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的屈辱能幫你避免更大的尷尬
一時忍辱負重為的是將來出人頭地,所以要感謝大石攔路,它會讓你爬得更高,看得更遠。
春秋時期,吳越交戰,越國兵敗。越王勾踐入吳宮做了吳王夫差的奴隸。勾踐含羞忍辱,養馬多年,終於獲釋。他臥薪嘗膽,任用賢才,發展生產。這種低姿態在中國歷代統治者中絕無僅有。十年屈辱,十年教訓,終於使得越國國富兵足,最終橫掃吳國,成就霸業。
這就是「知恥而後勇」
韓信是西漢開國功臣,是公元前三世紀世界上最傑出的大軍事家、大戰略家。他青年時期所受的胯下之辱讓他名垂青史。
淮陰屠戶中有個年輕人看不慣帶刀佩劍的韓信,就當眾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得高大,喜歡帶刀佩劍,其實是個膽小鬼。」又說,「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韓信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番,然後低下身去,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滿街的人都笑韓信,說原來他帶刀佩劍是因為膽小。
韓信青年時真的如鄉人所說那麼膽小嗎?非也。韓信心裡很清楚,如果用劍刺對方只有兩個結果:一個是他被那個人殺掉了,從此沒有韓信了;第二個就是他把那個人殺掉了,他贏得了暫時的勝利,但殺人者償命,從此也沒有了韓信。所以,他只能選擇忍辱負重,為的是將來成就大業。
在想要發飆時,不妨先克制自己的衝動
現代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非常在乎自己的意見、得失和面子,無論什麼事情都要上升到尊嚴問題,所以很容易生氣。生氣就會演變成矛盾和衝突,這是損人又不利己的行為。其實,很多事都沒什麼大不了的,為了一點面子問題,就和別人一爭長短,甚至拼得你死我活,實在很不值。因此,在想要發飆時,不妨先克制自己的衝動,冷靜地想想:這是件什麼性質的事情,再作出反應。只有先想清事情的性質,才能在適當的時機作出恰到好處的反應,才能圓滿地解決問題,這才是忍辱。
因為生再大的氣,都是無益於解決問題的;而且只要一生氣,你身體的細胞就不知道要死掉多少,還很容易引起精神的不穩定以及身體上的疾病。其實,你生氣時最大的受害者是自己。只有冷靜下來,恢復心平氣和,才對自己有好處。生氣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因為用鬥爭、強權、憤怒等方式處理事情,除了能在氣勢上稍佔上風外,問題仍然存在,只有用慈悲心或智慧來處理,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通常,心量大的人做事成功的概率通常比較高;而動不動就生氣的人,很難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
在遇事時,我們要學會忍。
很多人誤以為忍就是逆來順受,遇到任何不合理的事情都會說:「好吧!我就好好忍著吧!」其實,忍並不是忍氣吞聲地受委屈,也絕不是一味地忍,而是該亮劍時絕不手軟,該競爭時也要競爭。
在有些人和事面前隱忍,是先給自己留一條退路,同時也給別人一條路走,這樣彼此就不會發生衝撞了。
忍耐力強大如一國之君勾踐、聰明如大將軍韓信,都會審時度勢,何況在社會上沒有多少根基的我們呢?現在所謂的屈辱,是為了避免將來遭受更大的屈辱,這樣你才能時時刻刻保持平靜的心態,不消極沮喪,這就是忍的智慧。記住:你的眼睛是看著未來的,你心中有著遠大的目標,暫時的屈辱不算什麼,笑到最後的人,才能笑得最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