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皂(固體皂)與鉀皂(液體皂)的不同

2021-02-20 愛做手工皂

 

手工皂的鹼性物質有兩種: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

植物油+鹼=肥皂+甘油;於是手工皂就這樣製作出來了

氫氧化鈉做出來的手工皂稱為鈉皂,一般市售有多種造型的手工皂,即「固體皂」。

氫氧化鉀做出來的手工皂稱為鉀皂,一般都用來製作成液體狀態的皂液,即「液體皂」。

 

以下是比較鈉皂與鉀皂相同條件下的差異性:

差異事項

鈉皂

鉀皂

備註

硬度

推斷鉀皂分子量大於鈉皂分子量,離子間形成的皂較稀疏,所以呈現皂體較軟;而鈉皂離子之間緊密,所形成的皂就會緊密靠攏,呈現皂體較硬。

洗感

較滋潤

較清爽

1.原理同上,離子排列稀疏者分子鏈容易被破壞,所以也容易與硬水中的金屬離子結合形成皂垢;鉀皂皂垢形成速度大於鈉皂的皂垢形成速度。
 2.但是相對地因為鉀皂分子排列較稀疏容易被水給帶走,所以感覺上能夠被清洗得很乾淨,洗感較為清爽;而鈉皂則洗感較為滋潤,加上有超脂或減鹼的情況,皂垢不容易被水衝走。

trace速度

這是由兩種鹼的性質決定的。

皂化完整速度

皂化完整速度較慢

皂化完整速度較高

同上。

因皂化完整

速度,造成

PH降低速度

差異

推斷鉀皂分子量大於鈉皂分子量;如同漁網一樣空隙較大,游離脂肪酸容易穿梭並與鹼進行皂化。
 以相同減鹼來說,鉀皂的PH值容易控制;鈉皂PH值不容易降低,而且有出油的風險;分析原理同上。

適用季節

秋冬

春至夏、夏、夏至秋

寒冷季節很適合用鈉皂,,因為鈉皂的滋潤度對肌膚很舒適。
 季節變化時,偶爾高溫,偶爾低溫;若使用鈉皂,夏季出汗時會有一層粘膩感。鉀皂則比較不會有粘膩感。

適用肌膚

滋潤,中性,缺水者
 喜歡滋潤者

中性、中油性、油性,
 喜歡清爽者

皮脂膜較薄的人適合使用滋潤感較高的鈉皂,油性肌膚用鉀皂更好。

透明度

透明度低

透明度高

皂化後的脂肪酸性質決定。

稀釋後濃稠度

濃稠度高於鉀皂

濃稠度較稀

同上。

稀釋後起泡度

較高

較低

同上。

洗頭髮柔順度

較澀

較柔順

因為分子排列較稀疏,鉀皂的皂垢容易被水給帶走,所以較柔順。

頭髮吹乾後

柔順度

較澀

較柔順

液體皂仍是洗髮的首選。

未稀釋

保存期限

較長

較短

鉀皂建議皂團可以冷藏保存。

其他不同

較為環保

不太環保

因使用塑料瓶,環保性差

調香與留香

香味不明顯

香味較明顯

因鈉皂需要長時間晾制,所以香味容易散發;鉀皂則香味更好。

想了解手工皂和天然護膚品製作課程信息,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當鈉皂遇到鉀皂
    其實這個故事呢就涉及到了皂的生產過程,油脂與鹼的皂化反應,但是使用的皂化鹼成分不同產生的皂也是不一樣的,像市面上我們常見的香皂、手工皂屬於鈉皂的一種,今天介紹的天然皂液則屬於鉀皂的一種。皂的生產過程是天然油脂和鹼的皂化反應,這就導致了生成的皂是一個鹼性的產品,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使用香皂洗手後手會發澀發乾,洗澡後身上會發癢起皮的原因所在。
  • 關於液體皂(鉀皂)的六個常見問題
    這裡所說的常見問題,特指用冷製法製作的液體皂,與熱製法無關!畢竟大部分人還是喜歡並採取冷製法!一、攪拌時間的問題最近很多人問我,液體皂到底需要攪拌多久啊!這個問題就象單純的問鈉皂需要攪拌多久一樣,讓人無法回答!因為鉀皂的攪拌時間也是要看配方的!純椰子油的一定快一點,純橄欖據說要72小時!
  • 三款鉀皂(液體皂)
    皂糊稀釋法——浸泡法稀釋用材料皂糊 300g純水 650g甘油 50g精油(佛手柑--10ml 薰衣草--10ml、安息香--5ml)步驟:1.將量好比例之皂糊與純水、甘油放入鍋中2.放置一天以上至皂糊完全溶解3.若皂糊未完全溶解,可加以攪拌或者再加入一些水增加溶解度
  • 液體皂裡加精油,芳香療法與皂的完美結合!
    其實對我而言,液體皂有個最大的好處,液體皂比固體皂更容易發揮出添加的精油功效!
  • 家庭自製皂液體皂
    家中用完的瓶瓶罐罐,不要急著丟掉喔!攪拌約20~30分鐘後:這時稍微拉起皂糊能明顯看出白色綿密的乳霜狀態,此時的反應會非常快速,如果手酸了可以稍微休息約1分鐘,接著還是要不停攪拌喔。攪拌約30~40分鐘後:皂糊會越來越濃稠,越來越難攪動,拉起來會變成似麥芽糖黏稠的皂糊
  • 芳療DIY--液體皂製作方法
    皂皂之所以能夠被當作清潔品,就是因為它含有這兩種完全不可能融合共存的物質,可以在「水」與「油」之間扮演媒介的角色。先以親油基包圍及乳化汙垢並將其分解,接著再以另一端的親水基向外抓住水分子,將汙垢帶走。 我認為,天然安全是最重要的。手工皂天然的成分,能夠讓我們更加安心的去使用,取代市售的化學清潔品,我們的身體更健康,同時也為保護環境出一份綿薄之力吧!下面分享一下液體皂吧!
  • 手工皂 液體皂的 製作方法圖解
    手工皂 液體皂的 製作方法圖解
  • 手工皂知識——關於熱制皂
    手工皂知識——關於熱制皂這是前幾天在課堂上學生做的熱制皂,也很不錯!
  • 手工皂的製作方法?冷制手工皂是什麼?
    再生制皂法,又稱研磨皂(Rebatching)如果使用冷製法後對成品不滿意或想再製成想要的形狀,這時可以把香皂切成小塊狀或刨絲再加入適量水再次加熱,從新入模。冷製法(ColdProcess簡稱CP)利用油脂中三酸甘油脂成份與鹼液進行皂化,就是一般所稱冷制皂。冷制皂為最古老的製造方法,自己製作冷制皂可以完全掌控制造原料,也可為自己的需求訂做一塊手工皂,但因剛製做成的皂屬強鹼性水分含量也較高,所以需經3~4星期的熟成期才可使用。
  • 手工皂配方分享——滋養固體皂
    分享手工皂配方,為的是給大家參考和借鑑其實分享100個配方也不是什麼難事,無外乎是各種油品以及添加物的不同搭配
  • 天然液體皂VS 化學洗滌劑
    什麼是液體手工皂?
  • 手工皂(冷制皂cold process soap)的製作
    冷制皂屬於手工制皂的一種,傳承古法,除此之外,手工皂的種類還有有其他幾類,比如熱制皂、熱融皂(皂基皂)、液體皂、霜皂等,尤以冷制皂質量高,但也最難做。冷制皂,是英文cold process soap的中文說法。冷制,是相對於其他制皂法所採用的加熱法相對而言的。
  • 想做手工皂,但冷制皂、皂基皂、精油皂傻傻分不清?教你簡單區分
    趁月最近想自己做個手工皂玩玩,但對於手工皂,趁月也並不了解。如果只聽商家說很容易犯糊塗,一會手工皂,一會皂基皂,一會液體皂,分分鐘有放棄的衝動!我就是想自己體驗體驗一下制皂的樂趣,卻硬生生被這些似懂非懂的專業術語給消滅了一半的熱情,而另一半的熱情可能隨時隨風消逝在腦海裡。
  • 精華推薦|3分鐘教你做液體皂
    這款100%椰子油液體鉀皂可以用來機洗衣服、也可以用來替代洗潔精洗碗筷和作為除汙垢劑做家事清潔,可以說是非常萬用的家事清潔用品。這款皂皂可以清潔孕婦嬰兒的衣服,也可以清潔有特殊皮膚敏感疾病的患者衣物,可以做到無任何化學殘留,非常綠色天然,純天然皂化無防腐劑香精色素,真的是非常棒棒噠,筆者我自己也是用這款配方,所以在這裡給大家分享如何製作。
  • 手工皂油脂的脂肪酸概述&手工皂配方計算表
    而碳原子間的雙鍵越多,飽和程度就越低,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油脂是我們通常叫做「軟油」(如大豆油、玉米油、小麥胚芽油等),這種油脂在常溫下多呈液體狀,而含有不含雙鍵的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在常溫下多數呈固體(如 豬油、椰子油、棕櫚油等)。所以更具脂肪酸的分類,我也根據不同油脂當中所含有的脂肪酸的種類進行了大致分類。
  • 72%馬賽皂
    其餘28%的油使用什麼油,依各製造商而不同。但僅使用橄欖油製作的橄欖油肥皂,起泡情況較差,且容易融化,因此才添加椰子油來改善起泡狀況,並使用棕櫚油來抑制融化,這是傳統的手法。       此處介紹自家配置的秘方也添加椰子油18%、棕櫚油10%(本店使用有機紅棕櫚油)
  • 液體手工皂製作教程
    最近一些朋友來諮詢液體皂的相關知識,感覺有一些朋友還是比較喜歡製作液體皂,所以今天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液體皂的製作流程按照配方的用量稱量好油脂,將稱量好的油脂混合將配方所需要的純水和氫氧化鉀(請注意液體皂使用的是氫氧化鉀,油脂的皂化價也與氫氧化鈉不同)稱量好
  • 南法莊園經典之作 | 馬賽液體皂
    南法莊園經典款產品 —— 馬賽液體皂具有豐富的精油成分自然精華成分高達95%,植物分子更小不僅芳香而且產品中含有大量活性成分及乳木果油
  • 被神化與被妖魔化:手工皂和皂
    這個就是化學家們的原子理論的偉大之處——古人模模糊糊感覺到的把「親油」和「親水」的東西放在一起(肯定需要失敗無數次),到了現代化學家手裡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畫出來了——【橄欖油】(或者其他的油脂)把自己分子中的【甘油】給扔了,還出來三個【脂肪酸】,和親水的【鈉】
  • 法國人做的液體皂,瓶子好看得讓人想買單
    而且它可是有相當悠久的歷史了!1688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欽定了一套肥皂製造標準的法令,並將製作的獨佔權交給了馬賽地區,唯有嚴格符合法令規定製作的肥皂才有資格被稱為「馬賽皂」。它的主要成分是橄欖油、椰子油、棕櫚油等多種植物油,它們合起來在肥皂中所佔的含量高達72%。肥皂上還會印上「EXTRA PUR(特純質量)」、「72%D'HUILE(72%植物油)」的法文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