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華人揭秘代購產業鏈:國內國外均有辦事處,利潤來自退稅

2021-01-07 澎湃新聞

中新網7月31日電,據英國《華聞周刊》報導,提起代購,想必大部分人都不會陌生。每個人朋友圈裡多多少少都會有那麼一兩個每天用各種名牌包包、鞋子照片刷屏的「朋友」。在國內很多大型電商平臺、直播平臺上,奢侈品代購的店鋪也曾經「遍地開花」。

自從2019年初《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下文簡稱《電商法》)頒布並實行之後,代購行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儘管《電商法》並不僅僅針對海外代購,而是旨在監管整個網絡電子商務範圍內的交易。然而這項法律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後許多代購從此就銷聲匿跡了,尤其是奢侈品代購這樣金額較大的代購。

前不久英國各大媒體就報導了一名華人因在英國從事代購業務,被判處非法經營罪的新聞。英國的代購產業鏈是如何運作的?代購這一遊走在法律邊緣的行業,又究竟藏了多少秘密呢?

記者帶著和大家一樣的好奇,聯繫到了一位曾在一家英國代購公司工作過兩年的「資深代購」周先生。不願透露全名的周先生接受了《華聞周刊》的獨家專訪,向我們揭開了代購的神秘面紗。

代購「集團」的運作流程

周先生曾就職的代購公司位於英國倫敦,而周先生當時在公司內主要從事的是採購、登記和打包的工作。除了他之外,這家公司同時還有3-5位全職員工,分別負責物流和拍照。這家公司不光在英國有辦公室,同時在國內某二線城市也有一家辦事處。倫敦的辦事處負責海外採購,而國內的部門則負責在接收到貨物後分揀郵寄至客戶手中;另外國內辦公室有一個24小時輪班的客服團隊來保證業務「無時差」進行。

周先生告訴記者,那家公司代購的商品範圍除了名牌包和服飾,還有手錶和珠寶,以及個別品牌的化妝品護膚品。每天周先生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微信工作群裡國內客服發來的「訂單」,「訂單」上的商品都是在英國晚間時段由中國客服在網上接到的。周先生會根據訂單上的貨物數量、品牌、分類來決定今天一天的採購行程。很多人都好奇代購的利潤究竟有多大。周先生向我們表示實際上代購主要利潤是來自退稅。個人代購能退12%-13%的消費稅,而像周先生就職的代購公司這樣以商業形式申報退稅,則可以退到20%左右的稅。「像那個公司訂單正常的情況下,我記得基本上一天就會刷掉1萬英鎊左右。」周先生回憶到,「趕上『雙十一』這種特殊時候,一天能花掉3、4萬英鎊都不止。」

4個倫敦代購最常「出沒」地區

倫敦代購主要活動範圍有4個地點:哈羅德百貨(Harrods)、塞爾福裡奇百貨(Selfridges)、斯隆街(Sloane Street)以及新邦德街(New Bond Street)。大多受歡迎的奢侈品都在哈羅德和塞爾福裡奇百貨內部設有店面;斯隆街和新邦德街則是奢侈品專賣店集中的地方。

不過由於哈羅德百貨有獨特的積分政策:消費越多則所積點數越多,並且能用卡內積分抵消店內消費金額。所以周先生所在的公司有明確政策:一切訂單優先在哈羅德百貨購買,只有在哈羅德買不到的情況下才考慮去其他店鋪地址購買。

代購還能衍生副業?

「哈羅德積分卡最高等級的是黑卡,我們這種代購的話基本上都是黑卡。每天買那麼多東西,一兩天就能刷成黑卡了。黑卡不但可以三倍積分,每年還可以自選兩天享受全場九折。所以它這個商店還確實是蠻實惠的。」不過,周先生也表示,正因為哈羅德百貨對忠實顧客有這樣的「九折」政策,有的代購專門趁機開發了「九折卡業務」。

周先生說他曾經認識一位專門給其他代購每天提供「九折卡」的華人,這位男子名下有百餘張不同姓名和地址註冊的哈羅德積分卡,每天都會用其中一張申請「全場九折」的福利,然後將這張有九折優惠效應的積分卡信息分享給其他的代購同行。任何人都可以憑藉這張積分卡上的信息,在哈羅德消費付款時佯裝自己是積分卡持有者享受九折優惠;而真正的積分卡持有者所獲得的是每一筆消費後的積分。

這種「雙贏」的模式讓這位男子賺得盆滿缽滿。「所以代購這行不光是在退稅上鑽了空子,其實在這個行業裡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違規操作』,不違規怎麼賺錢呢?」周先生發出這樣的感慨。

「違反規定」是代購的日常

周先生透露,長期做代購,和店員搞好關係是必須的。周先生手機裡存有幾乎所有設計師品牌在倫敦每一家分店店員的聯繫方式。

每天早上收到訂單時,周先生會依據訂單上的貨品,給對應的品牌商店發送圖片和消息詢問是否有貨,如果店員確認有貨,周先生就會請求對方為他留好貨物,並約定時間到店內付款。

在實際採購時,周先生也會注意下單客人是否提了什麼特殊需要。比如很多擔心在網上買到假貨的消費者會向代購提出到店內拍照片、拍視頻甚至直播付款等要求。這些要求周先生都會儘量做到。「大部分客人都是要看實物才決定買不買嘛,你想幾萬塊的包幾十萬的手錶,怎麼也要見到實物才能付款吧?」周先生說到,「但是那種真的高端的牌子,誰會允許你在裡面亂拍?手機一拿出來就有保安過來,有時候碰上脾氣不好的保安就直接把你趕出去。在店裡被罵了你也不能翻臉,每天都要厚著臉皮求通融、求『開恩』,因為你明天可能就還要回到這家店裡來買東西!」

在兩年的工作期間,周先生說他每天工作內容裡有80%都是需要他去違背規定。小到違反商店店規,大到在法律的邊緣遊走,這也是讓他時常感到坐立不安的一點。

做代購還要看臉?

按周先生的說法,奢侈品專賣店依據品牌的不同,對待代購的態度也不同。

「其實說白了就是越火的牌子越抵制代購,因為他們根本不愁銷售業績。有的品牌一些火的款式,我都是要專門請店員吃飯跟人家拉關係才有機會買到。有的那種瞧不起代購的牌子,我們都得在店裡『演戲』,假裝自己是真富豪、是真的自己給自己買東西;一旦被看出來是代購可能就什麼都買不到了。」

周先生還透露,很多代購公司招聘買手的時候都要考察外形和氣質,還要求買手自己也有一些奢侈品的服飾以備不時之需。

代購公司和私人代購有什麼區別?

相比於個人代購,周先生很肯定地表示一般店員會比較喜歡和代購公司合作。個人代購通常是在英國購買奢侈品後在店內開據退稅單,然後再將貨物「人肉」帶回國內。這樣的代購在店內消費時會比較明顯,通常他們都會用現金付款,並要求店家提供退稅單。

一旦長期大量採購,很容易被盯上。即使一些店員為了衝業績,願意違反公司規定偷偷賣商品給代購,也會因為這些個人代購「太明顯」而選擇不冒風險。公司代購最大的優勢就是在消費時從不用現金,並且只需要店員列印購物小票,這樣一來店員即使被上級詢問,也大可裝做並不知道消費者是代購來避免責罰。周先生給記者提供了當時在代購公司上班時使用的銀行卡照片。

周先生還說,公司凡是負責採購的同事都會領到一張銀行卡和對應密碼。至於這張卡上的名字是誰,並沒有人告訴過他。據周先生所知,這家代購公司是一家正式在英國註冊的外貿公司,有齊全的經營許可。對外這家公司宣稱自己經營的是中英進出口小商品和工業產品;而公司也打著正規經營的旗號,通過正規渠道買賣比私人額度大得多的外匯,因此鮮有需要使用現金的情況出現。 儘管這家公司看似合法,實際上在將貨物郵寄回國的時候,操作上依然涉及了很多違規的地方。周先生清楚地記得每一批貨運送回國,都要與國內的「清關公司」合作完成。「清關公司」的聯繫人會定時為周先生和同事發來一張地址名單,周先生負責物流的同事在從倫敦向國內寄送貨物時需要按「清關公司」提供的地址和收件人填寫。在填寫「貨物內容」時也有一些專門的「暗語」,這樣一來才能保證貨順利地進入中國。

利益和法理間的權衡

周先生在2018年年底離開了這家代購公司,他表示雖然這一行雖然薪資相對較高,但內心總有一種惶恐。「我大學學的是服裝設計,所以當時找這份工作也是因為覺得可以每天接觸這些時尚品牌,我的專業也能用得上。但對這行了解的越多就越覺得這不是長久之計。」周先生坦言,「後來特別是聽說要出臺《電商法》,就更堅定了我辭職的決心。我聽說這家公司在《電商法》實施之後也沒有再繼續經營了。」

目前周先生已經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他希望通過《華聞周刊》向所有的讀者轉達他從事代購兩年來的感悟:「孤身一人在海外打拼確實有很多難處,可能為了經濟獨立、為了在畢業後站穩腳跟,會嘗試去『走捷徑』。但不管怎麼樣,不觸犯法律是生存最基本的底線。踏踏實實地找一份無愧於心的工作,每天過得充實而坦蕩;這讓我覺得自己比以前幸福很多。」

(原題為《英國華人揭秘代購產業鏈,每天刷掉上萬英鎊太平常》)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英國華人揭秘代購產業鏈 每天刷掉上萬英鎊太平常
    前不久英國各大媒體就報導了一名華人因在英國從事代購業務,被判處非法經營罪的新聞。英國的代購產業鏈是如何運作的?代購這一遊走在法律邊緣的行業,又究竟藏了多少秘密呢?記者帶著和大家一樣的好奇,聯繫到了一位曾在一家英國代購公司工作過兩年的「資深代購」周先生。不願透露全名的周先生接受了《華聞周刊》的獨家專訪,向我們揭開了代購的神秘面紗。
  • 英國華人揭秘代購產業鏈 每天刷掉上萬英鎊太平常!
    中新網7月31日電據英國《華聞周刊》報導,提起代購,想必大部分人都不會陌生。每個人朋友圈裡多多少少都會有那麼一兩個每天用各種名牌包包、鞋子照片刷屏的「朋友」。在國內很多大型電商平臺、直播平臺上,奢侈品代購的店鋪也曾經「遍地開花」。
  • 海外代購六成假貨成行規 全球產業鏈黑幕曝光
    蘇女士拿到的這份「銷售指南」中,詳細介紹了各種「Q&A」,比如,如果客戶詢問「為何和自己國內買的不一樣?」,可以回答「因為國內和國外生產地不一樣,原料可能不同。」如果客戶再堅持,就可以說「接受專櫃驗貨」,「其實真正會去專櫃驗貨的不到10%。」蘇女士總結。按協議,蘇女士最高可以拿售價40%的利潤分成,剩餘的歸網絡銷售平臺。
  • 代購到底有哪些黑幕和辛酸?8位全球各地代購說多了都是淚…
    英國代購:國內大概有5個朋友,國外大概十幾個。③ 國內代購:有 6、有做代購相關產業鏈的麼?② 義大利代購:代購必須有產業鏈啊哈哈哈,這麼聰明的中國人怎麼能木有產業鏈~其實產業鏈對客戶很合適的,因為能要到很大的折扣,尤其是奢侈品,好的代購能給你的價格,絕對比你辦退稅還便宜好多,比如我哈哈哈~ ⑤
  • 代購到底賺不賺錢?揭秘「代購」月入10萬的內幕
    太累了……像小劉這樣的代購賺錢很不容易,據說,專業的代購已經形成了團隊作業,大致分成兩種模式。第一種模式,需要國內、國外至少兩個人。一個人負責在國外採購,然後通過快遞發貨到境內,另一個人負責在國內收貨、發貨,拓展客源。
  • 揭秘|假「海外代購」:這些年你買的代購產品也許正是冒牌貨
    如今的代購日益風靡,誰的朋友圈都有幾個代購的小哥哥、小姐姐。每日曬著購物日程,身上各種大牌,我們就對此深信不疑。昨日一篇為《揭秘假「海外代購」:高仿GUCCI變微商「海淘正品」》的文章火了。文中提到經營高仿貨的店主向前來訂貨的微商介紹,物流可以顯示貨物由國外發貨,包含海外代購票據,清關信息,包的品質上幾乎以假亂真。
  • 揭秘全球代購造假:太坑爹
    表面看,說明書、保卡、專櫃小票一應俱全,物流信息從國外到入關環環可查,實際上,小票是列印的、物流是空造的、產品是高仿的。海外代購成為假貨「集散地」留下一個思考:誰該被徹查?誰來進行徹查?傍「正品」有三招同一款皮帶,在淘寶的代購價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
  • 利潤高達650%!把假LV和Gucci當做真貨賣的海外代購到底多暴利?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包」治百病,在現如今,無論是剛剛踏出校門的學生,還是穿梭在CBD的上班族,大家都願意為自己買一個看起來有排面的包。這其中有不少人會選擇代購來拔草,最主要一點是代購相較國內專櫃有一定的價格優勢,折扣,匯率差異、海關退稅等都是價差的來源。
  • 加拿大華人超級福利!持加拿大護照在中國買東西可退稅!(附最全攻略)!
    但對於已經入籍國外的華人而言便吃了大虧了,因為他們持當地護照不能享受退稅優惠。而今天,村長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不光持中國護照可以在國外退稅,現在海外華人也可以在國內享受高達11%的退稅啦!在國內機場,過了出境安檢之後,有一個不顯眼的地方經常被路過的華人忽略,那就是「離境退稅代理處」。就是在這個地方,華人持海外有效身份證件可以辦理退稅。跟國外機場排長隊的退稅窗口不一樣,這裡由於辦理的旅客少,幾乎不用排隊!
  • 洋碼頭被爆疑似售假 揭開灰色代購產業鏈
    近期,有媒體曝光消費者在洋碼頭通過買手代購商品疑似假貨,鑑定過程成為扯皮黑洞;20元可買一包小票等海外代購灰色產業鏈等疑似包庇賣家售假的眾多投訴。去年12月在洋碼頭花費1299元給女朋友買禮物的天津小夥,收到了一個桃心「歪了」的蒂芙尼手鍊,洋碼頭的客服向其解釋稱這是「入門級產品」,歪了正常;今年2月在洋碼頭購買MAC唇膏的羅小姐在商品到貨後立即發現「味道不對」,作為MAC口紅的資深用戶,基本熟悉了唇膏的巧克力味和橡皮泥味,但這支來自洋碼頭代購的口紅卻有一股韓妝的香精味道。
  • 英國購物退稅完整攻略
    一個網絡社群上寫著這樣的一個例子:「 有一個同學來英國讀Master,聖誕節回家時直接在機場退了稅。等到他開學再來英國時候,被海關大叔扣住了,說他的學生籤證已經作廢了,在 12 個月之內都不可以再進入英國了。」根據全球最大的辦理退稅的公司——環球藍聯的官網信息,只有能夠親自攜帶(旅客個 人行李)出境的商品,才可以申請退稅。
  • 吐槽黨 採訪兩名英國代購遇到的奇葩顧客
    這次我們採訪了兩位在英國做代購的同學「陳年老醋」和「長毛辣醬」來談談「那些年他們做代購遇到的奇葩」。碎念君提問:你們給別人代購的時候遇到多少頭疼的"小主"?陳年老醋:「我們兩個給找代購的奇葩顧客分成三類。第一類,不知郵費多貴。第二類,天天找你退稅。
  • 華人富豪家中被捕,把國內假鞋貼上UGG標,反向代購狂賺1.27億!
    前言:為了避免買到假貨,很多買家都會找身居海外的代購。這樣的方式看起來靠譜,但海外代購回來的商品,很有可能是出國鍍了金的,貼牌國貨!1、假鞋質量真鞋價格 8年進貨1.27億根據媒體報導,美國一名華人男子因為賣假鞋在家中被捕。這年頭賣假鞋不稀奇,然而這名男子8年裡,賣出了價值1.27億的假鞋!
  • 想知道英國有什麼好貨?想知道代購什麼最好賣?看這篇就對了!
    說道華人的購買力,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可是,很多初到英國的小夥伴並不了解英國究竟有什麼好貨可以賣,以至於做代購都不知道賣什麼呢!
  • 疫情之下美國華人的殘酷現實:比病毒更可怕的是失業
    根據華盛頓移民政策研究所的數據顯示,美國華裔有500萬以上,老華人們大部分從事餐飲、旅遊、代購等行業,受疫情影響最明顯。近兩年到美國的新移民則從事電商外貿等職業。《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了紐約和洛杉磯的華人,講述疫情之下的現實和心態。
  • 恆力石化:3天收到14.39億元「退稅款」,沙特阿美陷超級虧損:利潤降...
    據悉,此筆14.39億元退稅款含恆力石化(大連)化工的13.05億元和恆力石化(大連)有限公司的1.34億元兩項,其中恆力石化(大連)化工的13.05億元退稅款是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實施以來大連市最大的單筆退稅款。
  • 代購黑幕
    ,刨除掉讓普通百姓頭大的各國語言和對於商品的了解以及退稅等需要專業技能以外,買東西寄東西這事兒並不複雜,但是,真正代購有一個先天條件,就是前面老貓說的地域差別和地利之便因素,往白裡說,做代購,你自己得先具備幫助別人就地購買的條件,代購不是宅在家裡上網,可以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這可是個實實在在的本地購買行為,你自己人在國內,還能大批量幫別人購買國外的商品,那這事兒,就有蹊蹺了。
  • 法國小代購有話想對你說...
    熟行情的人都知道,知名國際大奢侈品品牌都來自歐洲,MK,Coach,三宅一生之類是達不到說奢侈品的級別,因此這些還是回他們原產地購買比較划算。即去美國就買MK、Coach,去日本就購買三宅一生,然後去英國就購買Burberry。但因為本來這些輕奢品牌的價位並不會太高,匯率換算起來價格差別不大,因此一場到來歐洲,想買也是不必覺得吃虧太多,畢竟比起國內和香港價格還是非常漂亮。
  • 華人購買力驚呆小夥伴 歐洲購物退稅指南
    時裝周期間小編走訪巴黎老佛爺百貨,深深的又被華人小夥伴的購買力驚呆了,所以特地為網友總結了一下如何在歐盟國家退稅的可行性手冊,僅供大家瘋狂購買時參考使用。當拿到退稅單時,就可以在離境時進行退稅,退現金需要首手續費,退到信用卡則不需要收取手續費。注意,海關蓋章的單子是需要郵寄到稅收中心的,收到後費用將在幾周後打到卡裡。小編說說那些你不得不注意的事項:1、在歐盟國家購物時,在離開最後一個歐盟國去非歐盟國家時方可辦理退稅,由於退稅有時間限制,建議在最後一個國家選擇同一天同一商店再血拼。
  • 國外買珠寶真的划算?NO,有套路才真划算!
    最近,我有位男性朋友打算買個鑽戒求婚,作為精打細算的巨蟹座,我沒少陪他逛(遛斷了腿,操碎了心)。這又聽說國外買珠寶會比國內便宜,於是他又琢磨起找人代購,但是我想說在國外買珠寶真的是毫無後顧之憂的划算之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