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郭涵】
3月6日,「臉書」公司(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表示,未來將整合旗下社交軟體,並將發展重心從公共、開放的分享轉向構建「關注隱私的簡訊與社交平臺」。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美聯社等多家媒體均認為,扎氏所描述的願景,已經由中國騰訊公司的社交軟體「微信」(WeChat)實現。這意味著臉書未來會借鑑微信的模式。
而扎克伯格面臨的最主要挑戰,將是在兩者二者盈利模式不同的情況下,臉書如何實現他期待中的轉型。
扎克伯格在臉書主頁上發布的文章
扎克伯格:社交媒體發展的未來在私域
扎克伯格在文章中表示,臉書過去15年來一直幫助人們在「如同公共廣場般的網絡空間中社交……但現在人們逐漸開始期待私人起居室」。
他認為,隨著網際網路的未來發展,關注個人私域的通訊平臺會比當前的開放平臺更加重要。人們會更加謹慎地對待在網上永久保存的公開分享內容,也期待支付方式更加私密與安全。
為此,他打算從最核心與私密的方式——私信(messaging)做起,在此基礎上發展如通話、視頻聊天、群組、故事分享、微商、電子支付、電子商務等方式。
此外,他還計劃把旗下如社交、通信、拍照等不同功能APP(如Instagram,WhatsAPP,Messenger)整合到一個平臺。
今年1月,臉書表示會打通旗下自拍(Instagram)、簡訊(Messenger)與聊天(WhatsAPP)軟體的信息
「我相信通訊的未來會朝更加隱私、加密的服務發展……這是我希望實現的未來。」扎克伯格在文中說。
美媒:這不就是微信嗎?
對於這篇文章傳達的理念,多家美國媒體均認為與中國騰訊公司的社交軟體微信十分相似。
《紐約時報》3月7日稱:「扎克伯格勾勒的這份關於社交媒體未來的願景已經被實現了——只是不在美國,而是中國的微信。」
《華爾街日報》介紹,扎克伯格提到的私信、電子支付、整合平臺會令很多中國人感到熟悉,他們只需一個APP就可以購物、玩遊戲、付帳單、訂外賣,甚至購買理財產品。
《紐約時報》
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
在美媒看來,微信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行動支付系統(WeChat Pay),只需通過掃描二維碼,就可以繞過現金、信用卡在實體或網店中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