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的發展史,韓國娛樂業何以能推向世界?

2020-12-12 被遺忘的孩子

「韓流」最早是從90年代開始,以安在旭、車仁表、金喜善等影視明星和H.O.T、神話這些偶像組合明星為代表。

韓國文化產業的威力其實在90年代就已經初見端倪。

韓流過去的「主戰場」基本都是分布在東亞以及東南亞,在這些地區擁有極其數量多的粉絲群體。

但近年來,隨著元素多樣化、作品更具創新以及宣傳力度加大等因素,韓流這股風也刮到了歐美地區。

進入千禧年以後,「韓流」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隨著《天國的階梯》《藍色生死戀》等韓劇的熱播和Super Junior等第二代偶像組合的走紅,韓國文化產業的影響已經開始走出國門,輻射亞洲了。

韓流是怎麼興起的?在這其中,韓國政府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韓流」能夠在短時間內走向世界,離不開經濟基礎。

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韓國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其中包括工業化、科技化、城市化、現代化、民主化和國際化的一系列過程,被稱為「漢江奇蹟」

二戰後的韓國百廢待興,但是接踵而來的是韓戰又讓他們的經濟發展遭受重創。戰爭結束後韓國的失業人數高達40%,支撐經濟發展的基礎幾乎被毀滅。

面對這樣的情況,韓國領導人提出經濟開發五年計劃和新鄉村運動。抓住發達國家產業分工轉移的機遇,實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戰略。

隨著經濟逐漸復甦以及基礎設施不斷完備,韓國將目光轉向了覆蓋鋼鐵、造船、有色金屬、汽車製造、電子產業等資本密集型重化工產業,實現了全面的產業升級。

從此,韓國走上了經濟騰飛之路,GDP常年保持高速度增長,各產業發展態勢一路向好。1996年10月11日,韓國成為繼日本之後第二個加入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富國俱樂部」的亞洲國家。

一、政府支持,提供了良好環境

就在韓國人民還沉浸在經濟發展的碩果中,一場意想不到的災難悄然來襲。1997年7月,亞洲金融風暴席捲韓國。

外債高築、企業倒閉、貨幣貶值、外匯儲備銳減、失業率上升等危機浮現。

下一步該走向何方?韓國時任總統金大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除了實施「第二次科技立國」戰略,金大中政府史無前例提出了「文化立國」戰略。

基於此戰略,韓國先後頒布《文化產業振興基本法》等多項文化產業相關法規,以及成立「文化產業振興院」等多個文化產業相關機構。「文化立國」戰略重點不僅僅是發展熟知的影視、音樂產業,還包括遊戲、電競、旅遊等領域。

新時代韓國立志打造屬於自己的文化標誌。「韓流」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媒體,用來形容韓國影視及音樂等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巨大反響的浪潮。

隨著「韓流」的影響越來越深,韓國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也迅速提升。

據報導,2018年韓國文化內容產業出口額為95.5078億美元,文化內容產業銷售額則為119.110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941億元)。

要知道韓國只是個國土面積只有10萬平方公裡,人口只有5000多萬的國家。而有這樣驚人的成績都要歸功於韓國前總統金大中。

1998年金大中當選為韓國總統後,提出了「文化立國」的口號,將科技創新和文化產業確立為21世紀韓國經濟發展的「立國之本」。

在這種指導思想下,韓國政府將文化部門的預算大幅提升了40%,加大對文化行業基礎設施的投入,著力培養文化產業各領域高級人才。

另外還進一步放寬自由創作環境,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1998年,韓國政府取消電影剪閱制度,代之以國際通行的分級審查制度。

種種措施徹底激活了韓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從2000年開始,以《我的野蠻女友》為代表的一大批韓國影視作品湧向中國、亞洲甚至全世界。

金大中總統當初依靠文化產業盤活經濟的想法正在一步步實現。2008年至2011年,韓國文化產業出口規模以每年22.5%的速度迅猛增長。

2012年出口規模達到43.2億,同比增長34.9%,成為韓國創造外匯第二多的產業。

二、娛樂產業的成功之道

談到韓國影視劇,人們總會最直觀的印象便是俊男靚女。但是,真的僅僅只是俊男靚女就能夠吸引觀眾的眼球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韓劇採取的是製片人和導演職責合一的「PD」模式。製片人無需考慮資金籌備和市場銷售,電視劇都是製作公司根據電視臺訂單要求量身定製。除此之外,韓劇遵循的是「邊寫、邊拍、邊播」的製作原則,可以隨時根據觀眾反響撰寫劇情走向。

早期的韓劇題材基本都是涉及家庭、愛情、宮廷等方面,力圖挖掘人性的真善美,塑造夫妻恩愛、孝敬父母、崇尚親情、誠信做人的熒幕形象。

近年來,韓國娛樂業從業人員用影視藝術手段將我們知之甚少的社會陰暗面展現出來,在針砭時弊方面,韓國電影更是具有代表性。在韓國不少電影作品中,上到總統,下到平民,人的劣根性都體現得淋漓盡致。韓國影視劇敢演敢言的這一特性,是其保持長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音樂作為「韓流」的另一項代表作,也有其鮮明的特點。早期的韓國流行音樂主打抒情歌曲類型,到20世紀80年代的麥可傑克遜熱潮曾在韓國音樂界引起強烈反響。

逐漸地,韓國流行音樂開始汲取西方元素,充分結合嘻哈、電音、舞曲以及藍調等音樂類型的精髓,韓國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音樂品牌—K-POP。

SM娛樂作為K-POP音樂歷史上不能不提的一個實力造星公司,可以說對於幫助韓流文化走向世界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與YG娛樂,JYP娛樂並稱為韓國的三大娛樂公司,作為K-POP Idol文化的初創者,SM永遠是吃螃蟹的第一個人。

第一個愛豆男團H.O.T.的誕生;

第一個可以完美進軍日本的女Solo BoA;

第一個可以在日本巨蛋,日本日產開巡演,全年演唱會動員上百萬人參與,至今沒人能破其紀錄的東方神起;

第一個擁有外籍成員的大型實驗性組合Super Junior;

第一個同時展開中韓同步活動的EXO-K,EXO-M小分隊;

第一個打造無上限,新文化音樂傳播,多國企劃的NCT;

這些等等的音樂文化與偶像文化完美結合的愛豆團體或者是Solo藝人,無一例外都是由SM最先開始推出的。

首個創新完整的練習生體系的公司;

首個開始設計販賣藝人周邊的公司;

首個開創家族演唱會,並逐漸發展為了世界巡演的公司;

首個自創SMP曲風的公司;

首個可以在南美開巡演的公司;

首個有能力進軍中國音樂市場,並取得驚人成績的公司;

第一代偶像組合H.O.T的成功讓三大公司看到偶像組合強大的商業價值和粉絲號召力。從90年代末期開始,三大公司紛紛開始了偶像組合的批量訓練和生產,時至今日打造了一批又一批在亞洲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偶像明星。

韓國流行音樂一個受到關注的熱點便是練習生制度。在韓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懷揣著一顆「明星夢」。他們頻繁地參加各大娛樂公司的選秀,期望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但現實是,韓國練習生選秀的出道比例只有千分之一,並且出道後的生存競爭能力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每年韓國各家娛樂公司會根據規劃定期進行選秀,或者自己出去尋找具有走紅潛力的素人,由公司統一培養,進行全方位打造,培訓合格後再安排出道。

培養時間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年,而培養過程也異常辛苦,基本是唱歌、跳舞、儀態、演技等全方位的培訓鍛鍊。

雖然經過高強度的訓練練習生們基本都具備了出道實力,但由於練習生多而公司真正推出的組合少,所以出道競爭異常激烈。據統計,各大演藝公司籤訂合法協議的練習生數量只有1000多名,但練習生數量卻有100多萬。

而無論之前訓練多麼努力,後期如果選拔不上無法出道也只能被無情淘汰。經歷過這種堪稱地獄模式的競爭性選拔,能出道的藝人基本都是優中選優,各方面的素質都無可挑剔。

三、流水線打造,面向全球

鑑於東方面孔的長相,「韓流」明星基本都是在亞洲爆紅。但是他們的野心並不僅僅於此,而是企圖在全球建立起屬於自己的「韓流」帝國。

從音樂製作方面,有大量歐美音樂製作人參與其中。而且組合成員外形時尚靚麗,多國籍發展,更不乏中國和外國國籍成員。

外加高度專業、系統化的運作體系,成為如今在世界範圍內都具有極大影響力的歌手群體,並形成了獨有的粉絲文化。

於是,韓國各大娛樂公司實行紮根市場的本土化戰略,培養來自不同國籍的「韓流」明星。

近年來「韓流」音樂在歐美聲名鵲起,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韓流」音樂歌詞賦予了與歐美同類型音樂歌詞不一樣的正能量。

目前的「韓流」主流音樂風格大多起源歐美,在歐美同類型音樂例如嘻哈音樂大多帶有暴力、酒以及毒品的標籤。而「韓流」音樂傳遞出來的是愛、親情或是勵志等的信息,因而受到了大眾尤其是青少年的熱捧。

擁有一定的粉絲群體後,「韓流」明星趁熱打鐵,進軍全球舉辦巡迴演唱會,繼續擴大影響力。

K-POP組合的優勢

1、紮實的基本功。

經過嚴苛的培訓和高淘汰率的選拔,K-POP組合成員可以說都是唱、跳、演全能的複合型藝人,與中國明星「唱而優則演」或者「演而優則唱」不同,出道伊始,經過長期訓練的韓國藝人就基本具備在影、視、歌多棲發展的能力。

2、歌曲氣質和舞臺颱風時尚酷炫。

K-POP歌曲最大的吸引力就在於強烈的節奏感和整齊劃一的舞蹈編排。所以在練習生時期,公司就注重鍛鍊成員的舞蹈能力,跳舞本身與唱歌能力同等重要,都是表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邊跳邊唱不氣喘、不走音是對K-POP歌手的基本要求。他們的歌曲也早已經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唱跳概念,在凸顯舞臺中心藝術的同時,強調舞臺表演和高級音樂藝術完美相融的過程,可以說是SM娛樂旗下的音樂作品與愛豆文化可以走向世界的最核心的競爭力所在。

相關焦點

  • 當中國消失時,「韓流」對韓國有多大影響?你有什麼看法?
    上世紀代末韓國娛樂業的快速發展,在韓國經濟承接美國日本產業轉移的同時,著名的三星公司、現代汽車、SK、LG電子等發達產品都為韓國創造了巨大的財富,經濟上的成功使娛樂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1989成立的中國人小土地規劃公司和經紀公司中也有不計其數的藝人,其藝人的培訓能力和包裝能力一直是行業標杆
  • 「韓流」在中國大勢已去,對韓國明星影響有多大?收入要減好幾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兩年我國的韓流之風,可以說是越來越小了。想當年韓劇在中國大火的時候,不少國內的迷妹迷弟們,都非常追捧那些韓國歐巴,確實,他們長相俊美,打扮時尚,比當時我國的那些明星們看上去要好看得多,年輕人們爭相追捧也能理解,畢竟人類都是視覺動物。
  • 韓國娛樂業有多發達?幾乎全民娛樂
    韓國娛樂業特別發達。朝鮮族本來就能歌善舞,普通的聚會都會自娛自樂一段,藝術的基因扎得很深。韓國以舉國力量發展娛樂業,人民群眾創作熱情高,娛樂業自然發達。在亞洲國家中,韓國工業化開始比較早,城鎮化水平很高,70%的人口居住在首爾都市圈和釜山都市圈,首爾的人口甚至超過北京。城市傳媒發達,娛樂產品消費能力強,再者韓國人口密度大,都成為娛樂業快速發展的刺激因素。韓國國土小,娛樂業生產的產品多,向外拓展是必然的。
  • 關鍵時刻、韓流偶像逆風舉行演唱會,韓流藝人發展慘澹
    出生於的鄭容和已經30歲了,也許這個時代是我國演藝事業發展的黃金時代,但在韓國娛樂業高速發展的很可能已經開始衰落。事實上鄭容和剛剛從軍隊退役,經紀公司和鄭容和個人都將不可避免地掙扎,一是儘快恢復營業,二是測試他們的人氣能否支撐一場演唱會。
  • KPOP韓流的未來,將不再是韓國特有!
    提到韓國,我們大部分人很難不想起愛豆明星小鮮肉,以及已經在世界各地為他們瘋狂的粉絲們。 防彈少年團發布的新曲《Dynamite》登上了9月5日Billboard"Hot 100"排行榜第一。這就說明韓流文化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
  • 潭州教育:走入韓流——韓語篇
    韓流指的是韓國文化流行的一種簡稱,韓流」一詞源於圍棋,後用以指代韓國文化在其他地區的影響力。廣義的韓流包括韓國服飾、飲食等等;狹義的韓流則通常指韓國電視劇、電影、音樂等娛樂事物的地區性影響。「韓流」一詞最早由中國媒體提出,後被韓國媒體及學術界廣泛使用,用以指代本國文化產業的輸出。
  • 「韓流」在中國大勢已去,對韓國影響有多大?
    幾年前,韓流文化在中國受到大眾的歡迎,年輕朋友們喜歡韓流明星,年齡稍長的觀眾們喜歡看韓劇。許多愛美的女孩曾經一度模仿韓流明星的穿搭和妝容,有許多人選擇去韓國旅遊,親身體驗下韓劇中的浪漫場景,這些都推動了韓國影視行業和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 跟粉紅夢想韓劇相比 韓國電影才是遺珠
    原標題:跟粉紅夢想韓劇相比 韓國電影才是遺珠  打個大概其的比方,以好萊塢為龍頭的主旋律分明的美國娛樂業,就是央視;娛樂至死的韓國娛樂業就是湖南衛視。韓流季風,目前進入3.0時代,幾起幾落,這波來襲以長腿歐巴李敏鎬上央視春晚和全民炸雞啤酒,甚至星星覆蓋兩會話題抵達峰值。
  • 時裝周雲集的韓國藝人,如神仙打架場面,再現「韓流」時尚的魅力
    韓流是韓國文化流行的一種統稱,指代韓國文化在其他地區的影響力。這股文化包括韓國服飾、飲食、影視劇、音樂、娛樂節目等等。上世紀九十年代,韓流進入中國。1993年韓國電視劇《嫉妒》在中央電視臺播出,新世紀後隨著《藍色生死戀》、《大長今》等經典劇集更是將韓流推向最高峰。在時尚這塊,對中國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時尚主要包括穿衣打扮和美妝。
  • 中國時報:韓國真人秀節目何以魅力無限?
    中國時報:韓國真人秀節目何以魅力無限?臺灣《中國時報》16日刊文分析,「實境節目」(真人秀)雖然最初源自美國,但韓國極儘可能再賦予新意,使得如今「韓國實境風格」成為亞洲電視領域的新主流值得深思。真正比「錢」更難的,在於真正絕妙原創的好點子。  文章摘編如下:  很難想樣一個版權只在亞洲幾國播出的「韓流」節目,如何超越語言隔閡,成為跨國的老少觀眾「不見得聽懂、卻仍緊追愛看」的每周節目?
  • 從崔雪莉到車仁河,不到兩個月,韓國藝人經歷了什麼?
    在短短的50天內,韓國娛樂圈發生了3起藝人自殺事件,第一次是的崔雪莉,在她死後一個月零十天,那個曾經說過一定會和活下去的具荷拉在直播中自殺了,娛樂圈傳出壞消息,娛樂圈又傳出一條壞消息。27歲時,韓國男藝術家車仁河被發現死在家中。悲劇頻頻發生,讓人不禁要問,韓寒娛樂圈到底怎麼了?
  • 在韓國以外的世界地區中排名前十的韓流K-POP明星偶像群體
    在韓流音樂K-pop的韓國本土看來,應該有著他們主場所有樂隊中最活躍,最熱心的粉絲。 但是,也有例外。 例如,在韓國本身時,該團體不如在世界其他地方受歡迎。 很難想像,是不是很神奇? 今天,我們僅向您介紹此類特殊情況。 那就是在國外比本國更紅更火爆! 10.
  • 「韓流」究竟影響了誰?
    根據百度百科得知:「韓流」一詞源於圍棋,後用以指代韓國文化在其他地區的影響力。廣義的韓流包括韓國服飾、飲食等等;狹義的韓流則通常指韓國電視劇、電影、音樂等娛樂事物的地區性影響。「韓流」一詞最早由中國媒體提出,後被韓國媒體及學術界廣泛使用,用以指代本國文化產業的輸出。韓流現象在亞洲許多國家普遍存在,在亞洲以外的地區亦逐漸發展。
  • #韓流在昆明廣場# 韓國知名度和銷量雙第一的服飾
    ◢百家好,韓國品牌BASIC HOUSE,百家好basic house1996年成立於韓國,是目前韓國品牌中知名度和銷售雙第一服裝品牌
  • 東方神起和super junior,誰才是韓流帝王?
    說起我們這代人,恰逢韓國二代團百花齊放。二代團裡的東方神起和老少年,是多少少女的心中男神。紅橙白藍裡的紅家和藍家,說的就是東方神起和老少年。今天,小編以簡要文字,一舉概括兩大男團發展史。東方神起。03年以五人形式出道,在韓國打出一片天后,又被公司丟到日本「白手起家」,其中心酸仙后姐姐們有目共睹。後來,五人憑藉超高的實力,在日本韓國登頂。
  • 「韓流」在中國大勢已去,這對韓國影響有多大?大家是怎麼看的?
    幾年前,韓流文化在中國受到大眾的歡迎,年輕朋友們喜歡韓流明星,年齡稍長的觀眾們喜歡看韓劇。許多愛美的女孩曾經一度模仿韓流明星的穿搭和妝容,有許多人選擇去韓國旅遊,親身體驗下韓劇中的浪漫場景,這些都推動了韓國影視行業和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 刷新KPOP女團新紀錄,正在書寫韓流歷史的韓國女團(G)l-DLE
    韓國女團(G)I-DLE最近再次回歸,實力強勁,勢頭勇猛,正在書寫韓流歷史!(G)l-DLE最新發布的迷你3輯《I trust》在發行四天後的10日上午8時,在全世界58個國家及地區登上了iTunes Top專輯排行榜一位。
  • 韓國女裝專營店「CELEBEE」瞄準全球女性市場
    首爾2016年2月5日電 /美通社/ -- 憑藉象徵著少女般的著裝風格 (Girlish) 與獨特的設計感,韓國網上女裝專營店「CELEBEE(www.celebee.co.kr)」在全世界女性消費者中間深受關注。
  • 【韓流時尚】APM---韓國首爾最大服裝賣場
    韓國APM,知名女裝品牌,是韓國女裝批發市場的集中地,這裡匯聚著成千上萬的商人們和商家,這裡幾乎匯集了所有中高檔的女裝批發市場
  • 話韓流 韓國字母捲髮 營造另類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