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聊聊椒江老糧坊裡的那些店。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上了刺青,在以前,刺青一直是被人誤解,社會氣息比較濃重。但隨著文化的開放,刺青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喜愛。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在椒江老糧坊開刺青店的80後小夥子。
刺青店 老闆 壹州:「這是一個骷髏頭,它表達的形式是,裡面的顏色是紅色,給人視覺上面感覺由內而外的光發出來的,我個人比較喜歡這種表達方式,這種風格。」
壹洲告訴記者,手臂上的刺青,是俄羅斯的刺青師傅作品,他最早接觸刺青是在大學,當時是在胸口刺了一個圖案。
刺青店 老闆 壹洲:「胸口是紋了一個mother,然後就是左胸也是離心臟最近的位置,就是媽媽一直在心中。」
壹洲說,他刺青並不是為了讓人覺得厲害,而是被刺青是包含著人的情感,刺青圖案有著特別的意義。
刺青店 老闆 壹洲:「(被紋身)它的多元性,個性化這些方面(所吸引)。因為刺青怎麼說呢,也是一種挑戰,因為你刺在身上本身會有一種疼痛感,經過這種疼痛感,然後去把自己想要的東西永遠的刻在你的身體上,這本身就是一種自己的升華。」
當然,從事這一行業,壹洲並沒有得到家裡人的支持。
刺青店 老闆壹洲:「一開始都會有(反對),畢竟刺青在我們國內發展起來就這幾年,所以說多多少少會有一點阻力,就近這一兩年,這文化已經飛速的在發展。 家裡人現在也有一些(喜歡刺青的)。比方說像我自己母親,她也是耳濡目染之後覺得這些圖案真的是 挺漂亮的,然後也有給他們做。」
壹洲大學時期學的是美術專業,所以刺青的圖案都是自己設計,而且獨一無二。
刺青店老闆 壹洲:「因為刺青這東西,我們平時穿衣服跟別人撞衫就感覺挺尷尬的,別說紋身了,這東西是你身上一輩子的東西。所以說我們主打也是以設計為主,即使不設計,我們基本紋身做出去也不會再做第二個紋身了。」
壹洲說,之前刺青店是在老城區,現在搬到老糧坊,也是希望刺青文化能在這裡有一個升華。
刺青店老闆 壹洲:「現在就是刺青慢慢隨著我們文化的開放,它也有很多表達的形式,越來越豐富。豐富了之後,包括它的工具和表達方式都不一樣了之後,它就是有了千變萬化,那它就是慢慢可以往藝術方向發展。那老糧坊它本身就是一個宣傳文藝氣息和藝術氣息的園區,所以說才選擇了這邊。」
壹洲說,做任何事情都有困難,只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刺青店老闆 壹洲:「你要把心靜下來,不要去為了一些利益去做這種事情的話,你的困難基本不會存在。你如果只是為了這個愛好,為了這個行業,為了自己的理想去做這件事情的話,你就會沒有什麼困難。」
文章來源:600全民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