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現場。 潘旭臨 攝
中新網烏蘭浩特12月12日電(記者 潘旭臨)「2020國際大米品牌大會」在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召開。大會圍繞提高大米品牌影響力、建立國際大米標準多邊對接合作機制,以及高緯度大米產業發展等主題展開交流研討。來自聯合國糧農組織、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委、國內外行業協會以及品牌大米企業代表參會。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助理代表兼臨時代辦張忠軍在發言中表示,聯合國糧農組織期待同與會嘉賓積極對話,尋求更多更好的品牌解決方案,支持稻米產業的綠色、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糧農組織願與各方一道,共同努力,全方位推進品牌農業發展,為中國乃至全球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糧食營養安全做出新貢獻。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助理代表兼臨時代辦張忠軍在發言。 潘旭臨 攝
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黃競儀在大會發言中稱,希望主要稻米生產國家以互利互惠、共商共建為原則,實現優勢互補,共同加強在標準制定、區域品牌建設、高科技運用等方面的合作,共同保障糧食供應。
興安盟位於黑、吉、蒙三省交界處的「中國稻米金三角」,屬於北緯46度大興安嶺南麓生態圈,是世界公認的高緯度寒地水稻黃金產業帶。
與會代表出席線上消費季啟動儀式。 潘旭臨 攝
內蒙古興安盟委副書記、盟長奇巴圖稱,大會召開既增進了稻米產業發展和品牌建設交流合作,也促進了「興安盟大米」品質提升和品牌塑造。目前全盟優質水稻種植基地達140萬畝,其中綠色、有機認證面積突破100萬畝,品牌估值超過180億元。
作為本屆會議的重要議程,「湄公河大米論壇」同日以線上方式舉行。論壇以「湄公河次區域大米生產通行標準發展與實踐」為主題,邀請來自中國、寮國、泰國和柬埔寨等國的專家學者,就共同建立大米標準多邊對接合作機制,促進大米產品質量安全提升及本區域大米的貿易往來,保障糧食安全及大米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等進行交流。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稻穀為世界三大穀物之一,大米是全球食用人口最多的農產品,也是中國第一大口糧,中國常年種植水稻3000萬公頃,佔全世界水稻面積的20%,產量多年保持在2億噸以上。中國水稻種植地域廣闊,形成了東北、長江中下遊、東南沿海三大優勢產區。
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黃競儀發言。 潘旭臨 攝
會上,為幫助消費者「知」優質品牌、「食」好吃米飯,大會組委會啟動「好米知食節」2020線上大米消費季活動,同時發布「2020大米區域公用品牌」、「2020好吃米飯榜單」及「2020潛力大米品牌榜單」。
據悉,本次大會由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和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支持,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行政公署等機構共同主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