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區臺湖鎮9個商務樓宇智能體溫檢測門「上崗」

2020-12-18 北京通州官方發布

走進臺湖鎮政務服務大廳,入口處非接觸式智能體溫檢測門已經正式「上崗」了。為繼續抓好復工復產後的防疫工作,加強返崗人員健康管理,臺湖鎮為鎮內政務服務大廳及光聯工業園、鴻坤雲時代、天語大廈等9個商務樓宇,安裝了自動感應式紅外體溫篩查門。

通過體溫檢測門對每個進入服務大廳的人員進行掃描測溫,檢測門的主體機箱上的電子顯示屏可實時顯示通過人數、當前溫度等數據,一旦檢測到體溫異常,機器就會自動報警。

由於這個「大傢伙」剛剛「上崗」,很多前來大廳辦理業務的市民還不太了解如何使用,在工作人員耐心的講解下,辦事人只要抬起手腕或者額頭對準測溫感應位置,就能快速測出實時體溫,既減少了人力,也避免了交叉感染,同時還提高了通行的效率。

記者 陶濤 通訊員 劉營

編輯 趙琪

責任編輯 杜婧

相關焦點

  • 北京五部門:進入商務樓宇、商場和餐館人員需測體溫
    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中新網2月11日電 據北京市人民政府網站消息,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等五部門11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務樓宇、商場和餐館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通告》要求,在商務樓宇、商場和餐館,入口處要設立體溫監測崗,對進入人員進行體溫檢測。
  • 智能體溫檢測紅外熱像儀——為抗疫而生
    自2020年元月疫情爆發以來,防疫物資必不可少,體溫檢測儀器——成為大多數企業疫情防控的「必備之需」。作為主要生產智能體溫檢測紅外熱像儀等產品的智能製造企業,武漢格物優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物優信」),關鍵時刻為武漢疫情防控貢獻了一份不可缺少的力量。
  • 通州寫字樓新添檢測門,不接觸可測溫!
    日前,通州區梨園鎮隆孚大廈特地制定緊急預案,成立領導小組,還購置了一臺非接觸式人體溫度檢測門,助力大廈內部疫情防控工作。早上8時起,有職工陸續進入隆孚大廈上班。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員工抬起手腕靠近測溫監測探頭3至5釐米處,或者額頭靠近測溫檢測探頭10至15釐米處即可測量出實時體溫。體溫檢測門主機箱上面的電子屏幕實時顯示被測量人的體溫。
  • 北京五部門:進入寫字樓商場及餐館需測體溫戴口罩
    各商務樓宇、商場和餐館的經營者、管理者,以及商務樓宇的使用單位,要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機構,建立健全防控工作責任制,明確專人負責防控工作。二、加強宣傳教育。各單位要落實本單位職工和從業人員抵京返京居家觀察、隔離,以及健康監測登記、應急報告等有關要求,加強檢查檢測,確保上崗從業人員身體健康。四、配備必要防護用品。各單位要結合從業人員崗位特點配備口罩、體溫計、消毒液等必要防護用品,並要求從業人員工作期間必須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 安醫大一附院健康碼智能閘機「上崗」
    原標題:安醫大一附院健康碼智能閘機「上崗」   記者日前從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該院首批12臺自助健康碼智能閘機在績溪路門診部亮相,該設備系統與安康碼平臺的接口對接
  • 東營汽車總站發車時間變動 紅外線體溫檢測門投入使用
    3月9日,記者從東營汽車總站獲悉,發往濟南線路的班次又恢復一班,發車時間為12:00;7:30發往濟南班車時間改為8:00發車。目前,東營汽車總站已恢復濟南、濱州、臨朐部分線路。發往濟南班車時間為5:15、8:00、9:00、10:10、12:00、13:00、14:00、15:30、16:30;發往濱州班車時間為9:00、14:00;發往臨朐班車時間為11:50、14:30。其他線路正在積極對接中,將根據疫情情況科學、有序逐次恢復。乘客可關注東營汽車總站微信公眾號或撥打客服熱線0546—7095666查詢具體車次情況。
  • 縮短營業時間、設體溫檢測點……京城商圈疫情防控這麼做
    在三裡屯太古裡南北區主通道入口出,均設置有體溫檢測點,對進入商區的顧客進行體溫檢測,同時還有提示立牌,提醒顧客佩戴口罩。根據三裡屯太古裡微信公號發布的通知,三裡屯太古裡將春節假期營業時間的調整延長至2月9號,每日營業時間為11時至20時。期間商場各項公共服務設施將保持正常,現場服務人員將佩戴口罩並嚴格執行清潔消毒標準。
  • 體溫檢測 綠碼通行 我區持續做好「小門」管控工作
    主幹道路隔離牆一拆除,往來社區的通行人員立刻就多了起來,為此金魚灣社區將轄區劃分為了5個網格,每個網格設立一個檢疫點,有志願者24小時值守,對進入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和健康碼查看。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復工人員返虞,金魚灣社區也定期開展外來人員的摸排工作,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對轄區內的出租房進行地毯式走訪,確保外來人員不遺漏。
  • 南昌公交首臺全自動熱成像測溫儀上崗:乘客「頭頂」可浮現體溫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王小平 記者沈冠楠報導:近日,南昌公交首臺全自動熱成像體溫測量儀在安義公交樞紐這意味著,這臺體溫測量儀正式上崗。  記者在現場看到,全自動熱成像測溫篩查系統通過非接觸式熱成像觀測,能自動快速對5米內人體進行紅外線掃描,體溫在後臺監視器中實時顯示。一旦發現有乘客體溫超過37.3℃,系統將實時報警,工作人員可通過顯示器看到此人頭頂的即時溫度,並及時實行勸阻。
  • 科技防疫 蘇寧大客戶將上線智能測溫機器人、熱成像體溫檢測門等...
    1月29日,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急需要採購100臺室內取暖器捐贈給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之江園區。接下來,面對嚴峻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蘇寧大客戶將會上線智能測溫機器人、熱成像體溫檢測門、空氣淨化器和直飲水機等一系列防疫產品,為政企採購提供可供給防疫物資。
  • 全部校準完畢,上海迪士尼14臺紅外體溫篩檢儀明天上崗
    比如,大批客流入園,體溫檢測怎麼操作?檢測體溫的設備數據準嗎?又如,閉園數月後,園內的遊樂設施還能正常運轉嗎?為確保迪士尼樂園如期開園,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簡稱「上海市監局」)在開園前,組織上海市特檢院、上海市計測院技術專家赴迪士尼樂園,為園內遊樂設施正常運轉、入園體溫檢測等提供及時的技術支撐。
  • 可視樓宇對講系統說明「詳解」
    雖然小區中有多臺管理中心機(用在小區的物業管理中心或監控中心接受用戶的呼叫和報警信息、呼叫住戶、通話對講)和多個圍牆門主機(用在小區出入口呼叫住戶用),也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有些廠家,力求研製多通道的總線制方案來解決以上多線制樓宇對講系統單通道的弊端,(例如:某廠家歷時兩年時間,開發了實現此種方式的980BM2),但最終都因接線太複雜而放棄此種設計方案。
  • 珠光新城國際中心、珠控商務大廈獲評「可持續發展指數樓宇」
    11月25日,天河CBD管委會及香港品質保證局舉行了「可持續發展樓宇評定結果授牌儀式暨數字樓宇激發城市新活力研討會」,現場為2020年獲得可持續發展評定指數的寫字樓頒發獎項,其中,珠光新城國際中心、珠控商務大廈獲評「可持續發展指數樓宇」!
  • 瀋河區首創樓宇流動檢測車方便白領採樣
    1月7日一大早,一輛檢測設施齊全、人力配備精幹的「樓宇流動核酸檢測車」停靠在了瀋河區北站街道錦州銀行瀋陽分行樓下。一上午時間,這臺檢測車已接待近200名銀行員工就近核酸採樣。 瀋河區的北站街道背靠瀋陽金融商貿開發區,轄區坐擁60餘座商貿樓宇、各類註冊單位4000餘家、在職員工數以萬計。
  • 北京朝陽樓宇開展「一米」行動 共創「無疫」樓宇
    記者今天在朝陽區京廣中心商務樓現場看到,在大堂、食堂、上班打卡處等人員易密集區域均設定「一米線」, 1米辦證、1米取餐、1米會議、1米辦公、1米乘梯,廂式電梯,每梯限乘4人,確保樓宇內,員工基本實現 「零接觸」。同時,為加強宣傳力度,京廣中心製作了疫情防控宣傳視頻2個,重點對大堂、餐廳等應急措施進行宣傳引導。
  • 商務樓宇午餐工程工作情況
    商務樓宇用餐難,一直是樓宇集聚區存在的突出問題。市南區為更好地解決樓宇集聚區域辦公人員的用餐問題,通過摸排調研,全面梳理,基本明確了「以樓宇內設立餐廳為主,引進優質配餐企業,設置無人智能餐櫃為輔」的樓宇餐飲供應模式,目前,市南區建築面積過萬平的商務樓宇130座,近七成已經配置餐廳,基本解決了就餐難問題。一是政府搭臺,擴大宣傳面。
  • 北京通州區「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
    記者近日走訪了北京市通州區八裡橋批發市場。據了解,八裡橋批發市場是通州區市民的「菜籃子」,也是疫情期間保障當地居民生活的重要物資供應地之一。一直以來,該市場以農產品綜合批發為主,批發零售各類蔬菜、生鮮、水果、小商品、副食、文具、玩具等商品。
  • 拒絕配合體溫檢測 駕車撞門醉駕被罰
    新民晚報訊(記者 陳浩)最近,金山一男子不配合廠區門衛測量體溫,還把車撞向廠門。經查,該男子為醉駕。2月25日13時許,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松隱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某工廠門口發生事故。民警趕到現場。門衛介紹,有輛貨車給廠內送貨,按照規定,門衛要求駕駛員下車接受體溫檢測,可駕駛員不肯配合,還駕車撞向大門。圖說:貨車駕駛員不肯下車測體溫,還駕車撞向大門 來源/金山警方供圖在處置過程中,民警發現該駕駛員身上散發著酒味,遂對其進行酒精檢測,發現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為405mg/100ml,超過醉駕標準5倍多。
  • 呵護學生健康成長,臺湖鎮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臺湖鎮與時俱進,適時開展相應的活動,讓「拔節孕穗期」的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讓青春遠離毒品臺湖學校開展禁毒教育宣傳臺湖鎮綜治辦、團委、婦聯、宣傳部、派出所等部門於12.4憲法宣傳周,前往臺湖學校開展了「讓青春遠離毒品」主題的禁毒教育活動。
  • 東莞「90後」女生贏得智能樓宇管理員國賽第一名
    設備安裝、線纜敷設、綜合布線……經歷了長達4個小時的緊張操作後,餘麗丹終於放鬆了下來。日前,2020年全國智能樓宇及空調系統職業技能競賽智能樓宇管理員賽項決賽在東莞舉行,本土參賽選手餘麗丹獲得第一名。目前,主辦方正報請人社部為其申請「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