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我而言,液體皂有個最大的好處,液體皂比固體皂更容易發揮出添加的精油功效!因為液體皂是在皂糊完全皂化之後,調水過程中添加精油,然後就裝入容器中。精油不參與皂化過程,可以保留精油全部的精華,同時減少了精油的揮發。
做固體皂時,我們要考慮軟油和硬油的搭配,INS值不可以太低,否則皂太軟沒辦法成形,或者入水就變形。液體皂在用油方面相對固體皂比較自由,只要注意不皂化物含量較高的油用量不要太多就OK, 但是如果是油脂的不可皂化物太高或者硬脂酸含量太高,皂液就會很渾濁。 成熟的液體皂皂糊在稀釋前是一團團麥芽糖的模樣,呈現半透明狀,用水等液體稀釋後才成為液體皂!這個液體可以是水,也可以是純露,牛奶,紅酒等。
其實液體皂的成份非常簡單 (less is more):水+油+鹼液(氫氧化鉀KOH)製成皂坨加水溶解後便成為液體皂。其實液體皂的變化蠻多,只要添加不同入皂材料又是另一款功效的皂,很好玩啊!
所需工具:
手套、眼罩 (如有需要)、圍裙、口罩
膠杯、不鏽鋼鍋、電動攪拌器(如有需要)
溫度計、電子秤、保溫箱/袋
計算方程式:
由於每一種油脂都有不同皂化價
(皂化價就是每一g油脂所需的鹼用量)
所以用excel協助計算是最方便啊
以下是打鉀皂基本的方程式:
(1) 氫氧化鉀用量:油脂總重 x 此油脂的皂化價
(2) 溶解氫氧化鉀的水量:氫氧化鉀用量 x 3倍
(3) 溶解皂坨的水量:皂坨重量 x 1-2倍
(4) 添加精油的份量:溶解後的皂液重量 x 0.5%~1%/ 0.05 = 滴數
使用的2款有機油脂(雖然有機,但價錢非常化算,
尤其椰子油直接從泰國購買更便宜,適合打皂)
材料:
橄欖油 350g
椰子油 150g
氫氧化鉀(KOH) 111g (鉀純度為95%)
水 (溶解氫氧化鉀) 333g
做法:
1. 製作皂過程會產生高溫、強鹼和刺鼻氣味,
故請先戴上所有保護工具:
2. 先把所需材料量度;
3. 油脂倒入不鏽鋼鍋加熱至70-80度;
4. 溶解氫氧化鉀 (需於通風地方製作):把氫氧化鉀慢慢逐少倒入水,過程中會產生高溫、刺鼻氣味和煙霧,要小心啊。
5. 待溶解後的氫氧化鉀溫度會由100度,下降至70-80度 (約1分鐘內),便可倒入油脂的鍋。
6. 可先用手動攪拌器拌數分鐘至豆沙狀,然後才用電動攪拌器(由於我的電動攪拌器不能長時間運作,所以攪拌過程是手動和電動交替使用)
7. 整過攪拌過程40-60分鐘 (視乎所用的油脂,軟油愈多,時間愈長),直至皂糊近乎麥芽糖狀般黏稠,便可停止。
8.攪拌30分鐘後,攪拌60分鐘後,呈麥芽糊濃稠狀便可停止。
9. 放入保溫袋保溫24小時,
皂坨呈透明狀便成功了;
10.保溫24小時後,顏色呈黃色和有透明感
9. 然後把皂坨置於通風處2星期熟成,便可溶解使用。溶解後才添加精油:薰衣草、玫瑰草和天竺葵精油,有修護和改善乾燥肌膚之效。
PS:
1. 以上是我製作液體皂的體驗,過程大致上都是跟著網上的教程學習,說不上經驗之談.
2. 此配方適合中性和乾性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