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玩遊戲,小學老師拍照發到家長群,引起家長質疑

2020-12-21 父母學校

現在很多人都會在茶餘飯後,玩幾局遊戲作為消遣,但是人們打開遊戲以後,不玩個一兩個小時就根本停不下來。成年人都是這樣,更別說是小學生了。他們的心智剛處於成長階段,幾乎沒有自控力,所以小孩子很容易會在上課的時候還在玩遊戲。

曾發生了一件家長和老師衝突的事件,小學生在課上用手機偷偷玩遊戲,老師多次提醒之後仍然屢教不改。於是老師沒辦法只能拍照發到家長群裡,讓家長一起來督促孩子不要在課堂上玩遊戲。本以為會得到家長的支持,可沒想到,照片卻引來了家長的怒罵:「你還有師德嗎?

家長會認為:老師對孩子公開點名批評,侵犯了隱私權,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在同班同學面前丟了臉面。哪怕是孩子課堂上玩遊戲做得不對,也應該在私下裡通知家長,不應該在班裡公開批評。於是就有了前面我們所看到的那一幕,家長怒斥老師沒有師德。

如果站在老師的立場來看,老師這樣做也是為了監督孩子在課堂上不玩遊戲,實在是用心良苦。

教室就應該是好好聽課的地方,更別說老師還在黑板前費心費力地講課,如果學生們這時在下面偷偷玩遊戲,這樣的行為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老師看到學生上課在玩遊戲是一定會去阻止的,這是老師的職責所在。

如果老師看到學生在玩遊戲還不管不問,家長反而會覺得這個老師太不稱職了!

但是如果我們站在家長的立場來看這件事情,老師的做法也確實有失妥當。家長們永遠是「護子心切」,看到老師點名批評自己的孩子,總是會心裡不舒服。老師對小學生懲罰的力度不合適的話,就很容易引起學生包括家長的牴觸,從而引發了家校衝突。

當我有的時候在家長群裡看到老師@我的時候,或者提到我的時候,我會先覺得是不是我的孩子是不是出什麼事情了,然後才會看是否是關於學習上的通知。

但是如果看到是在群裡公開批評我的孩子的時候,還是發到群裡的情況下真的會讓我感到有一點尷尬,這樣完全就沒有顧慮孩子的感受,嚴重的時候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很大影響。

雖然老師意圖是對的,但是我們大人難道不需要面子了麼?唉,一言難盡,如果遇到脾氣暴的家長,不就直接點燃火藥了麼。

在老師的眼裡,學習好的學生會很放心,反而那些問題兒童總是重點關注對象,有的時候更是會覺得是其家長管教不嚴造成的,所以當調皮搗蛋的學生的家長和老師溝通的時候,氣氛總是會有一點微妙,仿佛都是家長的過錯一樣。但是孩子上課玩遊戲真的是其中某一方的全部過錯嗎?在我看來這是三方的責任。

老師做法缺乏考慮:

小孩子的內心是很脆弱的,如果是在群裡被公開懲罰,並且老師還和家長發生了衝突,相信小孩子即便通過這樣改正過來,但是內心一定會留下一些陰影。

老師完全可以私聊家長,和家長溝通怎麼處罰,並且商量以後如何監督。即便以前出過幾次這樣的情況,家長還是沒有重視,那也應該是老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而不是直接在家長群裡指出孩子甚至是家長的不對。

老師的做法

老師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既然讀過那麼多書就應該理解公共場合需要顧及他人的感受,如果老師做出的許多行動不符合老師的身份,或者沒有具備很好的品德家長難道會放心把孩子託付給老師嗎?

並且如果有明確的獎罰措施,開學的時候就給家長或者孩子說過,如果犯這樣的錯會發到群裡,這樣先做好一個鋪墊再發到群裡,會不會能讓家長和孩子更容易接受呢?

家長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回復言語過激:

年幼的孩子學習的第一對象就是家長,家長的性格和言語表達會一直影響著孩子,如果家長在家裡就嚴格規定好孩子允許玩手機的時間,以及在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玩手機。

在未來,孩子在任何地方和場合都會這樣做,父母也需要樹立一個好榜樣,如果父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玩著手機去照顧孩子,並且用手機來哄孩子,我們可以想像未來孩子對玩手機的認知會有多大的偏差。

有一句很常見的俗語「什麼樣的老的,就有什麼樣的小的」。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也足以證明很多情況都是這樣。

家長的回覆語句也有欠妥,不管怎麼說,作為成年人還是在家長群情況下,說老師沒有師德是對老師嚴重的不尊重,還有更多的家長也在圍觀,這樣還怎麼讓老師服眾?將會直接影響老師對家長群秩序的管理,而小孩子的認知很簡單,以後孩子還會怎麼看待老師呢?

小孩子確實犯錯了:

在課堂上就是學習的,即便學累了自己放鬆一下休息,也不能是玩手機等破壞課堂紀律,如果有其它事情和原因也需要跟老師打個招呼。所以從本質上來講,小孩子確實犯了錯誤,並且是需要立刻改正的錯誤。

說到小孩子在上課時候玩手機,我感覺非常疑惑,小學生都配備手機了嗎?並且小學也允許學生把手機帶到教室了嗎?我覺得即便有事情需要帶手機到學校,是不是也應該交給老師保管,在合適的時間再交給學生處理事情呢?可能我的想法還在多年以前吧。

不管怎麼說在小孩子的眼中,老師和家長都是最尊重的人,也都是最信賴的人,所以即便發生了什麼衝突也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這樣還怎麼給小孩子做榜樣。我們的初心都是為了小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多點耐心,多點溝通,互相尊重,給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和成長的環境。(執筆:李鑫)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像,圖文無關,侵刪。

相關焦點

  • 孩子上課睡覺,老師生氣拍照發家長群,爸爸的霸氣回答讓家長稱讚
    現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是越來越方便了,現在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會建立家長群,以便於各位家長有更好的溝通。02案例:孩子上課睡覺,老師將其拍下來後發到了家長群>李先生的兒子小宇,今年10歲了,是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了,由於孩子正在學習的關鍵期,所以小宇的媽媽便辭了工作,全心全意的帶孩子,希望孩子可以在小學階段有更好的學習成績。
  • 學生上課睡覺,老師直接拍下照片發到家長群,家長:你不配做老師
    很多小學生在上課的時候,遇到聽不懂的課程就會打瞌睡,尤其是前一天沒有睡好,同時打瞌睡也會影響老師授課的心情和積極性,圖中老師在上課時,一位學生打瞌睡,老師拍下他的照片發到家長群,家長對老師說道:「你不配做老師」。
  • 小學生上課睡覺,老師把照片發到家長群,家長怒斥:你不配做老師
    然而這種學生上課睡覺的行為,對老師們來說卻是一件十分頭疼的事,學生睡覺的行為不僅會擾亂課堂紀律,而且還會打亂老師的上課節奏。為了制止這種行為,很多老師都會用手機把學生睡覺的圖片拍下來發給學生家長,讓家長自己來管教這些上課睡覺的孩子。然而老師的這種做法引起了某些家長不滿,甚至還引發了網絡熱議。
  • 「你不配做老師!」小學生上課睡覺,老師拍照發群裡後,家長怒了
    不過,學生上課睡覺這件事是學校決不允許的,如果哪位學生在課堂上睡覺,是會受到老師的嚴厲批評和教育的,不僅如此,有的老師甚至還把學生上課睡覺的照片發到家長群裡。小學生上課睡覺,老師拍照發群裡後,家長怒了小王是一名小學三年級的班主任,平時對自己的學生特別嚴格,在她的課堂上,學生都非常聽話,專心聽講,但是一到上別的老師的課,學生們就開始做一些小動作,亮亮就是班上最淘氣的一個學生,幾乎除了班主任的課,他都在睡覺,還因此受到了班主任的多次批評。
  • 兒子上課吃東西,老師憤怒拍照發家長群,爸爸的解釋被所有人點讚
    文章/作者 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都紛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各種貴族小學和私立幼兒園,想讓自己的孩子能學到更多的東西。就比如說前段時間,王先生還在開會,就突然聽到手機震動一聲,打開一看原來是老師發來的告狀信息,照片上自己的兒子正在吃東西呢。如若是單獨發給自己還好,可是這老師是直接發到了班級群裡艾特了自己,如此一來,不僅自己丟了面子,也肯定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雖然知道上課吃東西是不對,但是王先生還是替兒子感到十分的委屈。
  • 老師把「孩子上課睡覺」照片發到家長微信群,家長:你的人品呢?
    現在家長們和老師的主要交流方式是微信群,既方便聯繫,又能及時了解孩子在校情況。但有一點不可否認,家長最怕老師在家長群發布一些自己孩子的批評語言。只要看到微信群裡有自己孩子的違紀情況,作為父母心裡就緊張和害怕。
  • 孩子作業沒完成被罰站,老師拍照發到家長群!如何疏導孩子心理?
    看到一則家長投訴,說他家孩子作業沒寫完,被老師罰站在講臺,不僅如此,老師還拍了照片發在班級群裡。一排站著的,還有其他孩子。她說:真的艾特老師,讓他尊重一下孩子。艾特完後,怎麼辦呢?老師已經這麼做了,這樣孩子的心情就好了嗎?讓孩子站在講臺上,拍照發到家長群,這裡不評論老師的做法是否合適,是否傷害孩子的自尊,是否會引起家長群體的不滿,只從孩子的心情出發,談一談孩子的心理建設問題。面對這種示眾全班的懲罰,敏感一點的孩子,會覺得很傷自尊;心大一點的,覺得無所謂。
  • 小學生沒帶作業,老師只敢在家長群裡發「露腳照」,網友:太難了
    但討厭家長群的可不止家長,連老師也表示:除了繁重的教學任務,還要應對家長群的隨時cue,工作時間成了「007」,更怕遇上比較事兒的家長,責備孩子幾句就被拿來做文章。小學生沒帶作業,老師只敢在家長群裡發「露腳照」,網友:太難了前段時間,一個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發布了一段視頻,引發了網友對家長群的熱議。
  • 家長群怎麼變成了「壓力群」?
    然而,面對部分退出家長群、取消家長群的呼聲,不少老師也感到委屈。在有十多年教學經驗的小學老師陳萍看來,家長群其實帶來了不少方便,她每天可以在群裡跟家長溝通接送孩子的信息,還會把每天的學習進度和作業發在群裡,這樣做不是為了推卸責任,而是希望家長也能關心孩子的學習。
  • 拍馬屁、搞曖昧,現在「家長群怪相」,網友:強烈建議取消家長群
    現在的學生上學家長跟著一起學習,很多家長上了一天的班,晚上回家折騰到十一點才結束。很多家長群不是讓買東西,就是輔導作業,再說很多家長沒有文化,作業輔導錯了,老師還在群裡點名批評。「我們會的話,要有時間,還送孩子上學幹嘛。對不對?」「真是一天天的太難活了。」
  • 高中女生上課玩手機被夾碎 老師讓家長剪爛學生手機?
    高中女生上課玩手機被夾碎 老師讓家長剪爛學生手機?時間:2017-11-06 12:59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高中女生上課玩手機被夾碎 老師讓家長剪爛學生手機? 高二女生上課玩手機被叫家長,母親恨鐵不成鋼掏出鉗子當眾將手機夾碎。
  • 家長群「變味」鬧上人民網,家長:我想退群,又怕耽誤孩子學習
    家長群「變味」鬧上人民網,家長表示:我受夠了,可我又不敢,害怕老師針對,又害怕耽擱孩子學習。「變味」的家長群大致分為四大類,笑稱「四大金剛」。 東方持國金剛——「任務群」 這就不得不提起那位讓全網家長佩服的「退群」家長了。
  • 怎麼不說留給小學老師上課的時間,只剩下4小時
    另一方面,央視也在「推波助瀾」,「別讓家長群變壓力群」的話題閱讀已達1.4億。評論指出:家長群本身只是服務老師與家長溝通的方式之一,但這並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不管怎樣,家長和學校雙方還是應該互相理解,畢竟,教育永遠離不開兩者的緊密配合。
  • 女孩上課玩手機找家長 家長怒將手機夾碎
    低頭玩手機的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在神聖的學校課堂上這種情景也不例外,想必不少同學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  近日,一則漢中一學生上課玩手機被找家長,媽媽當眾用鉗子將手機夾碎的視頻在網絡中瘋狂傳播。  視頻說明顯示,家長用鉗子將手機夾碎是因為老師讓家長這麼做的,並要求發到家長群中,警示其他學生。
  • 上課十分鐘便如坐針氈 家長焦慮報網課當家教
    家長的擔憂也從孩子去哪上學變成了如何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在家數月,一些即將升入小學的孩子玩慣了。雖有網課,但是時常出現坐不住、精力不集中等情況。一些家長十分擔憂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不能適應小學的要求。小學老師對此支招,相比於學習知識上的提前搶跑,幼小銜接階段更應該讓孩子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孩子未來發展更加重要。
  • 小學作業數1億粒米,家長懵了,老師這樣解釋……
    昨日,佛山家長群裡瘋狂轉發一份「奇葩」作業,佛山某小學數學老師布置的四年級作業竟然是「數1億粒米」,這可讓家長和網友們都炸開了鍋。昨日,記者聯繫上這位布置作業的老師,原來,這份作業的初衷是讓孩子估算和想像出1億有多大,而不是真的去數1億粒米。網傳:四年級作業要數1億粒米?
  • 老師好,老師早,老師辛苦了,家長群這些客套話,實則最讓人厭煩
    許多幼兒園為了方便和家長們溝通交流,都會以班級為單位創建一個微信群,一方面老師有什麼消息可以及時在群裡告知,另一方面家長們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在群裡提出來。創建家長群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某些家長的一些不當言行舉止總是會給老師們帶來困擾和麻煩。比如說整天在家長群裡發"老師早"、"老師辛苦了"之類的問候語、客套話,以此來刷存在感。
  • 「土豪」送遊戲皮膚,實則為混進家長群詐騙
    大家可能很納悶,騙子是怎麼能潛入家長群,並冒充班主任老師,實施精準詐騙的呢?在這個案子中,不法分子會以「網遊」為切入點,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送皮膚遊戲皮膚,通常被認為是玩家實力的象徵和炫耀的資本。想要弄到全套、稀有皮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普通學生玩家因消費能力、遊戲時間有限而很難到手,所以內心深處對遊戲皮膚充滿渴望。不法分子就利用了這種「渴望」,放下誘餌。
  • 愁煞家長,幼小銜接的「小豆包」上課十分鐘就東搖西晃
    宅家數月,一些即將升入小學的孩子玩慣了。 在某小學即將入學的家長群中,每當提及「精力不集中、坐不住」時,都會引起許多家長的「吐槽」,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讓家長擔心。「在家待了小半年時間,從作息、上課規矩再到學習習慣都不太好,雖然有網課,但是隔著屏幕,老師只能看到孩子的頭,手和腳總在下面搞小動作。」
  • 家長群:從靜悄悄到真熱鬧
    為了讓幼兒在家也能合理安排時間,過得充實而有意義,我竭盡所能上網搜集各種既結合當下疫情,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每周整理打包發到家長群,供幼兒學習和遊戲。家長群裡本應是熱鬧非凡、互動頻繁的,但我卻發現,不管發什麼,回應的家長總是寥寥無幾,甚至無人回應,像一顆石子投入一片平靜的湖面,只泛起幾層淡淡的漣漪就消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