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軌道交通6號線是長沙線路最長、站點最多、換乘站最多的一條地鐵線路,共有34個車站,長度達48公裡。6號線可以和地鐵1、2、3、4、5、7、8、9、12號線換乘,還能與之前規劃的西二環城鐵(現在的渝長廈高鐵支線)、長株潭城鐵通過步行或通道換乘。6號線屬於A型車地鐵,運量比1-5號線高40%左右,是長沙重要性僅次於2號線的骨幹地鐵線路。
長沙軌道交通6號線,是長沙軌道交通正在建設中的一條線路。該線中段(長慶站至韶光站)已於2016年12月28日開工建設,西段(謝家橋站至第一師範學院站)、東段(龍華站至黃花機場西站)已於2018年11月開工建設,東延段(黃花機場西站至黃花機場東站)計劃於2020年10月開工建設。全線(除東延段)計劃2022年建成開通,標誌色為純藍色。
長沙軌道交通6號線線路起於謝家橋站,途經長沙市嶽麓區、開福區、芙蓉區、雨花區、長沙縣,止於黃花機場東站,大致呈東西走向。
長沙軌道交通6號線線路全長52千米,共設置車站34座,平均站間距為1.44千米,全部為地下車站;列車採用6節編組A型列車。
6號線最全站點
中段:長慶和馨園長豐麓谷體育公園麓谷澗塘湖南商學院白鴿咀湘雅三醫院六溝壠文昌閣湘雅醫院烈士公園南迎賓路口窯嶺湘雅二醫院朝陽村芙蓉區政府人民東路花橋水稻博物館農科院農大東湖韶光
東段:龍華檀木橋曹家坪龍峰大路村木馬緞黃花機場西
西段:謝家橋象鼻窩省圖書新館第一師範學院
城市軌道交通的定義與分類
軌道交通是一種利用軌道列車進行人員運輸的方式。城市軌道交通(Rail Transit)具有運量大、速度快、安全、準點、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和用地等特點。世界各國普遍認識到: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優先發展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城市公共運輸系統。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及其環境
產品分類:軌道交通包括了地鐵、輕軌、空中軌道列車、有軌電車和磁懸浮列車等:
輕軌是一種電氣化鐵路系統,由於輕軌的機車重量和載客量都較小,列車長度、寬度都不及地鐵,使用的鐵軌質量也較小,每米只有50公斤,而一般鐵軌每米的質量為60公斤,由此得名「輕軌」。
地鐵也是一種電氣化鐵路系統,運能與輕軌相比較大。它必須有單獨的道路;車輛由多節車廂組成,速度急加速都較快;有複雜的信號系統;並需有較高的站臺上下客。行駛的道路一般在地面、地下和高架線上。國外交通系統包括了市郊列車、地鐵列車等。如上海地鐵1號線、2號線、3號線……都屬於這一類。
運量分類:根據其運能大小,大致可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大容量的軌道交通方式, 主要是地下鐵道和市郊鐵路,適合於市中心區和市郊有大密度客流的地區與方向。二是中等容量的軌道交通方式, 主要是指輕軌交通,適合於市郊間、市區次中心之間,甚至市區(主要是中、小城市) 等有相當客流量的方向與地區。 三是低容量的軌道交通方式,主要是指傳統的有軌電車和單軌系統等, 適應於較小運量的地區或方向。上述三個層次與常規公交汽、電車互相有機配合,可高效、快速地完成城市人口的出行需求。
此外,從能源使用的角度來說,大多數軌道交通工具都是用電驅動的,低碳、環保。
各種軌道交通方式的不同分類
長沙軌道交通6號線線路站點車站列表
長沙市軌道交通6號線工程從謝家橋站至黃花機場西站,線路全長48km,設站34座,1個車輛段,1個停車場,3個主變電站。平均站間距為1.44km,最大站間距2.667km,最小站間距0.807km。
其中換乘站共12座,分別為省圖書新館站(與2號線西延二期換乘)、長慶站(與長寧城際換乘)、白鴿咀站(與9號線換乘)、六溝壠站(4號線換乘)、文昌閣站(與1號線換乘)、迎賓路口站(與2號線換乘)、窯嶺湘雅二醫院站(與7號線換乘)、朝陽村站(與3號線換乘)、芙蓉區政府站(與3號線換乘)、人民東路站(與2號線換乘)、東湖站(與8號線換乘)、黃花機場西站(與長沙磁浮快線換乘)。
長沙軌道交通6號線34個站點附近的地標及可換乘線路:
車站名稱,附近地標,換乘線路,站型:
西段(建設中)
謝家橋站站,梧桐路、平安村,/,地下島式;
象鼻窩站,象鼻窩森林公園、紫荊路,/,地下島式;
省圖書新館站,金菊路、中塘村、湖南圖書館(新館),長沙軌道交通2號線(西延二期),地下島式;
第一師範學院站,紅楓路、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東方紅鎮,/,地下島式;
中段(建設中)
長慶站,楓林路、步步高梅溪湖新天地,/,地下島式;
和馨園站,長川路、洪家壩/地下島式;
長豐站,麓松路/地下島式;
麓谷體育公園站,麓谷體育公園、光琇醫院,/,地下島式;
麓谷站,麗景路、麓谷公園、高新區管委會,/,地下島式;
澗塘站,竹馬塘、玉蘭路,/,地下島式;
湖南工商大學站,望嶽路、老虎嶺、湖南工商大學、鹹嘉新村,/,地下島式;
白鴿咀站,湖南省腫瘤醫院、湖南師範大學醫學院,/,地下島式;
湘雅三醫院站,嶽華路、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地下島式;
六溝壠站,六溝壠、桐梓坡、銀盆嶺,長沙軌道交通4號線,地下島式;
文昌閣站,二馬路、彭家井、東嶽宮、三角塘,長沙軌道交通1號線,地下島式;
湘雅醫院站,湖南省博物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地下島式;
烈士公園南站,烈士公園南門、湖南省政協、湖南省人民體育場、長沙市第一中學,/,地下島式;
迎賓路口站,喬莊、桐蔭裡、韭菜園、湘一芙蓉中學、中國電信湖南分公司、湖南省統計局,長沙軌道交通2號線,地下島式;
窯嶺湘雅二醫院站,湖南圖書館(老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長沙軌道交通7號線,地下島式;
朝陽村站,朝陽小學、人民路立交橋、友阿百貨,長沙軌道交通3號線,地下島式;
芙蓉區政府站,人民路、東屯渡、芙蓉區政府、湖南旺旺醫院,長沙軌道交通5號線,地下島式;
人民東路站,芙蓉區政府、圭塘河風光帶、人民路瀏陽河大橋,長沙軌道交通2號線,地下島式;
花橋站,花橋村、瀏陽河婚慶文化園,/,地下島式;
水稻博物館站,東岸鄉、雙楊路、隆平文化園、隆平水稻博物館、東岸建材大市場,/,地下島式;
農科院農大站,格田、紅旗路、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地下島式;
東湖站,合平路、東湖村、合平村,/,地下島式;
韶光站,東四線、韶光社區、馬楚國都舊址,/,地下島式;
東段(建設中)
龍華站,龍華村、黃興大道,/,地下島式
檀木橋站,東十一線、產業工人活動中心,/,地下島式;
曹家坪站,曹家坪村、藍田大道、合心村,/,地下島式;
龍峰站,空港城、龍峰大道,/,地下島式;
大路村站,黃金大道,/,地下島式;
木馬塅站,木馬村、臨空產業園、大元路、臨空路,/,地下島式;
黃花機場西站,長沙黃花國際機場T1、T2,長沙磁浮快線地下西班牙式;
黃花機場東站,長沙黃花國際機場T3,長沙磁浮快線,地下側式。
城市軌道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經濟特徵
1.城市軌道交通是準公共產品
從經濟學角度看,地鐵項目兼具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的特性,即地鐵運輸服務具有消費的非競爭性和有一定排他性的基本特徵,屬於準公共產品。理論上純公共產品由政府提供,純私人產品應由民間部門通過市場提供。準公共產品既可以由政府直接提供,也可以在政府給予補助的條件下,由私人部門通過市場提供,即政府和民間合夥的方式。
2.城市軌道交通的外部效應主要是正外部效應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能誘發沿線土地升值,促進沿線房地產、商業等行業的加速發展。從這一意義上講,城市軌道交通能增加城市的社會經濟福利,帶來巨大的正效應。
3.具有明顯的規模經濟特徵
城市軌道交通發揮作用以網絡規模為前提,覆蓋面越大,城市軌道交通效率越高。由於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正外部性的存在,其社會效益大於經濟效益,項目盈利差,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帶來的總收益不可能全部量化為項目投資者的帳面收益,如城市軌道交通到達地區房地產升值的部分,城市軌道交通的暢通給人民群眾帶來的時間成本的節約,城市軌道交通的建成對城市交通及環保的貢獻等。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經營具有時空局限性,盈利空間有限。但是,城市軌道交通權益具有放大性,資產的保值增值能力強。隨著社會發展、人口流動增大、路網增加,以及服務水平的提高,城市軌道交通將吸引更多的客流,票款收入從長期看具有一定的增長趨勢。而且城市軌道交通的洞體使用年限長達百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軌道交通資產的升值潛力巨大。因此從長期看,城市軌道交通資產的權益可以不斷放大,資產具有很強的保值增值能力。
長沙軌道交通6號線車站命名
長沙軌道交通6號線西起謝家橋站,東至黃花機場西站,線路全長48.11公裡,共設34座車站,建成通車後將快速銜接河西副中心、城市主中心、星馬片區南部、空港組團和黃花機場。
長沙軌道交通6號線34個站點站位及命名由來
車站名稱,站位,命名由來:
謝家橋站,位於望城區雷鋒街道平安村謝家橋隊,沿泉水路東西布置,片區老地名,謝家橋隊內;象鼻窩站,位於泉水路與規劃紫荊路交匯處,沿泉水路東西布置,片區老地名,靠近象鼻窩森林公園
省圖書新館站,位於麓谷街道中塘村,沿金菊路南北向布置,公共設施名靠近湖南省圖書館新館;
第一師範學院站,位於紅楓路與東方紅路交匯處,沿東方紅路南北向布置,高校名靠近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新校區;
長慶站,位于楓林三路與東方紅路交處,沿東方紅路南北向布置片區,老地名,長慶社區內;
和馨園站,位於東方紅路與長川路交匯處,沿東方紅路南北向布置,片區地名,和馨園社區內;
長豐站,位於麓松路與桐梓坡西路交匯處,沿桐梓坡路東西向布置,片區老地名,長豐社區內;
麓谷體育公園站,位於麓雲路與桐梓坡西路交匯處靠近保利麓谷體育公園;
麓谷站,位於麗景路與桐梓坡西路交匯處,沿桐梓坡路東西向布置,片區地名,麓谷核心區;
澗塘站,位於玉蘭路與桐梓坡路交匯處,沿桐梓坡路東西向布置,片區老地名,澗塘社區內;
湖南工商大學站,於桐梓坡西路與望嶽路交處,沿桐梓坡路東西向布置高校名,靠近湖南工商大學;
白鴿咀站,位幹桐梓坡路與金星路交匯處,沿桐梓坡路東西向布置,片區老地名,靠近白鴿咀社區;
湘雅三醫院站,位於桐梓坡路與嶽華路交匯處,沿桐梓坡路東西向布置醫院名,靠近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
六溝壠站,位於桐梓坡路與銀盆南路交匯處,沿桐梓坡路東西向布置,片區老地名;
文昌閣站,位於湘雅路與黃興北路交匯處,沿湘雅路東西向布置,片區老地名;
湘雅醫院站,位於德雅路與芙蓉中路交匯處,沿德雅路東西向布置,醫院名,靠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烈士公園南站,位於營盤路與東風路交匯處,沿東風路南北向布置,城市公園名,位於烈士公園南門;
迎賓路口站,位於五一大道與迎賓路交匯處,沿迎賓路南北向向布置,道路名;
窯嶺湘雅二醫院站,位於韶山路與人民路交匯處,沿人民路東西向布置,片區老地名,醫院名,靠近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朝陽村站,位於車站路與人民路交匯處,沿人民路東西向布置,片區老地名;
芙蓉區政府站,位於萬家麗路與人民路交匯處,沿人民路東西向布置,靠近芙蓉區政府;
人民東路站,位於古曲路與人民路交匯處,沿人民路東西向布置,道路名;
花橋站,位於人民東路與白沙灣路交匯處,沿人民東路東西向布置,片區老地名 ,花橋村內;
水稻博物館站,位於人民東路與雙楊路交匯 處,沿人民東路東西向布置,公共設施名,靠近水稻博物館;
農科院農大站,位於紅旗路與人民東路交匯處,沿人民東路東西向布置,科研院所、高校名,靠近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和湖南農業大學;
東湖站,位於合平路與人民路交匯處,沿人民路東西向布置,片區老地名,東湖街道內;
韶光站,位於人民東路與長㮾路交匯處,沿人民東路東西向布置,片區地名,韶光社區內;
龍華站,位於人民東路與黃興大道交匯處,沿人民東路東西向布置,片區老地名 ,龍華村內;
檀木橋站,位於人民東路與東十一線交匯處,沿人民東路東西向布置,片區老地名;
曹家坪站,位於人民東路與藍田大道交匯處,沿人民東路東西向布置,片區老地名 ,曹家坪村內;
龍峰站,位於人民東路與龍峰大道交匯處,沿人民東路東西向布置,片區老地名;
大路村站,位於人民東路與黃金大道交匯處,沿人民東路東西向布置,片區老地名 ,大路村內;
木馬塅站,位於臨空南路與大元路交匯處,沿人民東路東西向布置,片區老地名;
黃花機場西站,位於黃花國際機場T2航站樓前,公共設施名,位於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西;
黃花機場東站,位於黃花國際機場T3航站樓前,公共設施名,位於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東。
軌道交通在城市公交體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軌道交通在城市公交體系中的地位及作用從系統的層次性分析,城市社會經濟大系統、城市綜合交通系統和城市軌道交通子系統三者之間是遞階包涵的關係。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地位與作用
1——城市軌道交通子系統;2——城市綜合交通系統;3——城市社會、經濟大系統。
首先,城市是相對於鄉村的社會、經濟大系統,從某種意義講,其本質是時間和空間上的高效率與高效益,城市必須保持充分的活力和相當的發展空間。
實踐證明,一個城市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有一個高效率的城市綜合交通系統作支撐。這是因為城市交通系統是城市社會、經濟大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一方面城市土地利用與開發提出相應的交通需求,需要一個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統來支持;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統的發展,交通可達性的提高,又會反過來影響城市土地的利用與開發,引導城市形態向一定方向演化。因此,城市要科學合理的發展、演化,除了要做好城市總體綜合規劃之外,還應該規劃好城市交通子系統。
城市交通系統與土地利用的相互關係
其次,城市是一個人口密集,各種交流活動頻繁的特定空間區域。在這個區域中交通需求集中、定時、密度大,同時還要求快速、高效、安全、方便、舒適等。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以其高效、優質的服務和節省資源、輕度汙染的特性恰好滿足上述技術、經濟方面的要求。因而成為城市交通系統的骨幹。相應地,其它交通方式(如常規公交汽、電車,計程車,小汽車,自行車等)則起到補充、配合的輔助作用。因此,一個好的城市交通系統首先要規劃好、建設好和管理好其核心部分——城市軌道交通子系統。
長沙軌道交通6號線線路走向
6號線走向示意圖
長沙軌道交通6號線主體呈東西走向,線路西起於梅溪湖兒童公園西側的梧桐路,穿越兒童公園後轉至梅溪湖西延線布設,之後線路穿越龍王港,沿金菊路布設,引入梅溪湖中軸線,向北下穿西三環隧道轉入東方紅路往北布設,往東折入桐梓坡路,沿桐梓坡路東行,穿越湘江與傅家洲,轉入湘雅路敷設,往南在省博物館和烈士塔西側繞避,轉入迎賓路布設,繼續往南穿越文藝新村後轉入人民路敷設,線路沿人民路東行下穿瀏陽河,至空港城的臨空南路後往南引入臨空產業園,之後線路往東偏轉引入黃花機場西航站區,線路繼續往東穿越機場跑道,引入規劃的東航站區。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與城市發展、演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在城市綜合交通系統與城市發展、演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它是城市綜合交通系統的核心,起到客流組織的骨幹作用。城市綜合交通系統具有多層次結構。第一層次(高架或地下全隔離系統)——軌道交通、快速幹道(汽車交通);第二層次(地面部分隔離)——軌道交通或公交幹線、城市幹道(汽車交通);第三層次(延伸至居民區及其它功能區)——公交線路、城市道路(汽車交通)。顯然,第一層次是骨架與主幹(大動脈),第二層次是輔助與補充(一般血管),第三層次是集疏與延伸(毛細血管)。
(2) 它是城市發展與演化的必要條件。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能夠滿足大運量、長距離的快速客運要求,因而可解決城市面積拓展與空間合理開發運用的客運通道問題。
(3) 它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與保障。在土地佔用、能源消耗、空氣品質、景觀質量、客運質量等主要交通、環境指標方面,軌道交通可達到最優水平。
長沙軌道交通6號線建設規劃
長沙軌道交通6號線規划起於湘江新區梅溪湖片區,止於黃花機場,全長48千米,設站34座,33段區間,平均站間距為1.44千米,最大站間距2.667千米,最小站間距0.807千米。軌道交通6號線在河東東六路西側設黃梨路車輛段1個,在線路起點西側設梧桐路停車場1座,與2、12號線共享梅溪湖主變,與9號線共享麓谷主變,與8號線共享合平路主變,新建東四線控制中心。
長沙軌道交通6號線採取分段建設模式:中段(長慶站至韶光站)線路長為30.36km,均為地下線,設站20座,均為地下站,新建黃梨路車輛段廠架修基地1座,與8號線共享合平路主變電所,與9號線共享麓谷主變,在東四線與人民路東南象限設東四線控制中心1座(與7、8、9、11號線共享)。東段[龍華站至黃花機場西站]線路長度為12.02km,均為地下線,設車站7座,均為地下站;西段[謝家橋站至第一師範學院站]線路長為5.5km,設站4座,均為地下站,與2號線共享梅溪湖主變電所,設梧桐路停車場1座。
長沙軌道交通6號線東延工程西接在建的軌道交通6號線工程黃花機場西站,依次下穿機場連廊、第一和第二跑道、T4飛行區(遠期)西南角、第二和第三跑道間垂滑、T3停機坪及T3航站樓後,接入黃花機場綜合交通中心,設黃花機場東站。線路全長4.21公裡,全部為地下線,設地下站1座,即黃花機場東站,同時預留預埋10號線和S2號線黃花機場東站的車站土建工程,與6號線共用第二控制中心。這也意味著6號線將從黃花機場西站延伸至T3航站樓,可以實現機場與軌道交通等交通方式高效銜接,實現零距離換乘。
軌道交通系統的有機銜接
隨著城市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交通需求日益高漲,交通供給增長速度落後於交通需求,城市交通狀況日漸惡化。優先發展城市公共運輸己成為城市交通界的共識,特別是大力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已成為大多超級城市的首選。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銜接成為城市公共運輸系統的熱點,其間的銜接對整個城市公共運輸系統的發展及改善城市交通狀況具有重要意義。此主要優勢為:
1、有利於發揮軌道交通大運量優勢
軌道交通吸引範圍包括一次吸引範圍和二次吸引範圍口胡口引,一次吸引範圍又稱直接吸引範圍,它是指軌道交通吸引的直接客流區域範圍,是步行到軌道交通的客流分布範圍,是軌道交通的合理步行區域範圍。二次吸引範圍又稱間接吸引範圍,是指通過非步行出行方式與軌道交通銜接的客流區域範圍,是軌道交通的影響區域範圍。對軌道交通的一次吸引範圍,不必藉助其它交通方式進行;然而,由於軌道交通一次吸引範圍內的客流出行量遠遠不能滿足其正常運量,為了提高軌道交通的運輸效益、提高軌道交通實載率,必須充分吸引軌道交通二次吸引範圍的客流。協調銜接為軌道交通集聚和疏散客流起到保障功能,沒有軌道交通與常規銜接,無法充分發揮軌道交通的運能最大效益,不利於軌道交通的可持續經營發展。合理的銜接既有利於軌道交通的良性發展,也推動著常規公交的復興。
2、有利於構建高效的公共運輸系統
軌道交通建成後,城市交通會逐步呈現出軌道交通為骨幹,常規公交為主體,各種交通方式相互協調的城市綜合交通局面。常規公交是構成城市綜合交通運輸系統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與軌道交通一起構成了不同功能和服務水平,多元化的城市公交客運系統。由於常規公交相對於計程車等城市交通有其自身優勢,為軌道交通做好聚集、疏散客流的重任就落到其肩上。在軌道交通不能覆蓋的區域,它是城市骨幹公共運輸客運系統;在城市軌道交通覆蓋的區域,它是集散軌道交通客流的重要接駁方式。一個軌道交通系統效率的發揮,需要藉助於作為集散客流的常規公交。
3、有利於提高公共運輸的競爭力
協調高效的銜接系統可以為公交線網的調整、優化提供必要條件,增加常規公交運營線路的應變能力,提高其運營效率,為城市公共運輸體系分階段、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合理方便的銜接可以充分適應城市出行者的選擇要求,縮短交通出行時間,方便城市居民出行,提高公共運輸的競爭力,促進城市公共運輸的發展。
長沙軌道交通6號線價值意義
長沙軌道交通6號線是沿城市主客流走廊布置的骨幹線路。該線覆蓋城市東西向客流走廊,加強河西副中心與主中心的聯繫,補充星馬片區南部與主城區的聯繫,串聯河西城際軌道樞紐和黃花機場,緩解建成區東西向交通壓力,引導城市向東西向拓展。
6號線九大特點和亮點
線路最長、換乘最多、跨度最大、涵蓋區域最廣的一條線路
6號線是長沙地鐵線網規劃中最長的線路,全長約48km,與軌道交通換乘站多達13座。換乘最多,6號線可以和地鐵1、2、3、4、5、7、8、9、12號線換乘,還能與之前規劃的西二環城鐵(現在的渝長廈高鐵支線)、長株潭城鐵通過步行或通道換乘,終點還可換乘磁浮鐵路。6號線屬於A型車地鐵。
第一條採用A型車的線路
6號線為長沙地鐵線路中第一條採用A型車的線路,較之前線路車輛載客量更大,乘坐體驗更舒適,運量比1-5號線高40%左右,是長沙重要性僅次於2號線的骨幹地鐵線路。
第一條擬採用PPP模式運作的線路
6號線B部分擬採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進行運作,是長沙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中的第一條,為後續軌道交通PPP建設項目提供示範。
第一條擬採用「TOD」理念建設的線路
(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開發)
為充分發揮軌道交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響應「建軌道就是建城市」的政府要求,6號線擬採用地鐵建設 和站場周邊物業開發相結合的理念建設。
唯一一條連接機場、直達航站樓的線路
6號線是銜接河西副中心,穿過城市主中心,直達黃花國際機場的線路,也是唯一一條連接機場、直達航站樓的地鐵線路。
唯一一條連接省市主要單位、重點醫院的線路
不僅經過省委、老省政府、省政協、省統戰部、新華社等主要單位和烈士公園、省博物館等重點地塊,還連接中南大學醫學院、湘雅附一、湘雅附二、湘雅附三、湖南省腫瘤醫院、旺旺醫院等省市重點醫院。
貫徹實施「精品地鐵」的線路
6號線堅持建設「精品 地鐵」的理念,創新性的提出了部分車站附屬結構和周邊地塊建築合建的方案,合建後車站出入口和風亭含在建築物內,既解決了佔地影響,又解決了互相干擾的問題,同時又美化了環境,實現了地鐵、地塊、環境三贏。
貫徹實施「人文地鐵」的線路
6號線堅持建設「人文 地鐵」的理念,以提升運營服務水平為目標。第一,提升車站公共區空間,在提升搭乘舒適度前提下,保持良好的視覺空間。第 二,在一般情況下,地鐵出入口均設置上下行自動扶梯,每個車 站有兩個出入口設置無障礙電梯。
貫徹實施「綠色地鐵」的線路
6號線堅持建設「綠色 地鐵」的理念,樹木遷移按照「路讓樹、樹讓站」的六字方針,最大限度的減少樹木遷移量和降低對樹木的影響;同時線站位充分考慮沿線居民的出行便利,並通過加強安全措施、設置減振道床等手段 最大限度的減小對地面環境的影響,達到「既方便市民,又不擾市民」的目的。
長沙(湖南省省會)
長沙,別稱星城,湖南省省會,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長江中遊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全國「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長江中遊城市群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的節點城市。 也是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物流樞紐,京廣高鐵、滬昆高鐵、渝廈高鐵在此交匯 。
長沙地處中國華中地區、湘江下遊、長瀏盆地西緣、湖南東部偏北,東鄰江西省宜春、萍鄉兩市,南接株洲、湘潭兩市,西連婁底、益陽兩市,北抵嶽陽、益陽兩市。全市下轄6個區、1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總面積11819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567.32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574.22億元,常住總人口839.45萬人,城鎮化率為79.56% ,常住外來人口達200萬人。
長沙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經三千年城名、城址不變,有「屈賈之鄉」、「楚漢名城」、「瀟湘洙泗」之稱。 有馬王堆漢墓、四羊方尊、三國吳簡、嶽麓書院、銅官窯等歷史遺蹟。凝練出「經世致用、兼收並蓄」的湖湘文化。 長沙既是清末維新運動和舊民主主義革命策源地之一,又是新民主主義的發祥地之一。 走出了黃興、蔡鍔、劉少奇等名人。
長沙是中國(大陸)國際形象最佳城市、 東亞文化之都、 世界「媒體藝術之都」。 打造了「電視湘軍」、「出版湘軍」、「動漫湘軍」等文化品牌。 長沙有高等學校51所, 獨立科研機構97家, 兩院院士73名,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家,國家重點工程實驗室15個;有雜交水稻育種、「天河」超級計算機、國內首臺3D燒結印表機等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