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衣帶翩翩還是華麗莊重,多彩的服飾一直是插畫的亮點之一,古代服飾以其古雅內斂的氣質、簡潔又不失美感的設計徵服了許多古風愛好者,時至今日仍有許多愛好者為復原古服古飾做出不小的貢獻。要繪製出材質各異且有美感的服裝,就要對古代服飾有基本的了解,結合案例圖片,本文按照朝代順序大致介紹一些古代服飾的特點及畫法。
秦漢服裝以絲麻為主,男子穿袍為貴,平民束髮帶巾,著本色麻衣;女子多著襦裙深衣,上窄下寬,對以後的服飾有著深遠影響。在配色方面,崇尚黑、紅、綠等大氣莊重之色,帝王冕服的樣式一直延續到明代,也以紅、黑為主,而平民主要穿素色麻布衣,絲綢類只有貴族富商才能使用。
秦代士兵鎧甲
平民男子束髮,帶巾或小帽,穿交領長衫,衣長至膝。
秦代平民裝束
秦尚黑,漢代承襲秦制,禮服則以黑紅為主,只有貴族或官員著寬袍大袖,百姓為了方便勞作,基本只穿窄袖短衣,士兵則輔以鎧甲。
漢代將官鎧甲
女子穿交領襦裙,腰間和發間配以飾品。貴族女子也常穿深衣禮服,披髮或以白粉敷面為美。
注意> 右衽是漢服始終保留的特點,插畫時千萬不可畫反了。
漢代女子的服裝就更加多樣化了,有曲裾、直裾等,顏色花紋也更加多樣化,黑紅色也依然流行。
漢代婦女直裾 漢代直裾女服
不僅女子有曲裾,男子也有,值得一提的是綠色的袍子只有三品以上官員才能穿,直到西漢末年才允許百姓穿青綠之衣。
左上:漢代男子曲裾;左中:漢代官員服;
左下:漢代帝王冕服
唐宋是古代服裝發展史上重要的時期,材質方面已經有綾羅綢緞,紗帛絲錦等,款式方面更是數不勝數,僅唐代女服就有襦、衫、裙、襖、半臂和縵衫等類別。
除了日常穿著的短襦披帛,寬袍大袖的長裙是宴會等場合受歡迎的服飾,配以面鈿妝或飛霞妝,往往使得唐代女子們享受著成為聚會的焦點。
從現存的各種壁畫史料來看,唐代女子以胖為美,服飾也多半輕薄豔麗,寬袍大袖、雍容華貴,高高的腰線則顯得人身形豐滿修長。
引進西域服飾元素也是唐裝的特點之一,女子身著男裝或者胡服是很常見的事。
侍女胡服 回鶻女裝
右上:唐代官吏常服;右下:唐代文官禮服
宋代服裝雖沒有唐代豔麗,但配色古雅,材質輕薄,通過多層穿疊來體現飄逸纖細的感覺。現存的宋代出土的多種服飾,歷經近千年依舊保持著素雅的色彩與輕透的質感。
宋服的款式設計相對保守,但花樣材質卻更加多樣化。另外在宋代,即使是百姓也非常注重服飾穿搭,即使低調的素色搭配起來也非常好看。
明代以後, 由於程朱理學興起,在款式方面沒有那麼自由了,同時又吸取了胡服的特點,演化出完全有別於唐宋的漢服,男子以寬大長衫為主,女子則多著大袖長袍。清代服飾則吸取了更多北方遊牧民族的特點,寬袍窄袖方便射獵,在髮型髮飾方面更是大大有別於之前了。
牡丹仕女圖(明·唐寅) 清孝莊皇后肖像
從配色上看,明代百姓服飾以素雅為主,黃、紅等則常用於宮廷禮服;清代民間服飾有滿漢之分,差異極大,宮廷服飾則以滿族樣式為主,且十分華麗。
就款式而言,明代女裝還是十分多樣的,有衫、襖、背子、比甲、襦裙和水田衣等。宮廷禮服更是繁複,頭戴鳳冠霞帔,身穿大袖禮服,覆以霞帔紅羅長裙,配以金龍鳳紋,可謂華麗異常。
明代水田衣 明皇后大袖禮服及霞帔
明代男子服裝不如女裝種類繁多,士子多穿圓領或交領大袖衫,官服則有嚴格的品級劃分,在創作嚴謹的古風題材畫時要注意參考資料。
右上:明代官員麒麟袍;右下:明代官員常服
直至清中期,漢服著裝仍沿用明朝式樣,以襖衫配以長裙為主,而旗人女子則以長短罩衫配以裙褲,著花盆底鞋,梳兩把頭,並且不裹腳。清代對於民間女子衣飾有嚴格限制,許多貴重的材料都不許使用,款式上也不允許奇裝異服出現。
左上、右下:清代婦女常服;右上:清代旗服
男裝方面,士子百姓多穿短褂、馬甲配長褲,官員親王的衣服紋樣有嚴格規定,而金龍紋正黃色的服裝只有皇帝可以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