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與喜馬拉雅和蒙古的距離,只隔著長沙博物館,記雪漠玲瓏特展

2020-12-14 攸聲旅遊

這次來長沙,特地去逛了兩個博物館,一個是2017年重新開放的湖南省博物館,另一個則是長沙博物館。

原本對參觀長沙博物館並沒有很高的期待,結果卻帶給我極大的驚喜。

除了本館常設的長沙歷史文物展之外,我還參觀了一場特殊的展覽「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展」。

從沒想到,我居然能夠在長沙與喜馬拉雅和蒙古有一次不期而遇的相見。

2014年的時候,我曾去過一次珠峰大本營,這是我離喜馬拉雅最近距離的接觸。2016年又去了一次尼泊爾,從喜馬拉雅的另一面遠遠地眺望。

但對於這塊土地上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卻知之甚少。

這次雪漠玲瓏的珍品展一共精選出233件(套)相關展品,以呈現喜馬拉雅和蒙古地區17世紀至20世紀絢爛繽紛的宗教器物、配飾及日用品。

因為受藏傳佛教的共同影響,在喜馬拉雅和蒙古地區的社會生活中,人們極度崇尚金、銀、綠松石、珊瑚等貴金屬和寶石,特別關注頭部、頸部、腰部等身體部位的裝飾物。

一進門就能看見一組銅鎏金的皇冠飾品,分別鑲嵌有綠松石、青金石、透明寶石、螺鈿等等珍貴的寶石。

進館就看見這組頭飾,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富麗堂皇,極具震撼力。

這組頸部的飾品,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財大氣粗」。

原本以為項鍊是掛在頭頸上細細長長的裝飾物,看到這組才知道這「鏈」字的由來是和鏈條一樣粗粗壯壯才是。

這對鎏金的大象我特別喜歡。象在佛教中是一種神聖吉祥的動物。我們的普賢菩薩的坐騎就是大象,大象象徵著吉祥如意、祥瑞安康。這對大象裝飾華裡,馱著金罐而來,寓意著招財進寶。

這件掐絲琺瑯獅紋奔巴壺,我們漢地的展覽中並不多見,因為它是屬於藏傳佛教中的一件法器,奔巴壺有另一名稱叫「甘露瓶」是藏傳佛教密宗修行儀式中灌頂器皿。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生活用具的展示,最令我矚目的就是這把「銅鎏金龍紋腰刀」。刀柄和刀鞘頂部裝飾有龍頭的形象,刀身部位則是印有龍紋圖騰。把這把刀掛在腰間,不怒自威,沒人有膽量來冒犯。

展館內的藏品太多了,小到一個香囊,一個耳飾,大到一個鎏金銅壺,一套馬具,出館前居然還有一個蒙古的氈包,可見館方的用心。

此次特展的時間有限,到2021年1月17日為止,來長沙的朋友千萬別錯過。進入長沙博物館無需提前預約,憑身份證就可登記入館。

相關焦點

  • 「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展」在長沙博物館開展
    10月23日,由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長沙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聯合承辦的「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展」在長沙博物館特展一廳驚豔亮相。銅鎏金佛像冠、金嵌玻璃半寶石十字形噶烏盒、銀鎏金龍紋刀具……本次展覽精選233件(套)珍貴藏品,呈現喜馬拉雅和蒙古地區17世紀至20世紀絢爛繽紛的宗教器物、佩飾及日用品,向觀眾打開了一扇通往雪域高原的大門。
  • 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將在長沙展出 - 今日關注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10月19日,長沙博物館,銅鎏金僧帽壺亮相。當天,「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展開箱布展並對媒體開放。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健 攝 華聲在線10月1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鄧曉麗)長沙博物館「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特展將於10月23日開展。今天,本次展覽的重點文物在長沙博物館開箱布展。 銅鎏金嵌綠松石象造型奇特優美,厚重穩行,全身鑲嵌多顆綠松石,寓意吉祥。如意寶在寶象的鞍韉上,表示吉祥的祝福傳遞到四面八方。
  • 上海博物館調整今年展覽計劃:三大特展延期,五個特展即將登場
    春色好景正當時,上海博物館已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為響應觀眾們的觀展需求,上海博物館特將「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延期至4月5日,「金石篔簹——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延期至3月22日,與生肖文化有關的「靈鼠兆豐年——上海博物館鼠年迎春特展」則延期至3月29
  • 長沙簡牘博物館「五一」持續開放 線上線下展覽不停
    紅網時刻4月30日訊(記者 袁思蕾)這個「五一」,如果不想去遠方,就去博物館吧!記者今天從長沙簡牘博物館獲悉,5月1日至5日,該館持續對外開放,並為廣大觀眾準備了三大可現場參觀的展覽、兩場直播展覽講解。
  • 1200年後榮歸故裡,上海博物館特展,黑石號「寶曆風物」
    上海博物館在辦一個有關「黑石號」的特展,你們知道嗎?反正我是前幾天在飛機上的雜誌上剛看到,今天就特地趕去上海博物館一探究竟。「黑石號」是什麼?它是一艘沉船,一艘9世紀的阿拉伯貿易商船。參觀此次「寶曆風物」特展和以往主題展覽都不一樣。像長沙的馬王堆是墓葬文物,西安的何家村是遺世的珍品寶藏,總得來說這些寶物在被埋土之時,其主人都是希望他們永遠不要被打擾,因此都是主人的稀世珍寶。
  • 大英博物館公布今年特展:拉斐爾五百年、北極文化、尼祿特展
    澎湃新聞獲悉,大英博物館近日公布2020特展計劃,這份特展名單中,除了2019下半年開幕的《風尚東來——西方藝術中的伊斯蘭影響》和《特洛伊:神話與現實》兩大特展繼續之外,大英博物館還將推出一系列新展,從北極地區文化到託馬斯·貝克特遇刺,從尼祿特展到拉斐爾500年誕辰,再到畢卡索、塞爾敏,展覽將貫通千年的文化藝術史。
  • 羅浮宮、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冬宮,喜馬拉雅集齊這四大博物...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喜馬拉雅聯合全球博物館打造「雲逛博物館」系列文博大餐。目前,全國已有50多家知名博物館入駐喜馬拉雅,用聲音傳播館藏,「世界四大博物館官方導覽」也在平臺上線,為用戶送出免費福利。
  • 看展 上海大學博物館舉辦三星堆特展
    當日,「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11月21日,觀眾在上海大學博物館內參觀「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 16件(套)展品和豐富的圖文資料,展示了三星堆文明的青銅文化、玉文化、自然崇拜以及與古蜀文明又一發展高峰——金沙遺址的內在聯繫。11月21日,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朱家可在介紹展品。
  • 湖南博物館看古秘魯展,真實的千年木乃伊
    來長沙旅遊,有三個標誌性的景點一定要去,橘子洲看毛主席雕塑、嶽麓山看愛晚亭、湖南博物館看辛追夫人,這是來長沙要做的三件事,其他的就是吃吃喝喝逛老街。2020年其他城市的博物館很少舉辦特展,但是湘博卻仍有兩個特展讓遊客們大開眼界,增長見識。
  • 「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
    11月21日上午,由上海大學和四川省文旅廳共同指導、上海大學博物館與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共同主辦,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協辦的「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四川省文物局局長王毅、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朱家可、上海大學校長劉昌勝等出席開幕式。
  •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鄉村,未來》特展中的中國元素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鄉村,未來》特展中的中國元素 (3/3) "← →"翻頁
  • 兩大海外特展開啟上海新一輪「特展季」
    接棒莫奈與蒙克,兩大海外特展開啟申城新一輪「特展季」 厚植藝術教育土壤,形成海外名家特展不斷檔的良性循環■本報首席記者 範昕昨天(3日),滬上西方藝術「頂流」特展——外灘壹號美術館的「莫奈《日出·印象》」與久事美術館的「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雙雙收官。
  • 大英博物館特展|密宗Tantra:從啟蒙到革命的啟示
    版權所有©️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今年春季特展是「‍怛特羅:從啟蒙到革命」,探索印度的密宗力量,靈性和激進的哲學,如何改變了印度宗教、文化和政治格局的變革力量。因為疫情,11月4日倫敦第二次Lockdown封城在家,大英博物館也暫時關閉,要等到12月3日再恢復開放,我們在家雲端看展,追尋怛特羅:靜觀古代瑜伽和造像裡的神祇禮拜。
  • 一百個博物館精品展覽,一定要看!
    你若想認識歷史,那麼聖旨必能為你打開一扇窗戶。聖旨博物館「紫氣東來 聖旨駕到」明清聖旨珍品展,將帶你走進明清時代的帝權王國。 45 中國木版年畫特展
  • 《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幕
    《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幕 2020年01月16日 15:2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明海英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天津博物館安第斯文明特展——探尋印加帝國的起源
    天津博物館年度高端展覽「安第斯文明特展——探尋印加帝國的起源」將於2020年1月17日在天津博物館隆重開幕。 本次展覽得到秘魯文化部的大力協助,由11家秘魯知名博物館提供展品共計157件(組),多為歷年重大考古發現的代表性文物,包括陶器、金屬、紡織品、木乃伊等,品類豐富,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 156方長沙八景篆刻作品在長沙簡牘博物館展出
    嶽麓印社向各景點代表贈書華聲在線12月7日訊(通訊員 胡偉)12月5日-7日,長沙八景篆刻作品展在長沙簡牘博物館展出。由106位嶽麓印社社員歷時近半年精心創作的156方長沙八景篆刻作品展出並首發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