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情景:「崽最近一個月開始頻繁、使勁兒的眨眼,說了也沒用!有時候還慫鼻,咧嘴。」家長在門診的話音未落,小朋友又在那裡眨上了,
首先我們了解下正常眨眼;眨眼是一種快速的閉眼動作,稱為瞬目反射。通常分為兩種,一種為不自主的眨眼運動;另一種為反射性閉眼運動。不自主的眨眼運動通常沒有外界刺激,是不知不覺完成的。通常2~6秒就要眨眼一次,正常人平均每分鐘要眨眼十幾次。不自主眨眼能使淚水均勻地分布在角膜和結膜上,眨眼動作還可使視網膜和眼肌得到暫時休息。
如果兒童的眨眼,伴隨口唇、鼻翼、以及面頰的不自覺抽動,類似做鬼臉,而且不能由自己控制,碰到這種情況要及時到眼科門診診治。
眨眼次數增多常見的原因如下:
一、過敏性結膜炎:是導致孩子眨眼最為常見的病因之一,雙眼癢,發乾,眨眼次數增加是該病的特徵,部分患兒伴有過敏性鼻炎,有鼻塞,噴嚏出現。孩子春夏季容易發病,冬季症狀緩解,來年春天繼續發病,周而復始。點眼藥後有點緩解,時好時壞,不能根治。其實這就是典型的過敏性結膜炎,孩子的器官尚未發育成熟,結膜黏膜通透性極強,也就自然成為過敏性結膜炎的多發人群。不少孩子在三個月的時候就會開始流眼淚和揉眼睛。
過敏性結膜炎包括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接觸性過敏性結膜炎等。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是空氣傳播的過敏原所致,春秋季花粉顆粒很微小,由空氣傳播,有明顯季節性發病特點。常年性結膜炎:的主要過敏原包括黴菌、蟎蟲、寵物皮毛和分泌物、灰塵,主要表現是眼睛不舒服,容易眨眼睛、揉眼睛。由於常年不愈,對孩子視力會造成影響,可以加重弱視和近視的程度。主要預防辦法就是減少過敏原的數量。
這類結膜炎和季節關係不大,主要是通過口服注射或者直接接觸而發生,包括藥物、化妝品、隱形眼鏡、以及病原微生物的毒素,預防辦法就是避免接觸,或者接觸後清洗。也可使用不含防腐劑人工淚液(海露)衝洗眼表。
二、乾眼:隨著兒童學習負擔加重,接觸電腦、電視等視頻終端機會的增多,因為淚液過度蒸發導致眨眼頻率升高。也可能是反覆發生霰粒腫,結膜炎久治不愈等都可能導致乾眼的發生,特別是有過敏性結膜炎的孩子患乾眼症的比例正逐漸上升。
如果孩子頻繁眨眼,或者反覆出現眼紅,眼乾等不適時,請及時到眼科檢查淚膜情況。瞼板腺功能障礙的很多孩子有過霰粒腫病史,瞼板腺開口堵塞缺少正常的油脂分泌,表現為淚膜蒸發過快,淚膜破裂時間減少。孩子眼紅,異物感,刺激症狀造成孩子眨眼頻率增加。
三、屈光不正:輕度的近視及散光,也會導致眨眼,屈光未矯正發小朋友,經常處於調節紊亂狀態,易產生視疲勞、而眼部癢、乾澀等症狀。崽通過頻繁目來儘可能改變其視物模糊和視力疲勞的狀態。
四、倒睫:雙眼下眼瞼內翻,睫毛倒伏角膜,形成機械刺激,這種異物感可以造成孩子眨眼頻率增加。
五、抽動症:是兒童常見神經心理疾病,一般累及5~10歲兒童。在精神壓力高、家庭教育異常的環境下加重。抽動多累及面部肌肉,表現為眨眼增多、快速眼球運動、點頭、皺眉等,這種疾病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生活、學習和身心健康,在治療上應以行為糾正為主,家長應儘早帶孩子於精神內科就診並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及時提醒並幫助孩子自我控制,但勿操之過急,更切忌訓斥打罵孩子,以免造成孩子的心理陰影反而加重病情。
六、神經性眨眼:瞬目刺激由三叉神經傳入,並由面神經傳出,主要受大腦皮質的支配,如果支配眼輪匝肌的神經纖維受到刺激,則會導致眼輪匝肌頻繁收縮而引起閉眼次數增多,這可能因為孩子長期挑食、飲食無規律的兒童會出現營養攝入不足或不均衡,造成體內營養特別是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可以引起神經肌肉的應激性增加,出現神經功能紊亂,從而導致頻繁瞬目。治療上可予眼皮局部熱敷和按摩,並可口服神經營養類藥物如維生素、肌苷等以緩解症狀。
七、習慣性眨眼:3周歲以上的孩子相對多見,表現為小孩平時沒有特別明顯的異常舉動,但有大人或外人在場時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而特意擠眉弄眼,或者是身邊可能也有頻繁眨眼的人,孩子平時刻意地去模仿,久而久之也會慢慢形成習慣性的頻繁眨眼。對於這種情況,父母應及時指出並提醒教育孩子糾正不良習慣。
另有研究表明,兒童的微量元素缺乏如缺鋅、缺鐵及血鉛濃度超標也可以引起孩子出現異瞬常目。兒童異常瞬目症有時並不是單一的眼科疾病,有時是全身疾患如顱內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抽動障礙或多動症等在眼部的體現。我們在關注孩子的眨眼問題時需要考慮多種因素的影響,家長需要積極參與其中引導。眼科醫生診斷眨眼的病因。要進行全面檢查才可以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