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月最近想自己做個手工皂玩玩,但對於手工皂,趁月也並不了解。如果只聽商家說很容易犯糊塗,一會手工皂,一會皂基皂,一會液體皂,分分鐘有放棄的衝動!我就是想自己體驗體驗一下制皂的樂趣,卻硬生生被這些似懂非懂的專業術語給消滅了一半的熱情,而另一半的熱情可能隨時隨風消逝在腦海裡。
那麼,商家口中所說的冷制皂、皂基皂和趁月口中說的手工皂到底是不是一樣的東西呢?如果不是,那麼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又可以怎麼樣區分鑑別它們呢?
手工皂與工業皂
趁月在查閱了相關資料以後發現,其實手工皂所包含的範圍很廣,只要是在成皂的過程中加入個人創意或手工元素的香皂都可以稱為手工皂,所以手工皂其實是相對於工業皂而言的。工業皂在製造過程中為了加速皂化,會讓鹼油混合物持續沸騰至皂化率達95%左右,然後通過鹽析使甘油和高級脂肪酸鈉分離,並將分離的甘油單獨出售用於其他工業生產,而剩下的高級脂肪酸鈉經填充劑處理形成肥皂。由於在製作過程中需要持續加熱,所以工業皂也可以稱為熱制皂,市面上售賣的基本都是工業熱制皂。
手工皂與皂基皂、冷制皂
相對於工業皂,手工皂的種類比較複雜,而比較常見的就是冷制皂和皂基皂。冷制皂是油鹼混合物在40度左右反應並經至少4周以上的時間完成皂化。皂基皂是用工業皂作為原料,在加熱融化後加入各種添加物製作而成,因為皂基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加熱,所以皂基皂也是熱制皂。當然,手工皂還包括再生皂、液體皂等,但由於冷制皂和皂基皂比較受歡迎,所以很多商家也是售賣這兩種的原材料為主
如何區分工業皂、皂基皂和冷制皂
趁月在前面提到,皂基皂和工業皂其實都是屬於熱制皂,而皂基皂和冷制皂都屬於手工皂,如果我們在購買它們的時候要如何區分它們呢?
一、由於工業皂在製造的時候需要經過高溫加熱而冷制皂則需要保持低溫狀態,所以我們可以從外觀可以明顯地看到工業皂的表面和邊角的位置會有大小不一的小氣泡,而手工皂很少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因為制皂時空氣混進了皂液當中而造成的,所以在高溫加熱的情況下會有大量的空氣混進皂液中導致出現各種大小不一的氣泡。
二、由於工業皂是在皂基和甘油分離後再對皂基進行加工處理的,皂基因為受熱會程水狀,所以當我們添加固體添加物的時候,工業皂會經常性沉澱於一側,而由於冷制皂比較黏稠,當添加固體添加物時相對能更好的均勻分布。
三、工業皂在生產過程中一般會添加化工類色素,所以切開皂體後,顏色均勻而無層次感。而冷制皂在製作時一般會添加天然的著色劑,所以切開皂體後,我們會看到顏色會深淺不一的分布。
四、由於工業皂為了加快皂化,皂化反應過程會一直高溫加熱,所以皂化反應會非常迅速,一般是兩個小時做有就會皂化完成。當我們要給香皂製作分層造型時,因為皂化反應太快而上下兩層皂體由於皂化速度的不同而沒有完全膠合,所以製作的分層造型會很容易脫落。冷制皂則是因為皂化的時間太長,能讓上下兩層皂體可以深度膠合,所以分層的冷制皂脫落相對困難些。
五、工業皂由於有大量的化工類添加物,在工業皂的泡沫中添加白醋,泡沫不會消失或者很難消失;而冷制皂的泡泡則會在加入白醋後,泡沫會消失。
六、由於皂基皂在加熱後會呈液態而冷卻後變回固態,所以只要我們只要將皂基皂加熱檢驗即可。而冷制皂在在加熱後即便變軟但還是呈現固體狀態。
通過以上幾點,我們就能對市面上的香皂產品有一個簡單的檢測與區分,減少上當受騙。
當我們要自己動手去做一塊香皂,如果要在網上購買相關的原材料,那麼就必須要清楚我們做的是冷制皂還是皂基皂,雖然它們都是手工皂,但由於製作工藝不一樣,需要的原材料不一樣,所以一定要問清楚賣家,不然你買到的東西可能不是你想要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