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奇蹟」的制度解碼

2020-12-17 人民網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從更深層次上看,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絕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得來的,其背後蘊含著深刻的制度背景和制度依據。歸結起來,「兩大奇蹟」之所以能夠稱之為奇蹟,是基於對縱向的歷史比較和橫向的國際比較作出的重大判斷;「兩大奇蹟」之所以能夠被創造出來,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顯著優勢充分發揮的必然結果;「兩大奇蹟」之所以能夠繼續葆有光明前景,是我們黨堅定製度自信,不斷推動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的應有之義。

深刻認識作出「兩大奇蹟」這個重大判斷的基本依據

奇蹟,是指極難做到的、不同尋常的事情。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帶領人民不斷探索社會主義道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取得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一系列重大成就,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將70年來的偉大成就概括為「兩大奇蹟」,即「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兩大奇蹟」之所以能夠稱之為奇蹟,是基於對縱向的歷史比較和橫向的國際比較作出的重大判斷。

從縱向的歷史比較看,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新時期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社會實現了長期穩定。一方面,我國的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和發展。1952年至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679.1億元躍升至90.03萬億元,實際增長174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119元提高到6.46萬元,實際增長70倍。2018年全國鐵路營業裡程達13.2萬公裡,比1949年增長5倍;公路裡程達485萬公裡,比1949年增長59倍;能源生產總量達37.7億噸標準煤,比1949年增長157.8倍。這一組組數字雄辯地證明,我國經濟總量大幅躍升,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基礎設施建設成就斐然,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呈現新格局,對外開放成效突出,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變成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另一方面,我國持續保持了國家政治和社會大局穩定。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既經歷了巨大的經濟社會變遷,也經受了不少重大考驗,比如抗美援朝戰爭、三年困難時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特大洪災、2003年非典重大疫情、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和國際金融危機等重大考驗。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依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奮鬥,我們黨和國家不但勝利渡過了一系列難關,而且有力鞏固了人民政權、持續保持了國家政治和社會大局穩定,並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一系列重大成就。

從橫向的國際比較看,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新時期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產生了極為鮮明的對比。一方面,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目前經濟總量已穩居世界第二,並成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第二大外國直接投資目的地國和來源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18%左右,近幾年來高達30%左右,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成就令世界上不少國家羨慕。另一方面,同世界上一些國家頻現政治動蕩、政權更迭、社會分裂、暴力蔓延、槍擊不斷等現象不同,中國這邊風景獨好,社會大局保持長期穩定,成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到處呈現一派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的景象。從世界範圍來看,一個國家和社會在一定時期內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保持穩定並不少見,但像中國這樣在長時間跨度內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保持穩定的情況則世所罕見。

深入把握創造「兩大奇蹟」的制度必然

必然性是指在事物發展中一定如此的趨勢,是由事物內部的根本矛盾決定的,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的創造,原因是多方面的,條件也是多方面的。但從更深層次來講,「兩大奇蹟」的創造,是一種歷史的必然,更是一種制度的必然。

制度問題是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的問題。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制度層面的要素是最根本的。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制度穩則國家穩,制度強則國家強。在某種意義上講,唯有具備制度優勢,一個國家才可能確保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因此,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兩大奇蹟」的創造,歸根結底是源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國內外正反兩方面經驗,不斷探索實踐、不斷改革創新的產物。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應運而生。從此,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鬥爭就有了主心骨,中國人民就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我們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90多年的偉大社會革命、進行70年的新中國建設、進行40多年的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的。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14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將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所具有的顯著優勢歸納為「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等13個方面。這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切入,從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面展開,是「中國之治」制度密碼所在,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據。也正是由於具備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和治理體系,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的創造才是一種必然。

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黨的十八大後我考察調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再來這裡,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中國一定會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在改革開放40多年曆程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新局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推出336項重大改革舉措。經過五年多的努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成效顯著,主要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下了堅實基礎。

同時,必須要看到,這些改革舉措有的尚未完成,有的甚至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落實。我們已經啃下了不少硬骨頭,但還有許多硬骨頭要啃;我們攻克了不少難關,但還有許多難關要攻克。因此我們決不能停下腳步,決不能有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

相比過去,新時代改革開放具有新的內涵和特點,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制度建設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對的是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對改革頂層設計的要求更高,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求更強,相應地建章立制、構建體系的任務更重。新時代謀劃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軸,深刻把握我國發展要求和時代潮流,把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深化各領域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提出了13個方面的重要任務。我們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改革創新,突出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1949年3月,中共中央離開西柏坡遷往北平時毛澤東同志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時指出:「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答好新時代的答卷。」中國共產黨是勇於創造奇蹟的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一定會不斷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相關焦點

  • 許寶健 石偉:「兩大奇蹟」的制度解碼
    許寶健 石偉:「兩大奇蹟」的制度解碼 2020年01月07日 12:4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許寶健 石偉 字號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國家治理體系
  • ...理論微課堂】《中國制度面對面》2.2:「兩大奇蹟」的制度密碼
    【儒雅璧山 理論微課堂】《中國制度面對面》2.2:「兩大奇蹟」的制度密碼 2020-10-14 17:5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從兩大奇蹟深刻認識「中國制度」顯著優勢
    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據。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我們能夠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
  • 續寫「兩大奇蹟」新篇章
    續寫「兩大奇蹟」新篇章何忠國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我國有獨特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發展優勢和機遇優勢,經濟社會發展依然有諸多有利條件,我們完全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譜寫『兩大奇蹟』新篇章。」
  • 楊根喬:創造「兩大奇蹟」的成功密碼
    《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可以說,這「兩大奇蹟」是我們黨執政成就和國家治理成效的重大標誌。
  • 發揮獨特優勢 譜寫「兩大奇蹟」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我國有獨特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發展優勢和機遇優勢,在新階段,我們完全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譜寫「兩大奇蹟」新篇章。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意義重大,任務艱巨,前景光明。
  • 社科評論|奮力譜寫「兩大奇蹟」新篇章
    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貢獻了解決人類面臨共同難題、更好推進人類文明進步事業的中國智慧;提供了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共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的中國方案,書寫了追趕時代、引領時代的偉大傳奇
  • 半月談|在新發展階段續寫兩大奇蹟
    在新發展階段續寫兩大奇蹟熊若愚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強調,我國有獨特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發展優勢和機遇優勢,經濟社會發展依然有諸多有利條件,我們完全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譜寫「兩大奇蹟」新篇章
  • 半月談 | 在新發展階段續寫兩大奇蹟
    在新發展階段續寫兩大奇蹟 熊若愚
  • 奮力譜寫「兩大奇蹟」新篇章
    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四個自信」新中國成立70多年,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兩大奇蹟」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國家發展進步、保持社會長期穩定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造福全國各族人民、深得全國各族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兩大奇蹟」不是「完成時」,而是「進行時」。
  • ...全會《決定》「百問百答」第1問:中國為什麼能創造「兩大奇蹟」?
    編者按2019年10月3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方便廣大網友認真學習、深入領會、切實貫徹全會《決定》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新華網思客特別推出融媒體專題,總結了100個問題,結合專家解讀,形成「百問百答」,幫助大家一起感受「中國之治」的獨特魅力,探尋「中國之治」的制度密碼。第一問:中國為什麼能創造「兩大奇蹟」?
  • 讀懂中國奇蹟的制度密碼(新書評介)
    孫來斌撰著的《中國制度守正創新之道》一書,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以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主題,對中國制度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進行探討。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
  • ​為奮力譜寫「兩大奇蹟」新篇章作出新貢獻
    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迅速掀起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熱潮,切實把全會精神轉化為做好新時代公安工作的強大動力,忠實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使命任務,努力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創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為奮力譜寫「兩大奇蹟」
  • 譜寫「兩大奇蹟」新篇章的信心和底氣 宣講家網評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有獨特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發展優勢和機遇優勢,經濟社會發展依然有諸多有利條件,我們完全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譜寫『兩大奇蹟』新篇章。」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有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頑強奮鬥,我們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艱難險阻,不斷開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境界。
  • 權衡:70年間為何能創「兩大奇蹟」?新中國史給出答案
    在權衡看來,對新中國70年發展創造的「兩大奇蹟」的認識和理解,更能堅定我們對未來發展道路的信心和意志。 新中國70年創造了世所罕見的「兩大奇蹟」——「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這一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和偉大成就,讓具有5000年歷史的中華民族面邁向現代化發展道路。「中國經濟奇蹟最重要的是指中國在近40年時間裡面保持9.6%的增長速度,這在世界經濟增長史上是從沒有過的。」
  • 以高度自信講好中國制度故事
    以大歷史觀講清楚中國制度的來龍去脈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必須提高歷史思維的能力,他對很多問題作出的重要論述都體現了大歷史觀的思維方法。這為用大歷史觀講清楚中國制度的來龍去脈提供了啟迪。事物發展的聯繫性要求認識問題的全面性,割開和斷裂歷史就難以把握事物發展的真諦。這是堅持大歷史觀的理論依據。大歷史觀呈現長距離、寬焦距、大寫意的時空場景,形成人們認識特定事物的科學視野。中國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來的,它的形成有源頭之水,有發展之流,有成熟之果。
  • 以中國道路解釋中國奇蹟
    此外,比較常見的說法是,中國奇蹟的「成功密碼」在於中國改革開放遵循了西方經濟學的基本原則,尤其是在一些政策方面採取了「華盛頓共識」。可見,當前學術界尚有一些學者主張用西方經濟學理論及其政策主張解釋中國奇蹟。中國奇蹟是現象,而研究中國奇蹟,關鍵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中國奇蹟背後之道。
  • 中國電影如何重振輝煌——解碼中國電影復甦奇蹟
    作為全國電影行業最璀璨的盛會,今年的金雞獎頒獎盛典系列活動不僅是電影人劫波渡盡後歡欣重聚的節日,更成為觀察和解碼中國電影復甦奇蹟的最佳窗口。其中,大眾娛樂生活項目排名的大數據引起了他的注意,「最開始,電影特別靠後,但隨著大家關在家裡的時間越來越長,這個數據不斷前移,到7月份的時候已經擠進所有娛樂生活前三名」。正是這項數據給了王中磊信心和決心,讓他頂住質疑和壓力,在院線重開後就迅速安排《八佰》上映,才有了全球票房冠軍的奇蹟。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中國傳統文化與國家治理體系轉型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主講人:王君超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中國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化,與國家治理有著密切的關係。 農業生產有一個特點,就是「兩豐三欠」的周期性,靠天吃飯,也就是說經常會遇到周期性的災年。這時候,政府有大量投入是用來賑災的。通過糧食儲備,解決農業生產的周期性的應急之需,因為中國古代的王朝更替基本上都是與百姓災年「吃不飽肚子」有密切關係。這個公共需求事關社會穩定,也是非常重要的。第四個公共需求,就是「教化」。
  • 在統籌發展和安全中譜寫「兩大奇蹟」新篇章
    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是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黨執政成就和國家治理成效的重大標誌。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社會發展依然有諸多有利條件,我們完全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譜寫「兩大奇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