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老了,上課玩手機

2020-12-13 品質中國

袁思檬真實故事計劃

無現金、健康碼通行,老年人在智能時代頻頻遭遇困境,成為掉隊者。在北京一些社區,開辦了專門的手機課程,幫助老年人學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從最簡單的拼音和美圖秀秀教起。一群白髮蒼蒼的人努力追趕著時代的腳步。

暮年的學習任務

餘慧蘭從一開始就沒跟上。

同桌的老人學得快,幫餘慧蘭點了兩步,又接著看自己的手機了。指尖停留在點開的頁面,她沉默地看著屏幕,不知接下來該點什麼。這時老師王巍已經講到好幾個步驟之後,同桌的老人點開一個頁面,又轉到另一個。餘慧蘭乾脆把已經黑屏的手機放在一邊,掏出老年卡擺弄起來。

12月1日9點,北京順義石園西區養老服務驛站正在進行智慧型手機培訓課,學生都是家住附近的老人。手機課最早在2016年零零散散地開課,後來諮詢手機使用問題的老人越來越多,便固定下來,每周一節課。久而久之,課程形成規模,老人們每周一聚,也養成了習慣。

驛站臨街,靠外的牆面安了幾扇大窗戶,陽光映進來,大廳很亮堂。手機課就安排在進門的大廳裡,左右兩邊擺著幾排桌椅,9點不到,老人就陸續坐滿了。

圖 | 北京順義石園西區養老服務驛站

王巍39歲,本是社區的志願者,後來成為手機班的授課老師。順義石園街道一帶共有5家養老驛站,除手機課外,還有免費的國畫、書法和手工課。在疫情發生前,沒有課的時候,老人們也會來驛站打牌消磨時間。

這節課,王巍教老人利用微信裡的出行服務查公交路線。之前,她還教過老人用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直到微信推出導航功能,她立馬把課程內容換了。對老人來說,接觸新軟體是一種負擔。

這天上午,困擾老人們的難題是,想從這裡,去順義金街的華聯超市,坐哪班公交的站數最少,哪班公交耗時最短?

輸入目的地是最難的一步。有的老人用語音,有的用手寫。手寫寫得潦草了,手機就會識別成別的字,語音說得不標準,也會被識別成錯誤的地點。輸完地點,下面出現一連串的選項,老人也不知道怎麼選,他們鮮少獨自外出,大多數地點於他們而言,都是陌生的。

圖 | 社區驛站在教老人如何用手機查詢公交線路

像在跟一個電子怪物進行搏鬥,初次嘗試便失敗的老人,很容易有厭學心理,甚至產生電子設備恐懼症。因此,教學的首要教義是,照顧老人的自尊心,其次要幫他們建立學習的信心。講課的時候,王巍聲音洪亮,語速則很慢,有時一個操作步驟要重複很多遍。

但有時候,重複也是無效的。餘慧蘭70歲出頭,她耳朵不好,聽不清王巍講什麼,只能看投在幕布上的幻燈片。

餘慧蘭從去年就開始上手機課了,但像這天的課堂一樣,大多數時候,她都沒有什麼收穫。

她的手機屏幕上,有三排圖標,實際用到的軟體只有四個。微信也不常用,她不會用拼音,別人發來的語音也聽不清。孫子曾提議教她用拼音打字,她試了好幾次,還是記不住,索性不學了。

疫情時期,幾乎作為通行證存在的健康碼卻成了阻撓老人活動的東西。許多老人不懂得如何掃出二維碼,去醫院看病成了難題,又不好意思麻煩忙於工作的兒女,明明已經費盡周折到了醫院門口,卻就是進不去。行動支付盛行的當下,多數消費場所已經取消了現金收款,但老人們對線上付款還不太信任,出行和生活處處不便。

從書信時代走過來的老齡群體,有著和網際網路時代並不通曉的語言系統,但在這個幾乎離開智慧型手機便無法好好生活的世界,如果不想活成一座孤絕的島,老人們必須要在暮年開啟新的學習任務。

衰老,意味著記憶力的衰退,學習能力也會隨之下滑,因此,老人們學習的內容總是在重複,進度緩慢。鄧荷香68歲,在連續上了近兩個月的手機課之後,她終於學會如何換微信頭像、發朋友圈。最近,她羨慕別人有豐富的表情包,央請驛站的志願者幫自己存一些表情。一小時的手機課程中,她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一直在反覆練習收藏表情的步驟,讓自己不要忘記。

鄧荷香的同桌是手機課的老學員,她頭髮燙了小卷,頸上繫著絲巾,是一位彬彬有禮的老齡女士。通過手機班教授的出行服務功能,她了解了不少從家去往市內景點的路線,儘管因為要照顧孫子,她其實沒有太多時間出遠門。

在按照老師要求輸入了幾個地名之後,她開始在「目的地」裡輸入自己最想去的地方:承德避暑山莊、古北水鎮和九寨溝。

闖入者

截至2018年9月,微信55歲至70歲用戶達到6100萬。這是一群笨拙但虔誠的闖入者。儘管世界已鮮有耐心去傾聽老年人的需求,但他們仍有強烈的探索欲,除了用微信發消息、打語音、他們還想利用行動支付在網上購物,想用美圖秀秀給自己的照片加工。

王桂芳64歲,手上的智慧型手機用了兩年多了,她是按一個親戚家的小孩的年齡來推算的——他現在兩歲零四個月。孩子出生那陣,她幫著照顧,給他們送飯。作為感謝,親戚送了她一部手機。

手機不貴,一千多塊,王桂芳早就想買了,但她捨不得,以前用的都是兩三百的。她跟兒子提過想買智慧型手機,但兒子說,「能打電話得了,弄什麼弄。」

王桂芳就沒有再提,她從來都不是愛提要求的人。兒子離婚了,還要供在讀初中的孩子上學,家裡用錢的地方不少。

今年是王桂芳在養老驛站上手機課的第三個年頭了。最開始,她只會接打電話。課上教的記不住,她就課後追著老師問,沒有手機課的日子,到了驛站,她也追著老師開小灶。現在,她用手機比班上好些老人熟練,同學遇到不懂的問題,她有時也能幫著解答。

第一次學發微信語音,對話框裡按下去,王桂芳立馬撒開了手,怕人家聽見,又怕聽不見。她給一個朋友發語音,想告訴她自己學會語音聊天了,但發出去了一段亂七八糟的符號。朋友問她,老王你要說什麼。她說自己剛學,想試試。對方鼓勵她,別著急。

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王桂芳慢慢地學會了發語音。

在手機課上,王桂芳學會使用拼多多,第一次嘗試在網上買東西。支付的環節需要綁定銀行卡,她不敢,怕錢被划走,讓兒子給自己轉了100塊。下單的一刻是興奮的,同時又惴惴不安,她擔心自己被騙,後來東西送到了家,才相信是真的。

現在,王桂芳用微信付款比用現金多,100塊不夠用了,每次都讓兒子給她轉1000。她還跟丈夫一起在拼多多上玩走步賺金幣的活動,她每天走一萬多步,賺的金幣能提現三毛錢上下。最近三個月,她賺到了40塊錢。

錢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享受智能世界的樂趣。步入老年之後,現實世界能夠供給的娛樂設施就極有限,對於人生的期待,似乎只剩下健康,快樂和安詳。

可老了就要一定要去公園撞樹嗎。在智慧型手機裡,老年生活也有很多可能性。每天早上,王桂芳要花半小時料理自己在拼多多上種的果樹和菜。種果樹可以換水果,果樹成熟的時候,能換來兩個柚子,也可以是三斤蘋果。

在手機班上課的老人們大都會在拼多多上種樹,他們互相助力領水。種水稻、土豆和紅薯也可以換東西,但要在凌晨搶購,為了這場大搶購,王桂芳通常在中午小睡一會。有天晚上,她接連搶了三樣,烤饃片、麵包和紅棗,過程像玩競技類遊戲般刺激。

圖| 北京順義石園西區養老服務驛站的社工在上課

另一些軟體則給老人們提供了施展才藝的空間。王桂芳喜歡唱歌,兩年多,她在全民K歌上錄了1100多首,唱得最多的是評劇。小時候,村裡有個評劇團,她經常去聽,慢慢自己也會唱。現在她在網上有200多個粉絲,都是聽了她的歌后關注的。

衰老也許會令人變得消極,但不斷學習,接觸新事物,讓老人們重燃了生活的熱情。

石珍彥70歲了,她關注了3個用來製作相冊的訂閱號,找到製作相冊一欄,選好照片,就能自動生成帶場景和音樂的相冊。這是她聽人說過幾句,回到家裡自己琢磨出來的。

她的微信頭像是用美圖秀秀合成的,照片裡,她站在一處綠意蔥蔥的景色裡。她通常一個人去公園散步,因為兒女不在身邊,相熟的老人不住在一個小區,不方便相約。她喜歡在獨自散步時多拍一些美麗景致的照片,回家後跟自己的照片合成到一起。

石珍彥通常把製作好的相冊發給一個朋友看,見不到面的時候,他們就看看對方的照片。她也把相冊發給過外孫女,想讓她欣賞欣賞。忙於工作的外孫女沒時間看,簡短回復了幾句。意思是,她自己玩好了,一天高高興興的,就行了。

一種需要

課後回到家,王桂芳還得自己再琢磨幾遍。她的孫子12歲,用起手機來比她熟練,她常趁著孫子寫完作業後問他一些功能怎麼使用。她不問兒子,每次一問,他總有一番說辭,「您怎麼怎麼,我好多事忙著。」

儘管學習過程緩慢而吃力,老人們還是願意更多了解網際網路世界的奧秘。如今,手機班的固定學員已有近80名,學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慢慢讓他們重新獲得了對生活的掌控感。

像很多老人一樣,石珍彥擔心在錢上面出錯。她不愛玩拼多多,下載它只是為了幫朋友助力,她也不會手機支付,因為外孫女不讓她用。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兩輩人似是身份轉換,她開始什麼都聽外孫女的。

雖然小輩都不常陪在身邊,但石珍彥仍常常在心裡羅列著:抽紙、洗髮水、醬油、醋和零食,很多生活用品都是兩個外孫女從網上買的,她們很知道孝順。

兩個外孫女都是石珍彥帶大的,小的去年畢業工作,大的今年博士畢業,也開始工作了。兩個外孫女離家之後,石珍彥閒下來了,她開始到驛站學畫畫、書法。重陽節,她畫了一副菊花,菊花畫得清秀,一旁的字顯得有力,後來被貼在驛站大廳前面的牆上。

疫情蔓延時期,養老驛站不開門,王桂芳心心念念,特別想進來。她已經離不開驛站了。除了手機課,她還在這裡學畫畫,跟其他幾個老人一起鼓搗點小節目。驛站闢了一個小屋給喜歡音樂的老人活動,有敲碗的,唱歌的,彈琴的,由一個姓尚的退休老師帶著,每周約定幾次到小屋裡編排節目。

擁有相同需求的老人們聚在一起,搭成了一個獨特的社交網絡。他們去過學校演出,但更多的時候,只有驛站的工作人員把表演錄下來,發到群裡跟其他老人分享。這樣的視頻,王桂芳的手機裡存了好多。她展示其中一條:視頻裡,她跟尚老師一個拿著筷子敲碗,一個敲懸掛著的啤酒瓶,發出叮叮咚咚,有節奏的音樂。

對王桂芳來說,驛站是一件晚來的禮物。驛站早上有課,她就趕著把家務活做完,再跑來上課。教畫畫的老師鼓勵他們多來驛站畫畫,但王桂芳捨不得,擔心浪費太多驛站的紙筆。

退休前,王桂芳在西城區工作,後來為了照顧老人回到順義。現在,他們夫妻倆跟離婚後的兒子、孫子住在一起。一天三頓飯,是王桂芳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早上6點40孫子從家裡去學校,她6點出頭起床給他做早飯。接著她跟丈夫出門散步,順便買菜,她讓丈夫把菜帶回去,自己來驛站上課。中午11點45孫子從學校回到家,她從十點多開始準備午飯。晚上兒子回家,再做一頓豐富的。

一天下來,留給王桂芳自己的時間所剩無多,家裡的空間亦是。客廳要讓出來給孫子寫作業,沒有王桂芳的地方。有的老人回到家裡練畫畫,她沒有地方練,只有在課上的時候畫。

前段時間,王桂芳的一個高中女同學建了個微信群,一個拉一個,最後共有15個女同學進了群。70年代畢業以來,40多年裡,王桂芳還沒有聯繫上過這麼多人。她們在群裡聊今天都幹了什麼,生了病,也互相問問怎麼治。其中一個女同學不太會用微信,用的還是丈夫的手機。王桂芳把高中時候的畢業照發到了群裡。初中高中的畢業照,她都保存著,從娘家帶到婆家。

在群主的組織下,王桂芳和群裡四個要好的同學連上了視頻。這是她第一次使用視頻通話,時隔40多年,5個對彼此的記憶還停留在中學時代的高中女學生,終於見了面。

*除王巍外均為化名

- END -

撰文 | 袁思檬

編輯 | 劉妍

相關焦點

  • 衰漫畫:為何學生上課不能玩手機?難道老師上課就可以玩手機嗎?
    導語:大家在上課的時候是不是被禁止玩手機呢?有的學校還會沒收學生的手機,可這天學生們卻發現老師在課堂上玩手機,難道老師在課堂上玩手機就是應該的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事情的經過吧!衰漫畫:為何學生上課不能玩手機?難道老師上課就可以玩手機嗎?首先為什麼要禁止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最重要的其實就是會影響學習,手機會讓人分心,甚至忘記時間。
  • 防止上課玩手機大學教室掛手機收納袋 你怎麼看?
    「自從教室掛上手機收納袋,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了!」近日,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學生@華水小s,在微博上曬出教室掛著手機收納袋的照片,引來眾多網友圍觀。   每個教室都掛著手機收納袋   11日上午,記者在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走訪發現,目前該院每個教室都懸掛有手機收納袋,其中大多是同學們自己製作的。
  • 學生上課玩手機被勸退:孩子沉迷手機,「三十六計」中有方法
    近日,陝西某中學高二學生張某因上課玩手機被勒令退學的消息引發網友關注。 經當地教育局的協調,學校表示已撤銷處罰,該學生在家反思幾天後可以回校上課。 上課玩手機是否嚴重到要被「勒令退學」?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會如此痴迷手機呢?
  • 女孩上課玩手機找家長 家長怒將手機夾碎
    低頭玩手機的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在神聖的學校課堂上這種情景也不例外,想必不少同學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  近日,一則漢中一學生上課玩手機被找家長,媽媽當眾用鉗子將手機夾碎的視頻在網絡中瘋狂傳播。配圖  視頻中顯示,拍攝地點為校園中,視頻中我們可以聽到一個男人聲音表示今天上課時候她就在玩手機,自己玩也就算了還叫旁邊的女生拿去玩等等。在視頻中還可以看到一個女子用鉗子在夾手機。
  • 大學老師為防止學生上課玩手機,親手縫製手機收納袋
    大學老師為防止學生上課玩手機,親手縫製手機收納袋。 在大學課堂裡。學生用手機上網、玩微信、玩遊戲、聽音樂、看小說。甚至直接打電話等現象司空見慣。昔日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變成了如今的「簡訊聲、微信聲、遊戲聲」。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會發現周邊的不少人都變成低頭族。
  • 高中女生上課玩手機被夾碎 老師讓家長剪爛學生手機?
    高中女生上課玩手機被夾碎 老師讓家長剪爛學生手機?時間:2017-11-06 12:59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高中女生上課玩手機被夾碎 老師讓家長剪爛學生手機? 高二女生上課玩手機被叫家長,母親恨鐵不成鋼掏出鉗子當眾將手機夾碎。
  • 老師上課不讓學生玩手機的真相,網友:原來是這樣,有點嚇人!
    不管是上中學還是大學,在課堂上,老師都不會讓同學們玩手機,大多數人都會認為老師是想讓大家好好學習,但其實真相也有可能是這樣的:老師上課不讓學生玩手機的真相:不得不說,照片裡的老師都很魔性啊!老師:你看我畫的圓,美嗎?掃帚畫的角最準?拖把畫的線比較直?還有這魔性的教鞭!這樣看來,老師不想讓學生上課玩手機的最主要原因是怕自己會被學生拍下來!
  • 禁止上課玩手機有新花樣吉林這些高校手機袋走紅
    手機存放袋「歷史悠久」在長春建築學院交通學院內,每個教室的進門處都有個手機存放袋,上課的班級手機袋內均已裝滿手機。下課時,學生有序取走手機,回復一些微信、簡訊。這種手機袋的歷史,在長春建築學院交通學院已經有4年多的歷史。現在手機遊戲,電子書種類很多,所以才制定這樣的規定讓學生不作課上的低頭族。
  • 上課玩手機被發現,老師打罵和摔學生手機對不對?又能否這樣做?
    上課玩手機被發現,老師打罵和摔學生手機對不對?又能否這樣做?在上大學前,基本沒有學校是允許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學生都是偷偷帶手機去學校,上課玩手機又經常被老師發現,有的老師處理方式又很極端,直接就是打罵學生或者是摔學生手機,這樣的行為到底對不對呢?老師又能否這樣做呢?
  • 美術生為了上課玩手機,在後腦勺畫一張人臉,老師差點被騙
    美術生為了上課玩手機,在後腦勺畫一張人臉,老師差點被騙他在後腦勺畫張人臉,背對著黑板玩手機,可惜難逃老師的火眼金睛在這個手機普及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學生也能夠人手一部,但由於不少學生缺乏自制力,導致他們沉迷於手機遊戲不能自拔。為了滿足遊戲癮,有些學生把手機帶進校園,甚至在課堂上玩起了手機遊戲。不過,在課堂上玩手機顯然是違背課堂紀律的行為,學生的膽子再大,也不敢在老師的眼皮子底下明目張胆地玩手機。
  • 學生上課玩手機的各種方法,有藏進嘴裡的,有藏進鞋裡
    美術生為了上課玩手機,把頭剃光在腦袋後面畫了一張臉,太厲害了 學生上課玩手機的各種方法,有藏進嘴裡,有藏進鞋裡,網友:有味 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實在是太好玩了,各種有意思的遊戲玩不完,可是本該好好學習的學生,在有手機的陪伴下,上課難免拿出手機開小差。
  • 大學教室裝手機袋 學生上課前要把手機交袋中
    上課時手機要集中放在教室的手機袋裡2月17日,開學第一天,江蘇師範大學教室裡多了一個手機袋,校方倡議學生上課前手機放進手機袋,避免上課時玩手機影響學習。採訪中,不少學生表示贊成,測繪學院的一位女生說,上課期間玩手機是種普遍現象,「手機入袋挺好的,大家可以控制一下,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不過,也有學生對手機入袋錶示擔憂。外文學院一位男生說,手機入袋萬一丟了怎麼辦?家人有急事要聯繫我,我的手機卻不在手裡,又該怎麼辦?對此,一些學生「支招」:可以買個模型機,上課的時候放進去,真機帶在身上。
  • 從大一到大四,大學生上課風格變化有多大?老教授:提起來就難過
    先不說他們的學習狀況如何,僅僅從上課風格上來看就足以證明這一點。從大一到大四,大學生們上課的風格變化有多大?老教授:提起來就感到傷心難過!大一的孩子初入校園,憧憬著大學裡的美好生活,珍惜每一次課堂學習的機會對於大學教師來說,最喜歡的學生當屬大一的孩子了,原因非常簡單,就在於大一的孩子們不僅每一節課從不缺課,而且上課還會認真聽老師講課,認真做筆記。
  • 安師大一學院學生上課前手機統一入袋保存(圖)
    學生上課前手機統一入袋保存  「你手機交了麼?」最近,這句話已成為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大一學生們上課之前的一句口頭禪了。與學校其他課堂不同,該學院大一課堂上,都會出現幾個淺綠色的布袋子,每個袋子由二三十個小口袋組成。
  • 孩子上課玩遊戲,小學老師拍照發到家長群,引起家長質疑
    現在很多人都會在茶餘飯後,玩幾局遊戲作為消遣,但是人們打開遊戲以後,不玩個一兩個小時就根本停不下來。成年人都是這樣,更別說是小學生了。他們的心智剛處於成長階段,幾乎沒有自控力,所以小孩子很容易會在上課的時候還在玩遊戲。
  • 為何現在很多大學生上課不願意聽講?大學老教授說出其中緣由
    為何現在很多大學生上課不願意聽講?大學老教授說出其中緣由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目前我國很多大學在上課時,很多學生並不能將精力全部投入學習,「磨洋工」的學生有很多。既然能考入大學,那麼證明之前的學習底子還是有的,為什麼在高中時期能好好學習,到了大學之後便上課不願意聽講了呢?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一位大學老教授說出幾點原因。老教授提到,在最先時候,即使是一所專科院校,學習氛圍也是很好的。可是,隨著大學的不斷擴招,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大學生多起來雖然能提高「大學升學率」,可是學生質量也會出現「殘次不齊」的情況。
  • 周末補片第七十四期《上課小動作》:上課除了玩手機,還能做些什麼?
    有人會抓緊時間做其他課程的作業,也有人會放空思想進入睡眠模式,更有甚者,會在課上玩多米諾骨牌、將棋、玩奇機器人模型……本周就將走進這位課堂偷懶大師,關俊成的奇妙故事。最後一排靠窗的位置,高大魁梧的前座,以及假裝什麼都看不見的老師,滿足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讓本次的主角能夠在課堂上肆無忌憚,無視老師地做自己的事情。
  • 大學生玩手機不聽課,老師純手工製作手機收納袋,效果出其的好
    眾所周知,上了大學,手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在上課的時候也避免不了學生們玩手機,因為上課的時候難免會無聊,加上現在網絡發達,通訊也及時,所以上課玩手機幾乎是每個人都幹過的事情,因為手機可以聊微信、玩遊戲、看小說等等。因為有了手機,大家生活更便利,不知不覺大家也都變成了低頭族。
  • 當你在休息時間玩手機的時候,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眼睛,當你老
    當你在休息時間玩手機的時候,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眼睛,當你老了,你會感到悲傷。我相信你現在對伊能靜並不陌生,她在許多綜藝節目中都有精彩的表現,事實上很多人羨慕伊能靜,你知道他52歲了,在這個年齡,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退休了,他們怎麼還能有勇氣站在舞臺上?我們都知道,娛樂圈是很嚴格的,如果你有點走樣,或者顏值不高,大家都會議論的。
  • 上課突擊「查手機」,學渣第一反應扔抽屜,看到學神的「操作」:膜拜!
    上課突擊「查手機」,學渣第一反應扔抽屜,看到學神的「操作」:膜拜! 臭弟弟扔抽屜 首先我們看到了學渣玩手機,基本上都是在角落裡玩吧,如果老師出現的話就會立刻藏在抽屜裡,而且幾乎是往裡面一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