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化人生】身體告訴我們的做人處世智慧

2021-03-03 慧晶

點擊上面小字「慧晶」,關注微信,

或加QQ:108120001

每天分享精彩無限。

一個青年去請教禪師如何做人。

  禪師說道:「你看看我,再看看自己,就知道怎樣做人了。」

  青年問道:「我怎樣看您呢?」

  禪師說道:「你看我有幾個腦袋、幾隻眼睛、幾隻耳朵、幾個鼻子、幾張嘴巴、幾隻手、幾條腿?」

  青年說道:「大師,每個正常人都有一個腦袋、兩隻眼睛、兩隻耳朵、一個鼻子、一張嘴巴、兩隻手、兩條腿,您也是一樣的呀!」

  禪師問道:「腦袋、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腿,它們主要是用來幹什麼的呢?」

  青年說道:「腦袋主要是用來思考,眼睛主要是用來看,耳朵主要是用來聽,鼻子主要是用來呼吸,嘴巴主要是用來吃飯與說話,手主要是用來拿東西,腿主要是用來走路。」

  禪師說道:

  「腦袋長在人的頭上,人是用腦來思考天地萬事萬物的,人首要的是用腦來生活,腦袋主宰人的一生,人只有一個腦袋,人凡事必須三思而後行,謹言慎行,才能把握人生。

  人有兩隻眼睛,它們都是平行的,它告訴我們應該平等看人,平心看物,人必須睜開眼睛,眼看四面八方,才能看清天地世界。

  人有兩隻耳朵,一隻長在左邊,一隻長在右邊,它提醒我們要傾聽正反兩方面的聲音,不能偏聽偏信一面之詞,方能正確理會人間世界。

  人有一個鼻子、兩個鼻孔,人依靠它來呼吸天地間新鮮空氣,釋放自己心靈的廢氣。

  人有一張嘴巴,它不僅用來吃飯,而且用來說話;人必須吃盡人間酸甜苦辣,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同時病從口入,禍從嘴出,它警示人說話要慎重,做人要穩重,方能四平八穩。

  人有兩隻手,一隻手用來勞動創連,一隻手用來抓住擁有,人要把握機遇,抓住時光,創造財富,才能擁有美好人生。

  人有兩條腿,人不僅要走前人走過的路,更重要的要開創自己的人生之路,人生的前景才會寬廣遼闊呀!」

  青年心情舒暢道:「大師,聽了您這番教誨,我真是茅塞頓開啊!」

  禪師卻平靜地問道:「你剛才能夠看見我的外表,現在能否看到我的內臟?」

  青年如實回答道:「不能。」

  禪師神情莊重道:

  「我有一個心臟,它有兩個心房,它時時刻刻提醒我一一凡事不僅要為自己著想。而且也要為他人著想,才能心想事成;

  我有兩葉肺,它告訴我在世上要廣泛地與人交心通氣,才能心平氣和、遂心如意;

  我有一個胃,它既要吸收美好的東西,也要消化不良的東西,才能健康成長;

  我有不少彎彎曲曲的腸子,它啟示我人生的路曲曲折折,凡事不畏曲折,才能走向遠方;

  我內臟還有很多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它們昭示我——生命中的每個人都是我的可貴之人。」

  青年欣喜若狂道:「大師,你這深入淺出的解說,真讓我受益匪淺。」

  禪師依然沉穩平和地問道:「你能夠看到我的模樣,現在能否看清自己的模樣?」

  青年誠實回答道:「不能。」

  禪師說道:「是呀。人可以看到別人的表面,卻很難看清別人的內心;你能夠看到別人的模樣,卻很難看清自己的模樣,做人不容易呀!」

  青年問道:「大師,你剛才給我講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你能否告訴我做人最重要的是哪一點呢?」

  禪師說道:「我開始不是就告訴你了嗎?」

  青年問道:「您告訴我什麼呢?」

  禪師說道:「你看看我,再看看自己,就知道怎樣做人了。」

  青年恍然大悟道:「是呀。看清別人,認清自己,認真做人,方能智慧一生。」


相關焦點

  • 佛門秘訣「十不求行」:貨真價實的處世智慧
    佛門秘訣「十不求行」:貨真價實的處世智慧南普陀寺人人都希望人生完美,萬事勝意。無不祈求心願易成、處處益己、事事順利、無災無難、無病無障。而現實的情況則是人生從來就不完美。大家觀察一下身邊的親友,哪個是事事順利、樣樣完滿的?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連歷代富豪巨賈、帝王將相都曾歷經過,各種疾病和磨難,何況普通老百姓?多數人的際遇通常是事事難成、處處損我、多病、多難、多障……即便如此,我們還是一味索求完美,不撞南牆不回頭。
  • 做人的涵養;豁達人生!
    權力是一時的,金錢是身外的。身體是自己的,做人是長久的。2、不要強加於人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人生三種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中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回歸自然。 3、不要取笑別人 損害他人人格,快樂一時,傷害一生。
  • 人到中年,如何「佛系」人生
    直到吃了虧、跌了跟頭、摔到頭破血流、遍體鱗傷,方知不爭才是做人的大智慧。不知不覺間,青春時光不再,曾經的年少輕狂,終究是成為了過往。人到中年,還爭什麼呢?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須知人生在世,猶如深水靜流,遇事不爭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靜而不爭,看似「佛系」,實則暗藏 「含章可貞」的智慧,著處事含蓄,不顯山露水,是為大智。不與愚人爭對錯。爭論,在生活中難以避免。
  • 「吃虧是福」和「難得糊塗」,讓我們學學鄭板橋的處世智慧
    這是鄭板橋對於世人的警示,也是他自己的處世智慧。我們都知道鄭板橋最擅長的是畫竹。在世人眼中,竹是君子的化身,正直、挺拔、堅韌、長青(清)。這樣的品質,正是鄭板橋所擁有的。所以,他喜歡畫竹,也是以物喻志。 一個人能夠在青史上留名,自然是要有與眾不同的地方的。
  • 人生不需要計較太多,斷離心中的執念,才能笑對人生,瀟灑處世
    佛曰:人生有八苦,分別為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放不下。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這就是智慧。所以,行走在紅塵俗世之間,唯有真正從內心裡裡懂得和悟透斷舍離,才能把自己得以治癒,才不至於沉淪於苦海。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以自然。
  • 《天道》丁元英告訴我們的人生智慧是什麼?
    在現實生活中,行而不得,反求諸己,很多事情,過錯方在我們,但是我們把錯誤歸結在環境、文化、天生家庭,這些外在因素上,不主動承擔責任,認知自己的錯誤,結果越走越遠,離人群遠,離成功遠,離我們以為的人脈和圈子更遠。
  • 《增廣賢文》告訴我們的10個做人道理,學會一半,受用終生
    《增廣賢文》又名《古今賢文》,顧名思義,以古時之例,洞察今日之事,這是一部充滿智慧的中國古代格言集。書中都是一些警醒世人的諺語格言,對人生有很大的借鑑和指導意義。這裡面10句做人的道理更是書中的精華,如果我們能照著做一定能有更好的生活。1、無錢休入眾就是說當我們沒錢的時候,不要走到人群當中,就算是走到人群中,也要低調。
  • 知世故而不世故,為人處世有大智慧的星座
    正所謂「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指做人要懂得如何為人處世,即使知道人情世故,也不去做左右逢源的圓滑之人。
  • 看《安家》徐姑姑的佛系人生,品《道德經》中的人生智慧
    特別喜歡電視劇《安家》中,徐姑姑的處世態度和行事風格。他為人善良,待人和善,對下屬關心,對客戶用心。關鍵時刻殺伐決斷,為人處世和光同塵。他的人生哲學講求一個「道」字,他堅信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在說文解字裡,對「道」的解釋就是我們所走的路,更深一層的解釋便是宇宙之道和道法自然。也有人解釋說:「道」其實是做動詞,給不知道方向的人指明道路,不走錯路是我們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而「德」則是境界因善行而升華。「道」是自然,「德」則是順應自然規律的法則,是核心,也是方法論。是人們對自然規律的認知和理解,踐行和傳播。
  • 佛說痛苦的實質,並且教給我們方法對治
    阿羅漢沒有傲慢,還有傲慢的習氣,到了闢支佛,傲慢的習氣就沒有了。傲慢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迷失自性的那一天傲慢就起來了。佛告訴我們說,迷了自性,自性變成阿賴耶,幾乎同時,阿賴耶的業相立刻就變成轉相,四大煩惱就會隨之產生,四大煩惱中就有傲慢。
  • 俠氣三分,素心一點是為人處世的最高智慧
    摘自《讀者文摘》《菜根譚》裡有句話:「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要存一點素心。」一句話,道盡了為人處世之道。交友是對外之道,做人是修己之心,俠氣是給予,素心是自備。俠氣屬動,素心屬靜,一動一靜,便是人生。人有俠氣,心胸必寬廣,對人對事不畏懼、不退縮;人有素心,頭腦必清醒,不為世俗浸染,不被名利左右。  俠氣與素心皆是好物,但多了未必有好效果。
  • 古訓:45度做人,90度做事,180度處世
    做人,做事,處世,是人生循序漸進、不斷積累的過程。0145度做人45度是人鞠躬時身體傾斜的角度。人活在世上,要俯下身子做人,以謙卑的態度,對待萬事萬物,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才能完成一世的修行。古人云:謙受益,滿招損。 彎下腰不是自卑、不是認慫,而是智慧。
  • 王陽明最智慧的10句話!讀透了,做人也就簡單了!
    不幸的是,與身體的操勞相伴隨而來的,還有內心的忙亂急躁、焦慮不堪。所謂「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給內心留一份悠閒,而使其深受煩惱與擔憂所累,便更難在為人處世之時做到遊刃有餘、瀟灑自在。3、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如今於凡忿懥等件,只是個物來順應,不要著一分心思,便心體廓然大公,得其本體之正了。
  • 王陽明:你人生最大的弱點就是,做人太老實,看不透人性
    這兒說的菩薩心腸,是我們做人要善良,這也是最基本的,人生在世,面對別人的恩惠,我們要懂得感恩,面對別人的疾苦,我們要懷有一顆同情之心。王陽明:你人生最大的弱點便是,做人太老實,看不透人性但是做人善良,並不等於老實,光有善良,沒有金剛手段的人,這就是你人生最大的弱點,因為人性複雜,你看不透人性。面對那一些給你使絆子的壞人,願你能有金剛手段。
  • 聰明反被聰明誤,做人不能太聰明!牢記這五條處世天規,趨利避害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為人處世,有些人總喜歡顯示自己的聰明,常常鋒芒畢露,結果卻是「槍打出頭鳥」,容易遭人嫉恨不說,還容易給自己招惹災禍,是典型的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做人還是不能太聰明。
  • 人品與做人的句子,智慧過人,哪句讓你大徹大悟?
    一、人品是一張做人的名片,註明了你的人生品味,這張名片決定了人生之路走多遠,甚至還決定一個人的未來。二、人品不是農貿市場上叫賣的大白菜,便宜到不顧廉恥的價位,人啊,一旦喪失了人格,就會變得喪心病狂,以至變成一攤臭狗屎。三、信任就像一張紙,皺了,即使撫平,也恢復不了原樣了!不要去欺騙別人,因為你能騙到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
  • 南懷瑾智慧:做人,切莫太固執!懂得變通,才能有時來運轉的機會
    南懷瑾歷史上的人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智慧的領導者,知曉下一步該怎麼走,領導著眾人跟著變,永遠都走在最前頭;第二種人則是跟著應變,你變我也變;第三種人則是看著別人變,自己也無所作為,待他人變化過後這三種人,正是體現出芸芸眾人的三種處世方式,不用多說,成功人士屬於第一、二類,大部分還是第三類。不過,意識到問題則正視問題,現在開始改變為時不晚,那麼我們該如何去改變呢?這裡送給大家6個字,逐漸養成「變通」的習慣,改變格局。
  • 《易經》中的八句名言,八種處世智慧,人生不如意時多讀幾遍
    《易經》中的八句名言,八種處世智慧,人生不如意時多讀幾遍一、亢龍,有悔乾卦上九爻的爻辭是「亢龍,有悔」。亢,是高的意思,亢龍就是飛得過高的龍。有悔,意味著有悔恨,表示前面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不好。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保持謙和的心態,對我們在為人處世中大有裨益,退能明哲保身,進能感化他人。修得謙和在,則能不煩不躁,一生都是幸福自在的。
  • 《增廣賢文》10個哲理精句,寫盡做人智慧,責己恕人,鑑古觀今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眾多優秀傳統文化中,蒙學經典《增廣賢文》以冷靜清醒的目光洞察社會人生,冷冰冰的文字寫盡了中國古代先賢的處世哲學和人生智慧。為了更好地了解此書,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借鑑古人的做人智慧,特意整理了裡面的10個哲理精句,一起來快速進入。1.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 做人的涵養.豁達人生....
    做 人 涵 養­1、不要自視清高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當別人把你當領導時,自己不要把自己當領導 當別人不把你當領導時3、不要輕易求人 把自己當別人——減少痛苦、平淡狂喜 把別人當自己——同情不幸,理解需要 把別人當別人—— 尊重獨立性,不侵犯他人 把自己當自己—— 珍惜自己,快樂生活 能夠認識別人是一種智慧,能夠被別人認識是一種幸福,能夠自己認識自己是聖者賢人 .