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孩子受漢語思維的影響,在學習英語的時候,總是會忍不住用漢語的思維去學習,就會導致中式英語現象的出現。所以孩子應該了解中文和英文的不同,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學習英語。
學習時間不同
中文的學習,我們一般都是出生就開始的,而學習英語,在過去大多是上初中才開始學習的,從時間來說,英語的學習晚了十多年,而這十多年正是語言學習最重要的階段,想要孩子的英語水平好,就應該重視這段時間的學習。
學習方式不同
我們學習中文,最開始都是進行大量的聽,這個就是輸入,並且這個輸入是理解的,我們會觀察和感受說話人的動作、表情等等,所以很快,我們就可以模仿,開始說。但是學習英文的方式,是從學習英語26個字母開始,背單詞、詞性、音標、語法等,這是聽、說、讀、寫一起來。這也無意中增加了學習英語的難度。
通過對比,我們應該發現英語對我們中國人來講屬於外語,更應該按照語言學習的自然規律來學習,否則就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由於過去,大多數學習英語者都是聽說讀寫一把抓,特別是在沒有掌握聽和說的基礎就開始進行讀和寫,並且是把大量的精力花在讀和寫上面,還有語法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背公式一樣學英語,造成了很多人學成了啞巴英語。
家長和老師要注重對孩子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孩子找到學習英語的規律,使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英語,這樣才可以更好的提升孩子的英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