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校服的百年變遷史

2021-01-11 百家號

本文內容來自ZAKER合作媒體湖南教育網

近日,一深圳校服在英國一博物館展出的圖片在網絡上瘋傳。校服是一代人的共同記憶,而且已經開啟走向世界的節奏,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一起探究下校服的百年變遷史吧!

1916 年,林徽因(右一)與表姐妹們的合影。她們身上穿的是北京培華女子中學的校服。校服在當時是社會進步的一個象徵,尤其是女性校服的出現。

中國的校服是文化、教育、歷史的縮影。顏色樣式的變遷既緊隨時代浪潮,又順從慣性統一。

一百年前,校服是社會進步的象徵;一百年後,校服是社會爭論的話題。

今天和以後,校服代表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或許是次要的,重要的應該是校服本身的品味。

中國的校服也體現著時代的特點,旗袍是中國獨特的民族傳統服飾。1940 年,香港培道中學女生已經使用改良後的白色旗袍作為校服,領口到腰身的貼合裁剪讓學生看起來亭亭玉立,純淨的白色使得她們在青春年紀凸顯出幾許書卷氣息。值得一提的是,培道中學的這款傳統旗袍校服一直沿用至今。

據了解,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全中國流行 " 中國風 ",特別是旗袍非常風靡,這也是當時女生的日常服裝,所以當時很多學校出現了旗袍校服。

甚至在現代的廣州,還有高中開設特色課程,引入了淑女班的概念,將旗袍作為校服,進行家政、烹飪、縫紉、社交等學習,主推 " 淑女教育 "。

1965 年," 人民小學紅色小民兵 " 合影,能夠看出當年校服的風格特色。

70 年代,白襯衣配藍褲的校服開始流行。

90 年代,統一穿著 " 面口袋 " 校服開始進入視線,成為很多 80 後的回憶。

2008 年 5 月 15 日,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穎林學校學生為四川地震災區捐款。該校學生大部分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且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家鄉在四川。

2014 年 3 月 25 日上午,米歇爾在成都七中通過學校的遠程教育系統與溫江二中的學生進行遠程交流。

據說,校服是這樣變化的:

【你認為中國的校服醜嗎?】

識別下圖中二維碼,進入ZAKER超級話題,與Z友一起吐槽

相關焦點

  • 百年校服變遷史——中國校服是怎麼變醜的
    百年校服變遷史 辛亥革命到建國前 辛亥革命後到20世紀二十年代 女子校服中西搭配 培道中學的女生校服 旗袍範兒中國校服也體現著時代的特點,旗袍是滿族獨特的民族傳統服裝。
  • 五四青年節,回顧校服的百年變遷,三四十年代:中式旗袍校園得寵
    一百零一年前的五月四日,北京爆發了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體的反帝國主義反封建的愛國運動,這種英勇的舉動,不僅打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的大門,也改變了青年學生的衣著文明,回首一百年來校服的變化,才發現原來我們國家女生的校服真是時髦得很,而且各有千秋。
  • 百事可樂百年營銷變遷史
    作為碳酸市場的代表,百事可樂與老大哥可口可樂都是成立逾百年的老牌飲品,自誕生開始,他們就成為了死對頭,一直綿延至今,各有一群忠心耿耿的擁躉,還有更多圍觀的吃瓜群眾——可以說,紅罐與藍罐之間的針鋒相對已經成為了美國文化的一部分。
  • School Uniform校服集錦 華師附外校服Fashion Show
    #「國際範」#中國百年校服發展,校服樣式從「民國範」到「旗袍範」,從「軍裝範」到「運動範」,每個學校都有它特定的校服款式
  • 中國校服變遷:看看你最喜歡哪一款
    而校服正是這青春最生動的載體,是校園裡永遠流動的風景。只要是學校的集體活動,校服更成為了必定的著裝要求:周一早上的升國旗儀式、每學年的運動會,還有各種各樣的晚會和活動,就連畢業照也被那清一色校服搶了鏡。回望歷史,校服的樣式也隨著時間的變遷在發生著變化,不同歷史時期的校服總能代表著這個時代的鮮明特色。
  • 中英美三國校服對比,中國:我不服
    首先我們來看看日本的校服,日本的校服給人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而且非常的好看帥氣漂亮,尤其女學生的校服,大家都知道日本女學生的校服是裙子而且還是非常短的,這就使日本女學生看起來很漂亮,對於日本這些女生而言校服不僅僅是學校的標誌,更是自己展示美的機會,是時髦的象徵,因此許多日本女生喜歡穿著校服三五成群的穿著校服外出。
  • 中國男性髮型百年變遷史,2006年的流行簡直不忍回看
    而今的我們已經進入了2020的時代,那麼不妨讓我們回頭看看在過去的一百年間,中國男性的髮型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這時候的中國剛剛結束清朝的統治,男性們剪去長辮,蓄起前額的頭髮。而髮型也主要是模仿較為先進的西方,梳起了油頭。
  • 漫畫中「菸草」的百年變遷史
    藉此機會,我們用漫畫為大家梳理出一部菸草的百年變遷史。作為香菸的原材料,菸草原產於美洲大陸。在 15 世紀地理大發現時,歐洲的冒險家們乘著遠洋船打破了這片土地的寧靜,也將當地印地安人把捲成粗雪茄狀的菸葉塞進嘴裡吸的習慣學了過來。
  • 香港校服穿越史
    當中國的運動校服十幾年來一成不變時,香港的校服已經隨著年代的變遷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經典!開聊香港校服之前,先說說香港的教育制度:香港教育主要由香港政府教育局管理,現行制度上大致分為學前教育、12年免費教育以及專上課程,其中12年免費教育包含6年小學教育以及6年中學教育。每個學校都有各自設計的校服,有些是我們內地人看到會充滿質疑的:天哪!這是校服?
  • 百年之美——中國女性的服裝變遷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中國百年的變遷之間,女性的妝容有著怎麼的改變。百年演變旗裝(清末民初)在清末民初的時期,女性服裝的改變是相當大的。中西思想與文化之間的碰撞,也在服裝的改變中得以一窺究竟。同時期,由於西方文化的湧入,在當時的中國社會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除卻政治、經濟、軍事領域的變革,在服裝上,如同影視劇中十三姨的裝扮一樣,一部分新式女性也開始接受西方式的審美習慣。
  • 來了解一下近年日本校服的變遷
    在日本的早高峰的車站,除了能看到大量身著西裝的上班族,還能看到很多身著校服的學生們,成了街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很多人了解日本的校服都是從可愛的水手服開始的。今天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近年來日本校服的變遷。日本的校服多是西裝夾克配褲子或者配裙子,主要用來突出學校的整體形象。
  • 日本校服百年史:JK制服將成消逝的風景?
    「初中三年,我都沒法穿本就屬於我的男士校服。穿著不屬於我性別衣服的這些日子,我已經把自己的心都殺死了。」 黑丸說。在日本,無論是私立還是公立,幾乎所有的中學都會要求學生穿上校服,這樣的規定,已經持續了一百多年。對校方而言,獨一無二的校服既可以提高學校的吸引力,又能讓學生從著裝出發遵守規章制度。穿著同樣校服的學生們就是學校的代表,是一個集團。
  • 【雅昌帶你看展覽】這些長衫講述了香港百年時尚的變遷
    「百年時尚:香港長衫故事」海報(雅昌藝術網訊)2018年4月17日至2018年7月17日,「百年時尚:香港長衫故事」展覽在廣東省博物館三樓展廳展出。本次展覽由廣東省文化廳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聯合主辦,廣東省博物館和香港歷史博物館共同承辦,由廣東省博物館公眾服務部主任段小紅擔任策展人。
  • 網友手繪不同年代穿校服女生"萌倒"眾人(圖)
    (註:圖中「10」代表上世紀10年代,以此類推)網友供圖  》趣味校園  本報訊 記者 周勝潔 昨日有報導說「學生是否穿校服要聽取家委會意見」,學生校服又成為了眾人討論的中心。而作為一種符號,校服的確承載了莘莘學子許多回憶。近日,一組「中國校服變遷」的畫作風靡網絡,從1910年至2000年,九位卡通女生穿出了不同時期的校服風格。
  • 高世瑜 | 中國婦女史研究百年回眸
    摘要:婦女史經過多年的理論建設與研究實踐,作為一個學科已然成形。婦女史在中國興起發展已有百年。初興於清末民初,主要起源於近代社會變革,體裁從傳統《列女傳》式的人物傳記發展成為婦女群體史。崛起於20世紀80年代,與新時期的改革開放與學術繁榮密切相關,學術因素佔據主要地位,在學科理論建設與實證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 五四青年節帶你回顧校服百年變化!原來我國的校服真真正正時髦過
    100年前的5月4日,在北京爆發了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反帝國主義反封建的愛國運動,這一智勇之舉,不僅打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的大門,同時也改變了青年學生的著裝文明,回顧這100年間校服的變化,才發現原來我國女生的校服是真真正正的時髦過,而且還各有千秋。
  • 服裝歷史 | 中國服飾流行變遷(80年代)
    在中國近百年的服飾流行變遷史上,80年代是一個具有重大轉折意義的年代,服飾的變遷史同時也是社會的變遷史。今天,我們就一同來了解下,服飾行業在80年代那個社會變遷過程中的流行演變——美邦廣州培訓部 採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國人的衣著愈發時尚。改革開放之初,電影電視裡的服裝成了人們最重要的服飾參照依據。
  • 網友手繪不同年代校服萌倒眾人 有旗袍裝有白襯衫[圖]
    近日,一組「中國校服變遷」的畫作風靡網絡,從1910年至2000年,九位卡通女生穿出了不同時期的校服風格。同時這組手繪圖也引來不同年齡段的人對於各自校服或懷念或「吐槽」。  作者「D_大叔」告訴記者,深愛校服文化的她對如今千篇一律的校服頗為無奈,「繪製這組校服變遷圖也是表達了我對現代校服能有所突破的美好願望。」
  • 日本女子高中生校服進化史
    以下以這所學校為縮影,大致闡述近代日本女子校服變遷。1877年明治10年西南戰爭結束後第一代畢業生,校衣是男袴 髮型是典型的江戶大眾髮型唐人髷。男袴因為雌雄不辨,有傷風化(喵喵喵???) 於是到了1879年,明治12年的卒業生穿著的是江戶時代後期典型的女性著物 了,就是普通的女性和服。
  • 40年後 再回望中國現代設計思想的發展變遷
    這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曹小鷗在其新作《中國現代設計思想——生活、啟蒙、變遷》第一章「設計與現代啟蒙」中寫出的一段具有總結性的引言,這也是當下我們再次回望中國設計發展40年曆程的寫照。 ▲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 曹小鷗 ▲曹小鷗《中國現代設計思想——生活、啟蒙、變遷》談中國現代設計的誕生應該是與中國近代歷史同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