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交所宣布首批科創企業將於本月22日(周一)舉行上市儀式。瀾起科技將衝刺首批。
在晶片設計領域,科創板擬上市公司當中「臥虎藏龍」,有著一批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聚辰股份、瀾起科技(688008.SH)、晶晨股份等多家知名半導體設計企業,都加入到衝刺科創板上市的行列當中。
這批企業的產品,已佔據細分行業市場份額的領先地位,比如聚辰股份的手機攝像頭相關產品、晶晨股份的機頂盒晶片、瀾起科技的內存接口晶片等,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力,擬登陸科創板,讓這些企業有望進一步鞏固「隱形冠軍」的地位。
瀾起科技市盈率定價只有38倍,是科創板迄今為止最低的估值定價。
在第一財經採訪的市場人士看來,上市後股價有較大向上空間;基本面方面,幾乎不依賴政府補貼,全球產品的市場份額近一半,都是瀾起科技的優勢。擬登錄科創板可望讓瀾起科技的「隱形冠軍」地位得到強化,未來有著產品迭代的成長機遇和風險。
市場份額近一半
上交所官網顯示,瀾起科技7月4日晚間披露公告稱,本次科創板發行的初步詢價工作已於7月3日完成,確定本次發行價格為24.80元/股。此價格對應的市盈率為發行後38.02倍。此次網下發行申購日與網上申購日同為7月8日。瀾起科技保薦人是中信證券(600030.SH)。
在半導體領域,國內大多數企業依然是追趕者,不少企業在自身領域的市場佔有率還不足10%,未來需要依靠實現進口替代搶佔海外企業的市場份額,也要依賴各種政府補貼,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在科創板上市前,瀾起科技就已經在自身領域當中成為領軍企業,近一半的市場份額,讓瀾起科技在跟海外對手競爭當中更有底氣。
瀾起科技的主營業務是為雲計算和人工智慧領域提供以晶片為基礎的解決方案,目前主要產品包括內存接口晶片等。瀾起科技發明的DDR4(DDR即雙倍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全緩衝「1+9」架構被採納為國際標準,相關產品已成功進入國際主流內存、伺服器和雲計算領域。
招股書顯示,目前全球市場中可提供內存接口晶片的廠商共有三家,分別為瀾起科技、IDT(市值約63億美元)和Rambus(市值約12億美元)。其中,瀾起科技和IDT市場份額較為接近,Rambus收入規模相對較小。
關於市場地位,瀾起科技在給上交所提出問題的回覆中稱,「內存接口晶片市場規模及佔有率目前沒有權威的行業統計數據。根據IDT和Rambus定期報告公開披露數據和公司相關收入推算,報告期內(2016年到2018年)公司(瀾起科技)的市場佔有率從25%-30%提升至40%-50%之間。」
38倍市盈率,留有空間
對瀾起科技38倍的發行市盈率,深圳一位資深基金經理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38倍市盈率是目前科創板企業裡面最低估值的企業,預計瀾起科技上市後給予二級市場投資者的空間會更大一些。「從港股和美股市場來看,在市場化的IPO當中最後如何定價,是定高價募集儘量多的資金?還是寧可讓利一些給投資者?其實這體現了一個企業管理層的良心和責任。」
相比此前券商分析師們對前幾家科創板企業40倍到80倍市盈率的估值,這一次分析師們對瀾起科技的估值相對謹慎一些,包括天風證券、西南證券、方正證券、申萬宏源等券商對其估值都不超過40倍,不過也都稱瀾起科技擁有一定「壟斷地位」。
天風證券分析師潘暕表示,瀾起科技自2006年起潛心研發內存緩衝晶片產品,內存緩衝晶片是嵌入在內存模組(即內存條)中的必要元件,全球內存緩衝晶片市場競爭處於壟斷地位。瀾起科技研究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伺服器平臺。「根據審慎原則,我們給予公司2019年34倍到38倍市盈率,因此建議IPO詢價區間為25.58-28.59 元。」天風證券稱。
最後24.8元的定價比天風證券這個預測還要低一些,其他分析師的看法也對估值比較保守。
西南證券分析師陳杭表示,預計2019年瀾起科技的歸母淨利潤為9.8億元,綜合考慮美股IDT的歷史估值區間和A股半導體設計行業2019年平均估值水平,瀾起科技的市盈率估值區間為35倍到40倍。方正證券分析師蘭飛稱,預計瀾起科技2019-2021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0.6億元、24.4億元、29.0億元,淨利潤分別為8.9億元、10.7億元、12.8億元,合理估值區間在30到35倍2019年動態市盈率。申萬宏源分析師林瑾稱,保守預期瀾起科技2019年合理市盈率區間約為29~40倍,對應的總市值區間237億元-337億元。
「最近科創板定價看似你想定多高都行」,對於近期科創板企業定價普遍在40倍到80倍市盈率之間,一家大型券商高管作出如此評論,現在供給的股票少。但是再往後看半年,如果IPO持續下去、供給持續加大,賣方市場就會變成買方市場。今天的定價,要為半年後的市場流出空間,讓投資者有賺錢的空間。這些投資者都是要長期伴隨企業成長的,「你讓他們賺錢了,他們對投行也會有信任,對企業也會有好感。」
對比港股科技企業的市場化發行,博大資本行政總裁溫天納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港股市場過去兩三年上市的新經濟企業來看,上市之初市場都預期未來都有高盈利增長,使得發行估值比較高。但隨著上市後業績的公布,很大部分企業的盈利達不到市場預期,就出現股價大跌,部分比發行價「腰斬」。當前對科創板當前而言,還是首先要保證企業較高的質量,才能確保有高增長來維持估值。
也有市場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科創板的企業而言,無論企業的定價高低,最後可能是上市當天股價就「一步到位」,當天集合競價估計就拉的非常高。
不依靠政府補貼,將來看技術迭代
瀾起科技過去三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也保持了較快的增速,分別為8.45億元、12.28億元、17.5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93億元、3.47億元和7.37億元。2017年與2018年同比增長45%和43%。2018年來自中國內地、韓國、新加坡收入佔比分別為32.32%、29.31%及21.28%。
未來瀾起科技成長的空間又在哪裡?
內存接口晶片的下遊客戶主要為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最為常見的系統內存)模組生產商。在DRAM市場,瀾起科技客戶三星電子、海力士、美光科技市場佔有率合計超過90%,行業集中度較高,其相關數據具有行業代表性。
上交所在問詢中要求瀾起科技回應「對DDR5推出可能給發行人帶來的技術迭代、產品替代風險作重大事項提示和風險揭示」。瀾起科技表示,DDR5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包括行業標準技術規格書的修訂,內存接口晶片電路設計的高複雜度,新一代DDR5內存顆粒以及中央處理器等上下遊合作廠商的產品研發進度等,都會影響新一代DDR5內存接口晶片的研發和量產進度。
關於將來經營風險,瀾起科技預計在未來幾年,DDR5相關技術將逐步取代DDR4,在內存接口晶片的技術迭代過程中,如果在DDR5的相關技術開發和應用上不能保持領先地位,或者某項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導致技術和產品被替代,可能對瀾起科技的市場競爭力帶來不利影響。
供應商的情況來看,招股書稱:「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供應商主要包括富士通電子、Intel公司、聯華電子、臺積電、星科金朋等。」「公司與各大晶圓製造廠和封裝測試廠合作情況良好。」
目前國內不少半導體企業依然依靠大量政府補貼,瀾起科技是一個另類,2018年營業外收入只有335.93萬元,主要來自「客戶質量獎勵」,政府補助只有在2016年發生了982.01萬元,2018年並沒有相關發生額。
2013年9月26日,瀾起科技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交易代碼為MONT,2014年11月20日,瀾起科技宣布私有化完成,從納斯達克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