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同事在群裡求助:給推薦一個給孩子放故事的好的播放軟體吧!
故事機?孩子?
我心下極不贊同,於是便有了這篇文章。
回顧萱寶的成長曆程,我自認為做的最明智的一件事便是陪孩子看繪本,尤其是在她四歲半時我們倆一起在繪本館共度的那一個月。可以說,繪本在萱寶的成長中有著十分巨大的基礎性的作用。那麼,什麼是繪本?繪本有什麼作用?怎樣閱讀繪本?聽我細細道來。
一、什麼是繪本?
說起繪本,需要先明確什麼是繪本,繪本既不是我們童年時期看的小人書,也絕非市面上流行的配有拼音和粗糙插圖的《世界著名童話》之類的書籍。度娘是這樣下的定義:
繪本,英文稱Picture Book,日文用漢字為 "絵本(平假名:えほん,羅馬字:e-hon)",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指一類以繪畫為主,並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繪本不僅是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可以全面幫助孩子建構精神,培養多元智能(繪本和普通的圖畫書有區別)。繪本是發達國家家庭首選的兒童讀物,國際公認「繪本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
很明顯,繪本盛行於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我們國家的幼兒繪本只是屬於起步階段。
二、繪本的意義
中國教育一直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五育中,最難培養、最難衡量的其實是美育,也就是孩子的審美能力。
縱觀中國文化市場,我們的孩子最缺乏的恰恰是提供美育成長的土壤。中國的幼兒讀物,一貫充滿了功利和教化意味:不是為了讓孩子學會知識,就是為了讓孩子懂得道理。裡面的插圖也幾乎全是簡單的模式化——兔子小狗小貓等一切動物包括人的臉都是一個模兒出來的。何來美感?何談美感?
繪本則完全不一樣,它的主體就是畫,裡面的插圖都是十分之精美的。但就美國作家李歐李奧尼的繪本來說,每本的風格皆不一樣,有的是版畫式(如《字母樹》、《小黑魚》),
有的是油畫棒作(如《一隻奇特的蛋》、《魚就是魚》,
有的是水彩作(這個多了,不舉例),每一頁拿出來都會讓你愛不釋手,更不用說整本畫作了。
再如日本作家宮西達也的霸王龍系列作品,每一頁畫作都是密密麻麻的,對於我這個有密集恐懼症的人來說,一開始看一眼都痛苦的要死,但孩子有一個階段卻出奇的喜歡,因為根據孩子的思維發展規律,三四歲時會經歷一個完美型的階段,這個階段他喜歡也願意把畫作畫的特別滿,剛好適合這時的孩子來看。
還有的繪本配圖都是精美的鉛筆畫,例如《艾特熊和賽娜鼠》系列,當然萱萱最喜歡的一本是瑞士凱提貝恩德繪畫的《魔法森林的夜晚》,
並為其中的一張插圖專門花了兩個半天進行描摹,
我為此專門買了這本書,可惜這個繪本作者的作品整個中國市場翻譯過來的也就只有兩本。
還有的繪本根本就沒有字,只有畫,例如日本安野光雅的《旅之繪本》,
其精緻、美麗難以言表。
很多愛看繪本的孩子,都在配色上有著天生的能力,於是他們也都愛畫畫,且總是貌似無師自通似的畫出很多很漂亮的畫作,其實並不是天分,只是每天耳濡目染,就有了先天的審美能力了。
三、如何閱讀繪本?
小孩子看繪本是不用教的,他們對於美都有著先天的親切感,反而是成年人,我們是不會看繪本的,我們已經習慣了從方塊字裡面直接進行掃描接收,對於畫多字少的繪本我們會自動的進行忽略屏蔽。
舉個簡單的例子:小雞卡梅拉系列中的《我去找回太陽》中的第一頁,
讓一個成年人來看,他所看到的只是左上角的文字;讓一個孩子來看,他會看到圖畫上近30隻小雞,表情動作全部都是不一樣的,他所提取閱讀到的信息量比成年人要多得多!
再如繪本《大衛不可以》,成年人一看:不就是幾個字嗎?!小孩呢,卻會看得津津有味,哈哈大笑。
說了這麼多 ,其實你不愛看繪本不會看繪本也沒有關係,只要你能為孩子挑選適合看的就可以。接下來我根據自己的經驗,為大家推薦一部分繪本,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大衛不可以》系列,便於培養習慣。
《不要隨便親我》自我保護系列。(上幼兒園前必備必看)
斯凱瑞金色童年系列(這套書我拿到手一看,啥呀,都是滿頁的單詞,有啥看頭?!結果萱寶中班時整整看了半年,天天看,現在都爛了。)
可愛的鼠小弟系列,畫文都是簡約而不簡單。
《小烏龜富蘭克林》系列,便於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小雞卡梅拉》系列,友誼與夢想。(已經被看得爛掉)
《神奇校車》系列,培養科學思維。(萱寶從小到大最愛書的書之一,已經被翻爛,還在讀。)
《女巫溫妮》系列,充滿魔幻與樂趣。
《老頭子總是不會錯》,家庭婚姻藝術。
14隻老鼠系列,便於培養愛心與觀察力。(雖然至今我分不清楚老鼠那一家子)
《小雞雞的故事》《小威向前衝》《乳房的故事》,幼兒性啟蒙繪本。
小黑魚和他的朋友們系列,(就是李歐 李奧尼的繪本作品),美育必備。
《旅之繪本》系列,美麗的鉛筆畫作品。
「艾特熊和賽娜鼠」系列和宮西達也的霸王龍系列,都是溫情脈脈的跨種族的愛的故事。
巴巴爸爸故事系列,魔幻十足。(我小時候看過動畫片哦)
就這些吧。這些大多都是我收在家裡的,也都是孩子看了很多遍現在都在看的繪本。還有很多在繪本館裡看的,都記得不是太清楚了。
最後,推薦一套王早早的《中國記憶 傳統節日圖畫書》,裡面的插圖很有民族範兒,王早早的畫風我很喜歡。
至於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等待下期有時間我再重新整理,希望能幫到寶媽們。
(萱萱的第一次畫作,就是這六張畫作驚到了她的繪畫老師,進而開始了畫畫之路,這之前沒有任何系統的學習,與大量的繪本閱讀不無關係。)
畫作《摩天輪》
畫作《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