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國內湧現出一大批的網際網路企業,不僅包括了華為、聯想、小米這些硬體設備廠商,同時國內的軟體也發展的非常不錯,例如大名鼎鼎的騰訊和阿里巴巴。今天我們主要聊一聊社交軟體,這是騰訊的拿手絕活。現在我們用戶量最大的兩款社交軟體就是騰訊旗下的微信和QQ,也正是因為龐大的用戶量,騰訊遊戲也得到了不錯的發展,可以說騰訊出什麼遊戲,什麼遊戲就會火,微信裡隨便抽點人出來玩玩就算火了。
其實國內的社交軟體還挺多的,但是主流的軟體就是那麼兩個,現在微信的地位幾乎已經是不可撼動的了,我們普通家庭會選擇用微信來聯繫親友,企業裡用微信辦公,還有不少人用微信做生意。和騰訊的第一款社交軟體QQ不同的是,微信的界面更簡單,更適合大眾用戶使用,而且現在微信的支付系統已經成熟,包括交電費、交水費、交電話費、交燃氣費、理財、網友車、線下行動支付等等功能,在為我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增加了用戶粘性。
當然了,微信目前在國內市場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但是在海外市場大家都不會用這個東西,facebook是國外使用最廣泛的社交軟體,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臉書。不少人都用過facebook這個軟體,對比起國內的微信它不能算是一個社交軟體,因為它更像是國內的微博而不是微信,其簡陋的界面讓很多人使用起來很不習慣。
最近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表示,未來將整個旗下的社交軟體,並將發展重心從公共、開放的分享轉向構建「關注隱私簡訊與社交平臺」。海外多家媒體一致認為,扎克伯格所定下的目標已經在微信上得到了實現,微信的私密性相信很多人都不會質疑。但是臉書和微信又不太一樣,臉書主要的盈利模式是廣告,一旦臉書開始走向「微信模式」那廣告的投放量必定要大打折扣。微信最吸引人的地方並不是其私密性的特點,微信成熟的支付系統讓更多的人離不開它,並且微信能從中獲益,臉書走向「微信模式」是否代表著其將建立起類似於微信的支付系統呢?而在西方遍地信用卡的情況下又能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