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眨眼搖頭,是抽動嗎?

2020-12-12 聞濤聽心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來談談關於兒童抽動的話題。為了讓大家對抽動行為有個直觀的認識,我們還是從一個案例開始:

東東,一個6歲的小男孩,平時特別好動,難以安靜,父母一直覺得男孩子皮點鬧點沒關係。但是,幼兒園的老師向媽媽反映說他在上課的時候經常發呆、走神、做一些小動作。同時,他還會不停地抖肩膀,老師提醒他很多次,但他自己根本控制不了。東東這樣的狀態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平時做事情總是拖拉,注意力分散,比如做手工經常是做一會兒,就去那其它東西玩,玩一會又回來繼續手工,經常別人都弄好了,他才剛剛開始;別人和他說話時,他也常心不在焉;平時粗心大意、丟三落四,經常會把家裡的東西翻得亂七八糟。在跟小朋友一起玩的過程中,他還喜歡挑眉毛、聳肩、眨眼、搖頭,大家都覺得他太愛做「鬼臉」了。

最終,醫院檢查結果顯示東東是抽動症。在常人看來,挑眉毛、聳肩、眨眼、搖頭,看上去只是一些小毛病,可是,這些小毛病,有可能是抽動症的表現。

抽動症是兒童較常見的心理行為疾病,分為運動性抽動和發聲性抽動,東東屬於運動性抽動。運動型抽動包括前面所說的眨眼,擠眉,搖頭,聳肩,其它還有手臂揮舞,肚皮跳動,腿足抖動,它是一個從上到下到全身逐步發展的過程,嚴重的會全身舞動,停不下來;發聲性抽動患兒多表現為清嗓子、說話停頓、口吃、結巴、乾咳、嗓中發出咕嚕等鳥鳴音等。由於發聲性抽動多表現為喉部症狀,在門診中常常被誤診為過敏性咳嗽、慢性咽炎。

擠眉弄眼,搖頭晃腦,小學的小男孩就有這樣的情況還不少呢,都是抽動嗎?那麼要怎樣判斷這樣的行為是不是抽動症呢?

這裡要注意鑑別,不是說孩子愛擠眉弄眼就一定是抽動症。一般說來,如果孩子的抽動行為重複3個月,而且不分場合隨時發生,孩子自己想停止卻無法控制,是一種不自主的行為,就可能是抽動症;而有些孩子只是頑皮而故意搗亂,主觀能控制,這樣的行為就不屬於抽動。

從社會心理的角度看,除了癲癇或腦功能障礙造成的抽動外,幾乎所有的抽動行為和抽動症都有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如果一個孩子總是處於緊張焦慮的狀態,再加上他本身有特別敏感的特質,便容易出現抽動的症狀。

有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女孩,以前成績很好,門門功課都是第一名,可是到了三年級隨著功課的增加,難度也變大,不一定每次都是第一名了,她就開始抽到:扭頭,甩肩膀。父母只好帶著她四處求醫。對於她來說,要麼第一名,要麼就抽動,抽動是願望不能滿足而產生的焦慮的一個出口。

所以抽動很多時候是一種焦慮情緒的表達。

相關焦點

  • 擠眉弄眼、搖頭聳肩、發怪聲?警惕小兒抽動症!
    在我們周圍經常會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像是失控了一樣總是不停的擠眉弄眼、搖頭聳肩、扭脖子。一開始大人們誤認為是孩子淘氣、故意出怪相,有些家長甚至會責怪打罵孩子。然而!孩子做怪相併非故意。孩子怪相百出很有可能是小兒抽動症惹的禍小兒抽動症顧名思義就是「小兒」會「抽」,常見於3-12歲的男孩。擠眉弄眼得抽 ,眼睛眨巴眨巴得抽,脖子一歪一歪得抽,肩膀一聳一聳得抽,手腳不自覺甩啊甩得抽,甚至聲帶也抽,發出怪聲音,嚴重的還會「腦抽」,無法控制自己的言行行為衝動攻擊他人,破口罵髒話。若有這種情況則稱為小兒抽動穢語綜合症。
  • 孩子頻繁眨眼,是病嗎?需要治嗎?
    我家孩子這個是不是病,需要治嗎?.....眨眼對眼睛很重要眨眼本身就是一種生理現象指雙眼瞼非隨意性的暫時性閉合運動在醫學上稱為「瞬目」正常人平均每分鐘要眨眼10多次通常2~6秒就要眨眼一次每次眨眼大約需要0.2~0.4秒
  • 5歲男孩總愛搖頭聳肩清嗓子,原是抽動症在作祟
    楚天都市報5月17日訊(記者 鄭晶晶 通訊員 陳彥西)總是不自主地搖頭聳肩,不停地眨眼睛、吸鼻子,喉嚨裡發出怪叫聲......近段時間,5歲男孩青青的這些連續不斷的「惡作劇」令家人頭疼不已。日前,家長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後,才知孩子原來是患上了小兒抽動-穢語症候群。
  • 【警惕】孩子經常「擠眉弄眼」,面露「怪相」,當心小兒抽動症!
    這些異常動作,家長有時會認為是一種怪毛病,但其實是一種抽動障礙的表現。 3.過敏性鼻炎會引起抽動嗎? 5.抽動障礙會在青春期自行治癒嗎?
  • 警惕孩子眨眼、清嗓子的「小毛病」
    「我家娃是人小呼嚕聲大,這需要去醫院檢查嗎?」「孩子總是眨眼、清嗓子,這是怎麼回事?」「孩子經常拉不出,有啥好辦法?」……你家娃是不是也有這些「小毛病」?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本期,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醫生為家長們答疑解惑。
  • 孩子頻繁清嗓子、眨眼、說髒話…警惕是抽動症找上門!-重慶小米熊
    國內超百萬人患「抽動症」有人1分鐘扭頸62次小兒抽動症又稱抽動穢語綜合症、妥瑞氏症(Tourette症候群)。>口出穢語2 、動作抽動動作上的抽搐表現為一些不自主的運動,通常發生於面部和頸部的肌肉,比如:聳肩、眨眼,以及甩手臂、踢腿、甩頭等
  • 孩子反覆眨眼,居然還分分鐘停不下來!眼藥水都不好使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頻繁眨眼,首先想到孩子是不是過度用眼了?特別是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包括電視、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電子產品。長時間用眼,導致了孩子視疲勞、乾眼,需要眨眨眼睛來緩解。 還有一部分家長看到孩子眨眼,認為是眼部炎症,這個臨床也能診斷出來,眼部炎症主要由眼表疾病導致,如結膜炎、點狀角膜炎、倒睫等,需要注意的是春夏季節,過敏性結膜炎患兒多見,是眼部炎症性疾病中導致眨眼的主要原因。
  • 孩子頻繁擠眉弄眼、搖頭甩手、聳鼻子,甚至學狗叫,當心兒童抽動症...
    哈爾濱市王先生給《你好,醫生》節目組打來電話求助:「我兒子今年9歲,每天不停眨眼睛,經常搖頭晃腦,不自主地聳肩或伸脖子,時不時還有甩手搖頭的動作,嗓子裡經常發出「吭吭」的怪聲。因為兒子表現得非常奇怪,經常被同學嘲笑,最近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學習成績也下降了。兒子變成這樣做父母的非常心痛。」
  • 7歲男童愛「擠眉弄眼」 原來是患上抽動障礙
    記者徐睿捷 李文秀,通訊員薛源,編輯溫碧瑩 孩子總是愛擠眉弄眼「做鬼臉」、搖頭聳肩、沒事還總清嗓子,不少家長認為這些「小動作」是孩子故意調皮,家長制止無效後甚至責罵。武漢兒童醫院專家表示,這些愛「擠眉弄眼」的小孩並不是故意調皮,而是患上了「抽動障礙」。
  • 小兒抽動症煩惱多, 小兒推拿來支招~~
    生活中會發現身邊一些有著「特別表現」的孩子,比如頻繁眨眼、擠眉、斜視、撅嘴、努鼻、搖頭、聳肩、縮頸
  • 寶寶眨眼增多?小心眼部有問題
    在眼科的診室裡經常會有家長為寶寶眨眼多而帶著寶寶來就診,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眼科主任醫師白浪介紹,寶寶眨眼過頻確實是一種病症,常見於3-6歲兒童,男童發病率約為女童兩倍,就原因而言,除了心理因素、間歇性外斜視或集合不足,主要還有以下幾點。
  • 孩子眨眼都有哪些原因呢?
    如果兒童的眨眼,伴隨口唇、鼻翼、以及面頰的不自覺抽動,類似做鬼臉,而且不能由自己控制,碰到這種情況要及時到眼科門診診治。眨眼次數增多常見的原因如下:一、過敏性結膜炎:是導致孩子眨眼最為常見的病因之一,雙眼癢,發乾,眨眼次數增加是該病的特徵,部分患兒伴有過敏性鼻炎,有鼻塞,噴嚏出現。孩子春夏季容易發病,冬季症狀緩解,來年春天繼續發病,周而復始。
  • 孩子在無經意時總是搖頭晃腦是什麼情況?
    2歲以下的孩子由於年齡小,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自控能力差,愛做一些「怪相」引人關注,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但如果您的孩子已經3歲了卻還是頻繁做一些諸如搖頭、聳肩、清嗓、晃腦、甩手、噘嘴等怪相,甚至無法自己控制,那家長朋友們就需要引起注意了,這很有可能是抽動症導致的。
  • 孩子擠眉弄眼被誤當「抽動症」,沒想到是「倒睫」
    孩子突然擠眉弄眼,家長和老師常常認為這是在「裝模作樣」「調皮搗蛋」,不明所以就施以呵斥、責罰,孩子卻覺得自己既無辜又委屈。多數家長會懷疑孩子是否患有「多動症」「抽動症」,卻沒有意識到這些奇怪的行為舉止下可能暗藏著一些眼病。
  • 愛眨眼、揉眼睛的孩子,要警惕這3個問題,該如何調理?
    我們來總結一下孩子的問題:1、愛眨眼、愛揉眼睛:可能是抽動症或者眼睛過敏引起的,目前來看抽動症引起的可能性更大,兩個原因均與脾胃功能不好密切相關,脾土虛而肝木亢,肝風內動。● 小兒抽動症孩子愛眨眼最常見於小兒抽動症,也叫做小兒抽動穢語症候群,抽動症的核心症狀為:眨眼、抽鼻子、發出奇怪聲音、斜視、挑眉、聳肩、穢語等。
  • 孩子頻繁眨眼可能不是賣萌,而是這6種病症的預兆!
    一般情況下,正常人每分鐘眨眼不超過15次。如果你的孩子眨眼次數遠遠超過了這個範圍,那你得引起重視了。孩子頻繁眨眼可能不是在賣萌,而是下面這6種疾病的徵兆!1、屈光不正 當孩子的眼睛近視、遠視、散光、隱斜視等屈光不正時,視覺質量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 孩子喜歡擠眉弄眼也許是這個病
    提醒如果孩子一段時間內頻繁出現類似症狀家長們不妨留個心看看孩子是不是得了抽動障礙    抽動障礙(Tic Disorders,TD)是一種起病於兒童時期,以抽動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性疾病。主要表現為不自主的、 反覆的、快速的、無目的的一個部位或多部位肌肉運動性抽動或發聲性抽動。   答: 眨眼睛!     「抽動症通常以眼部、面部或頭部的抽動動作為首發症狀,如眨眼、咧嘴或搖頭等,而後逐步向頸、肩、肢體或軀幹發展。以眼部抽動作為首發症狀佔38%-59%,眨眼被認為是抽動障礙最常見的首發症狀。
  • 不自主的眨眼
    近來有人問我:小孩子為什麼會頻繁的眨眼?其實這個不只是小孩子會出現的問題,我坐地鐵看到不少成年人也會不自主的眨眼,有的嚴重的是整個眼睛不自主的擠動或者臉部肌肉抽動,點頭聳肩。 這是怎麼回事?        《內經》云:肝主木、主筋、在動為風,開竅在目。這種不自己的擠眼、眨眼在中醫的觀點裡是動風。這是什麼風?不是外來自然界的風,是身體內在失衡表現的抽動。這種抽動中醫取類比象叫風。
  • 清嗓子、打呼嚕、便秘……你家娃有這些「小毛病」嗎?
    「我家娃是人小呼嚕聲大,這需要去醫院檢查嗎?」「孩子總是眨眼、清嗓子,這是怎麼回事?」「孩子經常拉不出,有啥好辦法?」……你家娃是不是也有這些「小毛病」?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本期,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醫生為家長們答疑解惑。
  •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當心是小兒抽動症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提醒:「擠眉弄眼、噘嘴吸鼻」 當心是小兒抽動症生活報訊 (宋微 記者霍營) 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孩子的一種壞習慣,或是眼部、五官科疾病。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發育行為科呂起副主任介紹,這很有可能是由小兒抽動症引起的。小寧今年7歲了,一年前出現反覆眨眼症狀,家長一開始以為是結膜炎,用了眼藥水、眼膏等,始終不見好轉。之後小寧出現嗓子難受、咳嗽、出怪聲的情況,家長以為孩子得了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