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插畫】古代髮飾大盤點及其正確應用!

2021-02-08 古風唐韻

在古風插畫的繪製中,我們自然也不會忘了給畫中的美人添上髮飾這一筆。雖說髮飾的繪製屬於細節,但確實能為美人增色不少。奇姿異態的髮式若無飾物,豈不是有姿無色、有態無妍媚?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領略下古代常見髮飾的迷人風採及其應用吧


▲項維仁工筆美人圖之西施:圖中美人衣著素雅,頭上一朵紅花顯得格外醒目,將其頷首嬌羞之態襯託得恰如其分。



在古人眾多的髮飾中,梳篦(bi,讀音同「畢」)估計是最早出現的,而且是先有梳再有篦。沒錯,梳和篦是不同的,梳的齒部粗而稀,主要用於梳理頭髮,而篦齒因為細而密,可以很好地剔除頭髮上的髒東西。


現在很多姑娘出門,都愛在包包裡帶上一把梳子,而梳篦在古時也幾乎是人手必備之物。古今不同的是,古人之所以愛梳,還有一層「禮」的含義在內。相傳孔子的一位弟子與群寇搏擊而酣時,為束帶正冠而身亡。可見古人對儀容的在乎早已超出了我們今天所說的美的範疇,更是對自我身份的一種認同。


言歸正傳,話說這梳子原本只是理髮的工具,沒曾想在魏晉時期竟成了婦女頭上的一種裝飾。到了唐代,插梳之風更是蔚然成風。起初,人們只在髻前單插一梳,後逐漸增加,常以兩把梳子為一組,上下相對而插。元稹在《恨妝成》中所言「滿頭行小梳,當面施圓靨」,即是描繪了當時插梳之風的盛行。


▲梳篦的插戴方法有:斜插法;髻前橫插一把梳或篦;髻前後插兩把梳,梳齒上下相對。


▲日本和服女子裝扮中,梳篦也是常用的髮飾,這應該源自唐文化的影響


到了宋代,插梳的風尚尤盛於唐代。據記載,北宋時期,京都婦女頭上所戴的白角大梳,長寬皆逾尺,竟到了妨礙人們乘轎走路的地步。不過,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北宋時期社會風氣的開放和經濟的繁榮。不管任何一個時代,女子的穿著打扮往往是一個社會經濟、文明水平的風向標。


▲梳篦在古風插畫中的應用(左:插畫師阿舍|中:插畫師mandarava|右:貓君大白)


在歷史的變遷中,梳篦的樣子也經歷了幾多變化。從春秋時期的直豎形、戰國時期的馬蹄形,再到隋唐五代的梯形、宋代的半月形,梳背的裝飾也日益精細富麗。


現在,你用的梳子是什麼樣子的呢?小編還記得兒時奶奶對著鏡子梳辮用的木梳,齒部有兩排,中間貫之以橫梁,橫梁上綴有花朵紋樣…


【梳篦欣賞】

▲(左:戰國時期;右:漢朝)


▲(左:元;右:宋)


▲清朝



▲後期工藝愈加精湛的梳篦



說到簪,這裡不得不提及它的前身——「笄」(ji,讀音同「基」),是古代女子用來固定髮髻的一種工具。笄也是古代女子成年禮的一種代稱,即女子15歲成年則要梳髻貫笄。若已許嫁,則宴賓客舉行婚禮。若未婚嫁,則禮畢,再取下發笄,仍恢復原來的髮型。


早期的笄,材料多為石、骨、竹等質地,樣子比較原始粗糙,但也不失為一種質樸之美。商周時期,笄的頭部開始呈現傘形、幾何形、飛鳥走獸形、夔龍形等多種樣式。


▲殷商時期骨笄:左:魚形骨笄;中:竹節骨笄;右:夔龍紋骨笄


秦漢之後,笄才被稱為「簪」,樣式和工藝也更趨精美,相比之前骨頭、石頭一些的普通材質,人們開始越來越青睞金、玉、翠羽等製作而成的簪。歷代髮簪千變萬化,比較常見的有球體或半球體、花頂形、如意形、耳挖性、飛禽走獸遊魚等等,不一而足。


▲髮簪在古風插畫中的應用(作品來自畫師德珍老師)


▲圖中女子所用的髮簪,應為扁銀簪(來自畫師棉花圃)


在形態各異的髮簪之中,又以翠羽簪為最為出色。這裡,不得不提及中國古代的一種金銀製作工藝——點翠。所謂翠羽,即翠鳥之羽。這種工藝就是用金或鎦金的金屬做成不同圖案的底座,再把翠鳥背部亮麗的土耳其藍色的羽毛仔細地鑲嵌在座上,以製成各種首飾器物。


▲清蝴蝶耳挖簪(右);清·鎏金點翠蝴蝶簪(左)


你也許會驚嘆這些清代點翠簪子的鮮豔華麗,但如果你知道點翠所用的翠羽必須要一根根地從活的翠鳥身上拔取,才能保證這等顏色,又會生出怎樣的感嘆?


在古代女子的髮飾中,還有一種作用和簪非常相似的飾物,名曰髮釵。不同的是,髮簪通常為一股,髮釵則作成雙股似樹枝丫叉,故而得名。髮釵多成雙插於髮髻,髮簪一般為單數。髮釵的安插方法,常見有橫插法(即兩鬢對插)、斜插法和倒插法(即從下往上反插)。而且,一般髮髻越高,插的髮釵就越多。


▲項維仁工筆美人圖:圖中女子應為橫插法,即髮釵兩鬢對插


▲項維仁工筆美人圖:圖中女子應為斜插法,即髮釵插於髮鬢一側


除了插發之用,髮釵還是古代男女離別之時的定情信物——女子將頭上的釵一分為二,一半贈給對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見再合在一起。


【笄·簪·釵欣賞】

▲無帽形骨笄


▲活帽傘形骨笄


▲鳥體形骨笄


▲明·嵌玉鑲寶髮簪


▲清·白玉嵌翠碧璽花簪


▲明·金鑲玉螃蟹簪


▲清·銀釵


▲清·點翠髮簪



步搖,顧名思義,隨著女子款款移動而搖曳生姿,著實給人無限想像的空間。這種髮飾是在簪、釵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底座通常為釵,釵上一般綴有活動的花枝、蝴蝶鳥雀的翅膀、垂珠等。


▲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著名T型帛畫:圖中貴婦頭上插有一支綴有許多晶瑩玉珠的步搖


要說對步搖的鐘愛,非魏晉南北朝和唐朝兩個時期莫屬了。魏晉時期的步搖比較纖細,由彎曲的金銀細絲組成花枝狀。這樣的步搖戴於女子頭上,稍有動靜,花枝便會震顫不已,配以那個時期特有的博衣廣袖,讓魏晉女子頗有弱柳扶風、秀骨清相的脫俗風姿。


▲魏晉南北朝女子高髻插步搖髮式(左);金冠花(右)


到了唐代,步搖的使用則更加普遍,而且無論貴族與平民,都可戴之。唐代的步搖多為金玉製成的鳳鳥狀,鳥雀的口中掛銜著珠串,隨著人體的走動,珠串便會搖顫。


▲敦煌供養人旁插鳳步搖簪,頭頂步搖風冠(常沙娜臨摹)


▲張大千·仕女圖(左);唐吳道子《送子天王圖局部》:圖中女子的步搖插於髮髻兩側(右)


▲王熙鳳頭上綰著的朝陽五鳳掛珠釵,其實就是鳳形步搖釵


▲步搖在古風插畫中的應用:畫師槿木(左);畫師ruby可可(右)


從前面這些配圖中,我們可以發現步搖比較常見的安插方法主要有這麼幾種:一是插於髮髻的前部,比如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著名T型帛畫中的貴婦就是這種安插方法;二是插於髮髻的側面,比如唐吳道子的《送子天王圖局部》;三是插於髮髻的背面;四是從下往上插,即倒插法。知道了這些,相信你在畫古風美人的時候,就清楚該把步搖放在哪裡了。


【步搖欣賞】

▲清代·點翠步搖

▲明·鳳鳥花卉步搖(左);清·鍍金點翠鳥架步搖(右)


▲ 魏晉南北朝·花枝樹杈式樣步搖

▲鏤雕銀質燒藍步搖簪

▲石榴石鍍金步搖



今天,我們常常看到新娘頭上都會插花,比如玫瑰、百合、康乃馨等有著美好寓意的鮮花。其實,這種簪花的習俗古已有之,而且曾一度不分男女。宋太宗時,皇帝會為每年的新晉進士擺喜宴賜花。「春色何須羯鼓催?君王元日領春回。牡丹芍藥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 詩人楊萬裡在詩裡所描述就是宮中筵席上的簪花盛景。


簪花興起於秦朝,在唐宋都頗為流行。尤其在唐代,上至貴妃楊玉環,下到民間鄉野的普通女子,都尤愛簪花。每逢春回大地、百花盛開之際,長安仕女都要參加鬥花競賽,戴插以求奇姿異態,多者為花中之魁。


▲《簪花仕女圖》:盛唐時,婦女好高髻,「 插花著高髻」蔚然成風。唐代女子尤愛簪牡丹、荷花、海棠等花形偏大的花。


▲周璟雙面畫《雲鬢梳罷不簪花》


不過,遺憾的是,鮮花總難免凋謝的命運,所以後來逐漸被假花替代。鈿就是一種用用金、銀、玉、貝等做成的花朵狀裝飾品。其形狀除梅花狀外,還有各式小鳥、小魚、小鴨等,十分美妙新穎。它與簪釵的不同之處在於,鈿主要多為裝飾,不能用於綰髮。到了清代,還出現了絹花、絨花、通草花、珠花等飾物。


▲項維仁工筆美人圖:圖中女子髮髻前部兩側的六隻花朵形裝飾品,應該即為鈿。


▲簪花在古風插畫中的應用:畫師ENOFNO(左);插畫師mandarava的作品 (中、右)


▲簪花在古風插畫中的應用(來自畫師薛敏)


【花類髮飾·欣賞】

▲華勝,一般翻成花草的形狀插於或輟於額前


▲各式花樣的鈿


▲清·絹花

▲清珠花點翠橋梁釵


▲銀點翠飾絨花


【編後言】

隨著民國時期去髻剪髮風潮的興起,曾經在歷史上光彩無限的簪釵也就此黯淡下去。慶幸的是,我們還可以通過畫筆將它們的美留存於紙上……

相關焦點

  • 古代服飾知多少,古風插畫必看小知識!
    無論衣帶翩翩還是華麗莊重,多彩的服飾一直是插畫的亮點之一,古代服飾以其古雅內斂的氣質、簡潔又不失美感的設計徵服了許多古風愛好者,時至今日仍有許多愛好者為復原古服古飾做出不小的貢獻。要繪製出材質各異且有美感的服裝,就要對古代服飾有基本的了解,結合案例圖片,本文按照朝代順序大致介紹一些古代服飾的特點及畫法。
  • 想學古風插畫?不知該怎麼入手?進來了解!
    插畫是一個大的概念,平時我們看到的雜誌、報紙和各種圖文刊物中所穿插的圖畫統統稱為『插畫』。插畫可以傳達畫師內心的想法,插畫的應用場景也十分廣泛,例如報紙書刊、APP頁面、視覺展示、影視、遊戲、平面設計等等。那麼,咱們平時常聽到和看到的古風插畫,是不是和傳統插畫一樣的呢?
  • 髮型有多少種,古風女子就有多少種美
    比如,古代女子成人標誌就是15歲之後可以將頭髮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可以嫁作他人婦了。       當然,今天我們可不是要討論髮型的社會意義,而是在古風插畫繪製中,如何運用適當的髮型,來塑造不同年齡身份女子的形象氣質,比如少女的輕盈靈動、宮廷貴婦的雍容華貴、女俠的瀟灑豪氣、仙女的清新脫俗。
  • 美麗髮飾中的濃鬱古風,古人很重視頭髮的髮飾
    ▲ 動動手指把CG窩設為「星標」精彩不錯過 ▲ —— 「關注CG窩 幫助您成長」—— ◆◆ ◆ 美麗髮飾中的濃鬱古風,古人很重視頭髮的髮飾,因此髮飾就變得尤為重要,下面就一起學習一點古風少女的不同髮飾繪製吧!
  • 古風插畫 | 如何正確掌握古風人物面部比例?
    「三庭」指臉的高度比例,在正面角度的情況下,把整個臉部分為三份——從髮際線至眉骨、從眉骨至鼻底、從鼻底至下巴,各佔臉長的1/3。「五眼」指臉部的寬度比例,以眼睛長度為單位,把臉的寬度分為5等份,從左側髮際線到右側髮際線,剛好為5個眼睛的長度。
  • 「淪陷」在第一眼:華麗的輪迴,從臺灣畫師的古風插畫說起
    02也說古風我們常說的古風,指代的是古代質樸的風俗習慣。可以說,古風文化的愛好者們是傳統文化的追隨者與創作者,他們對於傳統文化的研習與創新,使得古風在新的時代有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然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古代世界觀。
  • 古風美人插畫 插畫師:Bulma布瑪
    古風美人插畫 楊貴妃———插畫師:Bulma布瑪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嫋嫋秋煙裡。輕雲嶺下乍搖風,嫩柳池塘初拂水。古風美人插畫 文成公主———畫師:Bulma布瑪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古風美人插畫 江彩蘋———畫師:Bulma布瑪桂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汙紅綃。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 怎麼學古風插畫 學古風插畫的經歷分享
    很多人會問,怎麼學古風插畫,想學但怕自己堅持不下去怎麼辦?今天給大家分享輕微課第87469畢業學生的學習感言,一定要看完哦~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當你用心對待每件事,不知不覺好運就會到你身邊。古風插畫魔鬼班學員—板藍根(學號:GF-16-057)不知不覺在輕微課為期九個月的學習結束了,點下「畢業」之後還有點恍惚,我竟然真的堅持學完了!經過幾個月的魔鬼訓練,對比起入學之前,確實進步了不少,回頭看看以前的圖,全是黑歷史啊啊啊啊。
  • 想要古風髮飾?簡單!教你手工自製一個
    小夥伴們喜歡古風髮飾嗎?是不是覺得古風的髮飾都特別漂亮?古風元素的髮飾是真的好看,它們跟漢服一樣自帶仙氣,真的是超漂亮。恐怕沒有哪個女孩子不喜歡漂亮的古風髮飾吧?其實很多漂亮的飾品就算自己不能佩戴,光看看也是賞心悅目有沒有?
  • 古風美人插畫頭像壁紙
    古風美人插畫頭像壁紙 有一女子 雅潔如玉 洗淨鉛華 眉如遠山 眸如秋水 溫柔妖嬈 淺香醉人 燦如春華 皎如秋月 乃美人也古風美人插畫頭像壁紙 有一女子 雅潔如玉 洗淨鉛華 眉如遠山 眸如秋水 溫柔妖嬈 淺香醉人 燦如春華 皎如秋月 乃美人也古風美人插畫頭像壁紙 有一女子
  • 仙氣十足的古風插畫
    仙氣十足的古風插畫 繪畫會話 一個專注於打包發送的公眾平臺 古典名畫、精美素材、工筆插畫 繪畫樂趣,風景攝影。
  • 古風插畫美女教程,零基礎入門基礎繪畫課程!學起來吧!
    相信有很多人也喜歡古風插畫吧!今天就出一個古風插畫的教程吧!畫的是一個水瓶座女子,一首《青玉案》,很適合這女子的氣息呢!青玉案賀鑄 (宋)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所誰與度?因為是古風,想畫得比較飄逸,所以不要平鋪,用有絲質感的皮刷去塗抹,不要塗得太實。絲質感的筆刷其實就是顆粒感的基礎形狀構成的筆刷。步驟4:改變線稿顏色。做這一步時,基本已經心中有數,已經想好應該把各部分處理成什麼效果了。步驟5:刻畫。在畫面裡,加入暗部,加入亮部,細化五官,髮飾等。
  • 溫韻——古風髮飾遇見美麗的你
    杭州牧海貿易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溫韻」時尚、復古、中國風髮飾品牌,溫韻以時尚復古為出發點,開發髮夾、髮釵、發箍等一系列產品。以古典、個性、原創為主軸,秉承「傳承中華文化,用一生做好一件事」的願景,專注時間堅持做髮飾。我們有專業的設計團隊、專業的工藝和專業的手工能力!
  • 一根絲帶自製的超簡單古風髮飾,但是佩戴起來真的是自帶仙氣
    古風裝束是時下最為流行的了,不知道小夥伴們喜不喜歡呢?可能每個人喜歡的古風概念是不一樣的,喜歡的原因也是不一樣的,對於小編來說,我喜歡古風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因為古風漂亮,無論是古風的服飾還是頭飾我都很喜歡,小編對於古風的印象完全是來自於古裝電視劇和時下經常偶遇的穿漢服小姐姐們。
  • 手工自製髮飾,古風小花髮夾製作教程又來了
    小夥伴們覺得古風髮飾漂亮嗎?生活喵覺得古風髮飾的一大特點就是帶著漂亮的流蘇穗子,尤其是精緻的小花朵款式的古風髮飾尤為漂亮。作為一個資深的手工黨,喜歡就一定要嘗試自己製作出來。那麼來一起看看這次生活喵給小夥伴們準備的古風髮夾的製作教程吧。
  • 古代髮飾
    古代髮飾古代女子髮飾多種多樣,有笄、簪、簪花、釵、梳釵、環、步搖、鳳冠、華盛、發鈿、金鈿
  • 好書推薦 | SAI動漫插畫一本通:漫畫基礎教程 SAI漫畫身體繪畫技法+SAI&Photoshop漫畫/插畫繪製技法全解析
    全書共分為5章:*1章分別講解了身體比例、插圖繪製的基本步驟及其意義、身體8個重要部位的繪製說明以及插圖繪製的要領;*2到5章從人體比例出發,以正面、側面、背面等各種角度的順序,分別講解了臉部、軀幹、上肢、下肢的繪畫技法和24個小部位的繪畫技法,除了介紹各部位的繪畫技法外,作者還在其中加入了正確示範與錯誤示範的對比,以及39個正確繪製身體各部位的小秘訣。
  • 壺也Tsubonar的特色古風插畫
    說到古風插畫,大家會用什麼詞形容呢?是飄逸、唯美或者清新?但壺也Tsubonar不是這樣,其筆下的作品都擁有一種獨特的氛圍。壺也的作品總是以朱紅與黑色為基調再以金色、綠色、藍色、白色渲染,多種顏色的疊加顯得整體色彩濃鬱卻又不過分鮮豔,令觀者產生一種仿佛在看浮世繪的奇妙感覺。
  • 搭配漢服的古風髮飾,清新的少女心小花對夾,原來做法如此簡單
    古風的流行程度相信小夥伴們是有目共睹的了,看看現在時不時在身邊出現的漢服小哥哥小姐姐就知道了。愛家生活喵也真的是很喜歡漢服的,不過因為囊中羞澀至今只停留在純欣賞階段,生活喵倒是對一些古風的髮飾越來越感興趣了。
  • 學習古風插畫有什麼書推薦
    暑假學習古風插畫有什麼書推薦?一幅好的具有中國畫美感的古風插畫,具有頗有意境的畫面表現力!「輕微課」的網站上非常多的繪畫教程、繪畫素材,也有專業的繪畫課程,學繪畫的小夥伴可以去上面找到很多有用的繪畫學習資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