的發育,但是最好不要到人流量比較多的場所,不僅空氣不好,如果有身患傳染病,那寶寶被病毒傳染的機率也比較大,這一點寶媽需要注意。寶寶體溫調節能力差,還不能很好適應外界環境,帶他出門時,媽媽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寶寶身體受涼。新生兒適應新環境需要一個過程,媽媽一定要把握好時間,不可在外逗留過長,否則可能會給他身體帶來不適感。
所以對於新生兒多少天才可以抱出門,醫生也給了我們最合適的建議,月子內就可以抱孩子出門。新生兒身體十分脆弱,媽媽在生活各個方面都要小心護理,尤其外界環境多變,帶寶寶外出更要考慮多方面因素,不然會讓他身體很受罪,切不可大意。最後提醒寶媽,寶寶的免疫力比較弱,一定要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也不要出門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